论文摘要
论文对本实验室注册的DPV gC基因(GenBank登录号EU076811)开展下列研究:病毒体外感染宿主鸭胚成纤维细胞gC基因的转录和表达时相分析及亚细胞定位检测;DPVgC基因疫苗诱导实验鸭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研究。获得以下结果:鸭瘟病毒感染鸭胚成纤维细胞gC基因的转录时相分析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DPV感染鸭胚成纤维细胞(DEF)后病毒gC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进行了动态检测,结果表明,最早可在DPV感染宿主细胞后1h检测到该基因转录产物,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转录产物量逐渐增加,并于感染后28-36h达到转录峰值,随后转录产物量逐渐下降,但在72h仍保持较高水平。根据转录谱推测DPVgC基因可能属晚期基因。鸭瘟病毒感染鸭胚成纤维细胞gC基因的表达时相分析应用Western Blot方法对DPV感染DEF后病毒gC蛋白的表达水平变化进行了动态检测。在感染后4-72h的细胞蛋白提取物中均可观察到与DPV gC蛋白预测大小相一致的条带。4h时,在约45kDa的位置目的条带隐约可见,从16h起逐渐变大变清晰,48h左右达到最大值。综合分析DPVgC基因的转录表达时相模式,其在感染晚期得到大量表达,推测该基因为病毒的晚期基因。鸭瘟病毒gC基因产物在鸭胚成纤维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应用间接免疫荧光对DPV感染DEF中gC基因的表达进行亚细胞定位检测,结果表明,特异性荧光最早可在感染后4h检测到,这时细胞质内荧光的量相对较少,随感染时间延长,荧光强度逐渐增强,且大量聚集在细胞质的近核区域,随后荧光强度减弱,在感染60h后基本消失。根据gC基因表达产物的这种分布特征,可初步推测为病毒基因组中的gC基因在宿主DEF的细胞质中完成gC蛋白的合成,合成的gC蛋白参与后期病毒的组装和成熟过程。鸭瘟病毒gC基因疫苗诱导实验鸭细胞免疫的研究鸭瘟病毒gC基因疫苗(pcDNA-DPV-gC)以不同途径和不同剂量免疫实验鸭,以生理盐水、空载质粒pcDNA3.1 (+)和鸭瘟弱毒疫苗为对照,采用淋巴细胞增殖试验(MTT法)和流式细胞仪(FACS)分析法,分别对鸭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的转化功能、CD4+和CD8+T淋巴细胞数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pcDNA-DPV-gC基因疫苗接种实验鸭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对ConA的反应性有明显增强,CD4+和CD8+T淋巴细胞数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在免疫后第3d,基因疫苗免疫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在免疫后5d-7d达到最大值。比较不同免疫途径,基因枪途径诱导鸭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CD4+和CD8+T淋巴细胞免疫应答优于肌肉注射途径;比较不同免疫剂量,基因枪和肌肉注射途径均存在一定的剂量相关性,以基因枪6μg和肌肉注射200μg诱导细胞免疫应答的能力较强。鸭瘟病毒gC基因疫苗诱导实验鸭体液免疫的研究采用间接ELISA和中和试验分别对实验鸭血清中特异性血清IgG抗体和中和抗体动态变化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不同途径基因疫苗接种实验鸭后均能诱导产生DPV特异性血清抗体和中和抗体,基因枪和肌肉注射各组间无明显差异,而弱毒对照组在各采样时间点均较基因枪和肌肉注射各组高。以上结果表明,制备的pcDNA-DPV-gC基因疫苗免疫鸭后能够诱导机体产生良好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基因枪免疫较肌肉注射更能诱导细胞免疫应答的产生。与弱毒疫苗相比,pcDNA-DPV-gC基因疫苗诱导细胞免疫应答的能力优于DPV弱毒疫苗,而DPV弱毒疫苗诱导体液免疫的能力更强。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Abstract缩略词表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及选题目的第一章 疱疹病毒gC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研究进展1 疱疹病毒gC基因及gC蛋白的特点1.1 gC基因特点1.2 gC基因编码蛋白特点2 gC蛋白的功能2.1 gC介导病毒吸附细胞2.2 gC的补体调节特性2.3 gC与病毒毒力3 gC蛋白的免疫原性及DNA疫苗策略的应用3.1 gC蛋白与病毒免疫3.2 基于gC基因的DNA疫苗研究4 展望5 选题目的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第二章 鸭瘟病毒体外感染宿主细胞gC基因转录时相分析1 试验材料1.1 毒株1.2 试验动物1.3 主要试验仪器1.4 主要试剂1.5 主要溶液配制1.5.1 琼脂糖凝胶电泳相关溶液1.5.2 制备鸭胚成纤维细胞相关溶液1.5.3 其他2 试验方法2.1 鸭胚成纤维细胞的制备和病毒感染2.2 总RNA的提取2.3 RNA完整性及纯度分析2.4 cDNA合成2.5 引物设计与合成2.6 引物的特异性检测2.7 标准品的制备2.8 FQ-PCR标准曲线的制作2.9 样品的定量检测2.10 FQ-PCR结果分析3 结果3.1 RNA完整性及纯度分析3.2 引物验证3.3 FQ-PCR标准曲线的制作3.3.1 gC基因标准曲线的制作3.3.2 β-actin基因FQ-PCR标准曲线的制作3.3.3 FQ-PCR对DPV gC基因的定量检测3.3.4 FQ-PCR数据统计分析4 讨论4.1 荧光定量PCR技术4.2 DPV gC基因的转录谱特征第三章 鸭瘟病毒体外感染宿主细胞gC基因表达时相分析1 试验材料1.1 毒株1.2 试验动物1.3 主要试验仪器1.4 主要试剂1.5 主要溶液配制1.5.1 SDS-PAGE电泳溶液1.5.2 Westem Blot相关溶液1.5.3 细胞蛋白提取溶液1.5.4 制备鸭胚成纤维细胞相关溶液2 试验方法2.1 鸭胚成纤维细胞的制备与病毒感染2.2 细胞蛋白的提取2.3 SDS-PAGE2.4 Western Blot检测3 结果4 讨论4.1 Western Blot技术4.2 DPV gC基因表达谱特征第四章 鸭瘟病毒gC基因产物的亚细胞定位分析1 试验材料1.1 毒株1.2 细胞1.3 主要试验仪器1.4 主要试剂1.5 主要溶液配制2 试验方法2.1 间接免疫荧光(IFA)检测DPV gC基因产物亚细胞定位方法的建立及条件优化2.1.1 IFA检测DPV gC基因产物亚细胞定位方法的建立2.1.2 条件优化2.1.3 特异性检测2.1.4 结果判定2.2 DPV gC基因产物亚细胞定位检测3 结果3.1 IFA检测DPV gC基因产物亚细胞定位方法的建立及条件优化3.1.1 条件优化结果3.1.2 特异性试验3.2 DPV gC基因产物亚细胞定位检测4 讨论4.1 关于蛋白定位研究方法4.2 DPV gC在宿主亚细胞中的定位分析第五章 鸭瘟病毒gC基因疫苗诱导实验鸭免疫发生的研究1 试验材料1.1 毒株/质粒/疫苗1.2 实验动物1.3 主要试验仪器1.4 主要试剂1.5 试剂的配制1.5.1 MTT相关试剂1.5.2 ELISA相关试剂2 试验方法2.1 基因枪"子弹"的准备2.2 动物分组和免疫2.3 血样的采集2.4 T淋巴细胞转化试验+、CD8+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的检测'>2.5 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的检测2.6 血清抗体水平的检测2.6.1 ELISA抗原的制备2.6.2 酶标抗体工作浓度的确定2.6.3 抗原最适包被浓度和样本最佳稀释度的选择2.6.4 间接ELISA基本操作程序2.7 中和抗体水平的检测2.7.1 细胞培养半数感染量(TCID50)的测定2.7.2 中和试验3 结果3.1 pcDNA-DPV-gC以不同途径、不同剂量免疫与DPV弱毒疫苗免疫后鸭外周血T淋巴细胞转化效果3.1.1 不同剂量pcDNA-DPV-gC基因枪轰击与DPV弱毒疫苗免疫后鸭外周血T淋巴细胞转化效果3.1.2 不同剂量pcDNA-DPV-gC肌肉注射与DPV弱毒疫苗免疫后鸭外周血T淋巴细胞转化效果3.1.3 不同途径免疫pcDNA-DPV-gC后鸭外周血T淋巴细胞转化效果+、CD8+T淋巴细胞数量变化'>3.2 pcDNA-DPV-gC以不同途径、不同剂量免疫与DPV弱毒疫苗免疫后鸭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数量变化+、CD8+T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3.2.1 不同剂量pcDNA-DPV-gC基因枪轰击与DPV弱毒疫苗免疫后鸭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T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3.2.1.1 不同剂量pcDNA-DPV-gC基因枪轰击与DPV弱毒疫苗免疫后鸭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T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3.2.1.2 不同剂量pcDNA-DPV-gC基因枪轰击与DPV弱毒疫苗免疫后鸭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CD8+T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3.2.2 不同剂量pcDNA-DPV-gC肌肉注射与DPV弱毒疫苗免疫后鸭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T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3.2.2.1 不同剂量pcDNA-DPV-gC肌肉注射与DPV弱毒疫苗免疫后鸭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T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3.2.2.2 不同剂量pcDNA-DPV-gC肌肉注射与DPV弱毒疫苗免疫后鸭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CD8+T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3.2.3 不同途径免疫pcDNA-DPV-gC后鸭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T淋巴细胞数量变化'>3.2.3.1 不同途径免疫pcDNA-DPV-gC和DPV弱毒疫苗免疫后鸭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数量变化+T淋巴细胞数量变化'>3.2.3.2 不同途径免疫pcDNA-DPV-gC与DPV弱毒疫苗免疫后鸭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数量变化3.3 pcDNA-DPV-gC以不同途径、不同剂量免疫与DPV弱毒疫苗免疫后鸭血清抗体水平变化3.3.1 不同剂量pcDNA-DPV-gC基因枪轰击与DPV弱毒疫苗免疫后鸭血清抗体水平的变化3.3.2 肌肉注射不同剂量pcDNA-DPV-gC与DPV弱毒疫苗免疫后鸭血清抗体水平的变化3.3.3 不同途径免疫pcDNA-DPV-gC后鸭血清抗体水平的变化3.4 pcDNA-DPV-gC以不同途径、不同剂量免疫与DPV弱毒疫苗免疫后鸭血清中和抗体水平变化50的测定'>3.4.1 鸭瘟细胞毒TCID50的测定3.4.2 不同剂量pcDNA-DPV-gC基因枪注射、肌肉注射和DPV弱毒疫苗免疫后鸭血清中和抗体水平的变化4 讨论4.1 基于gC的基因疫苗应用4.2 基因疫苗和弱毒疫苗免疫后鸭外周血T淋巴细胞转化效果+和CD8+T淋巴细胞动态变化'>4.3 基因疫苗和弱毒疫苗免疫后鸭外周血CD4+和CD8+T淋巴细胞动态变化4.4 基因疫苗和弱毒疫苗免疫后鸭血清抗体IgG的动态变化4.5 基因疫苗和弱毒疫苗免疫后鸭血清中和抗体的动态变化4.6 不同免疫途径对pcDNA-DPV-gC免疫效果的影响4.7 不同免疫剂量对pcDNA-DPV-gC免疫效果的影响第三部分 结论附表参考文献致谢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相关论文文献
- [1].超声波辅助液-液萃取结合GC检测单萜化合物工艺优化[J]. 核农学报 2020(04)
- [2].薇甘菊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GC指纹图谱[J].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20(02)
- [3].GC法检测羟乙基哌嗪中哌嗪含量方法验证[J]. 中国处方药 2020(03)
- [4].GC法测定羟苯丙酯中8种有机溶剂的残留量[J]. 中国药师 2020(04)
- [5].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GC检测及其合成动力学研究[J]. 皮革与化工 2020(02)
- [6].GC法测定二益丸中乙酸龙脑酯的鉴别方法研究[J]. 甘肃科技 2020(07)
- [7].GC法检测食品中甜蜜素的实验条件优化[J]. 检验检疫学刊 2020(02)
- [8].GC法测定高哌嗪中乙二胺和哌嗪的残留量[J]. 药物评价研究 2020(06)
- [9].GC测定复方甘草口服溶液中乙醇和甘油含量[J]. 广东化工 2020(16)
- [10].GC护牙素联合多乐氟预防青少年正畸治疗患者牙釉质脱矿的效果[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33)
- [11].GC法测定保健食品中的两种对羟基苯甲酸酯[J]. 海峡药学 2016(11)
- [12].GC法检测72种中药饮片有机氯农药残留量[J]. 中国药房 2016(36)
- [13].GC测定大活络丸中麝香酮的含量[J]. 中国现代中药 2017(03)
- [14].GC法测定滴眼液瓶中环氧乙烷的残留量[J]. 解放军药学学报 2017(01)
- [15].GC法分析不同储存条件下阳春砂乙酸龙脑酯含量变化[J]. 亚太传统医药 2017(08)
- [16].多乐氟与GC护牙素在固定正畸治疗中抑制釉质脱矿中的应用[J]. 罕少疾病杂志 2017(03)
- [17].参草颗粒治疗非小细胞肺癌GC方案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观察[J]. 中医药通报 2017(03)
- [18].GC分析不同干燥方法对麝香中麝香酮含量的影响[J]. 中国现代中药 2017(06)
- [19].GC法测定咳特灵胶囊中马来酸氯苯那敏含量[J]. 今日药学 2016(03)
- [20].GC法同时测定羚羊感冒片中7种成分[J]. 中成药 2016(09)
- [21].GC法测定左乙拉西坦中甲硫醇的残留量[J]. 今日药学 2014(12)
- [22].GC法测定柳叶蜡梅中桉油精的含量[J]. 中国药师 2015(01)
- [23].衍生化GC法测定重组乙型肝炎疫苗中游离甲醛的含量[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15(04)
- [24].GC测定枸橼酸坦度螺酮中的残留溶剂[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15(06)
- [25].GC法同步测定桉薄溶液中桉油精、薄荷脑的含量[J]. 药学研究 2015(06)
- [26].GC法分析蔬菜中残留有机氯农药[J]. 祖国 2017(11)
- [27].马立克氏病病毒糖蛋白gC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反应特异性研究[J]. 广西畜牧兽医 2020(06)
- [28].氟涂料与GC护牙素在牙矫正治疗中釉质脱矿预防效果的对比研究[J]. 基层医学论坛 2017(02)
- [29].GC法测定阿魏酸哌嗪中的残留溶剂[J]. 中国药师 2017(01)
- [30].手术联合GC方案治疗混合型膀胱小细胞癌的初步临床研究[J].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5(12)
标签:鸭瘟病毒论文; 转录时相论文; 表达时相论文; 亚细胞定位论文; 鸭瘟病毒基因疫苗论文; 细胞免疫论文; 体液免疫论文;
鸭瘟病毒gC基因部分特征分析及gC基因疫苗诱导鸭免疫发生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