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散冰片药代动力学研究

五色散冰片药代动力学研究

论文摘要

慢性前列腺炎是一种以下尿路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多发于2050岁的青、中年男性,在北美普通男性人群中的发病率可达到5%8.8%,在我国其病理发病率约为24.3%左右,临床上有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的特点,在治疗上颇具难度,到目前为止国际上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中医药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在国内临床实践中有较好的体现,多数患者选用中医药疗法,并从中受益使症状得到了有效的缓解。但这种优势和疗效,一直无法在国际范围内得到承认和推广。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条:(1)中医临床有中医药理论作指导,而中医药的传统基本理论与现代医学基础理论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异,以欧美还原医学为主导发展而来的现代医学难以在基础理论上与中医理论产生共鸣或相通,这是中医药难以走向世界的根本所在。(2)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各种中药制剂,尚处于比较粗糙落后的地步,缺少深厚的科学内涵。其整体研究水平严重滞后于现代临床用药所提出的要求,不仅有效物质不清、作用机理不明且疗效不稳定,药物质量可控性差,安全性难以得到保障。(3)国内对药物疗效的临床观察评价系统不够完善、规范和严格,在操作层面上多数临床药理基地难以保证药物疗效能得到精确评价。目前国际上传统医药正在复兴,给中医药走向世界提供了契机,其切入点在于首先能提供满足国际要求的现代化中药。其实质就是按照药物的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的基本原则,对中药加以现代化改造,使之具有深厚的现代科学内涵。中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是提高中药稳定性和可控性的重要步骤,不仅可借此确定剂型、用药途径和临床给药方案,并可为评价和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一个可量化掌握的标准。而对中药进行严格的疗效观察和评定则是中药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中药的生命力所在。五色散是我们临床上用以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有效制剂,经过进行相对严格的临床疗效观察,疗效确切,但相关药效学、毒理学研究离现代化中药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本课题的主要目的旨在检验五色散保留灌肠药物成分是否能够进入前列腺组织及研究其使药冰片的药代动力学。不仅可借此确定剂型、用药途径和临床给药方案,并可为评价和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一个可量化掌握的标准。1、药代动力学研究五色散由赤芍、黄柏、冰片、头花蓼等组成。其中冰片作为使药有引经和治疗的作用,而龙脑、异龙脑是冰片的主要成分,也是药物的有效成分之一,又是制剂的体外质控指标。因此我们以龙脑、异龙脑为检测指标,以萘做内标,将大鼠前列腺、血浆用预处理方法,用顶空进样的气相色谱仪美国Agilent 6890N network气相色谱工作站检测出血清和靶器官――前列腺组织的药物浓度。通过比较其进入血清和前列腺的浓度时间曲线来证实冰片的促渗作用并为保留灌肠的时间提供参考。方法:在实验研究部分,用五色散成人用量的31.2倍量给72只大鼠灌肠,分为12组,每组6只,这12组大鼠分别在灌药后的如下时间点:5min、15min、30min、45min、60min、75min、90min、105min、120min、150min、180min、360min解剖取前列腺及动脉血液。。将各组数据用Excel2003、Sas及3p97软件处理后描绘出药时曲线。结果:五色散直肠给药后冰片可以进入靶器官及血液。五色散药代动力学参数为一室模型,t1/2Ka为75.90min、t(peak)为184.38min、Cmax为165.58μg·ml-1、Lag Time为4.29min、t1/2Ke为240.07min、Ke为0.0029min-1、Ka为0.0091min-1、AUC为97664.36μg·min、CL/Fs为0.0026 L·min-1。结论:1、五色散灌肠后药物进入前列腺需时比进入血中短,得出药物进入前列腺存在多种途径;2、前列腺比血浆内冰片的消除时间长、代谢更缓慢(前列腺内冰片消除大于6个小时);3、利用顶空进样的气相色谱仪检测提取液内的冰片比直接进样的普通气相色谱仪好,可避免蛋白质等杂质引起的干扰4、五色散经直肠给药药代动力学与一室模型较相符。5、放弃氮气吹干及研磨器研磨组织的方法改用密封状态下将冰冻的前列腺组织于塑料试管内直接钳夹研碎放入检测瓶检测,避免挥发从而减少误差,提高了冰片提取检测效率,开创了国内冰片检测的新方法。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试验研究
  • 1 五色散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 2 中医对慢性前列腺炎研究的综述
  • 参考文献
  • 3 冰片研究的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26例疗效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20)
    • [2].保留灌肠和健康教育在急性细菌性痢疾的应用研究[J]. 中外医疗 2009(08)
    • [3].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57例疗效观察与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 2011(25)
    • [4].中药灌肠治疗伤后腹胀[J]. 中国医疗前沿 2008(18)
    • [5].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8例[J]. 中国实用医药 2009(03)
    • [6].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 2008(29)
    • [7].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20例疗效观察[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0(06)
    • [8].小儿保留灌肠不同体位的效果观察[J]. 护士进修杂志 2008(20)
    • [9].药物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J]. 中国民康医学 2008(06)
    • [10].药物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肠炎的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 2008(05)
    • [11].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左半结肠溃疡性结肠炎78例的疗效观察[J].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4(07)
    • [12].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20例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13)
    • [13].循证护理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保留灌肠中的应用[J]. 吉林医学 2008(24)
    • [14].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6例[J]. 北方药学 2012(12)
    • [15].药物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36例临床疗效观察[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3(15)
    • [16].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J]. 全科护理 2009(33)
    • [17].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疗效观察[J].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2(06)
    • [18].微量注射泵在保留灌肠中的应用[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10)
    • [19].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左半结肠溃疡性结肠炎78例疗效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 2013(34)
    • [20].蒙药保留灌肠加内服中药治疗溃疡结肠炎55例[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09(01)
    • [21].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氮质血症的体会[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2008(23)
    • [22].改良保留灌肠术在儿科的应用[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20)
    • [23].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护理[J]. 现代医院 2012(S1)
    • [24].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35例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 2009(06)
    • [25].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08(01)
    • [26].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病的疗效观察[J]. 中国伤残医学 2014(07)
    • [27].药物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护理体会[J]. 中国实用医药 2008(35)
    • [28].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80例临床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 2012(04)
    • [29].药物保留灌肠治疗结肠炎的护理体会[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2008(18)
    • [30].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 2014(27)

    标签:;  ;  ;  ;  ;  ;  

    五色散冰片药代动力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