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海域的国际法律问题研究

北极海域的国际法律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

北极曾经是远离人们视线的遥远地区,也是各北极国家政治、经济的边缘问题。可是伴随着二十一世纪北极各国全球战略的谋篇布局以及北极海域显著的气候变暖,北极丰富的海洋资源及商业化通航的航道成为各国觊觎的目标。2007年8月,俄罗斯北极科考队在北极点的北冰洋底插上了钛合金国旗,致使北极海域国家之间的“明争暗斗”瞬间进入了全世界的视线。一时间,北极海域国家的“新仇旧恨”似乎都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在当今“热闹非凡”的北极地区究竟蕴藏着何种国际法制,本文将由此揭开其神秘的“面纱”。本文由导言和五章组成,计21万字。主要内容分述如下:第一章为“北极海域的概述”。在该章中首先对北极海域的范围、特点、北极海域国家以及北冰洋沿海国的界定有个初步的介绍。文中北极海域的范围包括主体海洋的北冰洋及九个附属海域。依据此标准,通常所指的八个北极国家中,加拿大、美国、俄罗斯、丹麦(格陵兰岛)、冰岛、挪威可以称为“北极海域国家”;如果仅指北冰洋的沿海国,除冰岛之外,就是上述的其他五个国家。当今的全球气候变化对北极海域的影响较大。根据科学家们的报道,本世纪末北冰洋也许会变成无冰之洋。这种变化对北极海域来言,既有消极的影响,也有积极的影响。消极的影响体现在对北极海域的海洋环境,乃至全球环境、海洋的生物资源将会带来灭顶之灾;而积极的影响主要在于北极海域开发利用的商业价值,包括海底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航道的商业化通航;而积极因素的影响正是引发北极海域国家争端纷起的主要原因。北极海域并不是像一些学者所称的“法律的真空”;反之有关海洋的国际法、北极各国签署的双边、多边条约以及目前的区域环境软法都适用于北极海域的方方面面。第二章为“北极海域海权的确立”。北极海域国际法律问题的研究必然会涉及北极海域国家的主权问题。至今,围绕北极海域的陆地,包括北极海域中的绝大部分岛屿已被八个北极国家划分完毕,涉及到的陆地领土主权的争议已基本解决;但在北极海域,北极海域国家之间的海洋权益争端却纷争不断。在了解各国的海洋争端之前,应首先了解北极海域国家在北极海域所确立的海权,这为后续洞悉各国的海洋争端奠定基础。该章从北极海域国家领海主权的确立为起点,依次介绍了各国在北极海域的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海权确立以及航行权的确立。在确立海权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北极海域国家对国际社会的贡献既有独特的国家实践,也有北极海域国家所提出的创新性的理论。前者典型的如挪威、加拿大北极群岛、俄罗斯北极群岛直线基线的国家实践;加拿大、俄罗斯在冰封的专属经济区对外籍船舶航行的“长臂管辖”;后者如“扇形理论”和“北极湖理论”的提出。在北极海域的海权确立中,原有的相关边界协议和1982年《海洋法公约》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尤其是《海洋法公约》既是这场北极海域“热战”的法律诱因,同时也为这场“战争”的最终停战提供了解决的路径和实体法依据。该章的最后一节将北极海域的海权确立与当代国际海洋法相结合,从对当代国际海洋法的发展与对其的挑战两个角度来予以了提炼和总结。第三章是“北极海域的争端及其法律评析”。该章对北极海域所存在的争端一一进行了回顾、详述与法律评析。北极海域的争端应该说涉及到海洋的方方面面。其既有岛屿之争,如加拿大与丹麦的汉斯岛之争、挪威与俄罗斯有关斯瓦尔巴德群岛专属经济区与大陆架相关问题的争端;加拿大与美国、欧盟的西北航道、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北方海运航道之争;也有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外缘的划界、海洋边界的划界之争,如美加的波弗特海海洋边界及大陆架争端;加拿大、俄罗斯、丹麦围绕着罗蒙诺索夫海岭与门捷列夫海岭的大陆架之争以及挪俄的巴伦支海大陆架的划分问题。在北极海域国家与非北极国家之间,目前存在着对北冰洋国际海底区域的不同立场。对每一问题,本章依据国际海洋法、国际条约法等的规定以及国际法院的审判实践,进行了较为深刻的法律评析。对未来北极海域争端的解决途径,该章最后一节从法律方法与政治方法的两种途径进行了法律分析;尤其是就政治方法而言,是否构建一个像《南极条约》一样的《北极条约》,是近期一直在探讨的国际热点问题。第四章的主题就是“北极海域的海洋环境保护”。上世纪八十年代北极地区面临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主要的环境问题包括持续有机污染物的污染、重金属的污染、臭氧层的消耗、酸化和噪音的污染、核辐射的污染和石油泄露及船舶的其他污染问题等。而新世纪,气候变暖又构成影响北极海域环境的最大威胁。北极海域的环境保护法制相对复杂,除各国国内的环境立法之外,区域环境“软法”制度与适用于北极海域的全球性环境公约构成对北极海域环境保护的国际法制。该章在分析北极理事会各工作小组的成就与不足的基础上,对北极海域现有的区域环境“软法”制度进行了详述与法律评析。对于适用于北极海域的主要全球环境公约和区域环境公约,文章主要从海洋污染的控制、海洋生物资源的保护以及与北极海域海洋环境保护相关的主要问题,如持续有机物的控制、气候变化等予以了分析。第五章“北极海域国际法制的前景与思考”,为整篇论文的结束篇。作为论文的最后一章,作者认为该章应与前几章“遥相呼应”;同时对北极海域未来的国际法制应有所总结、展望并提出自己的见解。而自新世纪以来,尤其是俄罗斯2007年北冰洋底插旗事件之后,北极海域国家都发表了自己最新的北极地区新战略;2008年5月28日,五个北冰洋沿海国聚首丹麦格陵兰的伊卢利萨特并共同发布了《伊卢利萨特宣言》;2009年4月,北极理事会发布了《罗姆瑟宣言》,指出未来两年北极理事会的工作重点。通过解读北极海域国家的最新北极战略及区域性宣言,北极海域未来国际治理的发展模式可见一斑。此外,对于未来北极海域国际法制的构建,文章主要从北极海域船舶航行法制与海洋资源的国际保护两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设想。对于前者,IMO将起到重要的作用;而对于后者,北极海域国家或八个北极国家可以制定一个类似《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公约》的一个协议。对于当今“热闹非凡”的北极海域,中国应享有何种利益并应坚持何种原则和立场,作者在该章的最后一节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北极海域概述
  • 第一节 北极海域的范围与特点
  • 一、北极海域的范围
  • 二、北极海域的特点
  • 第二节 北极海域与全球气候变化
  • 一、全球气候变化对北极海域的消极影响
  • 二、全球气候变化对北极海域的积极影响
  • 第三节 北极海域的国际法制
  • 一、北极海域与国际海洋法
  • 二、北极海域的区域法制
  • 第二章 北极海域海权的确立
  • 第一节 影响北极海域海权确立的主要因素
  • 一、1982 年《海洋法公约》
  • 二、原有的相关边界协议
  • 三、“扇形原则”及“北极湖理论”
  • 第二节 北极海域领海主权的确立
  • 一、国际海洋法中的领海制度
  • 二、直线基线——北极海域国家的独特实践
  • 三、北极海域国家的领海宽度
  • 第三节 北极海域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主权权利的确立
  • 一、国际海洋法中的专属经济区及大陆架制度
  • 二、北极海域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主权权利的确立
  • 第四节 北极海域航行权的确立
  • 一、国际海洋法中的航行制度
  • 二、北极海域航行权的确立
  • 第五节 北极海域的海权确立与当代国际海洋法
  • 一、当代国际海洋法的发展——“北极条款”
  • 二、当代国际海洋法的挑战——“冰”的法律地位
  • 第三章 北极海域的争端及其法律评析
  • 第一节 北极海域的岛屿之争
  • 一、原有的岛屿归属争议
  • 二、目前仍有争议的岛屿问题
  • 第二节 北极海域的航道之争
  • 一、西北航道之争
  • 二、“北方海运航道”之争
  • 三、北极海域航道之争的法律评析
  • 第三节 北极海域的海洋划界之争
  • 一、北极海域的海洋边界之争
  • 二、北极海域的大陆架之争
  • 第四节 北极海域的国际海底区域之争
  • 一、北极海域的国际海底区域之争
  • 二、北极海域国际海底区域之争的法律评析
  • 第五节 北极海域海权争端的解决之路
  • 一、政治方法——多边与双边的合作
  • 二、法律方法—仲裁与诉讼
  • 第四章 北极海域的海洋环境保护
  • 第一节 北极海域的环境概述
  • 一、北极海域的主要环境问题
  • 二、北极海域国际环境法律制度的概述
  • 第二节 北极海域的区域环境“软法”制度
  • 一、北极海域区域环境“软法”的成就与不足
  • 二、北极海域区域环境“软法”的法律评析
  • 第三节 北极海域海洋环境的保护与国际环境公约
  • 一、北极海域的海洋污染控制
  • 二、北极海域海洋生物资源的国际保护
  • 三、其他与北极海域海洋环境保护相关的主要问题
  • 四、适用于北极海域的国际环境公约的法律评析
  • 第五章 北极海域国际法制的前景与思考
  • 第一节 解读北极海域国家的新北极战略及区域性宣言
  • 一、北极海域国家的新北极战略
  • 二、《伊卢利萨特宣言》与《罗姆瑟宣言》
  • 第二节 北极海域国际法制的发展趋势及展望
  • 一、北极海域国际法制的发展趋势
  • 二、北极海域国际环境法制的构建
  • 第三节 中国视角中的北极海域问题
  • 一、中国在北极海域的利益
  • 二、中国应对北极海域问题的原则与立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俄罗斯北极政策:“创新探索的边疆”与“国家利益的前沿”[J]. 当代世界 2019(12)
    • [2].北极“通实力”:从北极联通到大北极和泛东北亚[J]. 东北亚经济研究 2020(01)
    • [3].意大利北极战略:动因、举措及前景[J]. 边界与海洋研究 2020(01)
    • [4].中国参与北极治理的多层次合作法律规制研究[J]. 河北法学 2020(03)
    • [5].约束与突破:中国在北极理事会的规范性话语权提升路径探析[J]. 和平与发展 2020(01)
    • [6].德国北极政策的新动向、战略考量及影响[J]. 德国研究 2020(01)
    • [7].因纽特环北极理事会参与北极治理的权力、路径和影响[J].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2020(01)
    • [8].中国北极科技外交论析[J]. 世界地理研究 2020(01)
    • [9].《2035年前俄联邦北极国家基本政策》解析[J]. 国际研究参考 2020(04)
    • [10].北极疆域演变:动力机制、现实条件、障碍因素及趋势走向[J]. 思想战线 2020(04)
    • [11].法国北极战略:构建逻辑与行动路径[J]. 边界与海洋研究 2020(03)
    • [12].新时期中国参与北极治理:身份、路径和方式[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 [13].《北极》[J]. 陶瓷学报 2018(01)
    • [14].韩国的北极政策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17(02)
    • [15].全球视野下北极地缘政治态势再透视[J]. 欧洲研究 2016(03)
    • [16].中国与北欧国家北极合作的动因、特点及深化路径[J]. 边界与海洋研究 2017(02)
    • [17].中国社会科学领域北极研究评估:2007-2016年[J]. 领导科学论坛 2017(01)
    • [18].机制变迁、多层治理与北极治理的未来[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7(03)
    • [19].中国学者的北极问题研究——基于中国国际政治类核心杂志(2007-2016)[J]. 战略决策研究 2017(04)
    • [20].小国家大格局:挪威北极战略评析[J].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17(03)
    • [21].一个中欧小国的北极大外交:波兰北极战略的变与不变[J]. 太平洋学报 2015(12)
    • [22].如何让自己强大[J]. 领导科学 2015(31)
    • [23].利益分析视域下的英国北极参与:政策与借鉴[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1)
    • [24].中国在北极航运战略中的对策研究[J]. 交通职业教育 2016(01)
    • [25].印度北极事务论[J]. 学术探索 2016(06)
    • [26].北极变暖速度是其他地区两倍 北极熊数量因此下降[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35)
    • [27].中国北极外交:实践、理念与进路[J]. 太平洋学报 2015(05)
    • [28].新加坡的北极事务参与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东南亚研究 2015(04)
    • [29].北极霸主[J]. 宝藏 2020(04)
    • [30].北极象[J]. 词刊 2020(07)

    标签:;  ;  ;  ;  ;  

    北极海域的国际法律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