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医家“湿热致痹”理论综述

清代医家“湿热致痹”理论综述

郑炜宏

中山市中医院广东中山528400

摘要:“痹证”是中医学中一类疾病的统称,在现代医学中,与各类自身免疫性相关疾病密切相关。《皇帝内经》提出了三邪致痹说,历代医家都有研究,清代医学界在继承、总结、发展中医理论上有较大的贡献,对于痹的病因病机认识较全面,其中秉承湿热致痹理论的医家较多。喻昌、李中梓、何梦瑶、沈金鳌、张璐、顾靖远、陈士铎、王清任等对湿热致痹论述并不全面,但也有部分独到的见解,叶桂对湿热在痹病中的作用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继承与发扬《金匮》“经热则痹”观点,明确指出了湿热痹与风寒湿痹病因、病机差异。吴鞠通论痹尤重视湿热痹,其在总结前人基础上,基于实践,提出了较系统的学术观点。

关键词:痹症;湿热证;清代;医学家;理论

“痹证”又称“痹病”,狭义上特指肢体痹,广义上是指因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各种邪气趁虚而入,致使气血凝滞、经络痹阻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痹证在现代医学中一般对应为各种风湿免疫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近年来,随着人类疾病谱的改变,此类疾病发病率显著上升,以类风湿性关节炎为例,我国该病发病率约为10%~20%,老年人发病率高达50%,已成为老年人功能障碍主要病因之一[1]。祖国医学对“痹病”认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先秦《汉墓帛书》中便有了关于“痹”的记载,《皇帝内经》等经典中医著作更是就“痹”的分类、病因、病机、诊治有相应的论述[2]。清代是中医理论、实践发展高峰时期,清代医学界在继承、总结、发展中医理论上有较大的贡献,现存多数中医内科文献多数来源于此阶段,部分医学界匠心独运创造性的提出了许多新观点、理论。清代医家对于痹的病因病机认识较全面,其中秉承湿热致痹理论的医家最多,研究内容也最丰富,本次研究就此进行概述。

1湿热致痹部分相关论述

在清代早期关于湿热致痹论述并不全面,许多医家认为风寒湿邪共同致痹,以下就此进行论述。

1.1喻昌

喻昌(1585~1664)年,明末清初医家,在总结前人发挥,在《医门法律》中有言,“风则阳先受之,痹则阴受之耳。盖痹症非不有风,然风入在阴分,与寒湿互结,扰乱其血脉,……,故致痹也。”其坚持邪风致病,但风寒湿可为邪,肯定了湿在痹证中的作用。在实际辨证论治中,也提出了热痹证,肯定了热在痹中的作用。喻昌还非常重视痰致痹,胸中之痰为邪气之援[3]。

1.2李中梓

李中梓(1588~1655),明末清初医家,《医宗必读》是其主要论著。其对于痹有独到的间接,认为风寒湿可致痹,强调三者相杂作用,需辨证论治,或祛风散寒,或祛寒利湿,认为寒湿是痹病主要病因,其提出脉痹证,认为热痹耐脏腑移热,复遇外邪所致,表现为肌肉热极,肯定了湿热在痹中的作用[4]。

1.3何梦瑶

何梦瑶(1693~1764年),其在《医碥》中有云:“湿气胜者为着痹,……,热盛则血枯,死血阻塞经隧,则亦不通而痹矣。”其对痹证中痛和麻的证候有独到的见解[5]。

1.4沈金鳌

沈金鳌(1717~1776),著作甚多,其《杂病源流犀烛》是代表作,其认为有风寒湿热四痹、五体痹等痹证,对各类痹病源头有较深刻的论述,具有的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6]。

1.5张璐

张璐(1617~1700),清初著名医家,其代表作有《张氏医通》,其中《卷六?瘘痹门?痹》系统论述的多种痹病,其提出了风寒湿三邪有主次之分,提出辨证论著,对热痹有极其详尽的论述。张氏认为不同部位痹症病因存在一定差异,湿热所致痹有其好发部位[7]。

1.6顾靖远

顾靖,生卒年不详,著有《顾氏医镜》,其注重实践,由许多有效的诸方剂。《医镜》中对热痹有较多若论述,并提出了较精辟的见解,其认为热痹不仅仅与湿热邪入侵有关,还与风寒相杂,“邪郁病久,风变为火,寒变为热,湿变为痰”,亦可成为热痹,认为降火、清热、豁痰等治疗大法[8],

1.7陈士铎

陈士铎生卒年不详,著有《辨证录》,其中有涉及痹证门十一则,其肯定了湿在痹病中的作用,认为治疗外邪入侵所致痹证,应以祛湿为先,湿邪最难分消,湿性粘滞,缠绵难除,难分化[9]。

1.8王清任

王清任(1768-1831年),著有《医林改错》,对湿热致痹又有一点的论述,其认为“久痛则郁,郁则生热,热则生痰”,《环溪草堂医案》认为暑雨潮湿之季,感邪,可致双足痹证,是为湿从下受,入于经络所致,是为湿邪入络[10]。

2湿热致痹系统论述

2.1叶桂

叶桂(1667~1746年),著作较少,但留存有大量医案与讲稿,后人总结的《临证指南医案》中对痹证有较精辟的论述,其对湿热在痹病中的作用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

叶氏对痹病最大的研究在于对热痹的发展,其最先系统认识待湿热在痹病中的作用与发病规律。其从《金匮》中获得启发,提出木防己汤治疗热痹。其认为:“冬月温暖,真气未达潜藏,邪趁内需而伏。因惊蛰节、春阳内动,伏气乃发,初受风寒,已从热化,兼以夜坐不眠,身中阳气,亦为泄越。”其认为湿热痹病多因暑伤气、湿热入络而致病,多用清热药石膏;羚羊角、寒水石等,联合除湿药如茯苓、白术、木防己、薏苡仁等。叶氏继承与发扬《金匮》“经热则痹”观点,《临证指南医案》中明确指出了湿热痹与风寒湿痹病因、病机差异,认为治痹应“新邪宜速散,宿邪宜缓攻”、“虚人久痹,宜养肝肾气血。”其认为湿热入络而痹则,如暑伤气,宜疏通经络、清阳流行[11]。湿热伤气如血络而成痹,宜固卫阳以祛邪及宣通营络,兼治奇经。由此观之,湿热致痹也可分为多种辨证,以湿热之邪侵及急缓有关。

2.2吴鞠通

吴塘,字鞠通,吴鞠通是温病学派代表人物,其《温病条辩》传播甚广,有丰富的理论论述,《吴鞠通医案》中有大量的指导实践,相互印证。其精通外感温热性疾病,还善治杂病。吴氏论痹尤重视湿热痹,其在总结前人特别是叶桂湿热痹、热痹论述基础上,结合实践,提出了较系统的学术观点。《温病条辩?卷二?温湿》中有云:“痹病大抵不过寒热两条、虚实异治,”、“痹之兼热者亦复不少。”[12]提醒人们应重视热在痹中的重要作用,不能一味的祛风散寒或温补助阳,其纤细阐述的湿痹、暑湿痹两种痹证,认为“湿聚热蒸,蕴于经络,寒战热炽,骨节烦疼,……,病名湿痹”,道明的湿热痹症状、病机、证候,其认为湿热熏蒸,湿中有热,阻塞经络,郁遏营卫,正邪互搏,则引起痹症,湿热相结合是湿热痹形成的主要病机。其《吴鞠通医案?痹》中17条医案有10条湿热痹,湿热痹可由寒湿痹等证转变而来,或湿邪互搏,或素有痰饮日久化热,或误用温补药、误汗误下,论述了集中湿热痹的病因[13]。吴鞠通还认为热痹势缓治难,湿热痹发展缓慢,病因病机、证候表现复杂。

3清代医加对“湿热致痹”认识概括

《内经》提出风寒湿三邪致痹后,历代医家都推崇此论,清代医学家等也多持此论点,对湿热致痹缺乏足够的认识。如前文提到的喻昌、何梦瑶等都认同三痹致痹说,在热痹、湿痹中有部分单独论述,但不够全面,部分学者也提出了一些有益的见解,如董西园认为“痹非三气,患在痰淤”,强调痰浊在痹中的地位,众所周知痰是外感热湿的重要产物,与热湿密切相关,湿聚为痰,热邪炼液为痰,许多清代医家都有相关的论述。清代医家还普遍认为四季时令等对湿热致痹有显著影响,如前文提到的暑季受雨水致痹。清代医家对外邪致病相较于前代有了不同的侧重点,对外感暑热、湿热之邪较重视,特别是温病派兴起,极大的推动了湿热致痹学说。叶桂、吴鞠通等是温病派的代表人物,这与我国经济重心向南方转移有关,南方江南地区,湿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多雨,湿热甚,易感暑热、湿热致病,外感湿热之邪,闭阻经络,气血不通,最后导致关节肌肉肿痛。前文提到,吴鞠通所谓”湿聚热蒸,蕴于经络”之暑湿痹即为典型[14]。清代医家普遍重视湿邪,湿与热相合可致蕴结。

4清代医家治疗湿热痹规律

以中医整体观为指导,辨证论治,治疗湿热痹当清热祛湿,兼凉血、祛风、通痹、化痰、益气、和血、补血等法[15],前文提到许多清代医家注重痰淤在湿热痹证中的作用,治疗还常化痰逐瘀、通络止痛,若未痰浊致病,还常豁痰,许多名家常以猛药化痰,如陈士铎补正逐邪汤,以白芥子治痰,以快速化痰,避免湿热之邪从痰中获援。考虑到肝在湿热之邪中的作用,清代医家还常从肝论治,以疏肝解郁止痛为主。在夏季常感湿热之邪,清代医家常辛凉宣痹、清阳明,以清热除急或缓痹。

5小结

清代是我国中医学集大成时代,尽管清代末期现代医学开始涌入我国,并迅速发展,占据主导地位,但中医学基本走向成熟,对各种疾病都已经有了较系统的论述。中医对湿热致痹的认识直至今日仍有较高的临床指导价值,特别是对于各类相关慢性病,中医辨证论治往往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在控制症状、改善患者生命质量方面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清代医家所著医学著作、病案甚多,为挖掘中医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仅粗略的概述了清代医家“湿热致痹”理论,并简要介绍了清代医家治疗湿热痹规律,可能尚有许多遗漏之处,今后仍需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蔡辉、姚茹冰、郭郡浩主编.新编风湿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826.

[2]王洪图.内经讲义[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4-201.

[3]清?喻昌.医门法律[M].第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26-131.

[4]李中梓.医宗必读[M].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541-555.

[5]何梦瑶.医碥[M].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8:151-154.

[6]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M].第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10:195-203.

[7]张璐.张氏医通[M].第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5,6:124-135.

[8]顾靖远.顾氏医镜[M].石印本.上海:上海扫叶山房,1934:275-278.

[9]陈士铎.辨证录[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64-150.

[10]王清任.医林改错[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11:171-172.

[11]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0-34.

[12]吴鞠通.温病条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28-29.

[13]吴鞠通.吴鞠通医案[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47.

[14]杨进,王灿晖.温病条辨[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372-379.

[15]娄玉铃.中国痹病大全[M」第1版.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0:36.

作者简介:郑炜宏,性别:男,出生年月日:1984年12月4日,籍贯:广东潮州,科室:骨三科,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主治中医师,主研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关节骨病、创伤骨科。对关节炎、骨质疏松、关节周围骨折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有一定的临床经验。

标签:;  ;  ;  

清代医家“湿热致痹”理论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