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中心血站445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医疗设备、技术均得以持续改进。临床医疗血液需求量越来越大,但同样暴露出血液质量方的问题。为确保血液的质量和安全,需对血站血液检验分析前、后质量进行严格管理,以此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完善,切实提高血液检验质量管理工作,以及血站血液检验质量。
关键词:血站;血液检验分析;质量管理;对策;效果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因为我国人口数量不断增长,使得人们对于血液需求量更大,为此需确保血液质量和安全。血站检验部门,主要负责血液质量安全检测工作,这就要求检验工作人员能熟练掌握检测技术和技巧,以此确保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真实,以及人民的身体健康。而自动化检测设备在血站检验室应用,不但可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检测水平,还能保障检测的整体质量。
1血站血液检验分析前、后质量管理方法和效果
1.1血站血液检验分析前质量管理情况
献血者采血前,为确保检验结果的可信度,明确献血者身体基本状况。所以,首先应做好和献血者的沟通工作,告知献血者相关注意事项、配合事项,如:献血当日早餐,可进食一些低盐食物,禁食高脂肪类食物,主要的目的为避免因使用高脂肪类食物对脂血、脂浆,构成不良的影响,威胁到血液检验情况[1]。此外,实际献血之前,需叮嘱献血者保持身心放松状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禁止饮酒,进而规避过度劳累/饮酒所致ALT增高情况。
在采血车上采集血液,因为环境比较有限、人员非常集中。这时,就需要工作人员能够做好核对方面的工作,保持足够的耐心、细心,充分发挥自身专业操作水平,以此从根本上提高血站采血的质量。合理利用压脉带,可确保静脉局部保持充盈状态,并且提高穿刺成功率。需要注意的是,压脉带的使用时间、松紧度,均应严格进行控制,在最短的时间采集血液,从而防止产生血液凝块情况。标本留取后,防止标本管中,经适宜力度摇晃数次,旨在避免产生标本形成微凝集情况。
一般条件下,完成血液采集工作后,采集血液会被运输到血站检验。应确保采集血液贮存在8°C冷链系统中,防止温度因素对标本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实际运输送血液标本时,需确保管口保持封闭、向上、垂直状态[2]。采血人员、血站检验人员,实行血液标本交接工作时,应重点做好血液标本数量和标识方面的交接工作,同时需确保血液标本外观的完整性。主要应对标本管外观是否存在破损、血迹、污染等实行密切观察,确保标本条形码的清晰、完整,以便于检测设备更准确的进行识别。条形码,需将真空管标签覆盖,保证正位无倾斜情况。标本,没有溶血和乳糜情况发生。待完成交接后,需双方签字,以此在血液标本不能满足血液检验标准时,将责任细化、具体化。血液标本放置在8°C冰箱中贮存,然后在实行离心、检验处理。
1.2血液检验分析后质量管理情况
科学技术的持续改进,使得越来越多血站对于血液样本、献血者信息实行的强化网络管理。如此一来,不但能保证监测报告的完整性、真实性,还能避免因人为因素所致报告填写错误情况。报告签发前,应对检验过程、关键控制点实行审核,按照血液标本质量、标识及阴阳性对照等标准,完善各项工作。报告签发,需通过授权人员签字、签发处理[3]。检测报告管理者,在签发检测报告时应更加认真,防止出现任何错误。如果签发的过程中,发现检测报告存在不足,需及时上报并实行分析、处理。
完成血液标本检测后,应严格控制保存时间,对于存在争议的实验结果需再次实行复查。血液标准进行销毁处理,需经科室管理人员落实,以此达到具体的生物安全标准并做好相关的记录工作。为保证临床安全用血,需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学习检测方面的知识,掌握沟通技巧并采纳献血者反馈意见,进而不断完善血液检验管理工作。血液检测时,如果出现疫情,应参照传染病防治内容做好相关处理工作,及时将具体情况上报,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对应处理。构建血液检测记录档案,可确保血液检测的整体质量,满足具体的要求。档案记录的主要内容涉及:标本交接、试剂管理、使用、检测等内容。此外,还应做好分析、质量控制、设备运行,以及校验等方面的记录工作。
2血站血液检验分析质量管理效果评估
结合数据统计,可见医疗用血量每年呈上升趋势增加。血站检验工作量较大,为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好采血、检验、护理等方面工作,应加强对血液检测的分析,以此做好血液检测前标本留取、标本贮存、运输、检测、处理等各环节工作[4]。相关数据显示,经对血液检验分析前、后质量管理,有效提高了血液抽检合格率、检测准确率。为做好血液检测方面的工作,需确保血液检测能够达到具体的质量要求。同时,应做好标本交接方面的工作、试剂管理工作、试剂使用记录工作,以及设备运行记录工作、设备维护及校验记录工作等。为促使临床获得有效血液、血液指标,血站势必需加大质量检验力度,认真落实分析前、后质量管理方面工作[5]。然后,构建科学、合理、可行性强的管理体系,将质量控制工作作为重点。秉持一切以人的原则,使得工作人员能认真落实自身职责和工作任务,严格遵循科室管理要求完善检验工作。
结语:血站工作质量,会对医疗血液制品质量、安全,构成直接的影响。针对于此,需做好血液质量检验工作,以此确保血液检测结果的可信度,为临床提供安全血液标本奉献一份力量,推动我国医疗事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覃水庆,谭笑丽,黄泽.血站血液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7,5(15):9-10.
[2]黄五平,李江.优化血站血液检验实验质量控制管理的策略研究[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7,4(26):59-59.
[3]胡雪.鄂州地区医院用血满意度调查在血站输血质量管理中的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38(14):1705-1706.
[4]刘炯焕.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9):1700-1701.
[5]苏永,吕建平.血站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22):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