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中国学校校训研究

二十世纪中国学校校训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力图对中国学校校训的历史脉络进行系统梳理,从而揭示校训和教育的关系,从校训的变化反观中国教育的发展。蕴涵传统文化和体现时代精神的校训在百年发展中发生了变化,它的变化暗合了教育的变迁,它的变化折射了中国教育由传统走向近代进而步入现代的光辉历程。 由于学界对校训本身历史的研究少之又少,更没有从校训和教育这一关系去阐述校训,因而本文力图做此尝试。从校训本身的发展变化折射中国教育的变迁,这不仅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也存在很强的现实意义,这是本文独有的视角。 本文运用了历史文献法、比较法、语言分析法、个案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系统考察了校训的发展脉络和历史演变,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教育的关系问题,从而揭示校训作为中国学校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本文第一、二、三章,从校训的渊源、产生和演变三方面进行阐释,力图揭示人们耳熟能详的校训是如何起源,如何发展和流变的。中国古代学校特别是书院已存在校训的原型,只是没有校训的明确概念名称而已。近代以来,教会大学把西方“motto”(校训)这一实体引入中国,但未为中国学者所关注。直到甲午战后,“校訓”二字从日本引进,这样校训才以正式的中国式名称固定下来。日本“校訓”概念和西方教会大学校训实体双重影响,使得中国古代校训原型得以明确化、概念化,古代校训转型为现代校训。从此中国校训发展进入了多样化的新阶段,校训成为学校教育的一种手段,作为学校的一种标志而被提升为学校制度。当然,中国近代校训只是援引了日本“校訓”这一概念名称、借鉴了西方大学校训这一制度实体,而在内容和形式上,则主要突显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西方校训在指导思想上和表现形式上有明显的不同,不同的校训反映风格各异的民族文化、民族思维和语言习惯。 第四、五章,从校训的形式和内容入手,阐释校训无论内容还是形式的变化都反映了中国教育由传统向现代的变迁。不同时期校训采用的句式、词语组合、用词的词性、词语的来源方式,是很不相同的。不同时期校训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和校训类型很不相同。这种校训形式和内容的变化,正反映和折射了中国教育随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的特点。 以上介绍了校训的源流、形式和内容,那校训到底是什么,即校训的本质是

论文目录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 四、几个概念的界定及其它们的相互关系
  • 第一章 校训的渊源
  • 第一节 校训的辞源略考
  • 第二节 中国校训之源
  • 一、中国校训思想之源
  • 二、中国校训形式之源
  • 三、中国古代的“校训”
  • 第三节 西方校训之源
  • 一、西方校训思想之源
  • 二、西方校训形式之源
  • 三、西方最早的校训
  • 第四节 中西校训渊源之异同
  • 一、中西校训思想渊源之异同
  • 二、中西校训形式渊源之异同
  • 第二章 校训的产生
  • 第一节 西方“motto”(校训)的舶来
  • 第二节 日本“校訓”二字的传入
  • 第三节 中国近现代最早的校训
  • 第三章 校训的演变
  • 第一节 建国前校训:传统文化为主体
  • 一、19世纪末——1914年:校训突出传统“德性”文化特点
  • 二、1915年——1937年:校训多样与校训统一之争
  • 三、1937年——1949年:校训出现新气象
  • 第二节 建国后改革开放前校训:政治激励为主流
  • 一、1949年——1966年:政治激励成为校训主流
  • 二、1966年——1978年:校训停滞于口号标语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校训:多元并存为主导
  • 一、1978年——1992年:校训延续陈式
  • 二、1992年——21世纪初:校训多元并存
  • 第四章 校训的形式
  • 第一节 校训的句式和词语组合
  • 一、校训的句式
  • 二、校训的词语组合
  • 第二节 校训用语的词性和校训的来源方式
  • 一、校训用语的词性
  • 二、校训的来源方式
  • 第五章 校训的内容
  • 第一节 校训用语的内涵
  • 一、各种形式的校训用语的内涵
  • 二、大中小学校训用语的内涵
  • 第二节 校训的类型
  • 一、道德修养型校训
  • 二、知识真理型校训
  • 三、社会政治型校训
  • 四、其它类型校训
  • 第六章 校训的本质
  • 第一节 有关校训本质的探讨
  • 一、校训是训育的内容
  • 二、校训是学校摘取格言、国家教育方针形成的座右铭
  • 三、校训是学校为树立优良校风而制定的准则,是学校的奋斗目标
  • 第二节 校训和学校文化诸要素的关系
  • 一、“学校文化”概述
  • 二、校训和学校文化诸要素的关系
  • (一) 校训和学校观念文化的关系
  • (二) 校训和学校物质文化的关系
  • 第三节 校训是学校文化的统帅
  • 第七章 特色校训
  • 第一节 “形神一贯”的校训
  • 第二节 “形变神聚”的校训
  • 第三节 “无形有神”的“校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西安交通大学校训[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20(01)
    • [2].大学校训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研究——以武夷学院为例[J]. 武夷学院学报 2019(11)
    • [3].“双一流”背景下大学校训文化传播力提升[J]. 教育观察 2019(36)
    • [4].西安交通大学校训[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19(04)
    • [5].“双一流”背景下的中外大学校训翻译对比——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训英译为例[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 [6].西安交通大学校训[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19(07)
    • [7].西安交通大学校训[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19(09)
    • [8].基于文化语境视角的中国大学校训翻译研究[J].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 [9].我国大学校训的文化内涵及外译策略[J].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18(07)
    • [10].从中外大学校训论教育思想差异[J]. 中国市场 2017(09)
    • [11].论大学校训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J]. 淮阴工学院学报 2017(02)
    • [12].延安大学校训[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5)
    • [13].大学校训的意义、特点和功能[J]. 老区建设 2017(14)
    • [14].从中外大学校训看中外教育思想差异[J]. 现代经济信息 2016(01)
    • [15].大学校训中的文化内涵[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6(04)
    • [16].西安交通大学校训[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16(06)
    • [17].中西方大学校训对比研究及启示[J]. 高教探索 2016(06)
    • [18].西安交通大学校训[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16(08)
    • [19].大学校训比较研究[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12)
    • [20].论大学校训的特征及品牌塑造策略[J].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02)
    • [21].校园·教育[J]. 中学生阅读(高中版)(下半月) 2020(05)
    • [22].从清华大学校训英译反观中华民族之民族精神[J]. 知识文库 2020(06)
    • [23].西方大学校训与文化思潮关系探析[J]. 文教资料 2014(18)
    • [24].大学校训文化探析[J]. 文教资料 2016(28)
    • [25].西安大学校训翻译对比研究[J]. 跨语言文化研究 2016(01)
    • [26].生命与雾霾的对决[J]. 科学养生 2017(04)
    • [27].润物无声[J].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17(06)
    • [28].大学校训的味道[J]. 教育 2014(26)
    • [29].浅析大学校训雷同与创新[J]. 学园 2014(24)
    • [30].西安交通大学校训[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13(11)

    标签:;  ;  ;  ;  

    二十世纪中国学校校训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