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区域生态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十天高速(安康—汉中段)为例

高速公路区域生态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十天高速(安康—汉中段)为例

论文摘要

论文针对高速公路建设中存在的景观生态问题,提出公路与沿线环境相融合的思想。景观设计的重点既不在公路上,也不在公路绿化用地上,而是在公路与沿线环境的“结合”上。其景观设计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同时,尽量使公路景观接近自然,减少人工痕迹,并通过各种设计手法来表现地域特征,创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本文意在将景观生态学、道路生态学等理论应用到公路区域生态景观设计中,探索适合于高速公路区域生态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对策,为生态环保型高速公路建设提供新思路。此研究有助于保护、利用、创造和完善公路及沿线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以达到公路建设对景观的影响降至最低,很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同时,在景观美化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并结合工程实际,阐明了国内外高速公路发展现状及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接着总结了国内外有关道路景观生态领域的研究现状。借鉴其研究成果,得出了公路区域生态景观规划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得出区域生态景观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方法。通过对十天高速公路沿线的自然、生态、人文环境方面的调查、研究,以景观生态学、道路生态学等理论作指导,以道路的影响区域为研究范围,将道路与沿线环境相结合,把十天高速公路作为自然环境的构成部分,与沿线一定区域内的自然、人文环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将全线大体划分出四个大的路域生态区:即乡村生态区、农田生态区、山地生态区、河流生态区。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对这些生态区进行详细景观设计。通过对十天高速公路的研究,总结出公路区域生态景观规划设计具体方法。生态上:对遭到破坏的植被进行恢复,为动物重建栖息地,建立有助于动物穿行的生态廊道,恢复农田、森林、湿地等,恢复路域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还原大自然原来面貌;景观上:以自然式设计与乡土化设计相结合的手法,大量应用乡土植物,群落化种植设计,使路域景观与沿线自然景观风格一致,达到公路景观与沿线大地景观相融合的目的,构筑协调统一的绿色生态走廊;文化上:充分利用汉水流域丰富的文化资源,通过借景将沿线的风景名胜、陕南民居借入路域,使人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氛围。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世界各国高速公路发展状况
  • 1.1.2 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对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
  •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1 目的
  • 1.2.2 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3.1 国外
  • 1.3.2 国内
  • 第二章 高速公路区域生态景观规划设计研究的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
  • 2.1 研究的理论依据
  • 2.1.1 景观生态学及廊道理论
  • 2.1.2 道路生态学理论
  • 2.1.3 道路景观生态学理论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2.2.1 道路影响域的概念
  • 2.2.2 道路影响域的范围
  • 2.2.3 公路区域生态景观规划设计的概念
  • 2.3 研究的技术支持
  • 2.3.1 节能环保措施
  • 2.3.2 生物防护措施
  • 第三章 高速公路区域生态景观规划设计
  • 3.1 规划设计指导思想
  • 3.2 规划设计的原则
  • 3.2.1 生态性原则
  • 3.2.2 安全性原则
  • 3.2.3 地域性原则
  • 3.2.4 适地适树原则
  • 3.2.5 经济性原则
  • 3.2.6 简约美观性原则
  • 3.3 规划设计的方法
  • 3.3.1 文献综述和优秀案例分析
  • 3.3.2 实地考察
  • 3.3.3 多学科综合
  • 3.4 公路区域生态景观规划的内容
  • 3.4.1 廊道规划
  • 3.4.2 斑块与景观空间格局规划
  • 3.4.3 绿化景观规划
  • 3.4.4 构造物规划
  • 3.5 规划设计的手法
  • 3.5.1 自然式设计
  • 3.5.2 乡土化设计
  • 3.5.3 保护性设计
  • 3.5.4 恢复性设计
  • 第四章 十天高速公路(安康-汉中段)区域生态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 4.1 工程概况及沿线自然、人文环境特征
  • 4.1.1 工程概况
  • 4.1.2 沿线自然、人文环境特征
  • 4.2 安康至汉中段绿化景观现状调查
  • 4.2.1 路侧
  • 4.2.2 中央分隔带
  • 4.2.3 隧道口
  • 4.2.4 立交区
  • 4.2.5 服务区及收费站区
  • 4.3 景观现状分析
  • 4.3.1 景观优势
  • 4.3.2 不足之处
  • 4.4 规划设计原则
  • 4.4.1 自然优先性原则
  • 4.4.2 生物多样性原则
  • 4.4.3 景观协调性原则
  • 4.4.4 整体性原则
  • 4.5 规划设计指导思想
  • 4.6 生态景观段落的划分
  • 4.6.1 划分方法
  • 4.6.2 划分步骤
  • 4.7 详细景观设计
  • 4.7.1 乡村景观生态区
  • 4.7.2 农田景观生态区
  • 4.7.3 河流景观生态区
  • 4.7.4 山地景观生态区
  • 4.7.5 互通区景观节点设计
  • 第五章 总结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场所精神研究——以北湖旅游度假区景观规划设计为例[J]. 中国建设教育 2011(Z3)
    • [2].“泮塘·五约记忆”景观规划设计[J]. 上海纺织科技 2019(12)
    • [3].生态智慧型社区景观规划设计——以大运河淮安段为例[J].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0(01)
    • [4].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J]. 南方农机 2020(03)
    • [5].景观规划设计[J]. 建筑结构 2020(09)
    • [6].良藤酒店景观规划设计[J]. 工业建筑 2020(01)
    • [7].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策略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03)
    • [8].海岛渔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J]. 居舍 2020(11)
    • [9].景观规划设计[J]. 食品工业 2020(06)
    • [10].张家口市芦家营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设计[J]. 上海纺织科技 2020(04)
    • [11].校园环境景观规划设计分析[J]. 现代园艺 2020(12)
    • [12].美丽乡村背景下村庄景观规划设计研究[J].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20(03)
    • [1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0(16)
    • [14].基于设计心理学角度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J]. 西部皮革 2020(13)
    • [15].国内外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J]. 现代园艺 2020(15)
    • [16].滨河景观规划设计与思考[J]. 城市住宅 2020(07)
    • [17].数字技术环境下景观规划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探析[J]. 科技创新导报 2020(19)
    • [18].城市街旁游园景观规划设计[J]. 城市建筑 2020(21)
    • [19].浅谈湿地景观规划设计中的植物配置[J]. 南方农业 2020(23)
    • [20].乡村振兴视角下江苏中药康养游园景观规划设计思路探析[J]. 农家参谋 2020(24)
    • [21].北方竹园景观规划设计探讨——以济南植物园为例[J]. 住宅与房地产 2020(30)
    • [22].美术主题小镇景观规划设计[J]. 建筑经济 2020(11)
    • [23].可实现的舐息之地——龙家堡村景观规划设计[J]. 现代园艺 2020(21)
    • [24].评价住宅小区景观规划设计[J]. 建材与装饰 2019(07)
    • [25].试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的主题和文化[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12)
    • [26].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景观规划设计[J]. 上海纺织科技 2019(08)
    • [27].城镇化背景下新型农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9(10)
    • [28].基于美丽乡村视角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探析[J]. 大众文艺 2019(22)
    • [29].基于乡村建设中的景观规划设计分析[J]. 居业 2019(11)
    • [30].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J]. 山西建筑 2017(36)

    标签:;  ;  ;  

    高速公路区域生态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十天高速(安康—汉中段)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