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嘉时期扬州剧坛研究

乾嘉时期扬州剧坛研究

论文摘要

扬州在乾嘉时期成为南方戏曲活动中心,演剧活动呈现出戏班多且规模大、演员众且技艺精、声腔广且花雅并盛、演出频且类型多的特点。与演剧活动的盛况相伴随,扬州的戏曲理论总结也是独树一帜。因此扬州剧坛在清代戏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代表着戏曲发展的方向。本论文以盐商对剧坛的影响为切入点,对扬州戏曲史实进行爬梳整理,以求呈现乾嘉时期扬州剧坛的整体风貌。全文共计七章。 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论题的范围、选题意义以及研究现状。另外总结了本课题的特色与创新之处,目的以此作为文章努力的方向。 第二章论述扬州独特的地域文化。这包括以盐业为基础的扬州城市文化、竹西歌吹之盛的剧艺传统以及文人荟萃的人文传统。正是这种浓郁的地域文化传统,孕育了扬州剧坛的繁盛,也是扬州得以区别于其他戏曲中心的重要因素。 第三章阐述扬州演剧活动之盛。扬州成为南方戏曲中心,与乾隆南巡有着重要的关系。乾隆的历次南巡成为扬州戏曲发展的重要契机,虽然迎銮接驾演出只是偶尔的行为,但规模大、影响远。两淮盐商征召各地名优戏班荟萃扬州,扬州成为花雅并胜的艺术舞台。文人士的雅集观剧与群众性的戏曲活动在此时期的扬州比较频繁。 第四章介绍扬州演员及其声腔、剧目。扬州名优荟萃,艺人众多。既有来自苏州的昆曲演员,亦有秦腔、徽调、京腔、弋阳腔等其他地方戏曲演员,演出剧目也是花雅并胜。扬州呈现出演员构成的多元化与声腔剧种的兼容并蓄特色。各地艺人荟萃扬州,也为扬州本土艺人提供了一个交流融会的平台。 第五章为扬州的戏曲创作。主要探讨了扬州本土作家仲振奎与李斗的戏曲创作。仲振奎以其“谱曲得风气之先”的《红楼梦传奇》成为扬州寂寞的创作界的一个亮点。 第六章为转型期扬州戏曲理论的评价。乾嘉时期的扬州戏曲演出花雅兼擅,戏曲理论界也呈现出与此前理论总结有所差异的转型价值。既包括有“扬州当代戏曲史”之称的《扬州画舫录》,也有理论独树一帜的《花部农谭》。扬州戏曲局的设立是一个地方官员的私自行为,“奉旨设立扬州戏曲局”的提法不够科学,文章对也有所辨正。审查戏曲的副产品《曲海目》是一部“专门编纂的综合性戏曲目录”。 第七章余论。乾嘉时期的扬州剧坛呈现出如下的一些特点:南方戏曲演出中心在乾隆时期由苏州转向扬州;家班主人由士大夫转向商人,商人戏班是士大夫家班向职业戏班的一种过渡样式;戏曲理论的评价客体转向对花部戏曲的理论总

论文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 二、选题及其意义
  • 三、研究的现状
  • 四、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扬州独特的地域文化
  • 第一节 扬州繁华以盐盛—以盐业为基础的城市文化
  • 一、盐业经济的发展与扬州城市的兴盛
  • 二、盐商的奢侈性消费与扬州城市文化的繁荣
  • 第二节 竹西歌吹古扬州—悠久的剧艺传统
  • 一、清前扬州戏曲述略
  • 二、清初扬州戏剧概况与盛行的曲艺形式
  • 第三节 海内文士,丰集维扬—独特的人文环境
  • 一、“海内文士、丰集维扬”
  • 二、文人雅集与戏曲的关联
  • 三、文人雅集对扬州剧坛的影响
  • 第三章 乾嘉时期扬州演剧活动
  • 第一节 迎銮演出及迎銮大戏的创作
  • 一、高宗的历次南巡与戏曲供奉
  • 二、内班的组建及其特征
  • 三、迎銮大戏的创作
  • 第二节 群众性的演出活动
  • 一、迎神赛会演出
  • 二、扬州的戏庄戏园
  • 第四章 扬州演员及其表演声腔、剧目
  • 第一节 扬州演员的分布及来源
  • 一、扬州城市人口的地域构成与城市文化的多元性
  • 二、扬州演员的来源及主要流行声腔
  • 第二节 扬州剧坛演员擅演剧目考述
  • 一、《扬州画舫录》演员擅演剧目叙录
  • 二、扬州演员擅演剧目所呈现的戏曲史意义
  • 第三节 “花”、“雅”主体的擅变与戏曲史的演进
  • 一、“花”、“雅”概念的提出
  • 二、戏曲史上的雅俗主体的擅变与戏曲史的演进
  • 三、花雅主体擅变的启示
  • 第五章 乾嘉时期扬州戏曲创作述略
  • 一、“谱曲得风气之先”的《红楼梦传奇》
  • 二、施逞才情的游戏之作—《奇酸记》、《岁星记》
  • 三、扬州其他曲家创作叙略
  • 第六章 转型期扬州戏曲理论评价
  • 第一节 《扬州画舫录》的戏曲理论价值
  • 第二节 焦循戏曲理论的总结
  • 一、在求信与谬悠中的选择
  • 二、雅正中的回归—独树一帜的花部理论
  • 三、焦循戏曲理论探因
  • 第三节 凌廷堪的戏曲理论及其贡献
  • 一、工尺须从律吕求—声律论
  • 二、试将杂剧标新异,莫作诗词一例看—当行本色论
  • 三、若使硁硁征史传,元人格律逐飞蓬—虚实论
  • 四、谁凿人间曲海源,诗余一变更销魂—源流论
  • 第四节 扬州戏曲局的设立与曲海目的编纂
  • 第七章 余论
  • 第一节 乾嘉时期扬州剧坛的整体特色
  • 第二节 扬州盐商的衰落与扬州戏曲中心的转移
  • 附录: 乾嘉时期扬州戏曲活动编年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文化诗学视阈下的乾嘉时期新疆流人文学刍议[J].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 [2].乾嘉时期印谱开本及板框研究[J]. 艺术品鉴 2017(02)
    • [3].乾嘉时期新疆官犯的初步统计与分析[J].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 [4].论清朝雍乾嘉时期的禁烟策[J]. 求索 2015(06)
    • [5].论乾嘉时期戏曲评点理论的颓废[J]. 四川戏剧 2010(02)
    • [6].清初、乾嘉访碑雅集比较与隶书观念之变迁[J]. 青少年书法 2019(10)
    • [7].乾嘉时期戏曲评点理论发覆[J]. 北方论丛 2009(05)
    • [8].清代乾嘉时期的伊犁诗坛[J]. 文学评论 2018(05)
    • [9].法律与市场:乾嘉时期鄱阳湖区“曹杨讼案”研究[J]. 清史研究 2017(01)
    • [10].乾嘉时期中原地区的教育史诗——《歧路灯》的“生命教育”[J]. 社科纵横 2014(04)
    • [11].主持人语[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1)
    • [12].李逢亨与清乾嘉时期永定河的治理[J]. 惠州学院学报 2017(01)
    • [13].乾嘉时期考据与文学之争的源起考辨[J]. 青海社会科学 2015(01)
    • [14].论乾嘉骈文发展的文章学价值[J]. 学术交流 2010(10)
    • [15].从《邗江三百吟》看乾嘉时期的扬州曲艺[J]. 扬州文化研究论丛 2011(02)
    • [16].全面梳理乾嘉诗坛风貌[J]. 中国出版 2019(06)
    • [17].儒学理性精神在乾嘉时期的发扬[J]. 求是学刊 2014(02)
    • [18].乾嘉时期恭请王命旗牌先行正法之制的宽严张弛[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4)
    • [19].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研究的新路径——吴根友《戴震、乾嘉学术与中国文化》评介[J]. 人文论丛 2016(02)
    • [20].乾嘉时期的语言哲学问题[J]. 文史哲 2015(02)
    • [21].乾嘉时期苏州词坛的构成与祈向[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6)
    • [22].乾嘉时期辞官现象探析[J]. 云南社会科学 2012(01)
    • [23].盛衰交替之际的儒士词——洪亮吉词初探[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3(07)
    • [24].乾嘉时期江南盐商与清代帝后万寿[J]. 盐业史研究 2014(01)
    • [25].浅析清乾嘉时期对承德旱河的治理[J]. 沈阳故宫博物院院刊 2017(01)
    • [26].乾嘉时期陈鸿寿与西泠诸家交游考[J]. 书法赏评 2012(03)
    • [27].从书法雅集看乾嘉时期隶书之复兴[J]. 书画世界 2019(04)
    • [28].法式善文学创作研究述评[J].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1(05)
    • [29].乾嘉学术视域下清代医学再审视的必要性及价值[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 [30].《淮南宴客记》与乾嘉时期江淮洪氏盐商考论[J]. 文艺评论 2013(08)

    标签:;  ;  ;  ;  ;  ;  

    乾嘉时期扬州剧坛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