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储量计算是一项贯穿油气勘探、开发全过程的长期工作,随着资料的增加和对油气藏认识的不断深入,需要不断对油气储量进行重新计算。储量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影响勘探和开发决策。那么,如何才能进行准确地计算石油、天然气地质储量呢?关键要对地下油气藏进行客观、准确地认识,尽可能准确地确定储量计算参数。本论文以柴达木盆地油泉子油田上、下油砂山组(N22、N21)油藏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岩心观察和实验室分析化验资料、薄片和铸体薄片资料、x-衍射、压汞资料、相渗资料、录井、试油资料、测井(包括常规测井和阵列感应测井、成像测井)、地震、地面细测资料、开发井生产动态等资料,从地层、沉积、构造、储层、成岩以及流体等方面研究油气藏内部非均质性,分析了油气藏内部非均质性对储量计算单元的划分、储量计算参数的求取等方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基于“油气藏非均质单元”的石油地质储量。本论文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利用取心分析、常规测井曲线、成像测井资料,首次发现在上油砂山组(N22)内部电阻率具有“双刺刀”形态的等时界面-灰岩标志层K2-1,结合上油砂山组(N22)底部正星介标准化石层,按照“旋回对比,分级控制”原则自上而下将油泉子油田上油砂山组分为9个砂层组,37个小层,下油砂山组分为3个砂层组,14个小层。结合研究区油层纵向上分布分散(79~620m),单层厚度小(1~2.8m),无统一油水界面的特点,将油泉子油田上、下油砂山组(N22、N21)储量计算的垂向单元划分为51个。2、从沉积背景、物源方向、沉积构造三个方面分析了研究区的沉积特征,通过碳、氧同位素分析定量地恢复沉积环境,确定古盐度。在以上研究基础上,对沉积微相进行了细分并建立了沉积模式,通过对沉积微相细分,将湖相细分为浅湖及半深湖两个亚相,进一步划分了四种主要的沉积微相类型,即浅湖颗粒滩微相、浅湖灰坪微相、浅湖砂滩微相和半深湖泥坪微相;研究区发育的地层岩石类型主要有颗粒灰岩、藻灰岩、泥晶灰岩、粉砂岩、泥灰岩和泥岩。确定了由于沉积微相的变化而导致的平面非均质性,进而在平面上按照平面非均质单元计算了石油地质储量。3、利用岩心分析、常规测井曲线与阵列感应、成像测井资料相结合,分岩性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储层孔隙度、渗透率模型;通过对45块岩样进行岩电试验,获取了a、b、m、n值,利用阿尔奇公式计算了各单层含油饱和度值;根据侧向电阻率和感应电阻率串并联特性,利用电阻率比值法与常规交会图法相结合重建了有效厚度图版,对全区103口井目的层段进行了有效厚度精细划分,通过以上工作,准确求取了储量计算单元内有效厚度参数、有效孔隙度参数以及含油饱和度参数。4、通过对研究区3口井383m岩心观察,100余块薄片、铸体薄片镜下鉴定得出:油泉子油田上、下油砂山组储层主要成岩作用是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和破裂作用,其中溶蚀作用、胶结作用最普遍,这两种作用对有效孔隙度影响最大,以上成岩作用形成了原生粒间孔、粒间残余孔和次生孔隙(如粒间溶孔、粒内溶孔、铸模孔、晶间孔等)为主的薄层湖相碳酸盐岩储层。5、利用实际资料,系统分析了油藏非均质对储量计算的影响,认为:①对于构造油气藏而言,油气藏构造及断裂特征是造成油气分布不均的首要原因,储集条件相同的条件下,构造高部位有利于储存油气,油气在垂向的重力分异体现了油气藏内部构造的不均一特征。每一次构造成图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到含油圈定面积的变化,断层的最终确定也影响到平面储量计算单元的划分。②沉积相控制了储层的展布,有利的储层往往发育在主力相带当中,不同的沉积方式造成层内储集体物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直接影响了油气在油气藏内部的分布,因此,沉积控制了储层平面非均质,进而影响平面计算单元的划分和单元内储量计算参数的求取。③在考虑构造和断层特征以及储层岩性、物性、含油气性在垂向和平面的不均一分布的基础上,进行垂向储量计算单元和平面计算单元的划分以及单元内储量计算参数的取值。④流体的不均一性分布,影响含油饱和度、密度参数、体积系数等储量计算参数的取值。⑤油气藏内部含油气储集体的性质主要受沉积微相和成岩作用控制,储层沉积微相和成岩作用影响孔隙结构和储层物性,从而影响有效孔隙度的求取精度。6、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油气藏非均质单元”的概念并结合实例分析了不同油气藏类型非均质单元的划分方法,基于“油气藏非均质单元”进行了储量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按照砂层组或整个构造进行的储量计算结果有较大差别(原油储量分别相差-13.4%,-4.7%,气顶气储量相差14.8%)。采用本文所提“油气藏非均质单元”所计算的石油和天然气探明储量获得国家储委的审查和批准。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卫星地区葡萄花油层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分析[J]. 石油知识 2020(03)
- [2].非均质黏土地层隧道开挖面稳定运动单元上限有限元分析[J]. 岩土力学 2020(04)
- [3].基于核磁共振成像的岩心非均质性定量评价[J]. 测井技术 2016(04)
- [4].页岩储层微观孔隙非均质性及影响因素[J]. 中国煤炭地质 2016(12)
- [5].沈家铺油田官128储层非均质特征研究[J]. 石化技术 2017(09)
- [6].提高采收率的地质非均质性分析——以某油田储层混相驱替为例[J]. 内江科技 2016(09)
- [7].张渠二区储层宏观非均质性特征研究[J]. 地下水 2014(02)
- [8].岩石非均质性对其热破裂的影响[J].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4)
- [9].榆林地区山2储层非均质特征[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8(03)
- [10].渗透率非均质对二元驱的影响研究[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20(02)
- [11].基于虚内键模型的非均质岩石声发射数值模拟[J].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8(01)
- [12].“非均质化民族自治”——多民族国家处理民族自治问题的一种新范式[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3(05)
- [13].用非均质性综合指数研究大路沟A区储集层[J]. 新疆石油地质 2013(02)
- [14].平面非均质性对面积波及系数的影响[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5)
- [15].储层沉积微相对非均质性影响的定量研究[J]. 断块油气田 2009(01)
- [16].基准面旋回与储层宏观非均质性的关系研究——以塔中围斜区上泥盆统东河塘组储层为例[J].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08(02)
- [17].熔融沉积非均质零件弹性模量的研究[J].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08(03)
- [18].川西高原地区非均质表土层成井工艺[J]. 中国井矿盐 2020(02)
- [19].平面非均质油藏水驱模拟实验和剩余油分析[J]. 中国科技论文 2020(09)
- [20].一种水下非均质拖曳线列阵动力学仿真方法及试验验证[J]. 舰船科学技术 2017(05)
- [21].沉积体系非均质性对致密油气储集层控制及其定量评价方法[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15(01)
- [22].富县地区延长组储层特征及其非均质性[J]. 地下水 2013(03)
- [23].岩石非均质构成对宏观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2(08)
- [24].熵权耦合随机理论在含水层非均质综合指数研究中的应用[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1(05)
- [25].非均质性储层地震反演方法优化研究[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9(07)
- [26].基于瑞利波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的非均质生物组织弹性测试技术[J]. 实验力学 2020(01)
- [27].水位下降条件下非均质边坡稳定性分析(英文)[J].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19(07)
- [28].原位空气扰动技术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苯污染非均质含水层[J]. 中国环境科学 2018(07)
- [29].油藏非均质性对油田开发的影响——以安塞油田M区为例[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3(15)
- [30].非均质问题的几种数值方法[J]. 计算机辅助工程 2010(01)
标签:湖相碳酸盐岩论文; 测井地质评价论文; 储量计算论文; 油气藏非均质单元论文; 油泉子油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