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逐渐成为各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努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中国与欧盟之间经历了40多年的不断发展,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之下,双方的经济贸易关系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欧盟在2004年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也成为欧盟的第一大产品进口市场,双方形成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国际贸易对双方资源的优化配置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欧盟国家的企业拥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较高的技术水平以及良好的管理经验。与之相反,虽然在这些方面比较欠缺,但是凭借我国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以及良好的投资环境的吸引,我国传统的比较优势仍然是吸引欧盟企业来中国进行投资的重要原因。2008年的金融海啸对世界各国的经济都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先进的经济正在面临着衰退的威胁,市场萎缩、消费低迷,对于中国与欧盟这两大经济体来说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选取中国-欧盟贸易作为研究对象,结合中国与欧盟贸易发展的现状,深入的讨论自中国加入WTO以来,汇率变动对中欧之间贸易的影响。并提出改善贸易条件的方法建议。该论文为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利用数据、图表和一定的统计资料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与欧盟之间贸易的影响进行分析。并且用了整个章节对汇率变动和贸易条件进行了理论分析。汇率理论主要介绍了汇率变动对贸易的影响,从弹性分析法、购买力平价说、到贸易条件理论。斯密提到汇率对进出口的调节作用,汇兑的高价必定会产生类似征税的作用,因为它增高外币的价格,从而减少外币的消费。所以,汇兑的高价只会减少他们所谓的贸易逆差额。汇率与贸易条件之间的关系理论主要有弹性分析方法。由剑桥大学经济学家运用微观经济学和局部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弹性理论,主要考虑当货币对贸易收支和贸易条件影响,但是弹性理论分析的基础是以金本位制的崩溃之后各国采取的浮动汇率制度的背景分析的是货币贬值对贸易条件的影响以及对贸易逆差的改善。在一价定律成立的前提下,购买力平价分为绝对购买力评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因为贸易条件反映了在国际贸易中利益分配的情况,所以贸易条件改善或恶化都直接反映了实际资源流动和实际福利是否改善。汇率理论是基于汇率的不完全传递性对汇率的价格-流转理论进行介绍。汇率变动对商品出口价格和进口价格的传递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汇率波动时,出口商处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出于盈利的目的会对价格进行调整,反映在进口价格上就是一种不完全的传递。汇率的这种不完全传递涉及到一个国家国际收支的调节速度与效果,以及货币政策实施、产品贸易竞争力的国际传递问题。从理论角度来讲,一个国家的开放程度与汇率传递之间的联系是正向的。贸易越开放,就会有越多的进口商品进入该国的消费物价指数,进口市场对综合物价的影响就越发明显,汇率传递性越强。当一个国家货币升值说明进口商品会显的更加便宜,外国出口商就会以较低的价格来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传递程度就较高。汇率的波动对贸易条件的影响主要是反映在进出口价格上,虽然整个过程复杂,但是却能引起进出口价格的变化,也间接影响到进出口商品的数量、结构和成本。在了解了中欧贸易的发展历程之后,深入的认识了中欧贸易关系的现状,欧盟的贸易政策及中欧贸易的焦点。因为欧盟作为一体化程度最高的经济体,东扩之后他的决策体系也是复杂多变,对欧盟贸易决策机制都有一定的影响。综合对中欧贸易的状况做简单的分析。人民币汇率的不断改革对中欧之间的贸易关系的影响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贸易品与非贸易品的相对价格因为汇率的低估而扭曲,贸易品价格也因此而被高估。此时经济资源流向了贸易部门,非贸易品也因此而受到抑制,造成经济结构持续恶化。在人民币对美元保持稳定的前提下,人民币对欧元的升值会进一步的削弱我国对欧洲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虽然削弱了我国商品的出口量,但是却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国的价格贸易条件。人民币兑欧元不断升值,对我国出口造成的负面影响,但是却在改善我国的价格贸易条件。中国企业外出投资成本因此也降低了,扩大了我国在欧盟国家的投资机会,进一步的实施我国“走出去,,的战略。汇率传递根本上就是企业在面对汇率变化时对价格策略所做的一个选择,这与企业的定价策略密切关联。不同定价策略下的汇率传递效应,对我国出口厂商的选择是不同的。我国制造业成本低于发达国家,低的要素价值,低的技术水平造成我国产品处于低附加值的阶段,不仅在国际市场上没有足够的竞争力,更是不能可持续发展。出口商的竞争处于自发竞争,这种情况直接导致恶性竞争的不断出现使得我国出口商品的实力在国际市场上被严重削弱,失去自主的定价权,无法达到利润最大化。不能获得相应的利益的同时还要处理不断发生的贸易摩擦纠纷。汇率的变化会对购买的数量以及选择的国家产生很大的影响。因为当汇率被低估时,同种原材料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就会高于国内价格。人民币汇率变动不仅对物价和资产价格产生影响对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最后分析了人民币汇率波动对贸易条件的影响。我国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和波动还没有对经济增长带来显著影响,有别于其他发展中国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多年来维持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从经济增长角度看,价格贸易条件恶化是增长的代价,但是这个代价是在可承受范围内,随着综合国力的进一步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是可以扭转局面化解代价的。也要求我们尽可能快的完善市场经济制度,加快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提高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经济的不断增长。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欧贸易摩擦的原因与趋势探析[J]. 当代经济 2018(19)
- [2].后危机时代中欧贸易摩擦新特点及新趋势研究[J].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17(03)
- [3].中欧贸易摩擦的主要表现、成因及应对策略[J]. 对外经贸实务 2017(10)
- [4].中欧贸易摩擦的主要表现、成因及应对策略[J]. 社会科学文摘 2018(04)
- [5].欧债危机下的中欧贸易摩擦[J]. 中国科技投资 2012(31)
- [6].中欧贸易摩擦的深层次原因分析[J]. 中国集体经济 2009(28)
- [7].中欧贸易摩擦及其发展分析[J]. 生产力研究 2009(23)
- [8].2007年中欧贸易的发展变化及特点分析[J]. 国际贸易 2008(03)
- [9].欧盟东扩对中欧贸易关系的影响与对策[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8(29)
- [10].中欧贸易中的碳边境调节税合理性问题研究[J]. 价格月刊 2018(08)
- [11].欧元危机下中欧贸易关系研究[J]. 对外经贸 2013(10)
- [12].债务危机冲击中欧贸易[J]. 大经贸 2011(06)
- [13].中欧贸易摩擦现状、动因及应对策略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19(12)
- [14].欧元汇率与中欧贸易收支的协整性分析:基于1999——2006年数据[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3)
- [15].欧盟商业利益集团及其对中欧贸易的影响分析[J]. 对外经贸实务 2014(08)
- [16].中欧贸易和投资的阴与晴[J]. 中国经贸 2013(08)
- [17].东扩对中国欧盟贸易发展的影响与对策[J]. 财经问题研究 2009(12)
- [18].“一带一路”背景下中欧贸易摩擦特征及对策分析[J]. 商业经济研究 2018(03)
- [19].“钢铁丝路”与“冰上丝路”:锻造中欧贸易新通道[J]. 珠江水运 2017(18)
- [20].“冰雪丝路”为中欧贸易开辟新通道[J]. 中国远洋航务 2016(08)
- [21].澳门与广州:晚明盛清的中欧贸易格局[J]. 文史知识 2019(06)
- [22].中欧贸易摩擦的政治经济分析[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8(17)
- [23].欧债危机下的中欧贸易摩擦新动向、趋势及应对[J]. 国际贸易 2012(11)
- [24].金融危机下中欧贸易结构变化走向[J]. 德国研究 2009(03)
- [25].中欧贸易摩擦的原因及对策浅析[J].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15(06)
- [26].欧美自贸区建立后中美、中欧贸易结构比较分析[J].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5)
- [27].基于欧盟板块经济特征的中欧贸易摩擦分析[J]. 国际贸易问题 2009(04)
- [28].中欧贸易碳排放转移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7(08)
- [29].中欧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依赖性及贸易保护主义治理[J]. 国际贸易问题 2010(05)
- [30].中欧贸易摩擦的趋势预测及其对双边关系的影响——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J]. 国际贸易问题 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