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愤怒的葡萄》看斯坦贝克的生态观

从《愤怒的葡萄》看斯坦贝克的生态观

论文摘要

约翰·斯坦贝克是二十世纪30年代美国文坛上最活跃、最引人注目的作家之一,他的声誉主要是和他1939年发表的《愤怒的葡萄》联系在一起的。这部小说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都标志着作者文学创作的高峰,也是20世纪美国文学中一部有特殊意义的作品。适时反映了美国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的社会状况,揭示了大萧条影响下社会的黑暗和不公。小说描写了俄克拉何马州佃农乔得一家由于连年干旱以及大银行和大企业的压迫,和成千上万的穷苦人一样不得不背景离乡,外出谋生的事。国内外对斯坦贝克本人及这部作品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不胜枚举。本文应用生态批评理论来分析他的这部代表作,以期在前辈学者的研究基础上,对其现代性从新的角度进行梳理,就会发现作者严厉地谴责了西方几千年来占据统治地位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深刻揭示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大平原生态灾难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根源。表明人类的命运与自然命运息息相关,不可分割。因此,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部充满了生态思想和文明批判的重要的生态文学作品。

论文目录

  • Acknowledgements
  •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1 A Brief Introduction
  • 1.1 John Steinbeck,a Nobel Prize Winner
  • 1.2 The Grapes of Wrath
  • 1.3 The Current Critical Trend
  • Chapter 2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Novel
  • 2.1 Economic Background
  • 2.2 Ecological Background
  • 2.3 Cultural Background
  • Chapter 3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Eco-criticism
  • 3.1 Eco-criticism
  • 3.2 Eco-feminism
  • 3.3 Ecological Ethics
  • Chapter 4 Ecological Thoughts and Ideas in the Novel
  • 4.1 Interdependence among Organisms
  • 4.1.1 Interdependence among Human Beings
  • 4.1.1.1 The Philosophy of Jim Casy
  • 4.1.1.2 Sharing:an Important Force of Collectivism
  • 4.2 Interdependence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Animals
  • 4.3 Ma's Intimacy with the Land
  • 4.3.1 Ma's Kindness and Braveness
  • 4.3.2 Ma's Love of the Land
  • 4.4 Sharon's Self-realization
  • 4.4.1 Self-perfection
  • 4.4.2 Legacy of Ma
  • 4.5 Human Being's Responsibility to Nature
  • Chapter 5 Ecological Theme—from "I" to "We"
  • 5.1 The Symbolic Title
  • 5.2 The Significant Ending of the Novel
  • 5.3 The Theme of the Novel—from "I" to "We"
  • 5.3.1 Ma's Transition
  • 5.3.2 Tom's Transition
  • 5.3.3 Casy's Transition
  • Chapter 6 Conclusion
  • Works Cited
  • 相关论文文献

    • [1].生态语言学视角下的《愤怒的葡萄》[J]. 文学教育(下) 2020(04)
    • [2].浅析小说《愤怒的葡萄》中的象征意义及其圣经典故[J]. 新闻研究导刊 2019(19)
    • [3].愤怒的葡萄[J]. 世界文化 2017(05)
    • [4].探寻《愤怒的葡萄》中潜在的存在主义[J]. 语文建设 2015(32)
    • [5].生态女性主义视域下的《愤怒的葡萄》解读[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6(04)
    • [6].从自然主义角度解读《愤怒的葡萄》[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6(06)
    • [7].浅谈女性视角下的《愤怒的葡萄》[J]. 语文建设 2015(21)
    • [8].论斯坦贝克善恶观在《愤怒的葡萄》中的体现[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07)
    • [9].分析《愤怒的葡萄》中角色的社会责任感[J]. 课程教育研究 2020(17)
    • [10].应景的宣传抑或永恒的艺术——《愤怒的葡萄》充满争议的经典化之路[J]. 语言教育 2014(04)
    • [11].基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探究《愤怒的葡萄》的女性形象[J]. 课程教育研究 2016(27)
    • [12].《愤怒的葡萄》中的人权思想探究[J]. 商业故事 2016(23)
    • [13].从“小我”到“大我”——《愤怒的葡萄》的神话解读[J]. 明日风尚 2016(21)
    • [14].《愤怒的葡萄》:主题与人物形象的探析[J]. 青年文学家 2016(32)
    • [15].一曲丛林社会人性的赞歌——评斯坦培克小说《愤怒的葡萄》[J].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2016(09)
    • [16].《愤怒的葡萄》中的伦理主题[J].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16(03)
    • [17].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愤怒的葡萄》中的女性形象[J]. 北方文学 2017(24)
    • [18].从文学文体学的视角探究《愤怒的葡萄》[J]. 芒种 2017(12)
    • [19].论《愤怒的葡萄》中女权精神[J]. 商业故事 2015(18)
    • [20].从《愤怒的葡萄》看斯坦贝克的生态观[J]. 青年文学家 2016(20)
    • [21].《愤怒的葡萄》中的人性主题探究[J]. 作家 2014(24)
    • [22].试析《愤怒的葡萄》中的母亲形象[J]. 青年文学家 2015(05)
    • [23].美国著名文学《愤怒的葡萄》精髓研究[J]. 时代教育 2015(09)
    • [24].《愤怒的葡萄》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J]. 芒种 2015(13)
    • [25].解读《愤怒的葡萄》的主题意义及象征手法[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4(11)
    • [26].解读《愤怒的葡萄》中角色的社会责任感[J]. 芒种 2014(07)
    • [27].探寻《愤怒的葡萄》作品中的寓意[J]. 芒种 2014(17)
    • [28].解读《愤怒的葡萄》中葡萄的悲剧[J]. 考试周刊 2013(25)
    • [29].愤怒的葡萄(外二首)[J]. 扬子江诗刊 2009(06)
    • [30].《愤怒的葡萄》中的生态观念及象征艺术[J]. 黑河学院学报 2017(11)

    标签:;  ;  ;  

    从《愤怒的葡萄》看斯坦贝克的生态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