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我国经济增长与高等教育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产业经济学
作者: 王娟
导师: 赵修渝
关键词: 经济增长,高等教育发展,因果检验,协整检验,模型,模型
文献来源: 重庆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经济与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两大基础,对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是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重点。高等教育作为最高的教育层次,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更加倍受关注,尤其是高等教育规模扩招以来更是如此。以往的研究都采用静态分析的方法,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本文认为高等教育发展和经济增长是两个互动的动态系统,动态研究比静态研究更能发现二者之间的真实关系。因此,本文以人力资本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为理论向导,运用动态经济计量模型,以1978-2003 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为数据资源,研究我国经济增长与高等教育发展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本文内容基本安排如下: 首先本文阐述经济增长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内涵及其相关的理论,为本文的实证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然后构建高等教育发展和经济增长两个指标体系,以描述高等教育发展和经济增长两个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最后本文以1978-200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为数据资源,运用Granger 因果检验、协整检验、VAR 模型以其向量误差纠正模型VECM 等动态经济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经过实证检验,得到了如下结论: 1. 我国经济增长与高等教育发展之间存在着单向因果关系,即经济增长是高等教育发展的Granger 原因,而高等教育发展不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 原因。2. 我国经济增长与高等教育发展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短期波动的动态协整关系。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的现实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
1.3 研究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1.3.1 研究的现实意义
1.3.2 研究的理论意义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2 经济增长与高等教育发展关系的理论基础
2.1 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概念与内涵
2.1.1 高等教育发展的概念和内涵
2.1.2 经济增长的内涵
2.2 教育与经济增长理论
2.2.1 人力资本理论
2.2.2 经济增长理论
2.3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基本关系――基于理论角度
2.3.1 经济增长对高等教育发展的作用
2.3.2 高等教育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2.4 基于理论提出的研究假说
3 实证研究采用的模型及变量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实证研究采用的模型
3.1.1 模型选取的理论依据
3.1.2 实证研究模型的选取
3.2 变量指标体系的构建
3.2.1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
3.2.2 高等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3.2.3 经济增长的指标体系构建
3.2.4 我国经济增长与高等教育发展关系影响指标体系构建
4 我国经济增长与高等教育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
4.1 前人的研究
4.1.1 我国经济增长与高等教育发展的关系研究
4.1.2 对前人研究的评析
4.2 实证研究
4.2.1 指标与数据说明
4.2.2 数据特征分析
4.2.3 协整检验
4.2.4 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对研究假说的回答
4.3 我国经济增长与高等教育发展关系的动态协整分析
4.3.1 非约束VAR 模型的建立
4.3.2 我国经济增长与高等教育发展的协整关系
4.3.3 我国经济增长与高等教育发展之间的动态协整分析
4.4 实证研究的结论和政策建议
4.4.1 实证分析结论
4.4.2 政策建议
5 关于我国经济增长与高等教育发展关系的再思考
5.1 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层次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再思考
5.2 高等教育发展的地区结构和形式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再思考
5.2.1 分析结论的政策含义
6 研究总结与瞻望
6.1 研究总结
6.1.1 研究结论
6.1.2 研究工作总结
6.2 研究瞻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发布时间: 2005-11-07
参考文献
- [1].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 周圆圆.重庆工商大学2010
- [2].江西省经济增长与高等教育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D]. 汪余宏.南昌大学2008
- [3].开放背景下高等教育扩张对收入差距的影响[D]. 许鹏.南京审计大学2016
- [4].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D]. 王宇飞.河北工业大学2011
- [5].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分析研究[D]. 杜学诗.安徽农业大学2012
- [6].山东省高等教育发展与人口变动的协调性研究[D]. 祝晓庆.山东财经大学2013
- [7].我国各省份高等教育规模和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D]. 韩云炜.华东师范大学2009
- [8].大学文化对高等教育发展的作用机理研究[D]. 廖亚斌.湖南农业大学2007
- [9].河南高等教育同质化问题研究[D]. 张宏宇.河南师范大学2017
- [10].论社会的高等教育责任[D]. 郭建斌.山西大学2017
相关论文
- [1].高等学校参与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模式研究[D]. 舒琴.南京理工大学2007
- [2].内蒙古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 成涛.内蒙古工业大学2006
- [3].广西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研究[D]. 李东航.广西师范大学2006
- [4].教育对我国经济拉动的实证分析[D]. 王莹.吉林大学2007
- [5].安徽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 袁文.合肥工业大学2007
- [6].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 马燕.新疆大学2007
- [7].陕西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D]. 许丽君.西北大学2007
- [8].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模式研究[D]. 曹勇.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
- [9].教育的经济贡献研究[D]. 胡丹丹.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
- [10].高等教育对地区经济的拉动作用研究[D]. 车红华.东北财经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