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论在公安案情理解中的研究与应用

本体论在公安案情理解中的研究与应用

论文摘要

本体(Ontology)的概念起源于哲学领域,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将本体的概念引入人工智能、知识工程和检索领域,从而使本体概念的内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在这些领域中,本体研究是关于知识概念表示和知识组织体系方面的研究。本体通常是指一套有关某一学科或某一领域的术语词表,以及术语之间关系的规范和说明。近年来,关于本体的研究与应用呈现出加速度发展的趋势,基础理论更为完善,应用领域更为广泛,技术产品更为成熟.与国外涌现的研究项目和研究成果相比,国内关于本体的研究尚存在较大差距,国内关于本体应用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尚未见到有关国内构建具有推理功能的学科或领域本体系统的报导。本课题以公安执法领域中描述案情的中文文本为研究对象,探讨采用自然语言理解中的文本分类方法,实现根据文本的内容来判别文本类别,给出相应的法律建议。首先在对语义检索部分,我们提出了最短匹配算法,针对检索的结果采用了一种基于本体的语义信息检索模型,避免了传统向量空问模型在语义处理方面的缺陷。根据不同关键字之间的组合利用本体的推理机制,采用Jena开发包作为起推理工具。利用不同关键字之间的语义关联等方面来充分考虑,得到与每个涉案人员相关一些的相关法律条款。并初步构建了一个公安法律文本自动分类系统。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及其意义
  • 1.2 本体论及文本分类的发展历史和应用前景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点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本体论与文本分类技术理论
  • 2.1 本体论概述
  • 2.1.1 本体的概念
  • 2.1.2 本体的作用
  • 2.1.3 本体的分类
  • 2.1.4 常用的本体
  • 2.2 信息的语义表示
  • 2.2.1 元数据和信息表示
  • 2.2.2 资源描述框架及模式RDF(S)
  • 2.2.3 基于本体的信息表示
  • 2.3 文本分类技术
  • 2.3.1 文本分类系统的问题描述
  • 2.3.2 文本分类结果的评价
  • 第三章 本体的构建
  • 3.1 本体的构建方法、语言、构建工具
  • 3.1.1 本体的构建方法
  • 3.1.2 本体表示语言
  • 3.1.3 本体构建工具
  • 3.2 公安法律领域本体的构建
  • 3.2.1 公安法律领域本体构建所采用的方法、工具和表示语言
  • 3.2.2 公安法律本体概念集的构建
  • 3.2.3 推理机制和Jena开发包
  • 第四章 自然语言处理和法律文本处理
  • 4.1 自然语言处理概述
  • 4.1.1 自然语言理解的过程和层次
  • 4.1.2 自然语言处理的步骤
  • 4.2 分词与词法标注
  • 4.2.1 中文分词的方法
  • 4.2.2 汉语词法分析系统(ICTCLAS)
  • 4.3 句法分析和语义分析
  • 4.3.1 句法分析
  • 4.3.2 语义分析
  • 4.4 法律特殊文本的处理
  • 4.4.1 本文所用到的法律条款概述
  • 4.2.2 案情描述文本的特征
  • 4.4.3 特殊文本处理的算法
  • 第五章 系统的结构设计
  • 5.1 系统概述
  • 5.2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 5.2.1 结构设计
  • 5.2.2 用protégé构建领域本体
  • 5.2.3 案情描述理解模块
  • 5.2.4 推理模块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研究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从作品到行动:当代艺术本体论的冒险[J]. 社会科学战线 2020(03)
    • [2].论卢卡奇对马克思社会本体论的重构[J]. 河西学院学报 2020(04)
    • [3].试析社会本体论多元主义转向[J]. 天津社会科学 2020(04)
    • [4].马克思现实性概念的本体论意蕴——现实的“劳动——经济——实践”结构[J]. 江海学刊 2017(06)
    • [5].集体行动者与能动性——集体本体论的两个核心概念[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7(02)
    • [6].本体论证明与语言的实际性——梅亚苏《有限性之后》的拓展诠释[J]. 南京社会科学 2017(05)
    • [7].休谟道德哲学的本体论失陷[J]. 西部学刊 2017(03)
    • [8].马克思哲学的生命本体论及其当代启示[J]. 江汉论坛 2017(09)
    • [9].浅谈宗炳《画山水序》中的山水画本体论[J]. 信息化建设 2016(01)
    • [10].从《历史与阶级意识》到《社会存在的本体论》——卢卡奇的坚持与放弃[J]. 才智 2016(20)
    • [11].存在论对知识型本体论的超越:基于雅斯贝斯的视角[J]. 甘肃理论学刊 2016(03)
    • [12].存在概念与安瑟伦的本体论证明[J]. 哲学分析 2015(01)
    • [13].论卢卡奇社会存在本体论的理论贡献[J].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15(02)
    • [14].萨特的希望本体论分析[J]. 马克思主义学刊 2020(01)
    • [15].批判性重建马克思本体论的典范之作——评古尔德《马克思的社会本体论》[J].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16(01)
    • [16].教育叙事研究本体论假设的思考[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17)
    • [17].公共领域、公共性与公共艺术本体论[J]. 北京社会科学 2020(11)
    • [18].解释排斥与事件的本体论[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7(01)
    • [19].浅谈怀特海过程哲学中的本体论原理[J]. 教育观察(上半月) 2017(13)
    • [20].马克思的社会本体论 马克思社会实在理论中的个性和共同体[J]. 理论建设 2017(03)
    • [21].本体论证明下的意识位置难题分析——一个马克思主义的视角[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1)
    • [22].从艺术本体论的视角浅析当代数字插画艺术[J]. 艺术科技 2016(09)
    • [23].生存困境与情感救赎——李泽厚“情本体论”探析[J]. 中国文学研究 2015(01)
    • [24].马克思如何理解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J]. 世界宗教研究 2014(02)
    • [25].从朱熹到王阳明:宋明儒学本体论的转向及其基本路径[J]. 哲学研究 2015(02)
    • [26].基于体育本体论的“快乐体育”教学理念反思[J]. 课程教育研究 2018(21)
    • [27].舞蹈本体论观《重》之三部曲[J]. 同行 2016(13)
    • [28].论教育研究的本体论特征及其现实意义[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3(31)
    • [29].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新论[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4)
    • [30].传统本体论批判与艺术本体论追问[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1)

    标签:;  ;  ;  ;  ;  

    本体论在公安案情理解中的研究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