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的话语与读者的意志——王蒙小说的文化人类学

作家的话语与读者的意志——王蒙小说的文化人类学

一、作家言说与读者意愿——王蒙小说的文化人类学考辨(论文文献综述)

于瑞[1](2021)在《中西文论比较视域中的“文学性”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学性”作为一个现代性的文论概念,如今已成为文学理论与批评实践领域的核心问题。它最早于1921年由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雅各布森提出,被认为是“文学科学”的研究对象,也是使一部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文学性”在西方文论语境中经历了理论建构、意义解构和话语重构的过程,并据此彰显出了丰富的审美文化内涵及深远的文论史意义。20世纪80年代之后,“文学性”与中国当代文论语境正式“接合”,伴随“审美论转向”和“文化转向”的发生,“文学性”逐渐关联起当代文艺学的知识构型与研究范式,成为一个涵盖文学理论基本问题域的核心命题。将“文学性”还原为一个基础的文学理论问题,并对其关键的基本问题域做全面研究,有助于在“文化自信”语境下推进“当代文论话语体系构建”这一系统性工程。本论文的写作围绕着“文学性”在中西文论史中的嬗变进程而展开,全文共分为五个章节。具体而言:第一章,立足于俄国形式主义的文化背景,探讨“文学性”发生的历史语境、理论内涵及其文论史意义。雅各布森提出“文学性”,具有一定的文学创作实践作为基础,是对当时文论界占据统治地位的“社会历史学派”的一种反拨。它接续了西方自古希腊至德国古典哲学以来的形式主义美学传统。“文学性”体现为一种学科自主性的理论创构,其生成机制为“陌生化”。“文学性”助推了文学研究的语言学转向,同时开启了一种全新的文论话语范式。第二章,对“文学性”在西方文论语境中的发展流变展开论述。雅各布森从俄国出走,同时开启了“文学性”在西方世界的“理论旅行”。在俄国形式主义之后,“文学性”经历了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文化研究和后理论转向等一系列的话语变迁。对这一历史脉络进行展开,可以全面揭示“文学性”作为一个理论命题所具有的丰富性、复杂性和多元性。这也是我们立足于当下文化语境探讨文论话语建构的重要背景和理论资源。第三章,探讨的是“文学性”与中国当代文论“审美论转向”之间的内在关联。现代意义的“文学性”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正式“介入”到中国当代文论的发展进程之中。不过,作为一个概念表述,“文学性”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已经出现。“文学性”在中国文论语境中体现出多种面向,对此进行讨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文论的知识构型,同时揭示“文学性”与当代文论相互渗透与不断建构的理论形态。第四章,结合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当代文论状况,分析“文学性”与当代文论知识转型所发生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围绕“文学性”问题,90年代到新世纪初的当代文论界出现了“文化转向”的范式转型,具体体现于“文学终结论”“文学性扩张”“反本质主义文艺学”与“当代文论话语体系构建”等一系列命题之中。本章主要聚焦于与“文学性”相关的学科反思与理论重构,分析了“文学性”的内涵变迁与外延拓展,进一步探讨“文学性”对于当代文论知识生产及文论话语体系建构的基础性意义。第五章,立足于“中西文论比较”的视野,对“文学性”在不同文论语境中的范式转型与文论史意义进行总结。具体而言,在西方文论语境中,“文学性”发生了三次重要的理论转向,即语言学转向、文化转向和后理论转向;在当代中国文论语境中,“文学性”同样具有三次重要的转型意义,即审美论转向、文化转向和当代文论话语体系构建。二者在言说方式、理论形态、话语体系方面有异有同,共同丰富了“文学性”与当代文论建构的关联性。与此同时,本章还深入分析了古代文论语境中与“文学性”相关的理论资源,以期推进古代文论资源接入“文学性”当中,助力当代文论话语体系的构建。通过对“文学性”问题进行全面的探讨,可以发现,“文学性”在中西文论语境中,一直都处于不断的建构与发展过程当中。作为一个现代性的学科概念,“文学性”虽源起于西方,却直接参与了中国当代文论的理论构建与知识转型。时至今日,“文学性”已突破了俄国形式主义的理论内涵,成为未来探讨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的一个核心问题。“当代文论话语体系的构建”,是我国文论界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议题,它既是一种学科话语,也是一种主体话语,既需要体现学科性,也需要体现时代性、本土性和主体性。“文学性”问题关联着文学理论学科的基本问题域,由此,立足于“文学性”问题来探讨“当代文论话语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严毓棋[2](2020)在《弃权者的权利 ——格非小说的历史意识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试图弥合格非研究中先锋批评与知识分子写作批评之间的割裂,还原格非迄今三十年的完整写作历程,分析格非的写作之于当代生活的意义。格非的写作中包含着对自我与历史关系的思考与表达,是为格非小说的历史意识。这种历史意识包含着格非对具体历史状态的认知及构成这一状态来由的追溯,更包含着对这一状态的超越意图。由此格非的写作作为个人主体的行动构成了对历史进程的介入力量。基于此种判断,本研究依据自然时间对格非的写作历程分段,通过对各时期格非作品的细读与思想状态的一般把握,勾连不同时期的时代精神,呈现格非小说历史意识的发展过程。格非80年代小说以先锋形式实验闻名,其短篇小说写作表征了一代人呼之欲出的自我意识与对既定历史叙述的挑战精神。而90年代的长篇小说写作构成了对前一时期的反题,自我意识的内在矛盾与外部局势的变化拓展了格非历史意识的结构,他将自我置于更大的历史格局中思考后,感知到的是一个无力的个人。对这种失败体验的接受构成了新世纪以来格非历史意识与写作的起点,格非将自己置于一种弃权者的状态下重新思考和写作历史。格非不再将自我定义为先验的或必须完成的终极,而是以对话的姿态面向历史,始终保持自我与历史的紧张思考。这样的思考尽管有行动力不足的隐患,但足以为人们反思当下生活提供启迪。

张栋[3](2020)在《新时期以来小说神话叙事研究》文中认为小说神话叙事,指作家借用神话的思维观念或叙述话语特征进行故事讲述的独特叙事形式。在小说神话叙事中,神话原型、神话结构、神话主题、神话模式等神话元素都被纳入到小说的情节设置与组织结构之中,且往往形成日常生活理性与神话逻辑的并置。“故事”与“话语”的融合,是小说神话叙事的重要特征,作家们以打破现实与虚构之间隔的话语方式,使其营造的故事不再是对现实世界的简单描摹,而是打破了客观现实与人类主观体验的界限,从而再造了一个糅合着人类神话想象与感性经验的审美世界。在神话思维的影响下,作家们在小说叙事主题的选择上更倾向于把某些具有典型意义的神话母题作为表现的中心,而且神话式情节也往往构成叙事的主要元素,并成为探索人类精神世界的核心中介。另外,对主要人物的神性塑造、对神话时空观的叙事借鉴等等,使小说神话叙事被赋予了独特的叙事外观,且产生了一定的叙事价值与审美价值。本文以叙事理论与小说创作实践相结合、叙事现象的整体纵览与叙事的个案分析相结合的论述逻辑,可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从理论层面说明小说神话叙事的概念与理论形态,在对新时期以来小说创作的历史概览中,也能发现作家们在不同历史阶段对神话叙事要素的创造性发挥,这是神话叙事传统在当下延续的证明;第二部分是新时期以来小说创作的个案分析,本文结合当代文学的创作语境与作家不同的创作个性,充分阐释小说神话叙事在主题表达、内容更新、形式拓展等方面的特征;第三部分是总结部分,点明小说神话叙事作为一种独特的叙事手法与一般叙事的区别,以及其对于当下批评方法更新与批评范式转换的深刻启示。基于以上论述,本文主要形成了几种主要结论:第一,新时期以来中国当代作家对小说神话叙事的独特运用,是历史与现实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历史地来看,神话是叙事文学的源头,先秦时期庄子的寓言化书写与屈原的《离骚》提供了神话叙事表现的初期形式,经过魏晋南北朝时的志怪小说、唐朝传奇,乃至明清的古典小说、以鲁迅《故事新编》为代表的现代小说神话叙事,中国的小说创作在故事的完整性、情节的戏剧性、叙事的系统性层面,与神话实现了更具深度的契合,因此神话叙事的诸多特质都能够完整地映现在小说创作中。从现实来看,在新时期以来的社会语境中,当代作家试图寻找到一种能够超越社会历史阈限与时空制约的新型表达方式,而神话作为一种能够反映人类行为永恒模式与世界本质性规律的话语,因此可作为当代作家现代理念表达的重要凭借。小说神话叙事不仅有独立的理论形态,而且能够适应不同语境中作家的表达需要,因此是一种具有可行性与灵活性的叙事方法。第二,贾平凹、张炜、莫言、韩少功等四位作家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神话主题表达。贾平凹的《秦腔》《山本》等创作,以秦岭为叙事对象,着重发掘其中的神话意象;张炜则以《古船》《九月寓言》等开启了对于胶东大地的自然神话发现,并借此表现其对工业社会中自然命运的观照与人文思考;莫言对高密地区神话资源的发掘,则通过《红高粱家族》《生死疲劳》等小说呈现出来,具有现代意味的英雄书写与东方美学塑造,成为其创作的重要特征;韩少功则在《爸爸爸》《马桥词典》中着重探索南方神话中的神秘气质,他既借此还原自己的知青记忆,同时亦展开对人类社会中语言神话、集体神话等多种神话类型的理性思考。几位经典作家的神话叙事阐释,为小说神话叙事作为一种叙事方法的充分性、科学性、灵活性做了注解,同时也为其他作家的神话叙事提供了借鉴。第三,小说神话叙事的内容呈现与形式创新,是该叙事方法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在内容的表现方面,当代作家选择将叙事在历史、现实、未来等多重维度展开:迟子建、范稳等选择从历史的视角观照少数民族地区的神话嬗变;阿城、李杭育等寻根作家对中国边地的文化寻根开拓了神话叙事表现的现实情境;刘慈欣、王晋康等作家则开辟了神话叙事的未来书写形式,神话与科幻实现了精神与叙事层面的衔接,上述创作推动了人类的精神与心灵向一种自然、纯粹境界的回归。小说神话叙事的方法创新,则是通过对神话内蕴的思维方式的艺术再现,帮助读者从观念更新的层面重新认识神话。在这一方面,鲁敏、赵本夫等作家通过《奔月》《天漏邑》等创作对神话之象征、隐喻特质加以运用,以苏童、叶兆言等为代表的作家以原型重构的方式重新讲述传统神话,以及朱大可、王小波等作家通过《长生弈》、“时代三部曲”等创作实现神话作为知识分子思考中介的功能,皆突出了神话内涵多元、表现方式多样等多重特征。本文探究小说神话叙事的理论与创作实践问题,是试图描摹具有中国特色的神话叙事话语体系的一个部分,并以此为原点深入到更为系统的神话叙事批评话语构建之中。中国语境中的小说神话叙事,可总结出其作为启蒙的推动力、作为经验解构与建构的力量,以及作为时代价值言说主体的多重内涵,而这正是一种叙事话语能够与其他话语实现交流的重要前提。这是小说神话叙事话语探究的最终目标,它不仅能够推动叙事文学批评范式的转换,而且能够导向与人类经验相关的共同体话语建构。

冯立华[4](2018)在《大江健三郎的文学世界》文中指出本论文采用文本解读的方法,将大江健三郎的小说与同时期的随笔、演讲结合,将一部作品与同主题的系列作品相结合,将单篇作品放置于作品系列之中,对构成的系列小说做整体探讨,进而对大江的文学世界进行整体的梳理和研究。尽管在半个多世纪里,大江文学的主题、作品风格不断变化,其创作道路还是有迹可寻的。根据其创作风格与主题特点及文学道路上的转变等方面,本论文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将大江的创作活动分为四个阶段,并按照时间顺序对其文学进行解读、辨识。第一期从1950年代的《奇妙的工作》到1960年代前半《个人的体验》为止,可以认为是存在主义占主流的阶段;大江文学经历了迷茫到新生的转变,是将西方的存在主义东方化、本土化的过程;第二期从1960年代后半到1970年代末期的《同时代的游戏》,是大江文学关照个人危机与人类危机的阶段;第三期从1980年代到1990年代末《空翻》为止,大江文学走出70年代的低谷,其主题关注的是人类全体的死与再生问题;第四期为新世纪的文学,大江将目光从关注全体人类转为个人内心的恢复,重整旗鼓,继续前行。根据这四个时期的划分,论文分四章进行论述。第一章“存在的焦虑”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以存在主义主题的短篇小说《死者的奢华》和《他人之足》为中心进行探讨。初期的短篇表现了存在主义的两个侧面:“徒劳的外部世界”和“幸福的内面”。第二部分是大江笔下的日本战败图景。关于日本战败,他表现出了两个视点,其一是以少年的视角描写战争末期少年的日常生活,如《饲育》、《拔芽击仔》、《意外之哑然》系列,另一个视角是以战后数年的大学生视角描写战后被占领状态下的生活,如《人羊》、《先跳后看》、《战斗的今日》等构成的系列。笔者认为大江是从战争的残酷波及到少年、构成了残酷的成人仪式的视角表现他的战争观的。第三部分主要以长篇小说《我们的时代》和《个人的体验》为中心进行论述。从文学表现“性的人”、“政治的人”的踯躅,到回归现实的抉择,经历了从迷茫到新生的过程,成功地将西方“自由选择”、主张“他人即地狱”的存在主义与东方的“正视现实、顺应社会”、“人与社会相和谐”的理念融合,人的存在与客观现实达成了统一,大江文学找到了新的出路。论文的第二章研究大江第二期的文学创作。第二期的创作延续了第一期作品的死亡主题,那种对死亡的恐惧与憧憬,随着现实生活中残疾长子的出生和共同生活,转变为探寻如何在疯狂中生活下去的关于自我拯救和全体人类救济的更广阔的人文关怀。笔者将这一时期大江的创作概括为“唤醒危险意识”,危险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是国家主义与天皇制对包括作者在内的民众的吸引与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在政治的层面发挥作用,更主要的是已经扎根于精神层面,可以说大江以自身为示范,表现的正是这一点。这个主题一直吸引着他,从初期的《17岁》和《政治少年之死》等作品,一直到这一时期的《父亲呵,你要去向何方?》、《请告诉我们在疯狂中生活下去之路》、《亲自为我拭去泪水之日》以及《月男》。本文以《亲自为我拭去泪水之日》为中心详细进行了解读。其二,是威胁全体人类生存的核武器及环境恶化,表现这个主题的作品有《核时代的隐遁者》、《濒死鲸鱼的代理人》、《洪水涌上我灵魂》、《摆脱危机者的调查书》等,在这里以《洪水涌上我灵魂》为中心探讨大江有关这方面的创作,同时将大江的另一巅峰作品《同时代的游戏》作为大江为人类开出的一份药方放在这部分讨论。尽管《同时代的游戏》不太被评论家认同,但不可否认其无论在艺术手法还是创作的主题方面都是继往开来的重要作品。第三章主要讨论1980、1990年代的作品世界。进入1980年代的大江文学继续关照人类的拯救,不过在创作手法上有了很大的改变。1980年代初期又回到了他所擅长的短篇小说创作,采用将若干个短篇构成一个系列,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主题的方法。这种创作方法获得了成功。小说创作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将多主题的《同时代的游戏》分解化、单一化和重组。《如何杀树》所收的八篇中、短篇小说分解了《同时代的游戏》的重要情节,再次确认了《同时代的游戏》未能清楚表述的主题;《M╱T与森林不可思议的故事》则将《同时代的游戏》的故事构成和叙述方法单一化,使得《同时代的游戏》的故事结构更加清晰。大江小说的叙述者也发生了变化,经历了第一人称叙述的转折点作品《致令人怀念之年的信》后,第三人称叙述开始登上舞台,互文的方法也开始于这个时期,女性逐渐成为小说的重心。进入1990年代,大江的两部作品《燃烧的绿树》与《空翻》主要围绕新兴宗教的问题展开,在这两部作品里大江以“没有信仰者的祈祷”为主线,深入剖析了当代社会人们内部精神的空虚,以及边缘人物因为得不到社会关照进而从新兴宗教中寻求治疗的社会问题。在这一章里笔者以点带面,从“雨树”的暗喻、与残疾儿共生、灵魂的救赎视角考察了大江如何通过文学关照全体人类。第四章研究在新世纪的文学创作。大江进入文学创作的“后期”,创作视角从对全体人类的关照转回到个人内心的恢复,然后继续前行。这些“后期工作”大都以与作家自身重叠、名为长江古义人的老作家为叙述者,基本上以社会发生的真实事件为背景,讲述作家身边的故事,重新表达自己的思考。本章共分为两大部分进行的解读,第一部分以《奇怪的二人配》三部曲为中心,探讨从个人内心的恢复到老人继续“愚行”的过程;第二部分归结为如何继续诉说希望,《两百年的孩子》是继《治疗塔》之后的另一部具有科幻性质的小说,作品以崭新的视角将从暴力中解救人类的希望赋予孩子,至于《水死》则是将国家主义的暴力推演到了极致来呈现,在绝望中展现了永不放弃的女性形象,在“最后的小说”《晚年样式集》里,面对自然和人为的对人类生存的双重威胁,叙述者古义人没有屈服,实现了“回心”,以更大的希望照亮了前行的黑暗壁垒,实现了超越。论文结论认为大江文学是在绝望中永不放弃为个人、为社会、为人类追寻希望的过程。

李丹丹[5](2018)在《身份·性别·叙事 ——文化诗学视域中的《红楼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毫无疑问,《红楼梦》是一部大书,200多年,卷帙浩繁的各类研究,已经成功的推动“红学”以学科之名跻身20世纪三大显学行列。本论题采用文化诗学的研究方法,试图建立一种跨学科的超越红学内、外部研究的新理论范式,本论题首先将《红楼梦》视为特定历史语境中各种社会文化因素、性别意识、思想价值流通、交汇、融合、辩论的张力场,在这个张力场中,家族意识与虚构话语共生,父权规范与性别反抗并举,对伦理秩序的眷恋和反抗共在,儒家正统意识与异己边缘话语交错,价值认同危机与救赎意识并存,使文本呈现出各种文化结构因子与不同思想价值取向之间的交错扭结和相互牵制。概括地说,在这个文本构成的张力场中,一边是来自社会现实语境固化的规范性力量,一边是曹雪芹试图拒绝、对抗并完成救赎的本真性力量。这两种力量具体呈现为男性/女儿、现实/理想、污浊/真纯、礼/情(欲)、儒/道、虚无/存在等方面的对抗,小说一方面展开了这种反抗,但更重要的是呈现了这些力量之间的争斗、拉锯与妥协。这反映了曹雪芹在各种价值规范之间的挣扎和徘徊,而此正是其身份认同危机的表现。故而,本论题选择“身份认同”的视角切入,一方面是纵向的贯穿,试图用“身份认同”统领上述各个话题,使之在“身份”的问题上呈现一定的统一性;另一方面是横向的追问,旨在具体考察曹雪芹如何体感上述互相矛盾的重重“意义”/“价值”?如何在各种相互冲突的力量中确定自我的“身份”和“立场”?并继续追问为何《红楼梦》能够容纳多重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这些价值取向又为何能同时并存于精细繁复的叙述之中?其对于繁复多样的叙事策略的调用,是否源自于他对各种身份价值选择的犹疑和徘徊?同时,小说文本显现出来的多重复调特征(包括美学与价值)是否也正来自于曹雪芹在各种身份立场之间保持的张力?本论题正文除绪论外分为四章。绪论部分,主要从学界关于“何为红学、红学为何”的论争和红学当前纷繁复杂的学术场域现状出发,清理不同论争话语背后的理论立场和思维模式,具体阐释“身份认同”问题如何卷入红学的语境、作者、文本与意义阐释之综合研究中,进而提出并阐释在红学中启用新方法论(文化诗学的研究范式)的必要性、可行性,介绍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并对本论文的选题意义、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进行阐释。第一章:从文化身份认同的角度,重点考察曹雪芹满汉的双重身份(既是贵族世家又是包衣仆人)和曹家在清代政治上的独特恩宠/失宠的兴衰经历,如何构成曹雪芹创伤心理的来源和书写的动机。另外,家族史实在文本中的进入,如何造成了《红楼梦》研究中独特的文学、历史(自传说)分殊对立的研究立场?从小说虚构理论的视角来看,自传说为何不能成立?又该如何认识《红楼梦》作为小说虚构的本质?虚构叙事的技巧是如何将具有自传性的经验转化为普遍性的经验?从自传说向自传性小说的生成是否可能?以及如何可能?第二章:从性别身份的视角来考察曹雪芹如何调用各种性别配置和符号来安排和展示清代的性别规则。在《红楼梦》中,性别不仅仅是一种区分生物性男女的简单范畴,而是作为一种文化想象的符号,一种展示性别特权的方式,一种“纯洁”美学的修辞,一种对伦理秩序的颠覆力量,以及一种对明清“情欲”叙事传统的承接方式而存在。本章也将从这几个方面来具体清理《红楼梦》对性别话语以及性别认同的复杂呈现。一方面展示微妙的性别配置如何成为作者型塑小说文本结构、主题内容和情欲复杂的诸多技巧之一?另一方面也考察小说中所用的多重性别符码同伦理秩序的建构/颠覆之间有何复杂关联?第三章:从思想价值认同方面,也即是将《红楼梦》放置在清中叶儒、佛、道文化的发展脉络中,一方面清理儒学发展至理学,原本具有思想活力的儒家文化如何陷入僵化的危机,曹雪芹对待儒家的矛盾态度,是否形象的反映了清初儒学内部从程朱理学开始的内在性裂变?另一方面清理儒学的制度化与皇权的高涨造成了士人怎样的心理创伤?学而优必须仕,但当入仕无途时,士人该如何选择?《红楼梦》如何反应了其在儒道佛各家思想认同之间的矛盾和徘徊?隐入佛道为何不能?与此同时,回到小说文本中,具体考察“补天石被弃”的神话如何隐喻了贾宝玉成长过程中的身份认同失败,在抛“母”入“父”的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双重背叛(一是对母性代表的混沌天然性灵的背叛,一是对父系代表的“象征秩序”的背叛)。进而考察因这种背叛产生的自我忏悔、矛盾、犹疑、痛苦能否与中国精神思想演变史中“士”阶层(知识分子)的身份困惑进行连接?而贾宝玉在文化取向上选择的女儿纯洁论或者说审美诗意,如何被文本赋予“形而上”的意味?这是否能够成为一种新的思想救赎的尝试?第四章:将身份认同上升至“终极关怀”的层面,分别从叙述策略、乌托邦叙事动机几个层面,来探讨《红楼梦》对人的存在终极价值的思考和追索。一方面,借助叙事学分析小说的神话结构、谶纬模式铺叙出的“宿命论”如何与小说主体、人物角色的自主意识构成叙事张力?另一方面,通过将《红楼梦》放置在中国精神史的流变中,去考察《红楼梦》提出了怎样的终极价值认同难题,其对大观园乌托邦式的设计能否成为在价值虚无中确定价值的一种尝试?最后,借助昆德拉对小说存在意义的解读,认为《红楼梦》在终极价值认同上的贡献,即是以回忆书写本身完成对自我、读者创伤的疗治,完成对荒诞虚无的对抗,完成对诗性价值的肯定。

胡影怡[6](2018)在《网络小说的叙事诗学构建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网络小说已进入其发展的第二个十年。这一陌生的文学变体在诞生伊始经历了学界及文学研究者们的怀疑、审视,但它一路行来,以巨大的文学作品输出及对受众的广泛影响证明了自身存在的价值。网络小说是通俗文学的急先锋。它的形成既是时代的投影,文化的碰撞,更是历史的传承。作为普罗大众的“下里巴人”,以其特有的消闲、娱乐,成为当下文学金字塔的塔身,与处于塔尖的精英文学遥相呼应。网络小说是以故事为中心的叙事,本文主要运用叙事学理论研究网络小说。通过文本细读对小说文本进行“内聚焦”,微观透视网络小说独有的叙事诗学;同时藉由“外发散”来宏观显影网络小说得以形成的外部语境。以草根身份崛起的网络小说,有四大特点:一、青春化的书写;二、讲究情节诗学,注重小说的故事性;三、运用非自然叙事,幻想类作品增多,尤其体现在小说的叙事空间上;四、女性叙事的崛起。所以本文以“青春化、故事性、空间叙事、女性叙事”为关键词,分四章探讨网络小说的叙事诗学。以青春书写青春,感动青春,这是年轻的网络小说所独具的审美意蕴。写手们通过网络小说这个文学载体,践行着为己立言的初衷,传递出青年一代理想化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网络小说创作过程中,读者时刻都在现场,通过与作者之间“跷跷板”式的互动,介入或参与创作。读者成为隐性的文学主体存在于文学场,对小说的创作与自我镜像式的人物构建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网络小说是以讲述为中心的叙事。同样的故事,经由不同的选择铺排,便能呈现迥异的风貌。如果说素材是固定不变的常数,那么其表达方式——话语——则是常变常新的变量。也惟其充满变数,才能以有限量的素材,构建出无限量的叙事话语。在主题统摄之下,以情节维系小说结构,通过起承转合之间的张弛营造出跌宕有致的叙事节奏,让小说充满故事性和传奇趣味,吸引读者的阅读,是当下网络小说的一大共性。网络小说中的非自然叙事构建了相当数量的虚拟空间,随着主人公的活动,主空间不断位移,成为虚拟地图上有意义的点。故事中的空间既起着指向和导引的作用,还有着文化的隐喻。这些在写手精心编织下横空而出的故事空间,既是不同于尘世空间的异托邦,又是寄寓着作者与读者共同理想与幻梦的乌托邦。网络小说中的女性叙事成功地打破了男性中心叙事的霸权,凭借细腻的情感、清丽的话语开辟出了属于女性自己的文学空间。以女性的体验、直觉建构起的女性话语证明了女性认识和表达自我的方式不仅可以逸出男性中心话语的控制,还可以建立自己的新世界。在网络小说的女性叙事中,女性意识张扬但不张狂。写手们以理性、自觉的女性意识建构起历史中曾经缺失的女性文化,并与毗邻而居的男性叙事和谐共处,为通俗文学的发展拓宽了堂庑。

聂爱萍[7](2017)在《儿童幻想小说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儿童幻想小说是隶属于儿童文学的一个分支,承袭流传在民间传说故事里的原始思维与狂野想象,在发展初期,曾因其荒诞不羁而遭到贬抑。十九世纪,德国的格林兄弟收集出版第一版德国民间故事集,民间的想象开始汇入童话创作的血液。地处欧洲的英国出现了约翰·罗斯金、查尔斯·金斯利、路易斯·卡洛尔、J.R.R.托尔金等一批具有前瞻视野和实验精神的作家,儿童文学开始进入一个想象的时代。《金河王》《水孩子》《爱丽丝奇境幻游记》《霍比特人》等脍炙人口的经典儿童文学小说向深埋在“布道说教”的儿童文学之中的儿童读者展现了一个独特的生命世界与生存空间。半个多世纪后,大西洋彼岸的北美大陆也迎来了想象的破土。弗兰克·鲍姆、E.B.怀特、厄休拉·勒奎恩、沃尔特·布鲁克斯等作家在英伦幻想文学的启迪下,为清教主义统治下的北美儿童文学“松绑”,用幻想重塑童年生态。与此同时,幻想之翼飞越大西洋和太平洋,来到清朝末年的中国,敲开了这个东方大国沉闷自闭的大门。孙毓修、叶圣陶、郑振铎等儿童文学作家开启了用童话进行寓教于乐的传统,经过张天翼、陈伯吹、严文井等的传承与创新,孙幼军、班马、薛涛等的锐意进取与探索,殷健灵、彭懿、曹文轩等的仗义担当与掘进,中国儿童文学一直在幻想创作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实现了从童话故事到幻想小说的裂变。由托尔金、J.K.罗琳、苏珊·柯林斯等作家引领的“幻想风暴”接连将西方儿童幻想文学推向巅峰,英美两国成为万众瞩目的幻想文学生产大国,幻想文学的研究话语也因此烙刻上欧美意识形态的印记。中国儿童文学里的幻想声音与幻想影像在以英美为主导的国际幻想文学研究场域中缺席,这不免让当今世界儿童幻想文学的考察有些遗憾,也使幻想文学的研究成果显出几分尴尬。因此,本文尝试将现当代中国儿童幻想小说与英美儿童幻想小说放置到同一语境中加以共同观照,从叙事的角度切入,分析探讨儿童幻想小说所表现出的超越国别、历史、文化等外部差异的内在共性特征,试图充分全面地展示儿童幻想小说风靡全球的跨文化魅力背后的艺术奥秘。第一章对儿童幻想小说进行了概念界定。该章从幻想小说和儿童性这两个维度出发,对儿童幻想小说进行定义探讨与特征梳理,试图通过对其身兼幻想小说和儿童文学的双重身份的讨论,揭示其独特的艺术内涵。第二章对中外儿童幻想小说进行历史梳理,既有上至神话传说的追根溯源,也有发展至今历史沿革的探讨。该章从神话入手,梳理从原始想象到幻想小说的演变进程中文学想象的基因传承脉络,跟踪儿童幻想小说在中西方现代文化语境中的发生发展,以期勾勒出儿童幻想小说文学史发展的历史轮廓。第三章是有关儿童幻想小说叙事主题的阐释。该章以儿童幻想小说对儿童成长的关注为立足点,结合相关作品,讨论揭示其“善恶之争”永恒母题的时代表达,以及其对儿童自我以及人性的探究与书写。第四章主要探讨儿童幻想小说的人物设置。该章根据人物的形态特征,将儿童幻想小说的人物形象简要划分为人类形象、动物形象和鬼怪形象三大方面,探讨儿童幻想小说对儿童人物“英雄”与“平凡”的两极塑造,对成年人物“加害”与“监护”两重功能设定,对动物人物的多元刻画,以及对游走于边缘的鬼魅精怪形象的另类呈现。第五章主要讨论儿童幻想小说的叙事模式。该章在归纳总结其线性叙事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对远征式、历险式、童话式和渗透式四种常见的叙事结构进行解析,以详细阐释和揭示各类型独特的叙事特征。第六章是有关儿童幻想小说叙事视角的探讨。本章根据热奈特对叙事视角的划分,结合儿童幻想小说文本,着重探讨了无聚焦叙事和固定式内聚焦叙事这两种儿童幻想小说经常使用的叙事视角在文本中的具体应用与艺术效果。第七章探讨儿童幻想小说的时间叙事艺术。该章借助叙事学理论有关叙事时间的研究,从时序、时长、频率等方面对现实与幻境中的时间策略展开研究,以展现幻想小说具有的独特时间机制。第八章对儿童幻想小说的空间叙事策略进行探讨,从现实和幻境两个维度,深入解读儿童幻想小说对两个空间的不同书写,揭示其在叙事空间的驾驭与表现方面所呈现出的独特魅力。在全球化的今天,从文学接受的角度来看,儿童幻想小说已经实现了跨越性别、年龄、种族和国界的国际化。面对这个具有普适魅力的艺术形式,致力探寻揭示其魅力背后的艺术结构与美学构成,应当是与当下儿童幻想文学研究的全球化诉求内在契合的。幻想小说展现的形式美与其蕴藏的内涵美之间的关联与互动,彰显着儿童幻想小说独特的美学品性。儿童幻想小说是美的艺术,是一种美的艺术言说。

李圣[8](2017)在《巴赫金文学理论与90年代后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建构》文中提出前苏联文论家巴赫金的批评话语以其哲学思想为基础,立足于文本,成为批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成功范例。中国的批评者运用巴赫金批评概念阐释中国文学文本和文学观念,对90年代后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建构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共分六章,分别论述了巴赫金的复调批评、狂欢批评和对话批评在90年代后中国文学观念和批评话语转型的语境下,如何革新了中国文学批评话语,为中国文论的重新整合提供了新的思路。论文的绪论首先对巴赫金的学术历程进行简要的回顾,介绍了巴赫金重要的批评理论和概念。接下来,研究了巴赫金文学理论与90年代后中国文学批评话语建构间的关系,指出巴赫金的批评理论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面貌,为中国文学批评与西方文论间对话提供了基础。此外,还对本选题的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基本思路、研究意义和学术价值进行了梳理和阐释。第一章,巴赫金的复调批评。巴赫金复调理论最先引入中国,引发了作者问题和现实主义问题的讨论。巴赫金重视批评者的“主体性”,强调主人公与作者间的平等对话的地位。90年代后,先锋小说革新了叙事的观念,以复调的叙事来实现文学观念的多元。巴赫金的复调批评立足于文本,可以有效地解读先锋小说的“主人公”问题和叙事方式的转变。第二章,民间批评话语。90年代后,大众文化与消费社会的出现,启蒙主体面临着解构的命运。陈思和以民间文学的理想为知识分子建构了一个审美空间,巴赫金民间理论中包含着的人文精神,为中国民间批评话语和小说诗性体裁的建构提供了基础。第三章,后现代批评话语。巴赫金批评话语以边缘的视角和多元化立场形成了解构性质的批评话语,符合90年代后中国文学反规训的文学创作潮流。巴赫金对官方权威的戏谑化修辞,被中国批评者广泛运用于对先锋小说和新历史小说的的解读过程中。第四章,大众文化批评。90年代后,中国进入到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时代,巴赫金的狂欢批评话语被泛化地运用于解读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现象当中,被误读成为大众休闲文化的注脚。在消费社会,身体话语的革命性和颠覆性淡化,被个人化及欲望化替代。巴赫金的怪诞身体话语超越了个体化的视角,使中国的身体批评重返对生命感性的关注。第五章,媒体批评。传媒时代的技术革新,打开了封闭的文本,巴赫金文本理论中的文本间性思想,使媒体文本既具有间性特征又不丧失其“主体性”。巴赫金文本理论中体现的“互文性”和广场话语中的多元性成为媒介时代网络批评的关键词。媒体技术使网络批评成为了草根话语的自由言说的广场,其中的颠覆性与反抗性正契合了巴赫金广场话语对正统权威的消解。第六章,文化批评。90年代后,中国文学批评“向外转”,走向了文化批评。在中国的文化批评谱系中,出现了文化研究和文化诗学这两个重要的流脉。巴赫金的文化批评,强调文本艺术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结合,以“主体性”和“文学性”为中国文化研究和文化诗学的建构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借鉴。

陈守湖[9](2017)在《“形式意识形态”的文化实践 ——论1980年代中国先锋文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来说,文学新变几乎是一种常态。如果说“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这条线的文学新变,依然还属于政治规约中的“形势”之“新”,那么,“朦胧诗”“意识流小说”“寻根文学”“先锋文学”这条线的文学新变,则可以看作审美自律意识推动下的“形式”之“新”。从“85新潮”算起,先锋文学热潮持续了 5年左右,并在90年代整体转向,大多数先锋作家开始拥抱现实,形式实验的激情不复存在。尽管先锋文学已经成为往事,但先锋文学至今依然影响着当代中国文学,昔日的先锋代表作家依然是目前中国文坛最有份量的作家。对于先锋文学的评价,一直伴随着分歧。比如有人认为,它对中国文学的贡献被高估了,先锋文学是依靠批评家反复阐释加以经典化而进入文学史的,依托先锋文学确立起来的“纯文学”观念对于中国当代文学是负面的遗产等等。三十年这样一个时间长度,正好为重审先锋文学遗产提供了契机。因此,本论文选择了 80年代这个“历史空间”来聚焦先锋文学,将先锋文学加以“历史化”“陌生化”,通过文学史料、文学事件和文学作品的对参研析,试图还原80年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语境,体验“形式意识形态”支配下的先锋激情和梦想,在“历史的同情”和现实的审视中重评80年代先锋文学形式实验之于中国文学(文化)的独特价值。除去绪论和结语部分,本论文共分为六章。绪论主要涉及五个方面的内容:一、结合“重返八十年代”的人文动向简要介绍论文选题的缘由;二、从先锋文学话语政治、知识谱系、精神意象、历史阐释、叙事伦理、语言风格六个方面的塑形入手对研究对象进行描述;三、从历史研究、思潮研究、文本研究三个维度对先锋文学研究现状进行评析;四、介绍研究的意义、思路、方法、创新点和难点;五、对论文涉及的两个核心概念“80年代先锋文学”和“形式意识形态”进行学理阐释。第一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人文语境。从逃离革命政治的总体化元叙事、重新续接“五四”启蒙传统、80年代美学热的文化政治本质、改革时代中国的现代性追求、文学新变中的先锋激情五个角度,展现了 80年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语境和人文生态。第二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谱系。先锋文学并不是在80年代中后期一下子冒出来的,本章以反叛、独立、创新这样的先锋精神为参照,循着地下文学、朦胧诗、意识流小说、寻根文学、先锋文学这样一条脉络,考察了中国当代文学中先锋话语、先锋精神、先锋形式的文学沿革和历史源流。第三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语言风格。主要聚焦于这样四个特征:一、对于所指的疏离,使文本成为能指浮动的世界;二、对于间离陌生的偏爱,赋予了语词意义奇幻的效果;三、对于听觉(声音)、视觉(色彩)的借重,生成了异端的修辞;四、对于官能体验的依赖,带来了文本的陌生化。第四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叙事伦理。先锋文学挑战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叙事成规,通过形式自律自我“立法”,它只服从于它自己设定的虚构世界的存在逻辑和价值判断。本章从文学真实的解构、叙事时空的重置、叙事威权的拆解、隐秘历史的阐释、文本互文的制造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第五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精神意象。先锋文学除了在文本形式上标新立异,在精神意象上同样别具一格。倾注了形式实验激情的先锋文本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其中的“意味”就来自于精神意象的独特性。本章对先锋作家经常触及的荒诞、疾病、死亡、欲望、暴力五个精神意象进行了探析。第六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文化遗产。本章提出了如下观点:作为一种文学精神,先锋并未终结,而是转型;伴随日常生活审美化,先锋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互动将更为频繁,先锋的面目也将更为模糊,同时先锋文化也将在大众文化中弥散;在消费主义时代,先锋文化在商品化、趣味化、传媒化三个维度上发生了变异;80年代先锋文学的形式实验有着丰富的文化价值,而启蒙价值、叙事价值、美学价值弥足珍贵。在结语中,研究者结合自己对先锋文学文本的感性阅读体验和理性研究分析,回答了这样两个问题:何谓“先锋”、“先锋”何为。同时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尽管可以在80年代先锋文学作品中挑出无数的硬伤,甚至某些作品还有着邯郸学步般的拙劣,但先锋文学形式实验的激情和梦想,先锋作家对于文学规则的勇敢颠覆,今天依然值得我们致敬。先锋就是独立,先锋就是自由,先锋就是革命,中国文学的先锋,应当永远在路上。

刘霞云[10](2017)在《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文中指出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文体为我们研究长篇小说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论文包含两方面的努力,一是从本体视角考察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演变的大致状貌,二是以存在的文体发展状貌为借镜,将其放置于多元的文化语境中以探究成因。基于此,论文以文化学为主导视角,采用宏观把握与微观分析、理论阐述与文本解读相结合的方法,侧重从文化思潮如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大众文化思潮等来探究其对作家文体选择的影响;从文化资源如地域文化、东方“合和”文化、古典文学传统等对作家的精神渗透来探究文体变异现象的生成;同时,还从作家的文化心理如政治文化心理、代际文化心理、女性文化心理等来分析文体与文化之间密切的互融互渗关系。论文根据本体视角下长篇小说文体发展所表征出的阶段性特征,采用线性论述方式,将新时期以来三十余年分成新时期初、80年代中后期、20世纪末、新世纪以来四个时间段,从结构样式、叙述方式、语言形态等文体要素出发,历时勾勒出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大致脉络。在此基础上,再采用共时性论述方式,分别从文化思潮的冲击、文化资源的渗透以及文化心理的诉求等角度剖析文化因素对文体生成的影响。最后,结合文化视角下文体发展现状,对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限度及可能性维度做出反思与考量。论文认为,当代长篇小说在时代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创作主体和文类自身发展等多重因素的合力下,已跃居时代中心文类地位,这中心地位不仅体现在作品外在的如出版量、参与作家群体等可量化指标上,还体现在大家对长篇小说文体逐步增温的关注度上。细梳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演变镜像,新时期初为缓慢的苏醒和尝试期,80年代中后期为积极的崛起期,20世纪末则进入狂热的实验期,新世纪之后则进入内敛、多元的圆熟探索期,这些足显文界对文体一路走高的关注度。虽然文体本身无高低优劣之分,但作为“有意味”的形式,文体向来注重与作品思想力的有机融合,以此观之,文坛上能做到如此有机融合的作品对应于浩瀚的长篇创作稍显单薄,且由于受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一路走高的文体探索活动中还不乏涌现放逐小说意义,极致追求形式感的形式主义者,而政治文化心理的依附,又使部分作家放逐了小说的表达形式,存有故事本体论倾向。而大众文化对文体的消解、代际文化心理导致作家梯队构成的断代窘况,以及长篇写作大众化所带来的文类常识失范等现象,合在一起促成了文体探索的困境。面对如此限度,良性文学生态的营造、多重文化的汇通与融合等,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不同代际作家之间的良性互动,引导作家对小说文体常识的恪守与突破等,这些又为作家的文体探索提供了强劲的精神支持。从文类本体角度看,文体探索作为当代长篇小说发展非常重要的一种文学现象,它的存在、发展及未来趋势烛照出长篇小说“艺术”地发展史;从创作主体角度看,文体探索的历程是一部中国作家精神心灵的成长史;从诸多影响成因看,文体探索过程又是一部中国文化因子的交织与语境的变迁史。一切文体现象都打上了时代文化的烙印。

二、作家言说与读者意愿——王蒙小说的文化人类学考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作家言说与读者意愿——王蒙小说的文化人类学考辨(论文提纲范文)

(1)中西文论比较视域中的“文学性”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文学性”问题的历史生成与理论内涵
    一 “文学性”发生的历史语境
        (一)“文学性”与未来派的文学实践
        (二)“文学性”对社会历史派的反拨
        (三)“文学性”与传统理论资源的接续
    二 “文学性”的理论内涵
        (一)“文学性”与文学学科自主性的确立
        (二)“文学性”的生成机制:语言的“陌生化”
        (三)“文学性”与审美化的艺术取向
    三 “文学性”问题的文论史意义
        (一)“文学性”确立了一种全新的文论话语范式
        (二)“文学性”助推了西方文论的“语言学转向”
        (三)“文学性”彰显出广义的政治性蕴涵
    小结
第二章 “文学性”在西方文论语境中的流变
    一 结构主义文论对“文学性”的理论建构
        (一)语言的“结构”:结构主义文论的理论视角
        (二)从“作品”到“文本”:“文学性”的结构主义路径
        (三)对文学文本“意义”的生成机制进行探讨
    二 解构主义文论对“文学性”的意义解构
        (一)对文学学科“建制”的消解
        (二)对“文学性”边界的拓展
        (三)提出意义创造的批评观念
    三 文化研究转向与“文学性”的话语重构
        (一)作为“后学科”的文化研究
        (二)文学研究的“向外转”
        (三)对“文学性”的话语重构
    四 后理论转向与“文学性”的审美重启
        (一)从“文学理论”到“理论”
        (二)“后理论”对于“理论”的反思
        (三)后理论对“文学性”的言说新途
    小结
第三章 “文学性”与当代中国文论的变革转型
    一 “文学性”溯源:从概念表述到理论探讨
        (一)作为本质特性的“文学性”
        (二)形式主义文论的早期译介与评析
        (三)当代文论中的“文学性”理论话语
    二 “文学性”与当代文论“接合”的动因
        (一)审美主义文论传统的历史接续
        (二)从功利化向审美化转型的现实背景
        (三)当代“纯文学”创作的实践探索
    三 “文学性”话语与当代文论的审美化建构
        (一)“文学性”与当代文论的学科反思
        (二)“文学性”与文学审美特征论的建构
        (三)“文学性”与文学研究方法的开掘
        (四)“文学性”与文学价值的重估
    小结
第四章 “文学性”与当代文论的知识生产
    一 “文学性扩张”与文学理论的危机
        (一)大众文化兴起与“日常生活审美化”
        (二)“文学性”的两种维度:在现代与后现代之间
        (三)“文学性”的第三种维度
    二 “文学性”问题反思及其理论重构
        (一)“文学性”反思的几个关键问题
        (二)当代文论中的“文学性”重构路径
        (三)“文学性”与文论重构的关联性
    三 “文学性”与当代文论话语体系建构
        (一)文学研究的本位立场
        (二)文学实践的中国经验
        (三)文学价值的“人学”意义
    小结
第五章 中西文论语境中的“文学性”问题比较
    一 当代西方文论语境中的“文学性”问题
        (一)语言学转向中的“文学性”问题
        (二)文化转向中的“文学性”问题
        (三)后理论转向中的“文学性”问题
    二 当代中国文论语境中的“文学性”问题
        (一)审美论转向中的“文学性”问题
        (二)文化转向中对“文学性扩张”的讨论
        (三)当代文论话语体系建构中的“文学性”问题
    三 “文学性”与中国传统文论资源的“接合”
        (一)“文”在古代的言说方式与存在形态
        (二)古代文论中的“文辞”艺术及其审美特征
        (三)“文学性”与古代文论“接合”的当代价值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2)弃权者的权利 ——格非小说的历史意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综述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 格非小说创作的历史意识
    第一节 感觉、经验、理论:格非历史意识的由来
    第二节 历史意识的语言踪迹
    第三节 小说的历史意识与知识分子写作问题
    第四节 无边的意识与有限的写作
第三章 挑战者身份的认同与阴影——以格非80年代小说创作为例
    第一节 为自我创造历史——挑战秩序与隐藏介入
    第二节 为历史寻找形式——历史意象与抒情语言
    第三节 抒情的极限——游戏、欲望与汉语韧性问题
第四章 失败者的自觉——格非90年代小说中的精神困境
    第一节 代际的断裂或连续——时代文化氛围与个人文学表达
    第二节 虚无感的始末——论《敌人》《边缘》的恐惧与孤独主题
    第三节 主体反思之难——以《欲望的旗帜》中的死亡与爱情为例
    第四节 失败者的出路——通过反讽对话
第五章 弃权者的精神史——略论格非新世纪历史题材小说
    第一节 80年代的故事:对理想主义的追忆与反思
    第二节 “江南”历史的寓言:乌托邦精神的母系传承
    第三节 “别处”的生活:知识分子的底层个人史书写
余论:弃权者的“假面”——关于格非小说历史意识的一些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一:格非未结集作品二种
附录二:格非创作年表(1985年—2019年)
后记

(3)新时期以来小说神话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小说神话叙事现象与概念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三、选题缘由、目的与意义
第一章 小说神话叙事的理论形态与文学史呈现
    第一节 小说神话叙事理论研究
        一、作为理论形态的小说神话叙事
        二、小说神话叙事的历史传统
        三、小说神话叙事结构、类型与功能
    第二节 中国神话叙事传统的当代延续
        一、原始神话资源的当代再利用
        二、文人神话叙事传统的当代拓展
        三、民间神话叙事的小说转化
    第三节 新时期以来的文艺思潮与小说神话叙事
        一、新时期以来小说神话叙事现象概览
        二、寻根思潮与神话再发现
        三、大众化思潮与神话叙事的多元走向
        四、新世纪以来的神话观念变迁与小说神话叙事更新
第二章 小说神话叙事的多维主题表达与典型化表现
    第一节 神话意象的发掘——贾平凹的神话叙事
        一、秦岭书写中的神话意象
        二、神话意象的结构性意义
        三、神话意象的现实底色
    第二节 神话视阈下的自然观照——张炜的神话叙事
        一、胶东自然环境的神话塑造
        二、自然女神:神话视阈下的女性塑造
        三、神话视阈下的生态伦理呈现
    第三节 民间神话资源的化用——莫言的神话叙事
        一、作为民间神话地域的高密
        二、民间神话英雄的当代呈现
        三、民间神话叙事的东方美学品格
    第四节 文化之根的神话探求——韩少功的神话叙事
        一、楚地巫风:作为神话起源的南方
        二、语言的魔力:语言神话的起源与异变
        三、记忆的迷失:集体神话的消解与重塑
第三章 走向多元:小说神话叙事内容的新型表现
    第一节 民族精神根柢的神话发现
        一、寻回被遗忘的精神世界:寻根小说神话叙事
        二、神圣的精神领地:红柯边疆书写的神话韵味
    第二节 少数民族神话的当代呈现
        一、原始信仰的现代遭遇:以《额尔古纳河右岸》等为例
        二、范稳“藏地三部曲”中多元民族的神话原型融合
    第三节 再造神话:科幻叙事的神话品格
        一、回归神话:刘慈欣“三体”世界的逻辑起点
        二、神灵再造:王晋康小说中的人神辩证
第四章 作为“方法”的神话:小说神话叙事形式新变
    第一节 象征与隐喻:神话叙事的话语形式
        一、人类生存的寓言化书写:《天漏邑》与《朱雀》
        二、女性命运的神话隐喻:《女娲》与《奔月》
    第二节 重述神话:传统神话叙事的当下再现
        一、“重述神话”国际项目与中国作家的叙事选择
        二、方法革新:神话叙事原型的置换变形
        三、重述的中西视野与叙事缺失
    第三节 神话作为一种思考方式:学者神话叙事倾向
        一、朱大可的“古事记”:神话视阈下的历史观照
        二、精神的自足:王小波的个体性神话建构
第五章 小说神话叙事的当代启示
    第一节 用神话“启蒙”:情感维系与精神救赎
        一、小说神话叙事作为“启蒙”的方法
        二、小说神话叙事的情感疗治功用
        三、精神救赎:小说神话叙事的精神指向
    第二节 解构与重建:小说神话叙事的两条路径
        一、历史的解构:小说神话叙事对既往经验的打破
        二、感性经验的重建:小说神话叙事的升华之路
    第三节 小说神话叙事的现实意义与时代价值
        一、神性书写与现实旨归:神话叙事的现实底色
        二、讲好中国故事:小说神话叙事的时代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大江健三郎的文学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第一章 存在的焦虑
    第一节 存在主义的监禁主题
        一、徒劳的外部世界??《死者的奢华》
        二、幸福的内部世界??《他人之足》
    第二节 “战后派”文学的洗礼??《饲育》与《人羊》
        一、关于战争文学的两个视点
        二、残酷的“成人仪式”
    第三节 迷茫与新生
        一、软弱的“性的人”??《我们的时代》系列
        二、回归现实与突破困境??《个人的体验》
第二章 唤醒危险意识
    第一节 有关天皇伦理的思考??《亲自为我拭去泪水之日》系列
        一、“父亲”形象的复原
        二、绝对天皇伦理的相对化
    第二节 危机与救赎
        一、“核”威胁下的“终末论”??《洪水涌上我灵魂》
        二、边缘与中心的对立??《同时代的游戏》
第三章 对人类全体的关照
    第一节 关于“雨树”的暗喻??《倾听“雨树”的女人们》
        一、“雨树”暗喻的提起
        二、“雨树”暗喻的多义性
    第二节 与残疾儿共生
        一、集大成的《醒来吧,新人》
        二、家庭根据地的建设??《静静的生活》
    第三节 “死与再生”主题的再建
        一、存在的超越:《被河马咬了》
        二、灵魂救赎的变奏:《万延元年的足球队》与《致令人怀念之年的信》
        三、与宗教的亲密接触:《燃烧的绿树》和《空翻》
第四章 新世纪的再出发
    第一节 个人内心的恢复
        一、易碎的人:面向死亡之生死观的《被偷换的孩子》
        二、回归与新生:暗喻的《愁容童子》
        三、超越恢复的界限:老人“愚行”的《别了,我的书!》
    第二节 诉说希望
        一、活在“当下”:神力“少年”根底的《二百年的孩子》
        二、揭露真相的《水死》
        三、叙述者的“回心”:“最后的小说”《晚年样式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5)身份·性别·叙事 ——文化诗学视域中的《红楼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红学——一个聚讼纷纭的学科场域
    第一节 走向文化诗学的阐释
    第二节 对“文献、文本、文化”融合路径的可能性探索
    第三节 学界研究现状分析和论文研究思路
        一、有关红学方法论的现状分析与文献综述
        二、论文的研究思路、技术路线
        三、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文化身份的弥散——“身份”与作为一个叙述文本的生产
    第一节 双重身份与小说文本的历史性
        一、文化归属上的旗人身份与贵族世家的形成
        二、贵族的“世家”意识与《红楼梦》的美学品味
        三、包衣身份与抄家带来的心理创伤
    第二节 文本与历史的互动——旗人生计与小说的再叙述
        一、贾府的经济收入与清代经济体制
        二、贾府的经济支出与危机凸显
        三、旗人生计问题之艰与贾府之衰败
    第三节 虚构与真实——作为一部小说的《红楼梦》
        一、究竟何为“虚构”?文学的虚构如何可能?
        二、梦的立意与小说的写法:《红楼梦》的虚构策略之一
        三、真、假辩证法与小说的写作策略:《红楼梦》的虚构策略之二
        四、文学虚构的本质与必要
    第四节 从史学范畴的“自传说”到小说领域的“自传性小说”
        一、自传?还是自传性小说?
        二、从自传到自传性小说如何可能?
        三、自我、经验与文学的重构——自传性文学的发生机制
        四、叙述分层:叙事学理论对自传性小说的支持
第二章 性别认同的安排——性别规则与叙事形式
    第一节 方法与背景
        一、《红楼梦》性别研究的方法
        二、历史语境中的女性话语
    第二节 性别·美学·修辞——《红楼梦》安排与展示清代性别的方式
        一、性别空间的流动:从闺房到大观园
        二、有“个性”的领地——建筑样式、房屋分配、摆设与布景
        三、作为“纯洁”象征的艺术——用“诗词”驱逐男性
        四、“大观园图”作为“玷污”的入口:当大观园“入画”时
    第三节 性别·情/礼·秩序——情/礼兼备与对伦理/道德秩序的审视
        一、贾府秩序的建构——礼法的悖论性与情/理的流转
        二、皇权与省亲别墅——大观园的政治结构与秩序
        三、“情/礼”兼备——皇家行宫与女儿乐园的相互流转
        四、母权与花园闺阁——女儿国的内在形式与法度
        五、大观园礼法秩序的必要与“情/礼”兼备的尝试
    第四节 权力流动与性别倒置——裙钗齐家与治国、补天的隐喻
        一、地陷东南/贾府末世、女娲补天/裙钗治家的同构关系
        二、流血不止(疾病)与家族血脉的渐枯——秦可卿、王熙凤的齐家症候
        三、从女儿乐园到货利田庄——大观园性质的改变与探春的改革
        四、女儿齐家与治国、补天的隐喻
    第五节 性别·欲望·叙事——《红楼梦》的“成书”过程与从“欲”到“情”的动态演变
        一、从《金瓶梅》到才子佳人小说的书写轨迹——明末清初小说从欲到情的主题转换
        二、从《风月宝鉴》到《红楼梦》——去欲化的表现策略与书写困境
        三、救赎与毁灭——对情之二重性力量的再思考
        四、礼、欲夹攻中的情的双重困境
        五、“礼”的重建与困境的解决
第三章 精神思想角色认同的失落——《红楼梦》对儒、道危机的阐释
    第一节 儒的困境与曹雪芹文化认同危机的生产
        一、政统、道统的合谋与文人的普遍性失语
        二、皇权的高涨与文人的进退难题
        三、《红楼梦》提出的思想难题
        四、读书何为?——当儒学进入权力中心
        五、进入仕途么?——贾雨村的启示
    第二节 “归隐”是否可行?——文人能否脱离社会角色的扮演?
        一、中国文人儒道互补的超稳定心理结构
        二、《红楼梦》对佛、道的反思和批判
        三、走向审美和诗意:《红楼梦》的家园意识与乡愁
        四、情与悟的辩证与启示
    第三节 进入“象征秩序”——贾宝玉的自我认同危机
        一、从“女娲弃石”到进入“象征秩序”的心路历程
        二、“爱”和“温柔”的名义:逃离象征秩序的双重艰难
        三、叛离的痛苦与对真实存在的发现
    第四节 “女儿”——能否成为文化危机的救赎?
        一、“女性气质”作为形而上(道德纯洁、政治干净)的象征
        二、宝玉的女儿崇拜与对女性生命形态的限缩
        三、宝玉偏至的人生视角与对女儿气质的偏至选择
        四、终将长大的“女儿”与终将逝去的“诗情”
第四章 存在与虚无——终极关怀的认同延宕
    第一节 叙述分层、叙述主体的意图转移与价值多元的表达
        一、叙事套盒与《警世阴阳梦》、《姑妄言》
        二、叙述分层的出现与《红楼梦》价值意义的多元性
        三、叙述责任的转移与《红楼梦》亦真亦假虚构叙事效果的形成:从超超叙述层的“作者自云”——超叙述层的石头、空空道人、曹雪芹
        四、叙述跨层与价值多元的辩难:从超叙述层的一僧一道到主叙述层的红尘众生
    第二节 时间·宿命感·主体性
        一、时间与小说叙述艺术
        二、命、力与《红楼梦》的叙述张力
        三、前五回情节安排中体现出的命与力
        四、林黛玉的命/力挣扎与生命诗意美感的诞生
        五、贾宝玉的抗争意识与死亡美学
    第三节 乌托邦冲动——桃花源、后花园、大观园的“存在”方式和意义探寻
        一、政治乌托邦的隐喻——桃花源的出现
        二、情欲世界的开启——后花园的象征谱系
        三、本真存在的叩问——大观园的乌托邦意涵
        四、“自然”:作为乌托邦批判现实的力量
        五、再解读:敞开“终极存在”中的乌托邦力量
    第四节 意义追寻与人的存生本质——《红楼梦》作为精神史的线索
        一、刘小枫的价值追问——意义追寻为何是人的存在本质?
        二、《红楼梦》精神史索隐——面对历史(世界)之恶,诗人何为?
        三、“赤子之心”的讨论与宝玉“出家”的再解读
    第五节 对抗虚无与重建自我的方式——《红楼梦》的回忆书写
        一、回忆:生命的形式与美学的形式
        二、回忆书写的心理治疗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6)网络小说的叙事诗学构建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普罗大众的“下里巴人”
    二、历史的赓续:通俗小说文学生态链上的明珠
    三、研究现状及选题缘起
第一章 多巴胺诱惑下的青春书写:网络小说的叙事主体
    第一节 代言与立言:网络小说的叙述声音
        一、追求虚构叙事的自我权威
        二、多声道的叙述声音
    第二节 众声喧哗后的对话:写手与读者身份关系的“暧昧”
        一、虚拟的网络社区
        二、创作过程中的“跷跷板式运动”
    第三节 造物赋形:由人设到人物
        一、人物设定
        二、造物赋形
        三、游走于理想和现实之间的人物
第二章 起承转合之间的张弛:网络小说的叙事结构
    第一节 网络小说中的“常数”:素材
        一、素材与“梗”
        二、丰富多元的素材
        三、对应和同源
    第二节 分门别类的选择:人物与叙事序列
        一、充满张力的叙事序列
        二、叙事序列的“组方”与“配伍”
    第三节 结构之技与结构之道:情节与主题
        一、有机统一的文学生命体
        二、有意味的差异
第三章 关于旅行的叙述:网络小说的叙事空间
    第一节 “镜”与“灯”
        一、尚真的“镜”空间
        二、贵虚的“灯”空间
    第二节 行动着的地点
        一、通达的叙事地图
        二、故事的发生器
    第三节 有意义的点
        一、文化的符码
        二、现实与幻象
第四章 惊鸿照影来:女性叙事的崛起
    第一节 独立的“她”:女性本体地位的确立
        一、凸显女性主体地位的叙述声音
        二、构建女性话语权威的叙述视角
    第二节 我手写我心:女性经验的输出
        一、美好爱情的吟唱
        二、人生理想的寻觅
        三、女性形象的构建
结语
    一、乱花迷眼:网络小说的诸多衍生品
    二、更唱迭和:网络小说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7)儿童幻想小说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缘起
    二、中西方视域下儿童幻想小说的理论探讨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儿童幻想小说的文体界定
    第一节 作为一种文体的幻想小说
    第二节 幻想小说的儿童体征
第二章 历史演进的“源”与“流”
    第一节 神话传说中的幻想根系
    第二节 中国儿童幻想小说的发展
    第三节 西方儿童幻想小说的演变
第三章 刚柔并济的成长叙事
    第一节 “善——恶”之辨
    第二节 自我的拷问
    第三节 爱的救赎
第四章 千姿百态的人物世界
    第一节 人类形象:儿童
    第二节 人类形象:成人
    第三节 动物形象
    第四节 鬼魅精怪
第五章 叙事结构的奇幻变奏
    第一节 线性叙事的基本结构
    第二节 “远征式”结构
    第三节 “历险式”结构
    第四节 “童话式”结构
    第五节 “渗透式”结构
第六章 叙事视角的多元聚焦
    第一节 叙事视角:叙事分析的基石
    第二节 无聚焦叙事:融“幻”于“真”
    第三节 固定式内聚焦叙事:求“真”于“幻”
第七章 叙事时间的虚实之维
    第一节 热氏时间“三概念”
    第二节 幻想叙事的时序
    第三节 幻想与现实的“时间对话”
第八章 亦真亦幻的空间建构
    第一节 空间:叙事的“魔界”
    第二节 空间的色彩话语
    第三节 空间变易的叙事动力
    第四节 “封闭”的现实空间
    第五节 “开放”的幻想空间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8)巴赫金文学理论与90年代后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巴赫金的学术历程
    二、巴赫金文论与中国90年代后文学批评话语
        (一)复调批评
        (二)民间批评
        (三)大众文化批评
        (四)媒介批评
        (五)对话批评
        (六)文化批评
    三、研究现状
    四、理论框架
    注释
第一章 复调批评:“主体间性”与文体革新
    一、“主体间性”与主人公
        (一)作为前史的“主体性”
        (二)“主人公”问题的论争
        (三)先锋小说中的“叙述者”
    二、复调文体与先锋小说
    注释
第二章 民间话语:审美批评与诗性体裁
    一、民间话语的建构
    二、民间理论“粗鄙化”质疑
    三、民间视野下的莫言批评
        (一)审美人类学视野
        (二)身体的感性经验
        (三)民间“诗性体裁”
    注释
第三章 后现代批评:先锋叙事与历史解构
    一、后现代批评话语
        (一)文化转型
        (二)解构主义
        (三)多元建构
    二、新历史主义批评
        (一)互文:历史与文本之间
        (二)闹剧:民间视野与乡土权力
        (三)戏仿:谐谑——狂欢体小说
        (四)怪诞:现实主义与神实主义
        (五)粗鄙:荒诞化与“反英雄”
    注释
第四章 大众文化:快感叙事与身体话语
    一、快感叙事:大众文化与审美化生存
        (一)大众时代的“欢乐叙事”
        (二)感官欲望的“快感”享乐
        (三)日常生活与审美化生存
        (四)对大众文化批评的反思
    二、身体话语:后革命时代的欲望狂欢
        (一)后革命的身体叙事
        (二)私人经验与个人化写作
        (三)“欲望化”的身体写作
    注释
第五章 传媒语境:网络空间的文学批评
    一、网络批评:草根话语与大众广场
    二、传媒时代:由文本到互文本
        (一)建构“文本”诗学
        (二)“互文性”与文学批评
        (三)传媒时代的互文批评
        (四)被忽略的“主体性”
    注释
第六章 文化批评:中西对话与诗学建构
    一、对话批评:他者与外位
        (一)“他者”视野
        (二)“外位”立场
        (三)“间性”思维
    二、话语重构:文化研究的“文学性”
        (一)文化研究视域中的巴赫金理论
        (二)中国文化研究与“文化权力”问题
        (三)巴赫金文化批评中的“文学性”
    三、文本内外:文化诗学的建构
    注释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形式意识形态”的文化实践 ——论1980年代中国先锋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选题缘起
    第二节 研究对象描述
    第三节 研究现状评析
    第四节 研究意义、思路、方法、创新点、难点
    第五节 核心概念阐释
第一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人文语境
    第一节 一种对抗——逃离元叙事
    第二节 一种诉求——启蒙又重来
    第三节 一种思潮——审美政治化
    第四节 一种梦想——现代性追求
    第五节 一种标举——先锋的姿态
第二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谱系
    第一节 “地下文学”的先锋萌动
    第二节 “朦胧诗”的先锋意蕴
    第三节 “意识流小说”的先锋探索
    第四节 “寻根文学”的先锋突围
    第五节 “形式实验”的先锋决绝
第三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语言风格
    第一节 能指游戏:所指的遮蔽
    第二节 间离陌生:奇幻的快感
    第三节 声色涂抹:异端的修辞
    第四节 私性拼贴:官能的狂欢
第四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叙事伦理
    第一节 文学真实的解构
    第二节 叙事时空的重置
    第三节 叙事威权的拆解
    第四节 隐秘历史的阐释
    第五节 文本互文的制造
第五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精神意象
    第一节 荒诞:现实的异化
    第二节 疾病:晦暗的隐喻
    第三节 死亡:在世的呓语
    第四节 欲望:人性的沉沦
    第五节 暴力:畸变的生存
第六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文化遗产
    第一节 是终结,还是转型
    第二节 先锋文化与大众文化
    第三节 先锋文化与消费主义
    第四节 形式实验的价值重审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10)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题的缘起
    二、研究现状及可开拓空间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意义与价值
第一章 本体视角下长篇小说文体的发展与演变
    第一节 新时期初:落寞的整齐划一
    第二节 80年代中后期:暗涌的异质新构
    第三节 20世纪末:高蹈的实验狂欢
    第四节 新世纪以来:圆熟的多维探索
第二章 文化思潮的冲击与长篇小说的文体革命
    第一节 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与文体的西化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与文体的反叛
    第三节 大众文化思潮与文体的消解
第三章 文化资源的渗透与长篇小说的文体变异
    第一节 立足于地域文化的文体表达
    第二节 东方“合和”文化与文类互融
    第三节 古典文学传统与文体“返祖”
第四章 文化心理的诉求与长篇小说的文体自觉
    第一节 政治文化心理与文体的规约
    第二节 代际文化心理与文体的差异
    第三节 女性文化心理与文体的张力
第五章 限度与维度的长篇小说文体发展考量
    第一节 极致的文化拥趸与文体的局限
    第二节 文学生态的营造与文体的突围
    第三节 文化的汇融与文体发展的可能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四、作家言说与读者意愿——王蒙小说的文化人类学考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西文论比较视域中的“文学性”问题研究[D]. 于瑞.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2]弃权者的权利 ——格非小说的历史意识研究[D]. 严毓棋.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3]新时期以来小说神话叙事研究[D]. 张栋. 兰州大学, 2020(01)
  • [4]大江健三郎的文学世界[D]. 冯立华. 吉林大学, 2018(12)
  • [5]身份·性别·叙事 ——文化诗学视域中的《红楼梦》研究[D]. 李丹丹.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8(01)
  • [6]网络小说的叙事诗学构建与研究[D]. 胡影怡. 苏州大学, 2018(12)
  • [7]儿童幻想小说叙事研究[D]. 聂爱萍.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6)
  • [8]巴赫金文学理论与90年代后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建构[D]. 李圣.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05)
  • [9]“形式意识形态”的文化实践 ——论1980年代中国先锋文学[D]. 陈守湖. 武汉大学, 2017(06)
  • [10]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D]. 刘霞云.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标签:;  ;  ;  ;  ;  

作家的话语与读者的意志——王蒙小说的文化人类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