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香格里拉退耕还林带动脱贫(论文文献综述)
罗绒昂汪[1](2021)在《稻城县域亚丁景区与周边片区旅游竞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甘娜,陈红利[2](2021)在《政策因素对川滇藏交界区域三生空间重构的作用——以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有关生态建设精神为中心》文中认为川滇藏交界区地处中国西南边陲,是茶马古道、南方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南亚大通道的必经之地。该区域既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区和能源储备区,也是藏族聚居区,还是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文章基于土地利用遥感数据和国家统计年鉴,通过空间分析研究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政策对川滇藏交界区域国土空间发展的协调促进作用,并提出优化建议。分析表明,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的生态保护精神具有长远的引导作用。在国家政策的积极引导下,该区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三生空间"在保持生态空间稳中有增的前提下,生产空间明显扩大,生活空间集聚高效。
蔡新良[3](2021)在《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川西高原藏区作为集高海拔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山区、革命老区、旅游资源聚集区及生态脆弱区为一体的特殊空间区域,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就是可持续发展问题,如何解决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问题成为川西高原藏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关键。作为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横断山脉的一部分,川西高原藏区地形地貌差异明显,气候条件复杂多样,生态系统类型丰富,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多民族文化交流的通道走廊。无论是从特殊的生态格局、国土安全、地缘政治,还是从国家总体布局来看,川西高原藏区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但受自然条件限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极不均衡。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川西高原藏区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尚无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迫切寻求破解产业发展困局的现实诉求下,进行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意义重大。综合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成果来看,前人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和研究视角出发,在生态旅游基础理论、资源评价与开发、生态旅游系统、社区参与、扶贫效应、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有关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的文献并不多,研究缺少全面性、科学性、系统性,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亟待构建,高原高山峡谷地区生态旅游理论框架体系亟待建立。川西高原藏区拥有富集的原生态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但属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难以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并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成为最佳选择,而生态旅游业正是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生态经济的具体体现和最佳途径。现代生态旅游强调“旅游、保护、教育和促进社区协调发展”四大功能,主张自觉责任观、动力系统观、可持续旅游观、全域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五观”,其发展理念契合川西高原藏区的发展诉求和区域特点,即在最大限度发挥资源特色优势而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不改变城乡结构、不破坏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实现川西高原藏区的“脱贫转型”以及可持续发展。有鉴于此,本文从川西高原藏区实际出发,在综合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梳理总结了国内外以及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理论研究现状,并结合研究区域实际,建立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及其扶贫耦合关系。其次,深入分析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等,并对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类型划分和定量定性评价。第三,依据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筛选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技术,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模型,并进行了时空评价。第四,通过甘孜州案例实证研究,分析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发展思路和扶贫效应评价。最后,结合研究成果尝试性地提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思路、开发原则和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促进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等。通过研究认为,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经济环境和科技水平等,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地理环境特殊性、生态环境脆弱、社会复杂、经济发展基础差,以及发展理念滞后、缺乏专业人才、管理水平低下等。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处于“重要机遇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川西高原藏区应围绕“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川西高原藏区战略性和优势特色产业,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川西高原藏区产业升级、结构转型和乡村振兴中的优势和引导作用,实施“生态旅游景区带动发展、‘生态旅游+’联动发展、经合组织拉动发展、民族特色村寨驱动发展”的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提出了宏观调控、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区域合作、环境监管、安全保障、社区参与等体制机制,以及政策制度、资金投入、科技人才的保障体系,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次仁罗布[4](2020)在《鲁甸:废墟上开出的花》文中提出2019年12月中旬我赶到了昆明,住在云南省扶贫办隔壁的一家宾馆里。据了解,截止到2019年,云南省共有88个贫困县,其中27个为深度贫困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达到189万户,752.8万人。这充分显现出了区域间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这组数据也改变了我之前对云南的那份富庶的想象,只感到云南省的脱贫攻坚任务相当艰巨。在与扶贫办工作人员的交谈中,我切身感受到云南脱贫攻坚一线战斗人员的情怀与担当。从2018年全国脱贫攻坚战扎实推进以来,云南省奋战在一线的第一支部书记就有2.6万人,驻村干部12万人,他们沉潜到贫穷、偏远的村子里,一心扑在脱贫工作上。许多干部夫妻,周末
梦梦[5](2020)在《社区居民视角下白马雪山野生动物保护及其对周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研究》文中提出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和独特的自然生态系统为主的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示范区。多年来,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虽然开展了一些工作,但是因为保护的约束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更为强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居民收入水平不高。这不仅影响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进展。因此有必要对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问题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逐步实现保护与区域发展的双赢,切实推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本文选择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社区为研究对象,应用实地访谈、问卷调查、田野调查等社会学研究方法和描述统计分析、关联性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的数据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周边区域农业人口数占比高,对自然资源依赖性很强,产业结构过分依赖于农业,人口结构中少数民族人口众多,族类多样。旅游业是该地区支柱性产业,这也在一定程度反映了该地区发展对野生动物植物资源、自然保护区等具有较强的依赖性。2.社区居民的保护意愿和认知都很强,这对于白马雪山保护区开展野生动物工作具有积极作用,具体表现在:(1)超过一半社区居民参与到野生动物巡护活动、宣传教育活动、野生动物保护规划等具体保护措施活动。(2)超过95%的社区居民了解本地保护物种,熟悉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等,这反映了白马雪山保护区周边社区居民具有很强的野生动物保护意识。(3)超过七成的居民认可白马雪山保护区采取的野生动物保护政策和当前的保护方式,而且愿意为保护野生动物而约束自己的生产生活活动及行为。3.关于白马雪山地区野生动物保护对周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周边社区居民从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中获取的收益很少。这种相互影响是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推进保护工作面临的潜在风险。白马雪山野生动物保护主要影响社区居民农林业生产的投入,投入增加比例超过20%的占到44.13%,这表明基于保护的要求对农户农林业生产投入的影响比较大。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及自然保护区对周边社区因保护限制给予的补贴很少,仅有7.58%的社区居民反映收到少量补贴。另外,社区居民在野生动物利用及生态旅游方面参与度很低,不到10%,而且这些参与的社区居民的年均收益仅为 3912.5 元。4.基层管理者的调查显示,所在村庄对自然保护的依赖程度较高,依赖度超过30%的占比达到50%。与此同时,超过五成的基层管理者认为所在村庄为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投入了较大量的人力,但资金投入很少。为了保护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超过40%的基层管理者认为所在村农林业生产的成本投入增加在20%以上才能够满足保护区的需要,但所在村居民并未收到任何补贴。基层管理者目前的认知对于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的未来持续有效发展具有较大影响。5.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当地的行业发展、野生动物资源利用和扶贫产业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具体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影响因子主要有:(1)在积极影响方面,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公因子主要是周边居民宗教信仰、野生动物保护资源利用、周边居民政策认知、野生动物保护约束、野生动物保护普及、野生动物保护收入、周边居民性别等7个方面。(2)在负面影响方面,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公因子主要是周边居民满意度、野生动物保护规划、野生动物保护约束、周边居民受教育程度、野生动物资源利用、野生动物法律法规、周边居民职业性质等7个方面。6.通过模型分析表明,周边居民宗教信仰、野生动物保护资源利用、野生动物保护约束、野生动物保护普及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非常积极影响;周边居民宗教信仰、野生动物保护资源利用有一些积极影响。(2)周边居民满意度、野生动物保护约束、野生动物资源利用、野生动物法律法规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负面影响,野生动物保护规划、周边居民受教育程度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论文最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今后改进相关管理手段与措施的建议,建议白马雪山全面参与到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和技术优势,采取有效政策与措施,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野生动物保护的融合发展。
雷红霞,王晓霞,赵宝云[6](2020)在《绿色发展:延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选择》文中研究表明延安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立足当地资源,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商则商、宜游则游,通过扶持发展特色产业,实现就地脱贫"的精准扶贫思想,用好激活延安自然资源禀赋优势,实施发展绿色产业的四项举措:一是发展以苹果为主导的林果业等绿色产业;二是发展养殖湖羊、中蜂等绿色产业;三是发展森林旅游业及林下经济绿色产业;四是实施"生态补偿脱贫一批"精准脱贫方略。通过实施四项举措,延安实现了脱贫攻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双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乡村振兴是巩固脱贫攻坚战成果的后续战略。实现新时代延安的乡村振兴和全面振兴,必须继续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普永贵,余文兵[7](2020)在《驻地部队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云南藏区的实践与经验》文中指出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是新时代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人民军队从来都是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力量。驻迪庆部队同驻云南其他地区的部队一样,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是迪庆社会经济发展的保障者和推动者,也是迪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中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驻迪庆部队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扶贫攻坚、抢险救灾、生态环境保护、军(警)寺共建等方式,积极参与迪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并逐渐形成学习并尊重民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协助建强基层战斗堡垒;依法治理民族宗教事务;大力培养军队少数民族干部等经验,为全国边疆地区的其他驻军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提供了示范和借鉴。
黎雪[8](2020)在《何为和谐民族关系:木里的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民族关系作为社会关系的一种,随着更大范围的经济一体化,交通、网络、通信的迅速发展,关系网络向外向内延伸,社会单元间的联系加强。在全球化、现代化、城市化的今天,民族关系成为国家建设与发展需面对的重要议题之一。为提供和谐民族关系研究县域典型案例,本文以木里藏族自治县民族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历史与现实的结合考察,定量与定性的相互映证,梳理木里和谐民族关系的形成、发展与现状,总结其经验价值。从历史发展的视角,研究分建国前后对木里和谐民族关系形成的历史基础、曲折发展进行梳理。主要考察了木里建置沿革与多民族分布、世居民族的源与流;从“自下而上”的民间互动,回溯了民间经济、政治、文化往来;从“自上而下”的王朝力量,回顾了中央王朝有利于地方民族关系的政治建构。建国以来,木里民族关系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研究分新中国成立初期、“大跃进”“文革”时期、改革开放以来三个阶段,分别探讨了木里新型民族关系的形成、民族关系发展道路上遭受的挫折、经济社会文化变迁与民族关系的发展。从实证的视角,笔者开展了民族关系田野调查。研究首先阐明了田野调查中衡量木里和谐民族关系的核心要素和影响因素、相关的内涵界定、问卷设计与田野开展情况。调查主要把各民族人口构成及相对规模、居住格局、日常交往、族际通婚、语言使用、民族心理作为木里和谐民族关系考察的六个核心因素。人口结构中的民族关系,包括木里各民族人口构成与相对规模、人口普查结果中反映的社会结构性差异;居住格局中的民族关系,包括各民族地理空间的分布、城乡分布情况、微观个体的邻里关系;日常交往中的民族关系,包括生活场所、工作场所、学校场所、娱乐场所中的民族交往;族际通婚中的民族关系,则基于2015年至2017年乔瓦镇婚姻登记数据、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木里县婚姻登记数据,分析包括族际婚的数量及占比、族际婚中的性别差异、教育边际效应对族际婚的影响;语言使用中的民族关系,包括对民族语言文字使用、汉语言文字使用、双语教育普及的考察;民族心理中的民族关系则通过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民族偏见与歧视的调查情况来呈现。同时,本文对和谐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即外部经济环境、政治环境、人文社会环境进行分析,重点探讨了木里主要经济指标、脱贫攻坚的成绩和挑战、语言环境、宗教环境、教育状况等问题。民族关系的认识维度,从历时与共时、国家与民间、结构与互动的不同维度展开。历史积淀和现实建构共同生成木里民族关系,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继承延续;民间交往和国家力量共同生成木里民族关系,其发展离不开“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两股力量;同时,民族关系也是结构与互动的统一,既通过民族成员的互动交往折射关系的具象情况,又通过赖以生存的外部结构环境影响其发展态势。新时代背景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完善少数民族权利保护、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等路径构成和谐民族关系的时代要求。针对木里当地实际,研究提出夯实和谐民族关系的发展基础,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经济发展“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因地制宜探索地方发展模式的路径。
笪玲[9](2020)在《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脱贫攻坚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对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民族地区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决战区,贫困人口分布的新格局使得扶贫开发工作必须下沉到村、扶持到户。传统的扶贫思路缺乏对贫困社会复杂性的充分认识,破解贫困的过程中脆弱性、无力感及排斥等社会问题严重。村寨旅游扶贫过程中暴露的种种问题正在消弭扶贫成效,迫切需要重新审视村寨旅游扶贫的发展轨迹,科学分析其内生的减贫因子,探索新时期让经济增长成果精准“滴落”到贫困阶层的可持续途径。贵州村寨旅游扶贫经过40余年的发展,在探索减贫道路、培育乡村业态、弘扬民族文化、保护传统村落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全国性经验。梳理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发展历程及经验,探索村寨旅游扶贫在新形势下的新任务和新命题并有效激活其创新发展的动力,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研究整合民族学、经济学、旅游学、地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按照“背景思考—文献梳理—案例分析—实地调研—咨询交流—专题研究—重点突破”的程序,形成“理论研究—样本分析—案例田野”的研究思路。首先,分析村寨旅游扶贫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锁定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的核心命题,确定研究的主要内容、思路、技术路线,整合研究方法,明确论文创新,形成数据来源、案例选择及调研过程的依据;第二,厘清相关概念及理论,对村寨旅游扶贫的功能及特点、可行性及局限性等要素进行系统辨识,为后续研究搭建平台;第三,选择贵州这个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最为典型的省份为研究对象,分析发展村寨旅游扶贫的现实选择及主要阶段;第四,依托“省级层面的整体效果-特定区域的扶贫绩效-样本村的福利感知”搭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评价体系,运用统计描述、扶贫绩效(经济、社会、文化及生态)、福利评估等要素,对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效果进行科学、全面的量化评估;第五,系统总结贵州村寨旅游扶贫中政府主导、国际合作、生态补偿、管护机制、文旅融合、村民主体等成功做法,生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减贫经验。辨析民族村寨旅游扶贫中乡村异化、机会萎缩、贫富差距、公地悲剧、文化消弭等现实挑战,洞悉深层次的约束缺陷;第六,以贵州传统村寨旅游扶贫模式中暴露的问题为逻辑起点,对资源、资金、技术等影响旅游扶贫的常规因子进行分析,把基层治理、产权制度、土地改革、文化资本、政策整合、产业融合等纳入分析框架,锁定“乡村治理”、“土地产权(产业发展)”、“文化增值”三个视角,分别选择典型的案例村寨,探索提升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质量的科学路径;第七,在理论研究、数据分析及案例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未来减贫的任务及特点,形成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战略体系、创新模式、差异化路径及文化价值实现机制。研究方法依托文献收集与综合集成有机结合、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综合运用、案例研究及统计分析法系统集成等思路。质性研究,采用多案例研究的视角,锁定深度田野调查村寨三个,通过“案内分析”及“案间较差”的程序,提高案例研究的有效性;定量研究,设计三个研究层面:(1)全省范围内的统计描述。刻画民族村寨旅游对贫困减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及生态优化等方面的贡献;(2)典型区域的计量分析。选取典型样本(黔东南州),构建村寨旅游扶贫绩效评价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对扶贫绩效进行科学评估;(3)问卷统计及分析。通过问卷跟踪及田野调查,运用重要度-满意度(Importance-Satisfaction Analysis,IPA)分析模型进行村寨旅游扶贫的福利效应评价。随着绝对贫困的消除,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进入由单维走向多维、由非均衡走向均衡、由效率走向共享、由产业单一走向产业协同的重要时期,理顺乡村治理夯实减贫基础、释放资源能量推动产业发、依托地方基因推动文化振兴,是提升村寨旅游扶贫质量、实现振兴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研究获得以下结论:第一,村寨旅游扶贫是民族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重要创造,这一扶贫模式在民族地区具有可行性,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二,村寨旅游扶贫是贵州的重要选择,是民族地区减贫的重要经验;第三,将基层政府的公共性扎根于乡村社会是推动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重要基础;第四,土地是重要的减贫资本,产权制度改革是实现产业融合的重要力量;第五,文化资本是内生的减贫资本,旅游是促进文化资本增值并减缓贫困的重要动力;第六,我国未来的减贫特征,决定贵州村寨旅游扶贫必须形成以巩固主体多元的减贫格局、构建资源联动的减贫体系、撬动资金整合的投资机制、落实“益贫”的制度安排、建立公平发展的产业格局及激活贫困人口的生计资源为核心质量提升战略,落实创新多元化的村寨旅游扶贫模式、探索差异化的村寨旅游扶贫路径、推动市场化的文化价值实现机制等质量提升举措。
杨四文,和莲彩[10](2019)在《浅析香格里拉市林业草原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文中研究指明阐述迪庆州香格里拉市林业草原产业发展现状,并对林业草原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推进林业草原扶贫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思路。
二、香格里拉退耕还林带动脱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香格里拉退耕还林带动脱贫(论文提纲范文)
(2)政策因素对川滇藏交界区域三生空间重构的作用——以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有关生态建设精神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研究区域概况 |
三、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一)数据来源及处理 |
(二)政策因素分析方法 |
1. 评价体系构建。 |
2. 权重确定。 |
3. 综合评价值计算。 |
四、“三生空间”格局变化特征 |
(一)“三生空间”总体格局变化特征和规律 |
(二)“生产空间”急剧扩张 |
(三)“生活空间”趋向集聚 |
(四)“生态空间”稳中略增 |
五、川滇藏交界区域三生空间格局变化与政策效果考量 |
(一)川滇藏交界区域三生空间与政策相关性评价构建 |
(二)“三生空间”格局变化与政策效果分析 |
1.“三生空间”总体变化与政策效果分析 |
2. 生产空间格局变化中的政策效果分析 |
(1)土地开发整理政策使得耕地面积大幅提升 |
(2)产业可持续发展政策促使产业规模化发展 |
3. 生活空间格局变化中的政策效果分析 |
(1)民生工程、招商引资政策使得人口密度大幅增加 |
(2)移民搬迁、集约利用政策促进生活空间集约高效 |
4. 生态空间格局变化中的的政策效果分析 |
(1)环境保护政策促使生态质量持续向好 |
(2)退耕还林政策受海拔影响,生态面积变化不大 |
六、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二)建议 |
(3)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及思路 |
五、资料数据来源 |
六、论文框架内容、创新点及不足 |
第1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1.1 相关概念 |
1.1.1 生态旅游 |
1.1.2 生态旅游业 |
1.1.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
1.2 研究相关理论 |
1.2.1 沟域经济理论 |
1.2.2 山地生态经济理论 |
1.2.3 生态旅游系统理论 |
1.2.4 民族生态旅游理论 |
1.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2.6 民族社会学理论 |
1.2.7 民族经济学理论 |
1.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
1.3.1 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现实选择 |
1.3.2 生态旅游扶贫的重要意义 |
1.3.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
1.3.4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扶贫效应 |
小结 |
第2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 |
2.1 自然地理条件 |
2.1.1 地理环境特点 |
2.1.2 地形地貌特征 |
2.1.3 生态环境条件 |
2.1.4 气候水文条件 |
2.2 综合区位分析 |
2.2.1 交通区位 |
2.2.2 生态区位 |
2.2.3 经济区位 |
2.2.4 旅游区位 |
2.3 历史人文背景 |
2.3.1 历史沿革 |
2.3.2 民族文化 |
2.4 生态旅游资源条件 |
2.4.1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类型 |
2.4.2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特征 |
2.4.3 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及优势 |
2.4.4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 |
2.5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
2.5.1 政治环境因素 |
2.5.2 自然条件因素 |
2.5.3 社会发展因素 |
2.5.4 经济环境因素 |
2.5.5 科技水平因素 |
小结 |
第3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
3.1 生态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
3.1.1 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贯穿于生态旅游业发展 |
3.1.2 推动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
3.1.3 有力促进了川西高原藏区经济社会发展 |
3.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
3.2.1 地理环境特殊 |
3.2.2 生态环境脆弱 |
3.2.3 社会环境复杂 |
3.2.4 经济发展基础弱 |
3.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还非真正的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 |
3.3.2 生态旅游业发展的作用还有待提升 |
3.3.3 环境保护力度不够 |
3.3.4 旅游规划编制工作滞后 |
3.3.5 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 |
3.3.6 生态旅游产品同质化明显 |
3.4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3.4.1 发展理念仍然滞后 |
3.4.2 专业人才较为缺乏 |
3.4.3 管理水平亟待提升 |
3.4.4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
小结 |
第4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时空评价 |
4.1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基本原则 |
4.1.2 评价指标体系 |
4.1.3 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划分 |
4.1.4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
4.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4.2.1 确定指标权重 |
4.2.2 指标总权重 |
4.2.3 评价指标权重一致性检验 |
4.3 评价模型的建立与指标量化分析 |
4.3.1 评价指标量化评分档次 |
4.3.2 评价指标量化与标准化 |
4.3.3 建立评价模型 |
4.4 基于指标模型的时空评价 |
4.4.1 时空评价的重要意义 |
4.4.2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分 |
4.4.3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 |
小结 |
第5章 案例: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
5.1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 |
5.1.1 战略地位显着 |
5.1.2 世界级旅游资源富集 |
5.1.3 旅游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
5.1.4 生态旅游业发展态势总体向好 |
5.2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5.2.1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
5.2.2 旅游可进入性仍然较差 |
5.2.3 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备 |
5.2.4 生态旅游管理水平较低 |
5.2.5 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融合不够 |
5.3 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
5.3.1 高山峡谷生态旅游 |
5.3.2 高原山地生态旅游 |
5.3.3 原生态民族文化生态旅游 |
5.4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思路 |
5.4.1 加速打造“一核两中心” |
5.4.2 着力拓展三轴发展 |
5.4.3 积极建设三个旅游城镇圈 |
5.4.4 扎实推动三大区域发展 |
5.4.5 打造生态旅游业重点和旅游品牌 |
5.5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分析 |
5.5.1 生态旅游业扶贫实践 |
5.5.2 生态旅游业助力乡村振兴 |
5.5.3 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评价 |
小结 |
第6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思路与建议 |
6.1 可持续发展思路 |
6.1.1 以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 |
6.1.2 构建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新格局 |
6.1.3 发展基本原则 |
6.1.4 产业发展路径 |
6.2 可持续发展建议 |
6.2.1 制度保障体系 |
6.2.2 发展对策建议 |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调查问卷 |
附表2: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调查问卷 |
附表3:川西高原藏区主要生态旅游资源定量评价表 |
附表4: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系统构成一览表 |
附表5: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统计表 |
附表6: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表 |
附表7:甘孜州旅游扶贫村统计表(2016-2019) |
附图1: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示意图 |
附图2:国家生态重要性评价图 |
附图3:国家生态脆弱性评价图 |
附图4:四川省五大生态旅游发展片区区位图 |
附图5: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图 |
附图6: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开发空间格局 |
附图7:川西高原藏区旅游景区带动扶贫村分布示意图 |
附图8:川西高原地区高程图 |
附图9:川西高原藏区主要旅游资源分布图 |
附图10: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民族特色村寨分布图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参与的研究课题 |
致谢 |
(4)鲁甸:废墟上开出的花(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浴火重生 |
一、破碎 |
二、温暖 |
三、乔迁 |
四、日子 |
第二章花椒树上结幸福 |
一、梦小康 |
二、破困局 |
三、红八月 |
四、共富裕 |
五、无限美 |
(5)社区居民视角下白马雪山野生动物保护及其对周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社区参与式生态保护几个基本概念 |
1.2.2 自然保护对当地社区影响研究现状 |
1.2.3 社区参与保护的运行机制研究现状 |
1.2.4 国内外文献评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内容构成 |
1.3.2 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 |
1.3.3 研究的意义 |
1.4 技术路线及实施步骤 |
1.4.1 技术路线 |
1.4.2 实施步骤 |
1.5 主要创新点 |
2 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
2.1 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概况 |
2.2 野生动植物资源状况 |
2.3 保护区社区概况 |
2.3.1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
2.3.2 保护区及周边社区主要民族文化和宗教 |
2.4 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 |
2.4.1 组织机构及人员 |
2.4.2 主要管理措施 |
2.5 本章小结 |
3 保护区所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分析 |
3.1 保护区区域整体概况 |
3.2 调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分析 |
3.2.1 人口数量变化分析 |
3.2.2 经济发展变化分析 |
3.3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自然保护区保护活动可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社区居民参与野生动物保护的意愿与认知情况调查分析 |
4.1 数据获取及研究方法 |
4.1.1 数据收集 |
4.1.2 研究方法 |
4.2 样本的基本描述分析 |
4.2.1 受访者基本信息分析 |
4.2.2 受访者工作与野生动物保护相关程度 |
4.3 社区居民参与野生动物保护的意愿与方式方法分析 |
4.3.1 野生动物保护的参与意愿 |
4.3.2 野生动物保护的参与方式 |
4.3.3 野生动物保护活动开展的意愿征求 |
4.3.4 野生动物保护活动开展的参与 |
4.3.5 野生动物保护纳入到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状况 |
4.3.6 野生动物保护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影响体现程度 |
4.4 社区居民对野生动物保护意识与认知情况分析 |
4.4.1 社区居民对野生动物保护现状的了解 |
4.4.2 社区居民对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的了解 |
4.4.3 社区居民对野生动物保护政策的认可程度 |
4.4.4 社区居民对野生动物保护方式的满意程度 |
4.4.5 社区居民对野生动物保护方式的认知 |
4.4.6 社区居民对野生动物保护约束认知 |
4.5 本章小结 |
5 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举措对社区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分析 |
5.1 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分析 |
5.1.1 野生动物保护涉及的利益相关者 |
5.1.2 野生动物保护的利益相关者的关联分析 |
5.2 数据收集与研究方法 |
5.2.1 利益相关者的调查内容和数据获取 |
5.2.2 研究方法 |
5.3 利益相关者的调查与基本数据描述分析 |
5.3.1 农户基本现状分析 |
5.3.2 被调查村的基本情况分析 |
5.4 野生动物保护约束下对农户的影响调查分析 |
5.4.1 对农户农林业生产活动投入的影响调查 |
5.4.2 对农户的收益影响调查分析 |
5.5 野生动物保护约束下对村集体的影响调查分析 |
5.5.1 周边村对自然保护区依赖程度的调查分析 |
5.5.2 为达到自然保护区要求村集体成本投入情况调查分析 |
5.5.3 从自然保护区获取的收益分析 |
5.6 利益相关方调查结果的比较分析 |
5.6.1 获取相关产业收入的比较分析 |
5.6.2 获取自然保护区补贴的比较分析 |
5.6.3 自然保护区不同保护方式方法的比较分析 |
5.7 不同利益相关者投入收益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 |
5.7.1 农户参与自然保护区保护投入收益的影响因素分析 |
5.7.2 村集体参与自然保护区保护投入收益的影响因素分析 |
5.7.3 农户与村集体参与自然保护区保护投入收益的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6 野生动物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联分析 |
6.1 研究方法 |
6.2 野生动物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影响的调查分析 |
6.2.1 野生动物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积极影响的调查分析 |
6.2.2 野生动物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负面影响的调查分析 |
6.3 野生动物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积极影响的关联性分析 |
6.3.1 野生动物保护对行业的影响与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联性 |
6.3.2 野生动物资源利用方式对野生动物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积极影响的关联性 |
6.3.3 扶贫产业发展与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积极影响的关联性分析 |
6.4 野生动物保护对行业负面影响与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负面影响关联性分析 |
6.4.1 野生动物资源利用与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负面影响的关联性分析 |
6.4.2 扶贫产业发展与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负面影响的关联性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
7.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
7.2 野生动物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
7.3 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分析 |
7.3.1 积极影响因子提取 |
7.3.2 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积极影响的回归分析 |
7.4 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分析 |
7.4.1 负面影响因子提取 |
7.4.2 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负面影响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7.5 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因子及程度结果分析 |
7.5.1 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因素分析 |
7.5.2 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8 社区居民参与野生动物保护与发展政策建议 |
8.1 拉动当地经济发展,激励社区居民参与野生动物保护 |
8.1.1 自然保护区提供相关政策手段,促进野生动物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共赢 |
8.1.2 建立居民参与野生动物保护激励机制 |
8.1.3 促进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生活水平 |
8.1.4 以资源开发模式带动脱贫致富,创造“双赢”局面 |
8.1.5 发展多样化体验旅游带动形成当地支柱产业 |
8.2 利用现行法规与制度解决周边居民的发展机制问题 |
8.3 综合平衡各方利益,强化保障机制 |
8.4 开展多样化多媒介的环境教育活动,打造保护区宣传教育平台 |
9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6)绿色发展:延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一、延安由以粮为纲向生态保护发展转型的成功实践 |
(一)生态脆弱是导致延安成为贫困地区的重要原因 |
(二)延安脱贫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仍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
二、退耕还林使延安取得生态环境改善和贫困人口脱贫双赢 |
(一)退耕还林促使延安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
(二)退耕还林助推延安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
三、精准发展具有延安资源禀赋优势的林果业、养殖业、森林旅游业和林下经济等绿色产业 |
(一)精准发展具有延安资源禀赋优势的林果业绿色产业 |
(二)精准发展具有延安资源禀赋优势的养殖湖羊和中蜂绿色产业 |
(三)精准发展具有延安资源禀赋优势的森林旅游业及林下经济 |
(7)驻地部队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云南藏区的实践与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一、历史经验 |
二、驻迪庆部队:促进云南藏区团结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 |
三、促进云南藏区民族团结进步:驻迪庆部队的探索和实践 |
(一)支援基础设施建设 |
(二)扶持产业发展,创造就业条件 |
(三)抢险救灾,保一方平安 |
(四)助推民族教育事业发展 |
(五)投身生态环境保护与整治 |
(六)开展军(警)寺共建,创建和谐寺观 |
(七)宣传红色文化、传承民族文化 |
四、驻迪庆部队参与云南藏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经验 |
(一)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保证军队开展民族宗教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 |
(二) 坚持党的治藏方略,始终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 |
(三)坚持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依法治理民族宗教事务 |
(四)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尊重民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与少数民族群众交朋友 |
(五)坚持协助地方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乡镇村委会以及各群众组织的堡垒作用 |
(六)坚持部队工作与地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有机协同,服务地方建设、保障地方发展 |
(七)坚持大力培养军队少数民族干部,为迪庆发展稳定培养和输送人才 |
余 论 |
(8)何为和谐民族关系:木里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择木里藏族自治县民族关系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
三、研究价值 |
四、研究综述 |
五、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六、研究创新及难点 |
七、木里藏族自治县基本概况 |
第一章 木里民族关系形成的历史基础 |
第一节 木里多民族分布格局的形成 |
一、建置沿革与多民族分布 |
二、木里世居民族的源与流 |
第二节 木里多民族交往的民间互动 |
一、经济交往与民族关系 |
二、政治交往与民族关系 |
三、文化交往与民族关系 |
第三节 中央王朝有利于地方民族关系的政治建构 |
一、中央王朝的土司制度 |
二、中央王朝的改土归流 |
三、木里历史对民族关系的当代启示 |
第二章 建国以来木里民族关系的曲折发展 |
第一节 新中国的建立与木里新型民族关系的形成 |
一、人民政权的建立 |
二、民主改革的推行 |
三、社会主义改造的实施 |
四、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践 |
第二节 “大跃进”“文革”时期木里民族关系遭受挫折 |
一、左倾思想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
二、“文革”对民族关系的破坏 |
三、民族政策的拨乱反正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木里社会经济文化变迁与民族关系的发展 |
一、工业化、市场经济和社会关系结构变化 |
二、民族旅游带来的社会多元及关系结构改变 |
三、大众传播媒介与多民族关系的扩展及互动方式变化 |
四、木里经济的支柱产业:林业和水电 |
第三章 木里民族关系核心要素的实证考察(上) |
第一节 民族关系要素理论确认 |
一、衡量民族关系的核心要素和影响因素 |
二、有关和谐民族关系的内涵界定 |
三、问卷设计与田野调查的开展 |
第二节 人口结构中的民族关系 |
一、各民族人口构成及相对规模 |
二、人口普查结果反映的社会结构性差异分析 |
第三节 居住格局中的民族关系 |
一、各民族地理空间分布 |
二、各民族城乡分布情况 |
三、微观个体的邻里关系 |
第四章 木里民族关系核心要素的实证考察(下) |
第一节 日常交往中的民族关系 |
一、马克思主义交往观的当代意义 |
二、木里民族交往现状 |
三、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木里举措 |
第二节 族际通婚中的民族关系 |
一、乔瓦镇族际婚分析:基于2015年-2017年乔瓦镇婚姻登记数据 |
二、木里县族际婚分析:基于2018年1月-2019年6月木里婚姻登记数据 |
三、木里人口较多民族族际婚特点 |
第三节 语言使用中的民族关系 |
一、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 |
二、汉语言文字的使用 |
三、民汉双语教育的普及 |
第四节 民族心理中的民族关系 |
一、国家与民族认同 |
二、多层次的民族认同 |
三、民族偏见与歧视 |
第五章 木里民族关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民族关系与经济发展 |
一、主要经济指标及增速分析 |
二、木里经济发展政策建议 |
第二节 民族关系与反贫困 |
一、脱贫攻坚的成绩与困难 |
二、木里脱贫攻坚政策建议 |
第三节 民族关系与人文环境 |
一、语言环境宽松 |
二、藏传佛教世俗化现象 |
三、教育状况改善及热点问题评析 |
第六章 木里构筑起和谐民族关系及其价值 |
第一节 木里和谐民族关系经验性价值 |
一、历时与共时的统一 |
二、国家建构与民间交往的统一 |
三、结构与互动的统一 |
第二节 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路径 |
一、完善少数民族权利保护 |
二、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
三、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
四、建立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 |
第三节 夯实和谐民族关系的基础 |
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县 |
二、民族工作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三、经济发展“利益共享,责任共担” |
四、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
五、因地制宜,探索木里发展新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内容及思路 |
四、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 |
五、资料数据来源与田野调查 |
第一章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贫困 |
二、民族村寨 |
三、民族村寨旅游 |
四、旅游扶贫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环境贫困理论 |
二、资源诅咒理论 |
三、精准扶贫理论 |
四、乡村治理理论 |
五、土地产权理论 |
六、文化资本理论 |
第三节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功能及特点 |
一、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功能 |
二、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特点 |
第四节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可行性及局限性 |
一、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可行性 |
二、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局限性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现实选择及发展阶段 |
第一节 贵州民族地区的贫困 |
一、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 |
二、贫困原因错综,贫困治理复杂 |
第二节 贵州民族村寨的主要特征 |
一、是交融散布于崇山峻岭中的“活化石” |
二、拥有着适应山地自然环境的生存智慧 |
三、凝固于自给自足的封闭经济结构之中 |
四、通过仪式性的活动确定社会结构关系 |
五、风险依靠有限自我救助社会组织系统 |
第三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发展条件 |
一、资源禀赋 |
二、脱贫攻坚 |
三、市场驱动 |
第四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发展阶段 |
一、起步期(改革开放-1990年) |
二、成长期(1991年-2010年) |
三、成熟期(2011年-现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效果评估 |
第一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整体效果 |
一、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大格局形成 |
二、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推动经济发展 |
三、民族村寨旅游扶贫促进减贫增收 |
四、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改善人居环境 |
五、民族村寨旅游扶贫重构人地关系 |
第二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绩效评价:以黔东南为样本 |
一、绩效评价样本选择依据 |
二、扶贫绩效计算 |
三、绩效评价分析 |
第三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福利评估 |
一、福利的内涵及测量 |
二、基于可行能力的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福利评估体系 |
三、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福利评估 |
四、福利改进方向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经验及挑战 |
第一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经验 |
一、政府主导:贫困地区的合理逻辑 |
二、搭建平台:高标准开展国际合作 |
三、生态补偿:优化旅游及人居环境 |
四、长效管护:乡村设施的投管机制 |
五、文旅融合:以旅游激活文化传承 |
六、村民主体: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 |
第二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挑战 |
一、异化与重构:传统乡村社会的“脱嵌” |
二、机会与风险:产业机会的盲目与麻木 |
三、能人与穷人:精英剥夺与贫富差距 |
四、扶贫与养贫:难以避免的“公地悲剧” |
五、增长与消亡:贫困减缓中“无根的增长”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案例研究 |
第一节 扶贫困境与乡村治理:来自肇兴侗寨的调查 |
一、肇兴侗寨概况 |
二、肇兴侗寨的传统社会组织及现代意义 |
三、肇兴侗寨旅游扶贫历程 |
四、旅游扶贫中基层行政与乡村社会的拉锯 |
五、破局:村寨旅游扶贫权利的有序归位 |
第二节 扶贫质量与土地产权:来自纳灰村的调查 |
一、万峰林纳灰村概况 |
二、布依族传统的农地习俗 |
三、纳灰村旅游扶贫历程 |
四、华冠背后:景区核心村寨的尴尬 |
五、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提升村寨旅游脱贫质量 |
第三节 扶贫创新与文化资本:来自岜沙苗寨的调查 |
一、岜沙苗寨民族文化 |
二、岜沙旅游扶贫推动民族文化资本化的过程 |
三、岜沙旅游扶贫推动民族文化资本化的问题 |
四、岜沙旅游扶贫创新激活民族文化资本价值 |
第四节 案例思考: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方向 |
一、重组乡村治理结构是破解村寨旅游扶贫困境的重要基础 |
二、重赋乡村产业活力是提升村寨旅游扶贫质量的重要途径 |
三、重构乡村文化价值是促进村寨旅游扶贫创新的重要依托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战略及举措 |
第一节 贵州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战略 |
一、调整贵州村寨旅游扶贫战略的依据 |
二、贵州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战略 |
第二节 贵州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举措 |
一、创新多元化的村寨旅游扶贫模式 |
二、探索差异化的村寨旅游扶贫路径 |
三、推动市场化的文化价值实现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论、不足及展望 |
结论 |
不足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村民访谈提纲 |
附录三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村组干部访谈提纲 |
附录四 部门及案例点主要访谈人员基本信息 |
附录五 “村寨旅游扶贫绩效评价体系的权重赋值”专家打分表 |
附录六 田野工作相关照片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10)浅析香格里拉市林业草原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现状 |
1.1 林草产业三大布局 |
1.2 特色产业 |
1.3 木本油料 |
1.4 森林生态旅游 |
1.5 野生动物驯养繁殖 |
1.6 产业扶贫 |
2 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
2.1 发展不充分、不平衡,存在产业争地现象 |
2.2 资金投入不足,项目实施效果不明显 |
2.3 产业结构欠合理,基地建设标准低 |
2.4 林业产业社会化程度低,产业链不完整 |
2.5 种苗基地薄弱 |
3 发展建议 |
3.1 提高投资单价,保障林业草原产业健康发展 |
3.2 加强基地建设,强化种苗管理 |
3.3 精心打造产业链,促进林草产业纵深发展 |
3.4 开展森林康养服务 |
四、香格里拉退耕还林带动脱贫(论文参考文献)
- [1]稻城县域亚丁景区与周边片区旅游竞合研究[D]. 罗绒昂汪.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2]政策因素对川滇藏交界区域三生空间重构的作用——以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有关生态建设精神为中心[J]. 甘娜,陈红利.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1)
- [3]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蔡新良.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 [4]鲁甸:废墟上开出的花[J]. 次仁罗布. 民族文学, 2020(09)
- [5]社区居民视角下白马雪山野生动物保护及其对周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研究[D]. 梦梦.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
- [6]绿色发展:延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选择[J]. 雷红霞,王晓霞,赵宝云. 安康学院学报, 2020(04)
- [7]驻地部队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云南藏区的实践与经验[J]. 普永贵,余文兵.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4)
- [8]何为和谐民族关系:木里的案例研究[D]. 黎雪.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
- [9]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D]. 笪玲. 西南民族大学, 2020(12)
- [10]浅析香格里拉市林业草原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 杨四文,和莲彩.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19(04)
标签:自然保护区论文; 野生动物论文; 野生动物保护组织论文; 香格里拉论文; 旅游产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