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生物膜反硝化处理高浓度苯酚废水的研究

电极生物膜反硝化处理高浓度苯酚废水的研究

论文摘要

针对当前硝酸盐及酚类物质的污染,结合酚类物质和硝酸盐经常同时出现在工业废水中,在现有微生物处理工艺和方法的基础上,应用电极生物膜反应器(Bio-Electro Reactor:BER)理论,开发研究新型、高效、低运行成本的BER。本实验采用厌氧序批式反应器(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对厌氧污泥进行了146天的驯化,逐步强化其对苯酚(Phenol)及硝酸盐的同时去除能力,筛选出优势微生物;从碳氮比(C/N)、Phenol和硝酸盐氮(NO3--N)浓度、NO2--N浓度、温度四个影响其去除能力的影响因子进行研究,得出:反硝化同时降解Phenol的SBR反应器是切实可行的,处理效果优异。在BER的挂膜实验中进行了微电流反应器、微生物反应器、微电流生物反应器三个相同运行条件下的实验进行比较考察。得出:水温20℃、pH7.0左右时0-55mA的直流电并不会对Phenol及硝酸盐产生降解;微生物反应器与微电流生物反应器各有优点:微电流生物反应器的处理效率较高,微生物反应器的生物膜生长速度要明显快于微电流反应器,但微生物反应器生物膜使用时间短,短时间内出现脱落现象,微电流反应器生物膜附着十分紧密,虽然形成时间长但一旦形成便可长期稳定使用。通过对比试验考察BER的运行效果表明,其在处理效率上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是本实验建立BER的C/N较高,与传统理论的低C/N理论大相径庭,具体原因尚未解释清楚。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 1.2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BER 的原理及特点
  • 2.1.1 BER 的原理
  • 2.1.2 BER 的特点
  • 2.1.3 BER 的结构
  • 2.1.4 影响 BER 处理的主要因素
  • 2.2 国内外 BER 研究现状
  • 2.2.1 当前研究情况
  • 2.2.2 存在的问题
  • 2.2.3 关于 BER 的几个概念
  • 2.3 SBR 反应器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 2.3.1 SBR 法的工作原理及工艺特点
  • 2.3.2 SBR 法的影响因素
  • 3--N 处理现状'>2.4 NO3--N 处理现状
  • 2.5 Phenol 处理现状
  • 2.6 可行性、可靠性分析
  • 第3章 微生物驯化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微生物来源
  • 3.1.2 人工废水的配比
  • 3.1.3 实验装置
  • 3.2 微生物驯化方法
  • 3.3 分析检测方法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驯化过程
  • 3--N 去除的化学计量关系'>3.4.2 COD 与 NO3--N 去除的化学计量关系
  • 3.4.3 结论
  • 3.5 驯化工作展望
  • 第4章 SBR 反应器运行评价
  • 4.1 前述
  • 4.2 实验装置
  • 4.3 实验方法
  • 3--N 的浓度冲击实验'>4.3.1 评价一 PHENOL 和 NO3--N 的浓度冲击实验
  • 3--N 浓度改变 C/N'>4.3.2 评价二 分别固定 PHENOL 和 NO3--N 浓度改变 C/N
  • 2--N'>4.3.3 评价三 加入一定浓度的 NO2--N
  • 4.3.4 评价四低温实验
  • 4.4 分析检测方法
  • 4.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N 的浓度对反应器运行的影响'>4.5.1 评价一 PHENOL 和 NO3--N 的浓度对反应器运行的影响
  • 4.5.2 评价二 PHENOL 对反应器运行的影响
  • 2--N 对反应器运行的影响'>4.5.3 评价三 NO2--N 对反应器运行的影响
  • 4.5.4 评价四温度对反应器运行的影响
  • 4.6 反应器评价工作展望
  • 第5章 BER 挂膜
  • 5.1 实验材料
  • 5.1.1 电路系统
  • 5.1.2 微生物
  • 5.1.3 人工废水
  • 5.1.4 搅拌装置及反应器
  • 5.2 实验装置
  • 5.3 考察目的及方法
  • 5.3.1 微电流反应器
  • 5.3.2 生物反应器和微电流生物反应器
  • 5.4 分析检测方法
  • 5.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5.1 微电流反应器
  • 5.5.2 反应器 A 和反应器 B 挂膜过程比较
  • 5.5.3 结论
  • 5.6 挂膜过程展望
  • 第6章 BER 实验
  • 6.1 实验材料
  • 6.1.1 电路系统和生物膜
  • 6.1.2 人工废水
  • 6.2 实验装置
  • 6.3 实验方法
  • 6.3.1 目的
  • 6.3.2 保证条件
  • 6.3.3 考察项目
  • 6.3.4 取样方法
  • 6.3.5 计划取得的数据
  • 6.4 分析检测方法
  • 6.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6 BER 实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不同金属离子对稻田自然生物膜磷酸酶活性的影响[J]. 土壤 2020(03)
    • [2].抗菌肽的抗生物膜机理研究进展[J]. 生物工程学报 2020(07)
    • [3].微藻生物膜培养装置的研究进展[J]. 应用化工 2020(08)
    • [4].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研究及防治进展[J].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9(07)
    • [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研究进展[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9(13)
    • [6].浅谈生物膜特性与利用[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7(09)
    • [7].饮料灌装车间生物膜形成的物质条件和环境因素[J]. 中外酒业·啤酒科技 2018(07)
    • [8].自然环境中的多物种生物膜:研究方法及社群相互作用[J].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7(01)
    • [9].神通广大的“生物膜”[J]. 农药市场信息 2017(07)
    • [10].不同负荷下生物膜脱落与载体生物膜生物特性的相互影响[J]. 环境科学学报 2017(08)
    • [11].抗生素与抗菌药物协同作用防控生物膜的研究进展[J]. 微生物学杂志 2017(03)
    • [12].蓝科肤宁医用愈肤生物膜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27)
    • [13].天然药物防治生物膜的研究进展[J]. 中药材 2015(04)
    • [14].生物膜“穿越”题的知识映射分析[J]. 教学考试 2017(15)
    • [15].碳纤维束生物膜修复技术在景观湖泊水体净化处理中的研究进展[J]. 城市地理 2016(24)
    • [16].生物膜蛋白功能归纳及相关题型[J]. 中学生理科应试 2017(03)
    • [17].“生物膜”考点及例题解析[J]. 中学生理科应试 2014(04)
    • [18].聚焦“生物膜的结构、功能和应用”[J]. 试题与研究 2011(24)
    • [19].基于食源性细菌群体淬灭的生物膜控制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2020(19)
    • [20].氟化物对变形链球菌耐氟菌株生物膜形成的影响[J]. 口腔医学研究 2019(06)
    • [21].皮肤创伤后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感染的治疗效果研究[J]. 当代医学 2016(16)
    • [22].2016年中国-欧盟医药生物膜科学与技术研讨会第二轮通知[J]. 水处理技术 2016(09)
    • [23].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在表皮葡萄球菌和白假丝酵母菌混合生物膜形成中的作用研究[J].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5(01)
    • [24].一体化生物膜技术处理农村生活污水试验分析[J]. 科技与创新 2015(15)
    • [25].模拟回用水管道生物膜特征及其对铁、锰的富集[J]. 中国给水排水 2013(19)
    • [26].植物对河滨人工护坡基质上生物膜酶活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10)
    • [27].给水管网中水流流速对生物膜形成的影响[J]. 生物化工 2020(05)
    • [28].临床分离表皮葡萄球菌相关基因与生物膜表型的关系[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4(11)
    • [29].生物膜形成菌感染局部细胞因子的变化[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05)
    • [30].溶菌酶脂质体的制备及其对生物膜的剥离作用[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1)

    标签:;  ;  

    电极生物膜反硝化处理高浓度苯酚废水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