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雷公藤内酯二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雷公藤内酯醇,雷公藤内酯二醇,分离,电容特性
雷公藤内酯二醇论文文献综述
喻均[1](2006)在《雷公藤内酯醇、内酯二醇的分离与电容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雷公藤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其有效成分雷公藤内酯醇(T_(10))、雷公藤内酯二醇(T_8)在治疗风湿病、皮肤病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工业上常用的雷公藤多苷片制造流程主要包括提取、浓缩、萃取、柱层析等主要工段。 论文以雷公藤前段浸膏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前处理过程后,以正己烷-乙酸乙酯-乙醇-水(1∶1∶1∶1)为溶剂系统,使用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提纯雷公藤内酯醇,得到了含量为11.8%的雷公藤内酯醇粗品;另外还以雷公藤根皮为原料,经过提取、正丁醇-水(1∶1)溶剂系统萃取,离心薄层色谱分离、结晶等过程得到了纯度较高的雷公藤内酯二醇晶体,并考察了萃取系统,原料浓度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论文还测量了柱层析工段洗脱液的电容,研究了洗脱液电容与雷公藤内酯醇、雷公藤内酯二醇含量之间的关系,并根据电容曲线的特性提出了一种雷公藤多苷片生产中质量在线检测的方法,并在实际生产中得到应用。(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6-06-01)
马鹏程,吕燮余,陈沄,张崇璞,张永刚[2](1990)在《从雷公藤中分离出一种新成分—雷藤内酯二醇(简报)》一文中研究指出从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 f.)的根及叶中分离出一种新单体.该单体为白色簇状结晶,mp 260~262℃,是经柱层析分离,并以甲醇重结晶而得.根据其化学反应、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二维核磁共振相关谱等数据分析,推定其化学结构为(Ⅰ).此(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期刊1990年02期)
雷公藤内酯二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 f.)的根及叶中分离出一种新单体.该单体为白色簇状结晶,mp 260~262℃,是经柱层析分离,并以甲醇重结晶而得.根据其化学反应、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二维核磁共振相关谱等数据分析,推定其化学结构为(Ⅰ).此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雷公藤内酯二醇论文参考文献
[1].喻均.雷公藤内酯醇、内酯二醇的分离与电容特性[D].浙江大学.2006
[2].马鹏程,吕燮余,陈沄,张崇璞,张永刚.从雷公藤中分离出一种新成分—雷藤内酯二醇(简报)[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