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男子职业网球选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职业网球,男子,竞技特征,成都规律
男子职业网球选手论文文献综述
林伟伟,秦敬刚,陈正[1](2018)在《世界高水平男子职业网球选手竞技特征、成才规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借助SWOT分析和博弈论对世界职业男子网球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世界男子职业网球运动员职业生涯年限缩短,身体形态朝着更加高大强壮的趋势发展;职业网球在世界上推广范围更宽,欧洲已经取代美国成为新的霸主;男子职业网坛的竞争更加激烈,提高参赛质量和效率是在竞争中获得优势的关键。我国男子网球可持续发展必须依照发展规律,抓好后备力量建设,夯实网球人才基础;依靠创新培养模式,抓住历史机遇,发挥多元途径作用;依托政府和社会资源,抓好赛事体系构建,搭建国内竞训平台;依据现实条件,抓稳教练培养工作,打造高端智训队伍。(本文来源于《武汉体育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芮正斌[2](2018)在《男子职业网球选手单打比赛制胜特征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由于网球运动在我国快速的发展,在职业网球赛场上也出现了不少我国男子职业网球选手,但是我国男子选手的比赛成绩并不理想,在世界排名也较靠后,与国际选手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缩短与国际选手的差距,我国很多专家开始了对网球项目制胜规律进行研究,其中有定性研究,也有定量研究,但是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较少,此外,在职业网球单打项目上研究得也比较少,尤其是硬地场男子单打比赛制胜特征,这为本课题的探索研究预留了很大的空间。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录像统计法、访谈法等方法对世界顶尖男子职业网球选手进行研究,选取了四大满贯赛事的职业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并对男子职业网球比赛特征、击球拍次结构、发球技术、接发球技术、选手制胜分、得失分类型以及制胜因素进行研究,目的是探寻男子职业网球选手在硬地场的制胜特征,试图为我国男子职业网球选手和教练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同时也为网球运动在我国发展尽微薄之力,通过对男子职业网球选手进行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在场地方面,不同网球场地摩擦力和球速不同,对运动员的技术要求不一样。2、拍次结构分布方面,男子职业网球选手得失分大多在前5拍,多拍回合较少,运动员有61.9.%得失分也在前5拍完成,获胜的运动员前几拍得分较多是男子单打制胜特征之一。3、在发球技术方面,胜方运动员一发得分率、二发得分率高于负方,且发球双误少于负方,接发球技术方面,胜方运动员在接一发得分率和接二发得分率高于负方,其次,胜方运动员破发成功率也高于负方,高质量的发球以及较强的接发球能力是运动员的制胜特征之一。4、在击球制胜分方面,胜负双方运动员在反手、高压、放小球、凌空抽击技术指标上制胜分相近,这些指标并不是决定比赛的关键,而获胜方的发球、正手、截击制胜分多于对手且能力要强于对手,才是男子职业网球选手获胜的关键。5、得失分特征方面,胜负双方得分方面都是主动得分>非受迫性失误>受迫性失误得分;而胜方运动员的主动得分大于负方运动员的主动得分,失误方面胜方少于负方,尤其是非受迫性失误胜方少于负方是运动员的制胜特征之一。6、男子职业网球选手的制胜因素主要为6个方面,分别为快、准、稳、全、抢、变,不同制胜因素的相互组合成为了比赛中运动员的制胜特征。(本文来源于《成都体育学院》期刊2018-05-26)
黄婧,马明兵[3](2018)在《男子职业网球选手单手反拍技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翻阅近叁年ATP积分排名,排名前二十的选手中使用单手反拍的选手比重不到30%,其余都被双手反拍占领。在国内,各个水平层次的的网球球手都以双手反拍为主,大多数人对这两种反拍类型都有一定的偏见。这次研究是对这两种反拍选手在比赛中反拍的技战术运用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合数据,深入的探究单手反拍,分析出单手反拍在现今网坛使用率低的原因,便于减少国内各层次网球球手对两种反拍类型的偏见,促进单手反拍在国内的发展。此次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录像分析法、逻辑分析法,以2016年7月25截止前ATP积分排名靠前的叁名单反选手为研究对象,选取其在2016年四大满贯的比赛录像进行反拍的技战术对比分析。(本文来源于《体育世界(学术版)》期刊2018年02期)
吴君柱[4](2015)在《优秀男子职业网球选手不同战术阶段击球落点区域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网球运动的发展,技术发展更加成熟,这就要求高水平运动员要充分的发挥和利用优势技术来分配战术行为。网球场的空间区域是战术利用的一部分,利用好各战术阶段的击球落点区域,在网球比赛中起着积极的作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统计出德约科维奇,瓦林卡,费雷尔,费德勒不同战术阶段击球落点区域的使用率和使用效果,找出优秀网球运动员在击球空间利用上的共性,通过对比分析他们四个人在发球阶段,不同发球,不同区域的发球落点区域,发球后第叁拍的击球落点区域,接发回球落点区域与发球的角度及相持阶段击球方式与落点区域的使用率与得分率进行整体分析,分析其在不同的发球区,一发、二发不同的发球落点及第叁拍击球落点区域特征,接发球落点与发球角度的关系,接发阶段第四拍的落点运用特征,相持阶段击球方式与落点区域特征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男子网球运动员在比赛不同战术阶段,能够很好的借鉴世界优秀网球运动员在比赛中所利用的落点区域,并针对性的进行训练,加强发球阶段、接发阶段以及相持阶段中对击球落点区域的控制。通过研究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发球战术阶段(1)一区发一发时落点选择上是外角>内角>中间。(2)不管一区还是二区,赢球率都是外角>内角>中间。(3)二发时中路的使用率远远的高于了外角与内角的使用率,一区时中路>内角>外角,二区时中路>外角>内角。(4)使用率最多的是一区发外角击左路(1,2,3),占68.6%,其次。二区发外角击右路(7,8,9)占53%。(5)发球后第叁拍正手侧身击球主要是将球击到击2,3区域的使用率最高,占了52.7%。(6)发球后第叁拍采用正手抽球将球击到第3区域的比率最高,占35.4%。2+3区域的使用率占了近49.6%。(7)反手抽球和削球上,第叁拍击球的落点在选择上主要是以2,3区域为主。2接发球战术阶段(1)接发球除了在选择回球线路上大多都是回中路和对手的左路,更多的是把球推向中后场,击球越深效果越好。(2)接发球采用抽球主要是回斜线和中路,且回球落点主要集中在后场。(3)在一区的削球主要落点中路(5,6),在二区削球落点主要集中在第2,3,6叁个区域。(4)第四拍回球落点的区域第9区域占比例最高,其次是第3区域,第叁是第6区域。(5)第四拍正手抽球,正手侧身都是以抽2,3和8,9为主,反手抽球,反手削球都是以回2,3区域为主。(6)第四拍正手侧身击球落在2,3,8,9的赢球率都很高。3相持战术阶段(1)五拍及五拍以上主要是利用斜线与斜线的对决,尽量将球回深,当球处于自己优势位置的时候主动变线是优秀运动员所具备的能力。(本文来源于《武汉体育学院》期刊2015-05-01)
王斌[5](2014)在《男子顶尖职业网球选手单打比赛中正手战术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德约科维奇、纳达尔、费德勒及穆雷4位世界男子顶尖选手单打比赛中正手的战术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位选手无论是发球局还是接发球局中,正手的使用频率被迫呈现出随着拍数的增加而减少的趋势,且在本方发球局中第3拍使用正手进攻的频率最高;高水平的正手主动变线,深落点和大角度的连续进攻,及善于使用正手大斜线与反斜线为自己创造得分机会是当今世界顶尖男子职业选手正手战术的基本特征。(本文来源于《体育科技文献通报》期刊2014年12期)
郭健,鲁波[6](2012)在《职业男子网球选手硬地比赛发球落点与接发球技战术关系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8名世界优秀男子网球选手在2011年和2010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以及2010年美国网球公开赛中的20场比赛的接发球技术、接发球落点和接发球线路进行分析,找出世界男子职业网球选手硬地比赛中发球落点与接发球技战术的关系特征。(本文来源于《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6期)
姜富生,刘亚,米宏伟[7](2011)在《男子职业网球选手在叁种不同场地单打比赛中技战术特点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本文通过对比赛录像的分析找出男子职业网球选手在叁种不同场地单打比赛中的得失分现状与技术、战术选择规律,探讨在叁种不同场地男子单打比赛中,技战术运用变化的规律,提高运动员比赛能力。研究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比较研究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男子职业网球选手在叁种不同场地的24场大满贯决赛和部分半决赛的12位选手进行研究分析。所有选手均为2010年世界男子职业网坛排名前十的选手。(本文来源于《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期刊2011-12-07)
米宏伟[8](2011)在《男子职业网球选手在叁种不同场地单打比赛中技战术特点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男子职业网球选手在叁种不同场地(硬地、草地、红土地)网球单打比赛技战术特点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目的:本文对比赛录像的分析找出男子职业网球选手在叁种不同场地网球单打比赛中的得失分现状与技术、战术选择规律,探讨在叁种不同场地网球单打比赛中,做好哪些环节、采用不同的技战术能帮助选手获得胜利。研究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12位男子职业网球选手在叁种不同场地的24场大满贯决赛和部分半决赛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 1在结束频率方面第2拍出现最高,第3、4、5拍硬地和草地的结束频率也要高于红土地,红土地比赛第7拍到第14拍的争夺比硬地和草地更为激烈。2发球阶段得失分草地数据要高于硬地和红土地,相持阶段红土和硬地要高于草地;技战术方面草地场地更多采用发球和发球后抢攻,红土和硬地相持阶段技战术运用更多。建议:1男子职业网球选手在参加不同场地上举办的比赛之前,要提前一周左右去适应场地。2以参加草地比赛为主的运动员,在平时的训练中应加强前叁拍的训练,加强发球的速度力量,大力发展运动员的进攻能力。3以参加硬地比赛为主的运动员在加强发球和前叁拍的基础上也应注意相持阶段。4参加红土地比赛为主的运动员,在平时的训练中应增加第一发球的旋转和角度增加发球的稳定性为发球后的抢攻和相持阶段奠定基础,提高运动员的相持和防守能力。5在接发球局里应该保证接发稳定性的基础上提高接发球质量。(本文来源于《沈阳体育学院》期刊2011-03-15)
胡柏平,李娜,林晓明[9](2010)在《世界优秀职业网球男子选手技战术特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统计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费德勒与纳达尔大满贯决赛的技战术运用的特点进行对比分析,探寻世界男子职业网球选手的技战术特征,以期为我国网球运动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吉林体育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3期)
刘庆富[10](2010)在《世界优秀男子职业网球单打选手草场技战术实力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统计、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以2008、2009年温网的四位选手为研究对象,对技战术的运用特征进行全面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草场对网球选手技术的影响有:发球和底线击球时的球速更快、反弹角度更小,使得运动员接发球时需要更好的预判意识以及灵敏的反应;优秀运动员能够充分利用草场球速快的特点,采用上网战术。2每拍结束频数的分布特征是:前4拍为64.9%;前6拍为83%。较胡亚斌的研究结果,现今前4拍和前6拍的结束频数各增加7.9%和9%。表明运动员发球能力和进攻能力在草场比赛更容易得到发挥,发球局占有很大优势。3(1)从常规技术统计来看,费德勒的表现最全面,纳达尔最稳定,穆雷相对也还可以,罗迪克的表现一般。(2)发球局得失分统计分布上,纳达尔在自己的发球局失分比例最少,只有24%,费德勒是25%,穆雷是26%,罗迪克为27%。四位运动员在自己发球局中的失分比例,依次递升,这说明在发球局保发方面,纳达尔>费德勒>穆雷>罗迪克。(3)发球技术统计分析,费德勒、纳达尔表现的更加全面、稳定,罗迪克、穆雷的一发与二发相差较大。(4)接发球局得失分统计分布上,得分比例最高的是穆雷的41%,依次是纳达尔的40%,费德勒的37%,罗迪克的32%,四位优秀运动员得分比例依次递减,这说明在接发球局的破发方面穆雷>纳达尔>费德勒>罗迪克。(5)接发球技术方面,穆雷不论在接一发还是接二发上,都明显强于其他选手;费德勒接一发能力也比较突出,接二发没有明显优势;纳达尔接一发、接二发上相对比较稳定,但是质量并不高;罗迪克的接发球能力一般。(6)由发球局与接发球局短板、多板得分率比较可知,四位优秀运动员在发球局与接发球局的得分效率具有明显差异。这些表明,网球运动员在发球局与接发球局表现出不同的竞技水平。4多板相持阶段变线能力上看,纳达尔的成功率高达66%,依次是费德勒的60%,穆雷的59%,罗迪克的55%。这说明在多板相持阶段的稳定性上,纳达尔>穆雷>费德勒>罗迪克。5四位运动员在得分拍的落点上没有明显差异,都是后场>中场>前场。从前中后场得分分布统计上看,费德勒与罗迪克的得分分布比较接近,纳达尔与穆雷的得分分布比较接近,这说明费德勒、罗迪克的上网次数较纳达尔、穆雷多。(本文来源于《北京体育大学》期刊2010-05-25)
男子职业网球选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由于网球运动在我国快速的发展,在职业网球赛场上也出现了不少我国男子职业网球选手,但是我国男子选手的比赛成绩并不理想,在世界排名也较靠后,与国际选手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缩短与国际选手的差距,我国很多专家开始了对网球项目制胜规律进行研究,其中有定性研究,也有定量研究,但是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较少,此外,在职业网球单打项目上研究得也比较少,尤其是硬地场男子单打比赛制胜特征,这为本课题的探索研究预留了很大的空间。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录像统计法、访谈法等方法对世界顶尖男子职业网球选手进行研究,选取了四大满贯赛事的职业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并对男子职业网球比赛特征、击球拍次结构、发球技术、接发球技术、选手制胜分、得失分类型以及制胜因素进行研究,目的是探寻男子职业网球选手在硬地场的制胜特征,试图为我国男子职业网球选手和教练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同时也为网球运动在我国发展尽微薄之力,通过对男子职业网球选手进行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在场地方面,不同网球场地摩擦力和球速不同,对运动员的技术要求不一样。2、拍次结构分布方面,男子职业网球选手得失分大多在前5拍,多拍回合较少,运动员有61.9.%得失分也在前5拍完成,获胜的运动员前几拍得分较多是男子单打制胜特征之一。3、在发球技术方面,胜方运动员一发得分率、二发得分率高于负方,且发球双误少于负方,接发球技术方面,胜方运动员在接一发得分率和接二发得分率高于负方,其次,胜方运动员破发成功率也高于负方,高质量的发球以及较强的接发球能力是运动员的制胜特征之一。4、在击球制胜分方面,胜负双方运动员在反手、高压、放小球、凌空抽击技术指标上制胜分相近,这些指标并不是决定比赛的关键,而获胜方的发球、正手、截击制胜分多于对手且能力要强于对手,才是男子职业网球选手获胜的关键。5、得失分特征方面,胜负双方得分方面都是主动得分>非受迫性失误>受迫性失误得分;而胜方运动员的主动得分大于负方运动员的主动得分,失误方面胜方少于负方,尤其是非受迫性失误胜方少于负方是运动员的制胜特征之一。6、男子职业网球选手的制胜因素主要为6个方面,分别为快、准、稳、全、抢、变,不同制胜因素的相互组合成为了比赛中运动员的制胜特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男子职业网球选手论文参考文献
[1].林伟伟,秦敬刚,陈正.世界高水平男子职业网球选手竞技特征、成才规律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8
[2].芮正斌.男子职业网球选手单打比赛制胜特征的初步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8
[3].黄婧,马明兵.男子职业网球选手单手反拍技术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
[4].吴君柱.优秀男子职业网球选手不同战术阶段击球落点区域特征分析[D].武汉体育学院.2015
[5].王斌.男子顶尖职业网球选手单打比赛中正手战术特征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4
[6].郭健,鲁波.职业男子网球选手硬地比赛发球落点与接发球技战术关系特征分析[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7].姜富生,刘亚,米宏伟.男子职业网球选手在叁种不同场地单打比赛中技战术特点对比研究[C].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2011
[8].米宏伟.男子职业网球选手在叁种不同场地单打比赛中技战术特点对比研究[D].沈阳体育学院.2011
[9].胡柏平,李娜,林晓明.世界优秀职业网球男子选手技战术特点分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
[10].刘庆富.世界优秀男子职业网球单打选手草场技战术实力评估[D].北京体育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