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农村儿童青春发动事件的现况及青春发动时相提前儿童的心理健康

安徽省农村儿童青春发动事件的现况及青春发动时相提前儿童的心理健康

论文摘要

目的了解安徽省农村儿童青春发动相关事件的年龄分布特征,分析青春发动时相提前与体力活动、父母打工类型以及抑郁症状、心理病理症状的关联。方法以我省6个地市农村中小学三年级至初三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我评价的问卷调查青春发动期相关事件出现情况,同时调查该儿童父母外出打工情况,采用儿童抑郁量表(Children’s Depression Inventory,CDI)评定抑郁症状,共获得有效问卷4 581份。采用半数年龄概率单位回归法计算出本样本的半数月经初潮年龄,利用百分位数法对青春发动相关事件自评总分进行分组,分析总分第75百分位数(P75)以上以及不同青春发育自评(Pubertal Development Scale,PDS)分期儿童的体力活动情况、父母打工史、抑郁状况和心理病理症状。结果研究对象年龄范围为8~17岁,平均年龄为13.29岁。其中男童占48.2%,女童占51.8%。女童乳房发育TannerⅡ期(B2)年龄的P25、P50和P75分别为9.27、10.29和11.42岁,Ⅳ期(B4)年龄的P25、P50和P75分别为13.99、15.87和18.00岁;阴毛发育TannerⅡ期(FP2)年龄的P25、P50和P75分别为10.39、11.55和12.83岁,Ⅳ期(FP4)年龄的P25、P50和P75分别为16.13、18.33和20.83岁;月经初潮年龄的P25、P50和P75分别为11.73、12.74和13.85岁。男童生殖器发育TannerⅡ期(P2)年龄的P25、P50和P75分别为9.41、10.81和12.44岁,Ⅳ期(P4)年龄的P25、P50和P75分别为15.35、16.64和18.03岁;阴毛发育MP2期年龄的P25、P50和P75分别为9.91、11.24和12.74岁,MP4期年龄的P25、P50和P75分别为15.07、16.18和17.38岁;首次遗精年龄的P25、P50和P75分别为13.46、15.36和17.54岁。女童8岁时还未发育者占91.2%,但从14岁开始逐渐有个体完成发育,到15岁时全部均已发育。男童中,8岁时仍未发育的占94.4%,到17岁时全部均已发育,但8~17岁样本中均未见到发育完成的个体。在本研究中,儿童自我评价的青春发动各事件的Tanner分期与自我评价的PDS分期一致性较高,Kendall系数为0.69~0.76,P值均<0.001。青春发动时相提前组女童一周活动次数及平均每天静坐时间均高于发动时相正常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青春发动时相提前组男童与发动时相正常组男童在上述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春发动时相提前组的男童抑郁症状报告率明显高于发动时相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论男童还是女童,青春发动时相提前组的心理病理症状报告率均高于发动时相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童P<0.01,女童P<0.05)。不同父母打工类型的男童发育事件评分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父母都打工超过一年组>父亲单独打工组>父母均在家或打工时间不超过一年组>母亲单独打工组。不同父母打工类型的女童发育事件评分及男女童青春发动时相评价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表现为父亲单独打工组>父母都打工超过一年组>父母均在家或打工时间不超过一年组>母亲单独打工组。结论青春发动时相提前与抑郁、心理病理症状、体力活动等多种心理行为问题关系密切,对青春发动时相提前的儿童进行早期筛查,为健康促进干预寻求合适机会,将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改善产生积极影响。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研究背景
  • 1 青春发动期发育事件评价
  • 2 青春发动与性腺功能初现和肾上腺皮质功能初现
  • 3 青春发动时相和青春发动时相的长期变化
  • 4 青春发动时相与儿童健康
  • 5 我国儿童青春发动事件年龄范围和自我评价方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调查内容与评价方法
  • 1.3 调查方法及质量控制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自评青春发动期重要发育事件的年龄分布情况
  • 2.2 青春发动期重要发育事件自我评价 Tanner 分期与 PDS 分期
  • 2.3 青春发动时相提前儿童的体力活动
  • 2.4 青春发动时相提前儿童的抑郁症状
  • 2.5 青春发动时相提前儿童的亚健康症状和亚健康状态
  • 2.6 父母外出打工经历与子女青春发动时相提前
  • 附:青春发动期重要发育事件年龄分布计算结果
  • 3 讨论
  • 3.1 青春发动期各相关事件的启动通常是青春发动的重要标志
  • 3.2 TannerⅡ期年龄的比较
  • 3.3 青春发动时相与身心健康
  • 3.4 父母打工情况对青春发动的影响
  • 4 本研究不足之处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青春发动时相队心理健康与行为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科研和社会实践经历
  • 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的科研论文
  • 致谢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女童月经初潮提前可能是童年期创伤经历精神病理症状风险的预警症状[J]. 中国学校卫生 2020(03)
    • [2].农村青少年不同时期家庭逆境与精神病理症状的关联[J]. 中国学校卫生 2020(04)
    • [3].中学生健康素养和手机使用依赖与发生心理病理症状的关联[J]. 心理月刊 2020(20)
    • [4].大学生的留守经历与心理韧性、心理病理症状[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4(03)
    • [5].首发偏执型精神分裂症事件相关电位P_(300)与记忆功能和精神病理症状关系的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06)
    • [6].长期服用氯氮平的精神分裂症慢性期患者体重指数与精神病理症状关系[J]. 世界临床药物 2010(08)
    • [7].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分析[J]. 海南医学 2013(03)
    • [8].精神分裂症共病超重或肥胖的临床特征及风险因素[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0(03)
    • [9].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对比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4(11)
    • [10].心理病理症状在童年期虐待与医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关联中的中介作用[J]. 卫生研究 2016(02)
    • [11].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9(07)
    • [12].胰岛素瘤误诊为精神病2例报告解析[J]. 中外医疗 2011(33)
    • [13].温胆汤治疗Ⅱ型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探析[J]. 当代医药论丛 2019(23)
    • [14].我对爬蜂的区分及预防[J]. 中国蜂业 2013(31)
    • [15].大学生生活事件与复原力、心理病理症状的关系[J]. 精神医学杂志 2015(06)
    • [16].羔羊巴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J]. 现代农业科技 2013(15)
    • [17].齐拉西酮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J].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08(02)
    • [18].长期氯氮平治疗的男性精神分裂症病人身体质量指数与精神病理症状的关系[J].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8(05)
    • [19].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光学疗法及其应用展望[J]. 中国工程科学 2020(03)
    • [20].心理病理症状、应对方式及冲动控制在童年期虐待与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关联中的中介作用[J]. 卫生研究 2018(04)
    • [21].编读往来[J]. 文化纵横 2016(01)
    • [22].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水平分析[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5(03)
    • [23].家畜腹围异常症状鉴别诊断[J]. 中国畜牧兽医 2008(02)
    • [24].慢性阻塞性肺气肿52例护理体会[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05)
    • [25].冠心病病人的康复护理[J]. 现代养生 2013(10)
    • [26].仔猪腹泻的病理症状及综合防治措施[J].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2(07)
    • [27].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测定的意义[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16)
    • [28].心理病理症状在母亲教养方式与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关联中的中介作用分析[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7(08)
    • [29].开展婴儿抚触的益处[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01)
    • [30].丙戊酸镁联合帕利哌酮治疗精神分裂症23例疗效观察[J]. 山东医药 2011(23)

    标签:;  ;  ;  ;  

    安徽省农村儿童青春发动事件的现况及青春发动时相提前儿童的心理健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