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弹规律论文-张华伟,吴佳璐

回弹规律论文-张华伟,吴佳璐

导读:本文包含了回弹规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轧制差厚板,纵向弯曲,回弹,退火

回弹规律论文文献综述

张华伟,吴佳璐[1](2019)在《轧制差厚板纵向弯曲回弹规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推动轧制差厚板在汽车梁结构件上的应用,以U型件为对象,研究了轧制差厚板的纵向弯曲回弹特性。首先完成了差厚板U型零件纵向弯曲成形数值模拟,分析了差厚板的回弹趋势,讨论了差厚板的应力分布,揭示了差厚板弯曲回弹规律,探讨了差厚板等效应力的影响因素,并通过试验对回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不均匀的应力分布是纵向弯曲的差厚板U型件沿弯曲轴方向上回弹不一致的根本原因,退火处理能够减小差厚板卸载前后的应力差,从而实现抑制差厚板回弹的作用。差厚板的板料尺寸、厚度、过渡区长度均会对差厚板的等效应力造成较大影响,从而改变差厚板的回弹大小及分布。另外,差厚板零件不同厚度部位的回弹相互牵制,使得各部分的回弹量趋向一致,从而导致差厚板的回弹量均介于薄、厚等厚板之间。(本文来源于《中国冶金》期刊2019年08期)

陈钟,程明,张瑞菊,陶泽峰,钱劲松[2](2019)在《湿度波动下红土砾料动态回弹模量演变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红土砾料在反复碾压和旱季日晒作用下发生的硬结现象,采用室内动态回弹模量试验,提出合适的应力加载序列,对比分析应力状态、湿度波动、压实度等对动态回弹模量的影响,从荷载反复作用及湿度波动时的回弹模量演变规律揭示硬结机理。试验表明:红土砾料回弹模量随着应力水平增加而增大,较高围压时提高应力水平对回弹模量的贡献值更大,其他湿度状态与最佳湿度状态下回弹模量比值范围为0.27~4.07,压实度增大使回弹模量比值逐渐减小;回弹模量随着荷载作用次数增加先小幅上升后逐渐平稳,干湿循环状态的最终模量值比干化状态明显偏小。红土砾料底基层硬结的原因:一方面富含氧化铝矿物的红土砾料在压实度增大和荷载反复作用下,回弹模量增大趋稳;另一方面旱季日晒降低了含水率,相邻颗粒在基质吸力的作用下吸附成整体,形成光亮板结体。(本文来源于《公路》期刊2019年07期)

张文沛,胡志力,李欢欢,华林[3](2019)在《车用铝合金板材回弹规律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车用铝合金材料的成形加工过程中,回弹是主要的成形缺陷之一并且较难控制。本研究对车用6061铝合金板材进行了室温拉伸试验获得其应力-应变曲线并建立改进的Johnson-Cook本构模型。该模型被应用于V形弯曲试验的有限元仿真中,研究不同各向异性屈服准则对板料回弹预测精度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应用YLD2000-2d屈服准则时其预测精度较高,同时也验证了该模型用于回弹分析的有效性。进一步探究不同因素如变形程度,冲压速度,摩擦条件,压边力等对铝合金板材回弹行为的影响规律,并应用于铝合金发罩内板的冲压成形过程,能够有效减小工件的回弹。(本文来源于《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期刊2019年07期)

耿静[4](2019)在《基于黏弹塑性模型的弯管回弹规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管材在航天、汽车、船舶、化工等行业应用广泛,人们通常根据需要对管材进行弯曲加工。壁厚减薄和截面畸变等弯管成形缺陷可通过使用芯棒等工艺措施加以改善,而回弹是无法避免的。回弹是评价管材弯曲加工质量最重要的指标,精确预测和控制管材弯曲回弹量在工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基于线弹性-幂强化本构模型建立了金属材料弯管回弹模型,回弹公式推导过程中考虑了管材壁厚和应变中性层偏移对弯管回弹角度的影响。应用ABAQUS模拟弯管瞬时回弹过程,选取弹塑性模型描述金属卸载回弹时的本构关系,对比仿真数据和理论值,验证了回弹公式的正确性。通过对比仿真数据和理论计算结果得出,弯管回弹角度与弯曲工艺参数相关,随着管材壁厚、弯曲曲率半径和弯曲角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管材外径增大而减小。金属普遍具有一定的黏性力学特征,在卸载回弹过程中材料的黏性影响很大,导致金属管材在成形完成后的几十天后仍存在滞后回弹。选取双层黏弹塑性模型描述06Cr19Ni10管材弯曲卸载回弹时的本构关系,进行单轴拉伸和应力松弛试验获取材料力学性能参数。应用ABAQUS模拟弯管滞后回弹过程,获得60天内弯管滞后回弹角度的仿真值。选取06Cr19Ni10不锈钢管材进行弯管回弹试验,分别获取管材瞬时回弹和30天内各时间节点滞后回弹角度数据。结合理论、仿真和实验结果得出,管材弯曲完成后管段内储存的残余应力驱动管材发生回弹,由于材料黏性的阻尼作用残余应力无法完全释放,在随后的几十天内逐渐衰减至不足以驱动实验管材继续变形的低应力水平,形成滞后回弹现象。(本文来源于《沈阳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4)

周德泉,邓超,李迭磊,周毅[5](2018)在《重复压缩-回弹条件下土石混填体变形规律与压实指标相关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湖南省龙(山)—永(顺)高速公路大坝隧道弃碴填筑体取样,开展土石混填体压实模拟及压实评价指标室内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土石混填体压缩曲线呈上凸型;回弹曲线平缓圆滑,呈微下凹型;第i+1次压缩回弹曲线均位于第i次曲线下方,线形相似;土石混填体变形具有记忆效应;湿化对土石(灰岩)混填体压实变形特征影响不明显;分级加载比1次加载产生的变形大;随着循环荷载和加载次数增加,累积总变形、累积塑性变形和累积塑性变形率增大,压缩5次基本不再增大;分级总变形、分级塑性变形和分级塑性变形率随加载次数增加而减小,减小率也不断减小;当循环荷载超过400 kPa时,分级总变形、分级塑性变形和分级塑性变形率基本接近;在工地碾压过程中,采用高吨位压路机或者轻重机具组合碾压5次,能有效提高土石混填体的压实度;压实评价指标K30(地基系数)、Ev1(静态变形模量)与e(孔隙比)具有较好的相关性,Ev2(静态变形模量)、Evd(动态变形模量)与e(孔隙比)的相关性较差;K30和Ev1可作为土石混填体压实质量评价指标。(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12期)

程晓阳,邹云龙,覃木广,刘文杰[6](2018)在《不同变质程度煤解吸过程渗透率回弹率变化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定量描述煤解吸过程中渗透率变化是客观认识注氮驱替煤层气的重要基础。通过引入解吸率曲率把煤解吸过程中的渗透率回弹率划分为敏感回弹、过渡回弹和缓慢回弹3个阶段,构建了解吸过程只考虑煤基质收缩效应的渗透率回弹率数学模型,并进行了不同变质程度煤解吸过程中的渗透率回弹率实验研究。研究表明:低阶煤在解吸过程中的渗透率回弹率随孔隙压力的降低呈类似直线变化,随着煤变质程度的增加,渗透率回弹率呈2~3倍增加,并且这一增加趋势在敏感回弹阶段更为显着。(本文来源于《煤矿安全》期刊2018年10期)

张祥,冉武平[7](2018)在《冻融循环下重塑黄土动回弹模量演化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季冻区黄土动回弹模量的演化规律,采用动叁轴试验,研究了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考虑不同应力条件、不同压实条件及不同湿度条件下重塑黄土动回弹模量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重塑黄土的动回弹模量随围压的升高而增大,随偏应力的增大而减小,并且围压对动回弹模量的影响大于偏应力。在不同的应力条件下,重塑黄土动回弹模量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且减小趋势渐缓。在冻融循环第4~第6次的过程中非最佳含水量的重塑黄土动回弹模量变化较小。另外,综合研究含水量和冻融循环对重塑黄土的动回弹模量的影响,发现在冻融循环N≤6次时,含水量对冻融循环作用下重塑黄土的动回弹模量的演化规律影响较大。(本文来源于《公路工程》期刊2018年05期)

张学广,卢锴钧,何广忠,陈伟业,罗健玺[8](2018)在《材料性能波动对板材折弯回弹的影响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高强钢板材料性能波动对折弯回弹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方案对高强钢板取样并进行单拉试验,通过分析单拉试验数据发现材料力学性能波动很大。参照实际折弯机工况建立了折弯工艺的有限元模型,与折弯试验数据对比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最后将所有单拉数据分别输入有限元模型中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材料力学性能的波动对高强钢板的折弯回弹幅度影响较大,其中材料厚度对折弯回弹幅度影响达到了2.12°,材料方向对其影响达到了0.21°。(本文来源于《航空制造技术》期刊2018年18期)

韩飞,李荣健[9](2019)在《超高强钢多道次辊弯成形回弹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超高强钢由于材料强度高、塑性较差等特点,成形难度也比普通钢更大,易发生回弹,是影响辊弯成形精度的重要原因。采用试验及有限元模拟的方法,对回弹规律及产生机理进行研究。设计叁组道次数不同的辊弯成形试验,从成形角度、道次数、弯角增量等方面阐明回弹角度的变化规律。建立超高强钢辊弯成形的有限元仿真模型,分析V型件的成形特性,重点分析总应变、塑性应变和弹性应变在板材横向的分布,阐述辊弯成形回弹角度变化规律的产生机理。结果表明,对于单道次辊弯成形,随成形角度增大,回弹角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弹性应变峰值的变化是回弹角度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对于多道次辊弯成形,增多道次数有利于提高塑性变形量的积累、减小弹性应变峰值,这种多道次增量成形是辊弯成形所特有的工艺特性;增大弯角增量使板材弯角处厚度减薄,促进角部材料流动,有效减小了回弹量。对超高强钢多道次辊弯成形回弹规律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研究,为减小回弹、提高成形精度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王玉华,邓景煜,何雪婷,肖清明,孙小峰[10](2018)在《Invar 36合金厚板四辊滚弯成形及回弹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分析Invar 36合金厚板的四辊滚弯成形工艺及工艺参数对滚弯回弹的影响规律,进行了不同板料厚度和工艺参数条件下的Invar 36合金厚板四辊滚弯实验,同时基于ABAQUS有限元平台,利用Swift硬化模型、Mises屈服准则,建立了四辊滚弯有限元模型。通过有限元模拟结果与滚弯实验结果的对比发现,随着设定弯曲半径的减小,模拟精度随之提高。总体而言,有限元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吻合度高,利用该有限元模型可精确预测Invar 36合金板料四辊滚弯成形件曲率半径。综合实验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弯曲半径越大、板料厚度越小、上下辊夹持力越小,则弹塑性变形中弹性应变占比越大,回弹越显着。(本文来源于《塑性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回弹规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红土砾料在反复碾压和旱季日晒作用下发生的硬结现象,采用室内动态回弹模量试验,提出合适的应力加载序列,对比分析应力状态、湿度波动、压实度等对动态回弹模量的影响,从荷载反复作用及湿度波动时的回弹模量演变规律揭示硬结机理。试验表明:红土砾料回弹模量随着应力水平增加而增大,较高围压时提高应力水平对回弹模量的贡献值更大,其他湿度状态与最佳湿度状态下回弹模量比值范围为0.27~4.07,压实度增大使回弹模量比值逐渐减小;回弹模量随着荷载作用次数增加先小幅上升后逐渐平稳,干湿循环状态的最终模量值比干化状态明显偏小。红土砾料底基层硬结的原因:一方面富含氧化铝矿物的红土砾料在压实度增大和荷载反复作用下,回弹模量增大趋稳;另一方面旱季日晒降低了含水率,相邻颗粒在基质吸力的作用下吸附成整体,形成光亮板结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回弹规律论文参考文献

[1].张华伟,吴佳璐.轧制差厚板纵向弯曲回弹规律分析[J].中国冶金.2019

[2].陈钟,程明,张瑞菊,陶泽峰,钱劲松.湿度波动下红土砾料动态回弹模量演变规律[J].公路.2019

[3].张文沛,胡志力,李欢欢,华林.车用铝合金板材回弹规律研究(英文)[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9

[4].耿静.基于黏弹塑性模型的弯管回弹规律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9

[5].周德泉,邓超,李迭磊,周毅.重复压缩-回弹条件下土石混填体变形规律与压实指标相关性试验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6].程晓阳,邹云龙,覃木广,刘文杰.不同变质程度煤解吸过程渗透率回弹率变化规律[J].煤矿安全.2018

[7].张祥,冉武平.冻融循环下重塑黄土动回弹模量演化规律[J].公路工程.2018

[8].张学广,卢锴钧,何广忠,陈伟业,罗健玺.材料性能波动对板材折弯回弹的影响规律研究[J].航空制造技术.2018

[9].韩飞,李荣健.超高强钢多道次辊弯成形回弹规律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19

[10].王玉华,邓景煜,何雪婷,肖清明,孙小峰.Invar36合金厚板四辊滚弯成形及回弹规律研究[J].塑性工程学报.2018

标签:;  ;  ;  ;  

回弹规律论文-张华伟,吴佳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