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糖尿病与消渴病关系诠释及糖尿病辨治理念的探索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中医基础理论
作者: 胡春宇
导师: 高思华
关键词: 糖尿病,消渴病,中医基础理论
文献来源: 中国中医研究院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糖尿病(Diabetes mellius, DM)是一种与遗传因素有关,而又与多种环境因素相关联的慢性、全身性、终生性内分泌代谢疾病。死亡率仅次于心血管病和肿瘤,并发症波及全身各脏腑器官,对人类健康和生命产生严重威胁。目前现代医学对本病的疗效仍十分有限。中医治疗糖尿病主要参考古人消渴病论治经验,经历了消渴病=糖尿病,消渴病包含糖尿病,消渴病≠糖尿病等关于疾病内涵意义的探讨,并体现在糖尿病治疗和用药思路的改变上。本论文借由对糖尿病、消渴病治疗理念回顾,治疗历程梳理,处方用药统计等环节的分析,认为糖尿病与消渴病是不同的两类疾病,消渴病的三消分治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已不能适应于糖尿病的治疗,应建立糖尿病辨治的新模式。论文分“消渴病、糖尿病治疗回顾”,“糖尿病与消渴病的关系诠释”,“糖尿病、消渴病处方比较”,“对导师‘立足肝脾肾三脏同治辨治糖尿病’模式的阐发”四个板块进行。 第一部分“消渴病、糖尿病治疗回顾”,分别对消渴病和糖尿病的治疗概况进行回顾。消渴病有久远的治疗历史,历经千年的发展形成了以阴虚燥热为主要病机,以从肺、脾、肾入手的三消辨治为主要治疗模式的论治体系,在后期的发展过程中又逐步形成了从瘀、从痰、从湿、从肝等治疗理论,补充了三消分治的不足。而糖尿病的中医论治在最初是完全对应于消渴病进行的,其治疗中涉及的各种理念都与消渴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对糖尿病认识的日渐深入,不少医家对套用消渴病的治疗模式治疗糖尿病产生疑惑,并开始反思和转变原有的治疗指导思路。目前,糖尿病的治疗是以气阴两虚为主要的病机论;由初起的三消辨治逐渐转变为以辨证分型为主的治疗模式;形成了主要从脾、肾、肝等脏腑入手,兼顾瘀血、痰湿、毒邪的治疗格局。 第二部分“糖尿病与消渴病的关系诠释”。消渴病与糖尿病疾病内涵上存在的差异是导致糖尿病辨治思想发生转变的直接原因。糖尿病是以实验室检验结果为诊断依据的西医学范畴的病名。不能单向对应于中医学中的某一种疾病。糖尿病和消渴病之间的关系可通过数学中的“集合”概念来表述。即,消渴病与糖尿病是彼此独立存在的两个集合,它们之间存在的是相交而非包含的关系,其相交的部分是有“三多一少”表现的某阶段的糖尿病。而交集以外的部分,从消渴病方面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消渴病、糖尿病辨治回顾
第一节 消渴病辨治概况
1.阴虚燥热为主的病机认识
2.三消分治为主的治疗模式
3.消渴病治疗中常见的论治观点
3.1 从脾论治消渴病
3.2 从肾论治消渴病
3.2.1 补肾阴治疗消渴病
3.2.2 温肾阳治疗消渴病
4.消渴病治疗中的后起理论
4.1 从肝论治消渴病
4.2 活血化瘀与消渴病治疗
4.3 化痰祛湿与消渴病治疗
5.小结
第二节 糖尿病辨治概况
1.气阴两虚为主的病机认识
2.分型论治为主的治疗模式
2.1 初期以阴阳分证为主
2.2 脏腑概念的引入--阴阳+脏腑分证论治
2.3 时间概念的引入--分期+分证论治
2.4 其它--根据主要病机分证
3.糖尿病治疗中的论治观点
3.1 从脾论治
3.2 从肾论治
3.3 从肝论治
3.4 数脏并治
3.4.1 脾肾同治
3.4.2 肝肾同治
3.4.3 肝脾同治
3.4.4 其他
3.5 从瘀论治
3.6 从痰、湿论治
3.7 从毒论治
4.小结
第二部分 消渴病与糖尿病的关系诠释
1.理论发展的差异折射消渴病与糖尿病的不同本质
2.糖尿病不同于消渴病之关键所在
3.消渴病与糖尿病的关系诠释
第三部分 糖尿病与消渴病的处方比较
1.对消渴病文献中所载处方的用药分析
1.1 处方情况分析
1.2 用药一般情况
1.3 关于补虚药的应用情况
1.4 关于清热药的应用情况
1.5 性味、归经分析
1.6 药物深入分析
1.7 小结
2.对消渴病医案中所载处方的用药分析
2.1 用药一般情况
2.2 消渴病文献、医案两者的用药特点比较
3.对糖尿病文献中所载处方的用药分析
3.1 处方情况分析
3.2 用药一般情况
3.3 关于清热药的应用情况
3.4 关于补虚药的应用情况
3.5 性味、归经分析
3.6 药物深入分析
3.6.1 药物类别分析
3.6.2 具体用药分析
3.6.3 小结
4.对糖尿病医案中所载处方的用药分析
4.1 用药情况分析
4.2 糖尿病文献、医案两者的用药比较
5 消渴病、糖尿病用药情况比较
5.1 涉药一般情况分析
5.1.1 涉药类别比较
5.1.2 性味归经比较
5.2 具体用药比较
5.2.1 消渴病、糖尿病文献方的比较
5.2.2 消渴病、糖尿病医案方的比较
5.3 二十个关键药物的比较
5.4 几类药的使用情况分析
5.4.1 益气药、养阴药、清热药
5.4.2 活血化瘀药、理气药、化湿药
5.4.3 温阳药
5.4.4 安神药
5.4.5 拔毒化腐生肌药
5.4.6 解毒杀虫燥湿止痒药
6.讨论
6.1 用药差异反映糖尿病和消渴病的不同本质
6.2 糖尿病的治疗应从消渴病治疗的模式中走出来
6.3 发掘适应于糖尿病的治疗措施
6.3.1 动态性治疗原则
6.3.2 多角度化裁适应疾病的多样性
6.4 消渴病理论的合理继承
6.4.1 消渴病治疗中的三因制宜观念应加关注
6.4.2 消渴病治疗中的药物不能轻易弃用
6.4.3 消渴病处方的炮制、煎煮法值得借鉴
第四部分 对导师"立足肝脾肾三脏同治辨治糖尿病"模式的阐发
1.从现代医学谈以肝脾肾为主治疗糖尿病
2.从临床流行病学谈以肝脾肾为主治疗糖尿病
3.从中医学理论谈以肝脾肾为主治疗糖尿病
4.立足肝脾肾三脏同治辨治糖尿病的具体运用
5.中药药理与现代医药学研究成果相结合优选药物
6.继续完善肝脾肾三脏同治辨治糖尿病的理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07-28
参考文献
- [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麻木从气阴两虚、风痰瘀阻论治的理论和临床研究[D]. 王春雷.南京中医药大学2018
- [2].基于属性偏序结构理论的李赛美六经辨治糖尿病患者失眠知识发现[D]. 张楠.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
- [3].“双固一通”针法对糖尿病大鼠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控研究[D]. 梁凤霞.湖北中医学院2004
- [4].豁痰祛瘀法对糖尿病大鼠早期内耳病变中耳蜗细胞凋亡的影响[D]. 宋红梅.成都中医药大学2004
- [5].糖冠康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实验研究及对胰岛B细胞凋亡的影响[D]. 杜丽坤.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4
- [6].健脾调肝、化痰活血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研究[D]. 徐云生.山东中医药大学2004
- [7].络通对不同病程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周水平.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
- [8].基于结构化住院病历采集系统对糖尿病及血管并发症辨证论治规律的研究[D]. 姜兆顺.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
- [9].中药部位复方DGH对STZ诱发糖尿病大鼠血视网膜屏障和视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D]. 张富文.成都中医药大学2005
- [10].补脏通络法对2型糖尿病肾组织保护机制的实验研究[D]. 徐丹林.湖北中医学院2006
相关论文
- [1].明清以前消渴文献及方药证治规律研究[D]. 林建佑.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
- [2].消渴病古代文献研究及近30年用柴胡类方治疗资料的分析[D]. 王芳芳.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
- [3].中西医结合诊治糖尿病的现状及发展前景[D]. 郭茂田.南京中医药大学2004
- [4].吕仁和教授治疗糖尿病学术思想及其传承方法的研究[D]. 肖永华.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