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新星爆炸论文-吕小羽

超新星爆炸论文-吕小羽

导读:本文包含了超新星爆炸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超新星爆炸,中子星,恒星,宇宙学,星系,太阳系,坍缩星,大圭,原体,引力坍缩

超新星爆炸论文文献综述

吕小羽[1](2019)在《超新星爆炸比中子星合并产生更多黄金》一文中研究指出最近的一项新发现可能推翻我们对地球重元素(如金和铂)来源的认识。加拿大圭尔夫大学(University of Guelph)一位物理学家的新研究表明,地球上大多数重元素是从遥远时空的一种被忽视的恒星爆炸中喷射出来的。该校物理学教授Daniel(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报》期刊2019-07-02)

房琳琳[2](2018)在《业余天文学家捕获超新星爆炸第一束光》一文中研究指出科技日报北京2月22日电 (房琳琳)据《大众机械》杂志官网22日报道,阿根廷一位业余天文学家维克多·布索做了一件前所未有的事情——从一颗巨大恒星的超新星爆发中捕获到第一束光,科学家说,这种发现几率是千万分之一甚至亿分之一。布索在2017年9(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8-02-23)

蔡璐[3](2017)在《超新星爆炸初期景象》一文中研究指出多亏了由遍布在全球的18台天文望远镜组成的全自动观测网络,让我们有幸捕捉到超新星爆发的初期景象。2017年3月,位于智利的PROMPT望远镜率先在其监测范围内的500个星系中捕获一道神秘闪光,并立即向观测网络中的其他望远镜发出信号。通过进一步的观测,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天文学家发现,这道闪光源自距地球5500万光年的星系NGC5643。几个小时前,该星系中刚刚发生了超新星爆发事件。更为幸运的是,此次被观测到的超新星正是天文学家(本文来源于《科学世界》期刊2017年10期)

王善钦[4](2016)在《Q:超新星爆炸产生的黑洞是怎么发出伽马射线暴的,电磁波不是不能逃离黑洞吗?》一文中研究指出A:"电磁波不能逃离黑洞"这个说法不严谨。黑洞有一个视界面,在视界面以内的电磁波不能逃脱黑洞,而在视界面以外的电磁波可以脱离黑洞。许多星系中心都有大质量黑洞甚至超大质量黑洞,但我们依然可以看到这些星系辐射出的电磁波,因为这些光都是黑洞视界面之外的电磁波。伽马暴、超新星、恒星级黑洞之间的关系很复杂:一部分伽马射线暴(以下简称"伽马暴")与黑洞有关,另外一部分与黑洞无(本文来源于《科学世界》期刊2016年06期)

段旭[5](2014)在《超新星爆炸与岩画之谜》一文中研究指出数千年前,某个星球发生了超新星爆炸,留下了大量发光气体,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蟹状星云。此次爆炸的光波直到公元1054年才到达地球,看上去就像一颗明亮的新星突然出现在夜空,它被当时中国和阿拉伯的天文学家记录了下来。有科学家认为,美洲土着的一幅岩画也记录了这次超新星爆炸。但是,最近一名科学家亲自前去调(本文来源于《百科知识》期刊2014年09期)

柳正伟[6](2013)在《Ia型超新星爆炸对其非简并伴星冲击的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Ia型超新星研究(SNe Ia)是二十一世纪天体物理学研究和基础物理研究最前沿的课题之一。通过其峰值光度和光变曲线形状之间存在的经验关系定标,Ia型超新星可以作为测量宇宙学距离最可靠“距离指示器”之一。Ia型超新星测距发现了宇宙在加速膨胀,从而推论出暗能量的存在。这不但是天文学,也是整个物理学的重要发现。然而,Ia型超新星的前身星以及其爆炸的具体物理机制仍然不清楚。目前,人们普遍认为Ia型超新星是双星系统中的碳氧白矮星从其非简并(单简并模型,SD)或者简并伴星(双简并模型,DD)吸积物质从而引发的热核爆炸。SD和DD模型,最大的区别之一是SD模型预言了Ia型超新星爆炸后存在残留伴星,然而DD模型则没有。因此,在Ia型超新星爆炸后的遗迹中搜寻残留伴星是区别和证认SD模型和DD模型的一种有效方法。在本文中,基于SD前身星模型,我们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方法”对Ia型超新星爆炸对其伴星的冲击进行了叁维流体动力学模拟,详细地研究了Ia型超新星爆炸抛射物和伴星之间的相互作用,给出了Ia型超新星爆炸冲击后残留伴星的特殊性质和对应的可观测量。在本文的第一章,我们介绍了超新星的研究历史、分类以及本工作的主要目标。接着,我们对Ia型超新星的光变曲线、光谱等观测特征以及Ia型超新星不同的前身星模型(SD和DD模型)和爆炸模型(钱德拉塞卡、亚钱德拉塞卡和超钱德拉塞卡模型)做了详细地介绍。本工作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及模拟程序在本文的第叁章中进行了具体地描述。最后,我们对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做了详细地介绍。通过本工作的研究,我们取得主要的研究成果有:(1)基于WD+MS前身星模型,通过详细的双星演化过程,我们得到了比早期工作更为真实的初始伴星模型。我们的数值模拟得到SN Ia爆炸冲击可以从其伴星剥离大于0.1M⊙的富氢物质。同时,SN Ia冲击可以使主序伴星获得50–105km s1的冲击速度。另外,我们发现伴星的致密程度和双星的轨道间距是影响被剥离的伴星物质的质量和伴星获得的冲击速度的最主要因素。但是,SN Ia爆发时伴星所处的演化状态同样很重要。在我们的模拟中,被剥离的伴星的富氢物质的质量(0.1M⊙)远大于目前给出的在SN Ia星云光谱中可以探测剥离氢的质量下限(0.01M⊙),这暗示在SD SN Ia星云光谱中可能会探测到氢谱线的特征。(2)通过考虑伴星的轨道运动和自转的影响,我们得到伴星的转动不能有效地影响被剥离的伴星物质的多少和伴星获得的冲击速度的大小。但是,SN Ia爆炸可以从其富氢主序伴星剥离14%–23%的初始伴星质量,从而带走伴星55%–89%的初始转动角动量。同时,由于受到SN Ia爆炸抛射物的冲击加热,伴星极度地膨胀。所以,在SN Ia爆炸后,伴星的旋转速度被有效地减小为其初始值的14%–32%。(3)与目前观测得到的Tycho G的旋转速度~6kms1相比较,我们的模拟给出的残留伴星的旋转速度至少是Tycho G旋转速度的两倍多。但是,我们并不能通过Tycho G很小的旋转速度来排除其作为SN Ia残留伴星候选体的可能性。进一步地,采用WD+MS模型的大样本计算结果,我们给出了SN Ia爆炸后残留伴星旋转速度的大样本分布情况。这将给在SN Ia遗迹中证认残留伴星提供非常重要的理论依据。(4)基于WD+HE钱德拉塞卡爆炸模型,流体动力学模拟得到SN Ia的冲击只从氦伴星表面剥离了其2%–5%的物质。但是,SN Ia爆炸抛射物中的重元素可以有效地污染伴星表面,使得残留伴星呈现出重元素增丰特征。这为观测上证认WD+HE模型中的残留伴星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方法。另外,我们预言在SN Ia爆炸后,富氦残留伴星具有很高的空间速度且在快速地旋转,应该很容易被观测所证认。(5)采用钱德拉塞卡质量白矮星的纯爆燃波模型,我们对SN Ia爆炸对其主序伴星的冲击进行了叁维流体动力学模拟。我们发现由于纯爆燃波模型产生了较低的总能量,SN Ia冲击只能从富氢主序伴星的表面剥离很小质量的氢(0.01M⊙),这与目前给出的在正常SN Ia星云光谱探测不到氢谱线特征的质量范围(0.01M⊙)是一致的。因此,我们预言在SN2002cx-like SN Ia星云光谱中应该没有氢谱线的呈现。这也许可以解释目前在单简并SN Ia星云光谱中没有探测到氢谱线的事实。通过本工作的研究,我们为观测上在超新星遗迹中搜寻和证认Ia型超新星残留伴星提供了可靠的预言和理论依据,这也为从观测上限制Ia型超新星的前身星模型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帮助。(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期刊2013-05-01)

张巍巍[7](2011)在《美获得la型超新星爆炸前身的直接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12月14日报道,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天文学家在风车星系内发现了超新星SN 2011fe,其距离地球仅为2100万光年,是25年来最接近我们的la型超新星。对比之前的观测成果,科研人员能获取首个有关la型超新星爆炸的前(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1-12-17)

陈壮叔[8](2011)在《超新星爆炸,地球或现双日》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现在开始的100年内,参宿四将发生大爆炸,届时我们将有可能看到自地球诞生以来最耀眼的光芒,犹如天空中出现了两个太阳。(本文来源于《科学24小时》期刊2011年05期)

[9](2011)在《科学家成功模拟微型超新星爆炸》一文中研究指出日前,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和罗格斯大学的物理学家小组微观模拟了超新星爆炸。超新星是一颗恒星爆炸过程。某些特殊类型的超新星,是一种起始在白矮星内部燃烧火焰球的爆炸形式。该火焰球比周边宇宙(本文来源于《科学24小时》期刊2011年02期)

[10](2010)在《超新星爆炸喷射流速度达0.5倍光速》一文中研究指出据美国《每日科学》报道,日前,一支国际科学家小组对超新星爆炸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发现期待已久的超新星"相对粒子流"的证据,证实"相对粒子(本文来源于《光机电信息》期刊2010年04期)

超新星爆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科技日报北京2月22日电 (房琳琳)据《大众机械》杂志官网22日报道,阿根廷一位业余天文学家维克多·布索做了一件前所未有的事情——从一颗巨大恒星的超新星爆发中捕获到第一束光,科学家说,这种发现几率是千万分之一甚至亿分之一。布索在2017年9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超新星爆炸论文参考文献

[1].吕小羽.超新星爆炸比中子星合并产生更多黄金[N].中国科学报.2019

[2].房琳琳.业余天文学家捕获超新星爆炸第一束光[N].科技日报.2018

[3].蔡璐.超新星爆炸初期景象[J].科学世界.2017

[4].王善钦.Q:超新星爆炸产生的黑洞是怎么发出伽马射线暴的,电磁波不是不能逃离黑洞吗?[J].科学世界.2016

[5].段旭.超新星爆炸与岩画之谜[J].百科知识.2014

[6].柳正伟.Ia型超新星爆炸对其非简并伴星冲击的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13

[7].张巍巍.美获得la型超新星爆炸前身的直接证据[N].科技日报.2011

[8].陈壮叔.超新星爆炸,地球或现双日[J].科学24小时.2011

[9]..科学家成功模拟微型超新星爆炸[J].科学24小时.2011

[10]..超新星爆炸喷射流速度达0.5倍光速[J].光机电信息.2010

标签:;  ;  ;  ;  ;  ;  ;  ;  ;  ;  

超新星爆炸论文-吕小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