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倩史亚张春萍刘秀婷程东庆(通讯作者)
(浙江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浙江杭州310053)
【摘要】目的比较显色培养基和SS培养基检测水中沙门菌的效果,为快速而准确检测自来水管水样中沙门菌的分离鉴定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将7个水样稀释10倍、100倍后,分别涂布于沙门显色培养基平板和SS平板,37℃培养48h后采用传统的形态学方法对细菌进行初步分类并计数,对培养基中可疑菌落分离纯化后氧化酶试验和葡萄糖氧化-发酵试验(O/F试验),凡氧化酶试验阴性,葡萄糖O-F试验为发酵型者即为可疑菌,采用肠杆科细菌生化鉴定系统,数码鉴定37℃48h后观察结果。结果共检测7份水样,2-7号(即除了1号样)的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中沙门菌菌落总数均大于SS培养基检测出的沙门菌菌落总数;其中2号样、3号样、7号样的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和SS培养基的沙门菌菌落总数﹤1.0×10CFU/mL。结论采用显色培养基分离沙门菌较易鉴别且直观,同时也可以克服因肉眼挑选带来的主观误差。本次试验显色培养基对沙门菌菌落数的检出率高于SS选择性培养基,说明显色培养基适于水样标本中沙门菌的检测。
【关键词】显色培养基SS培养基沙门菌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8-0070-02
沙门氏菌(salmonella)是肠杆菌科中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重要致病菌[1,2]。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1985年以来,在世界范围内,由沙门氏菌引起的已确诊的人类患病人数显著增加,在一些欧洲国家已增加五倍以上。对于我国情况来说,尤其是内陆地区,由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屡居首位[3]。因此如何准确地检测该致病菌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率、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前提。
自来水是指通过处理厂净化、消毒后生产出来的符合相应标准的供人们生活、生产使用的水。我国饮水卫生标准(GB5749-85)规定每毫升水样细菌总数37℃,培养24h不得大于100个[4]。然而,自来水管垢中,尤其是长久不用的自来水管中含有各种病原微生物,包括沙门菌,志贺菌等,饮用富含致病菌的水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对沙门菌的快速鉴定尤其是对自来水管垢中水样中沙门菌的鉴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目前国内沙门菌检测仍以常规分离培养、生化鉴定为主,而生化鉴定的前提就是在选择性平板上挑取可疑单菌落。为评估显色培养基的检测效果,我实验室采用显色培养基和传统培养基平行检测水样中的沙门菌。现将两种方法检测效果对比报告如下,望能为显色培养基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样品
用无菌玻璃容器收集7份不同自来水管垢中水样,记录样品来源、体积、取样时的温度。在冷藏5℃±3℃、避免光照条件下将样品及时运送至实验室。
1.2实验主要仪器
智能人工气候箱(PRX-250A,宁波海曙赛福实验仪器厂);电子精密天平(ARA520,OhausCorp);全自动立式电热压力蒸汽灭菌锅(YXQ-LS-SⅡ,上海博迅实验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微波炉(EM-2012MS1,合肥荣事达Ⅲ洋电器股份有限公司);4℃冰箱(BCD-205E/Y,海尔集团);生物安全柜(A2,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1.3实验主要试剂
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青岛高科技工业园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SS培养基(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肠杆菌科生化鉴定试剂(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
1.4方法
将7个水样稀释10倍、100倍后,分别涂布于沙门显色培养基平板和SS平板,37℃培养48h后采用传统的形态学方法对细菌进行初步分类并计数,对培养基中可疑菌落分离纯化后氧化酶试验和葡萄糖氧化-发酵试验(O/F试验),凡氧化酶试验阴性,葡萄糖O-F试验为发酵型者进一步采用肠杆科细菌生化鉴定系统,数码鉴定37℃48h后观察结果。
2结果
2.1SS培养基鉴定结果
在2天的培养期间,每天观察菌落的生长情况,采用传统的形态学方法对细菌进行初步分类并计数。2天后,沙门氏菌呈无色透明菌落,表面光滑,直径1cm左右,有或无黑色中心,见图1。在SS平板上鉴定出1号样的菌落总数是2×105CFU/mL;2号样、3号样、7号样的菌落总数都是为<1.0×10CFU/mL;4号样SS培养基检测沙门菌菌落总数是3.3×102CFU/mL;5号样SS培养基检测出菌落总数是4×102CFU/mL。各样品可疑菌鉴定菌落总数结果见表1。对SS培养基中可疑菌落分离纯化后氧化酶试验和葡萄糖氧化-发酵试验(O/F试验),凡氧化酶试验阴性,葡萄糖O-F试验为发酵型者即为可疑菌,采用肠杆科细菌生化鉴定系统,数码鉴定37℃48h后观察结果。生化反应结果与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鉴定结果一致。
2.2沙门显色培养基鉴定结果
沙门氏显色培养基中,典型的沙门氏菌显紫色,大肠杆菌和大肠菌群显蓝绿色,见图2。1号样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菌落总数为1.4×105CFU/mL;2号样、3号样、7号样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都是<1.0×10CFU/mL;4号样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菌落总数为6.12×105CFU/mL;5号样沙门氏培养基检测出菌落是9×102CFU/mL;6号样沙门氏菌的菌落总数是3×105CFU/mL,各样品可疑菌鉴定菌落总数结果见表1。对沙门氏显色培养基可疑菌落分离纯化后氧化酶试验和葡萄糖氧化-发酵试验(O/F试验),凡氧化酶试验阴性,葡萄糖O-F试验为发酵型者即为可疑菌,采用肠杆科细菌生化鉴定系统,数码鉴定37℃48h后观察结果。生化反应结果与SS培养基鉴定结果一致。
表1平板上可疑菌鉴定菌落总数(CFU/mL)结果
由表1可见,显色培养基的阳性结果和SS培养基相同,这说明显色培养基适用于水样标本中沙门菌的鉴定。2-7号样品(即除了1号)在显色培养基检出的沙门菌菌落数大于SS普通培养基,这说明沙门菌显色培养基对于沙门菌菌落检出率更高,选择性更好。由此可得对于沙门菌,显色培养基优势大于SS普通培养基。
3讨论
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卫生环境条件差,经常由于水源或食品受到沙门菌污染引起痢疾、腹泻、中毒等疾病流行[5]。仅仅“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测定结果还不能保证卫生安全性,所以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的沙门氏菌检测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检测沙门氏菌的方法有许多种,但是要针对不同情况下需要选择适合方法。国标法由于检测的时间较长,不适用于在现场情况下快速检测;ELISA法可作为初筛,但需做进一步的细菌学检测,有了明确的结果后才能得出报告[6];PCR方法的特点是灵敏度高、检测时间快,但不能确定活菌数量,检测环境要求比较高;免疫荧光技术、酶联免疫技术、放射免疫技术等方法虽具有快速、特异等优点,但操作仍然比较复杂,且敏感性偏低或存在放射性污染等,难以适合食品中沙门菌的日常检测[7];定位显色培养基在各种类型标本来源病原菌的快速初步推测、鉴定和选择药敏试验都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但有可能出现漏检,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生化反应鉴定。从实验进行的时间来说,用SS培养基鉴定细菌时间长,步骤多,工作量比较大,一般至少需要7天,费时费力还不经济,因此不能满足现场需要。而显色培养基基可以仅仅通过观察细菌的颜色在24小时之内用肉眼就可以分辨出来,而无需经过任何仪器,适合用于医院,实验室等对于志贺菌沙门菌的快速检验[8]。但是根据检测的结果,沙门菌显色培养基的菌落数目检出率远远高于SS培养基,原因可能是由于标本中大量枸橼酸杆菌和复杂的肠杆菌在沙门菌显色培养基中表现出部门假阳性菌落的影响[9]。
近年来,对于沙门氏菌的鉴定,在国内外普遍应用的是培养基是科玛嘉菌类的显色培养基,这种培养基可以仅仅通过观察细菌的颜色在24小时之内用肉眼就可以分辨,而无需经过任何仪器,目前非常适合于基层食品卫生监督部门作为食品沙门菌的初筛检测,但对于自来水管中沙门菌的检测报到不多[10]。沙门菌是常见的致病菌,所以通过检测不同管垢水样中是否存在沙门菌,能够为水管的使用年限提供依据。
本论文围绕显色培养基以及SS培养基对沙门菌的培养鉴定这一主线,针对不同水样中的细菌在不同鉴定培养基的条件下所产生的结果,深入探讨沙门菌显色培养基与SS培养基在鉴定水样中沙门菌时操作方式以及相关鉴定结果的差别,以期找到一种更好的分离与鉴定沙门菌的方式,为快速而准确检测自来水管水样中沙门菌的分离鉴定提供实验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燕,朱超.我国沙门氏菌病和菌型分布概况[J].现代预防医学,2002,29(3):400-401.
[2]彭海滨,吴德峰,孔繁德,等.我国沙门菌污染分布概况[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06,29(2):125-128.
[3]王兵.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J].当代医学,2012,18(23):160-160.
[4]张岚,陈昌杰,陈亚妍.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J].中国公共卫生,2007,23(11):1281-1282.
[5]李永红,林玫,王鸣柳.2006—2007年广西细菌性痢疾暴发疫情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09,35(1):41-42.
[6]易旭,夏胜利,张锦,等.2007年中国四省福氏志贺菌分离菌株的毒力基因检测和PFGE分析[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10,26(08):730-734.
[7]石辛甫,彭红.双价志贺菌苗灌胃免疫小鼠后肠粘膜的免疫应答[J].上海免疫学杂志,2002,22(1):36-38.
[8]卢勉飞,蔡芷荷,吴清平,等.显色培养基快速检测沙门菌效果的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8,18(12):2618-2630.
[9]杨兰萍,许学斌,姚宗蓓,等.CHROMager显色培养基分离沙门菌的初步应用和评估[J].检验医学,2005,20(1):52-54.
[10]陈茂义,胡婕,刘建昭,等.科玛嘉显色培养基和XLD,SS,HE分离食品中沙门菌效果比较[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8,19(4):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