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弱势群体人权保障制度研究

我国弱势群体人权保障制度研究

论文摘要

弱势群体问题是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急剧转型,弱势群体问题更为突出。弱势群体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产生的,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开放来解决。保障弱势群体人权,使他们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已经成为保持我国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研究弱势群体人权保障制度,探讨中国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从法学研究的角度,对我国弱势群体人权保障的有关概念和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在对国外相关制度考察的基础上,从中找出一些完善我国有关制度的借鉴,通过分析我国弱势群体人权保障制度的现状,提出从立法、行政执法和司法改革等方面来完善我国弱势群体人权保障制度的对策。本文由引言、正文、结语三大部分组成。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了本文的写作背景。正文分四部分对我国弱势群体人权保障制度进行了深入研究。第一部分是有关弱势群体人权保障的基本理论。本部分从不同的角度对弱势群体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弱势群体的产生原因、构成和特征,阐述了弱势群体人权保障的概念和基本内容,从法理学、宪法学、行政法学、社会法学等方面论述了弱势群体人权保障的正当性与合理性。第二部分是对国外主要国家有关制度的借鉴。国外弱势群体人权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是社会保障制度。文章通过对美国、德国、瑞典等国相关制度的考察,认为立法是建立相关制度的重要手段,这对完善我国弱势群体人权保障制度是一个很好的借鉴。第三部分对我国弱势群体人保障制度现状进行了分析。本部分主要阐述了我国弱势群体人权保障制度的立法现状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从多个方面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第四部分是关于完善我国弱势群体人权保障制度的对策。本部分针对我国弱势群体人权保障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我国弱势群体人权保障制度,必须以宪法为依据,清理不合理的法规,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劳动保障制度为起点,以依法行政为支撑,以司法救济为后盾,构建全面的弱势群体保护网。结语部分指出本文的研究对完善我国弱势群体人权保障制度的推动作用。本文在写作过程中运用了历史研究方法,以期使历史问题在现实中得到解决,同时采用中西法律比较和价值分析方法,既放眼世界,又立足国情,使本文具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和现实意义。总之,在弱势群体人权问题已被社会普遍关注、而相关研究略显不足之际,本文以完善我国弱势群体人权保障制度为切入点,探讨如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解决弱势群体问题,以促进我们社会更加和谐。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弱势群体人权保障的基本理论
  • (一) 弱势群体的概念
  • 1. 弱势群体概念的一般界定
  • 2. 弱势群体概念的法学界定
  • 3. 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
  • 4. 弱势群体的构成
  • 5. 弱势群体的特征
  • (二) 弱势群体人权保障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 1. 弱势群体人权
  • 2. 弱势群体人权保障的概念
  • 3. 弱势群体人权保障的基本内容
  • (三) 弱势群体人权保障的理论基础
  • 1. 法理学基础
  • 2. 宪法学基础
  • 3. 行政法学基础
  • 4. 社会法学基础
  • 二、国外主要国家弱势群体人权保障制度的借鉴
  • (一) 国外主要国家的弱势群体人权保障制度
  • 1. 美国
  • 2. 德国
  • 3. 瑞典
  • (二) 国外主要国家弱势群体人权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借鉴
  • 1. 通过立法建立弱势群体人权保障制度
  • 2. 通过立法明确国家的责任
  • 3. 通过立法保证弱势群体人权保障制度实施
  • 4. 立法要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 三、我国弱势群体人权保障制度的现状分析
  • (一) 我国弱势群体人权保障制度的立法现状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1. 我国弱势群体人权保障制度的立法现状
  • 2. 我国弱势群体人权保障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二) 我国弱势群体人权保障制度实施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 传统法律观念的影响
  • 2. 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 3. 权力异化现象的影响
  • 四、完善我国弱势群体人权保障制度的对策
  • (一) 完善相关立法
  • 1. 明确我国弱势群体人权保障制度的立法原则
  • 2. 改革选举制度,实现农民工的政治参与权
  • 3.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 4. 完善劳动保护制度
  • (二) 完善行政执法制度和行政救济制度
  • 1. 行政执法法治化
  • 2. 提高执法实效
  • 3. 完善行政救济制度
  • (三) 完善司法救济制度
  • 1. 扩大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 2. 设立专门的劳动争议法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个人简况
  • 相关论文文献

    • [1].高校毕业生就业弱势群体问题的成因与对策[J]. 文教资料 2009(09)
    • [2].江泽民论弱势群体问题[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6)
    • [3].现阶段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探讨[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9)
    • [4].社会转型时期的弱势群体问题[J].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10(04)
    • [5].弱势群体问题研究[J]. 商品与质量 2010(S8)
    • [6].邓小平有关弱势群体问题的构想及其理论贡献[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6)
    • [7].试论大学生弱势群体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09(Z1)
    • [8].弱势群体问题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约及对策探析[J].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9(03)
    • [9].弱势群体问题的中国化语境[J]. 科学社会主义 2009(05)
    • [10].谈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弱势群体问题[J].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8(01)
    • [11].现阶段社会弱势群体问题研究[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8(06)
    • [12].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弱势群体问题分析[J]. 长沙大学学报 2008(01)
    • [13].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 加快推动弱势群体问题解决[J]. 湘潮(下半月)(理论) 2008(04)
    • [14].弱势群体问题研究十年回顾(2002—2012)——兼论伦理学的学术使命[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1)
    • [15].解决弱势群体问题的思考[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1(07)
    • [16].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弱势群体问题探析[J]. 理论月刊 2009(03)
    • [17].和谐视野下弱势群体问题分析——以利益表达为视角[J].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9(01)
    • [18].解决我国弱势群体问题的途径[J]. 焦作大学学报 2009(01)
    • [19].新时期大学生弱势群体问题探析[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 [20].我国弱势群体问题探析[J]. 世界经济情况 2008(04)
    • [21].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解决弱势群体问题[J]. 传承 2008(12)
    • [22].邓小平解决弱势群体问题思想刍议[J]. 创新 2008(04)
    • [23].高校弱势群体问题分析及解决途径[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5(12)
    • [24].关于大学生弱势群体问题的若干思考[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2)
    • [25].群体性事件中的弱势群体问题研究[J]. 理论学刊 2010(01)
    • [26].和谐社会视域下大学生弱势群体问题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 中州学刊 2010(04)
    • [27].和谐社会视野下弱势群体问题探析[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 [28].论城乡弱势群体问题的社会影响[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 [29].和谐社会视野下我国弱势群体问题研究[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6)
    • [30].我国弱势群体问题的时代解读[J]. 南方论丛 2014(01)

    标签:;  ;  ;  

    我国弱势群体人权保障制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