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装饰材料新宠:实体面材(论文文献综述)
杨胜利[1](2019)在《昆山大剧院室内GRG材料装饰施工的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们运用GRG材料已经有近30年的历史了,而随着国内文化类项目的兴起,GRG材料在室内装饰装修工程中的应用更加的广泛。而GRG材料本身的可塑性、稳定性、环保性等特点使得设计师逐步在作品中大量的使用GRG材料。本文研究的对象是GRG材料在装饰装修工程中的关键技术。研究内容主要是根据昆山大剧院GRG材料的整个施工过程及施工工艺进行探讨,让大家对GRG材料本身及施工过程有进一步的了解,同时在后续使用GRG材料时避免出现一系列的施工问题。本文主要分三部分对GRG材料施工的关键技术研究进行分析。首先,是从GRG材料本身的加工精度进行分析。即GRG材料是如何制成的,在制作过程中经过了那些工艺流程,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分析了GRG材料加工精度的关键技术;其次,是通过GRG材料的安装工艺及水平来分析GRG材料在安装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再次,是通过GRG材料安装完成后表面处理的工艺来分析GRG材料表面处理的关键技术。这三部分都是以昆山大剧院为实例进行分析研究的,而昆山大剧院室内精装修也是由本人负责完成的,因此,是通过对昆山大剧院GRG材料的制作、安装、表面处理进行实例分析,进而进行理论评价,使得大家对GRG材料及施工工艺进一步了解,提高GRG材料在室内精装修施工中的技术水平。本文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充分了解GRG材料本身,为GRG材料在后续施工中能够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提供充分条件;二是,了解GRG材料的加工工艺、施工工艺、表面处理工艺的关键技术,进而提高GRG材料在室内精装修的质量,保证设计师要求的设计效果,提高室内精装修的技术水平。
汪彧萱[2](2017)在《建筑外立面夜景照明建筑化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代社会,人们的夜间生活越来越丰富,审美水平和文化品位也在不断提高,在霓虹璀璨的夜晚,建筑物的外立面照明更日益受到重视。但是,我国建筑夜景照明起步较晚,建筑夜景照明建设活动的发展基本是通过借鉴国外建筑夜景的发展经验,在建筑外立面照明这一领域的研究还比较薄弱,照明技术的发展没有内化为照明品质的提升,建筑建成后再增设照明设计效果不好,甚至对城市形象的提升产生了负面影响,原有的建筑立面夜景照明方法不能有效实现照明与建筑的结合,新增的照明设施在日间又给建筑立面带来负面影响,在这个由无序到系统化的过渡阶段,夜景照明建筑化是建筑夜景照明优化设计的关键环节。在建筑外立面设计和夜景灯光设计中如何把握两者关系,在设计之初就将两者进行一体化考虑,使灯光能真实完整表达建筑,同时提升城市形象。这是急需设计师解决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建筑外立面夜景照明建筑化设计与应用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首先,文章首先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夜景照明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整理出国内外建筑夜景照明的发展脉络,对比差距与不足。并对我国城市建筑夜景照明的现状,从数量、质量、设计要求和设计方法三方面进行了阐述,结合对西安市城市夜景照明调研和照明效果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找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多层面的分析,为下文提出照明建筑化设计策略提供依据。其次,文章从建筑外立面夜景照明的相关理论入手,充分挖掘建筑夜景照明的内涵,通过不同类型建筑的照明表现,对建筑外立面夜景照明深层次内涵的剖析,对建筑夜间照明设计构成元素、形式美法则进行重点探讨和研究,力图让建筑化照明设计的原则与方法形成一个科学、系统、合理的理论体系。最后,根据对建筑夜景照明建筑化的先例研究,分析不同形态建筑立面的照明建筑化特色,并提出将建筑立面夜景照明建筑化的一体化设计策略,针对不同的立面形态与材料,详细总结建筑立面夜景照明建筑化的方式,充分结合现实案例,理论联系实际,以求在深刻、详细、客观阐述的同时,使读者能够对该建筑化照明有一个清晰、直观、通俗的解读,以期在未来的实际工程中,建筑化照明能够更具可行性,并得以推广。
韩东[3](2012)在《建筑设计与数控建造的并行化整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最近十年,新的程序与软件伴随着新的设计方法对整个设计和建造过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设计领域出现了参数化设计、数字化建模、BIM信息模型等一系列在设计过程的控制上有明显优势的新技术。目前,学术界对建筑新形态的理论来源已经进行了相对完善的追根溯源,如非线性理论、涌现理论等等。不过,数字化设计是当代建筑一个重要的发展,它每天都在产生新的变化。在实践领域,不再是过去极少数几个先锋建筑师的独自表演,各个实验性的工作室、材料商、工程师、学生以及各大院校的研究者都在各自擅长的方向上展开了新的探索。在这场建筑界的新潮流中,按照建筑学的传统,在各类研究文章中往往自觉不自觉的将应用数字技术的设计冠以“参数化主义”的名号,这种表述倾向于按照一种风格定义目前的实践。事实上,数字化实践并非风格,而是信息化背景下设计方法和建造技术的革新。与所谓的“参数化主义”相对应的建筑行业中正悄然引进着数字化建造新技术,从数控机床(CNC)到3D打印机、激光切割机和各种新开发出的机器人。这些技术的使用,使过去遥不可及的“疯狂”的设计想法得以在实际条件下实现,并开创出了一系列新施工方法的先河。设计开始跟建造直接对接,建筑师与建造者之间过去流水线式的工作方式也出现了新的并行化的趋势。本文通过对该领域最新发展动态的纵览,从设计与建造两方面的方法与策略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对于新的三维造型技术该如何理解,以及如何将不同的设计方法与建造对接是作者的研究初衷,目的在于发现和探讨各类设计与建造特点和一些潜在的规律。论文是对当代建筑形态数字化设计方法与数控建造策略的局部性研究,文中并不是当下全部数字化方法,但是它们有一定的典型性,并且在设计与建造的对应关系的总结归纳上颇具特色。同时论文第五章的设计实践对全文理论进行了佐证。文章内容能够从特定的角度解释目前建筑界设计与建造在数字技术的支撑下开始的并行化整合的新趋势。
刘欣欣[4](2012)在《塑料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塑料通常是指所有人工高分子聚合物,在建筑中的使用已经由来已久。塑料的品种繁多,特性各异,但良好的可塑性是它们的共同特征。除此之外,轻质,廉价,易于工业化大量生产等特征,使塑料成为当今时代最有希塑的新材料。然而,塑料虽因其高性能却平凡的身份而无处不在,却也是最容易被忽视被滥用的材料,它被发明和使用多年却仍然在“大型”建材行列之外。本文将由追寻塑料材料在建筑中,发展的轨迹以及当前的建筑思想和社会背景,分析材料的物理特性、技术与建筑艺术之间的关系,进而探讨塑料材料应用在建筑中时对建筑的外部装饰和结构构造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并通过对案例的研究,提取塑料在建筑材料上的概念性意义,经由这一系列的过程总结出塑料材料在建筑中发展至今的历程和现状,以及对建筑设计者,使用者以及建筑学自身产生的影响和意义,并希望以此促进塑料作为建筑材料的发展。
王灵芳,姜阳[5](2010)在《西北经济热:地域特色鲜明 各行业产业链完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0年9月1日,第十九届乌鲁木齐对外经济贸易洽谈会在新疆国际博览中心举办,展位1100个。此次展会以新疆展团、国内展团、国外展团三大块。全国15个省市、区内兵团及15个地州市的900多家企业组团参展。其中区内外参展的名优企业明显增加,如金牛生物股份、
李军[6](2011)在《厨房产品现状调查及其设计趋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消费者对生活品质也更为关注,许多家庭的居住环境、家电设备等都有了很大改善。在这其中,人们日常生活与饮食消费的关系最密切的,就是厨房中的用品。厨房正逐渐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生活园地,常常被视为家庭生活的重心,当做一家人情感交流、品味生活的地方。而国内市场上的厨房设计和厨房家电多以强调实用性为主,简单朴素,功能传统,若真正要将国人的生活水准再提高一个层次,事实上还有很大改进空间。厨房家电正成为现代工业中的重要产品。厨房产品的设计开发要获得商业成功,必需立足于用户角度进行调查研究。本文将寻求各种方式对用户的需求进行了解,通过对厨具发展的历史的梳理和对国内外着名家电企业的分析了解。从厨房产品行业发展特点、主流厨房产品分析、厨房产品新品介绍等方面结合调研对中国的厨房产品行业现状做出系统性的描述,为厨房产品设计研究提供详尽资料。本文力求并运用正确的思维、正确的方法和正确的规范,从消费者因素、品牌因素对产品设计的作用和人机工程学、本土文化以及绿色消费的兴起对厨房产品设计的影响,探讨厨房电器设计的趋势。将厨房电器与中国城市家庭特殊的厨房环境以及绿色设计三者结合起来,立足于本土市场,引出厨房电器设计的法则为:立足本土,只有符合当地人需要的才是好的产品;节能设计,节能对消费者购买意向的影响越来越大。作为家庭用电大户的厨房电器,它的节能设计,无论是对家庭支出还是对社会发展,都有重大的影响;简约化、模块化设计:从设计的各个方面都体现了“简约”的胜人一筹,但是简约不等同于简单,剔除不适宜的细节因素,简化所用材料种类、简化产品结构,就能节约材料、方便拆卸,最终利于回收再利用;强化回收:加强材料以及零部件的回收性能,同时企业要建立产品回收体制,对产品实行“谁生产,谁负责”,与消费者的双向合作,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通过对影响设计的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概括出厨房产品的设计发展趋势,即产品操作过程的人性化、智能化,使用环节的节能环保且保障消费者健康,能够使用新材料且样式新颖美观,以及产品的可拆卸设计等。以本研究的结论为基础,能够拓展到其他产品的设计中去,设计出更多的充满个性特点又人性化的产品。
孟祥庆[7](2010)在《人造石用氢氧化铝填料的制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系统阐述人造石分类、用途和人造石行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生产人造石用原料氢氧化铝的性质、用途及铝酸钠溶液的分解机理进行了系统总结。通过对分解方法、填料加工、颗粒配级等工艺过程的实验研究,确定了制备高强度人造石用氢氧化铝填料和人造石用低粘度、低吸油率氢氧化铝填料的生产工艺条件。利用气流磨分级机对连续晶种分解法制备的氢氧化铝原料进行加工试验,当气流磨频率11Hz、分级机频率46Hz左右时,制备出了符合具有抗高冲击强度的人造石用氢氧化铝产品HWF50SP。用此规格的产品浇注的人造大理石,其抗落球冲击高度达到了35cm,能与日本住友CW350持平,填补了国内空白。用不同的分解方法制备的氢氧化铝,随着氢氧化铝粒度的降低,人造石强度也随之增大。以HWF50SP为原料,氢氧化铝的添加量为55-65%时,制备的人造石抗落球冲击高度达到最大。以连续晶种分解法生产的氢氧化铝HWF90SP和HWF14为原料进行颗粒级配实验研究,制备出了人造石用低粘度、低吸油率氢氧化铝产品HWF25MSP,粘度≤20000cp,吸油率≤20m1/100g,产品性能超过了中国铝业中州分公司同类产品25BSP。
张晓莹[8](2008)在《改性二水石膏/二氧化硅复合材料在树脂基人造大理石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树脂基人造大理石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不仅具有天然大理石的质感和硬度,而且不易褪色、容易清洁保养,耐水、耐热、防潮、防蛀、无辐射,越来越多的用于工业、民用。目前市场上一般用氢氧化铝粉(ATH)作为人造石树脂的填料,但由于铝是一种国计民生的重要原材料,国内需求呈强劲势头,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供不应求。二水石膏粉(CaSO4·2H2O)的部分理化性质和氢氧化铝相近,分子内部的结晶水在高温下放热能够作为廉价的阻燃剂填充于聚酯树脂中,且本身的折光率和不饱和树脂相似,作为填料填充于其中能使板材呈现玉石般的质感;但由于高比例添加会导致复合体系粘度急剧增大,因此,应用非常有限;针对这一问题,通过添加低吸油量填料和对填料粉体进行改性的方法,改善复合体系性能,增加产品的力学强度,降低总体成本。且通过工业化生产试验,确定改性二水石膏/二氧化硅复合材料可以作为不饱和树脂的填料,应用于树脂基人造大理石行业中。通过上述一系列试验得出了以下试验结果:1.CaSO4·2H2O/UP树脂复合体系粘度特征及力学性能受填料粒径、填料含量、及环境温度的影响。在填料粒径为45μm,填料与树脂的重量比为2:1时,体系相对稳定;将45μm的CaSO4·2H2O与相同粒径的ATH分别作为填料制备聚酯型人造大理石板,通过对CaSO4·2H2O和ATH作为填料的板材的各种性能比较可以看出:CaSO4·2H2O作为填料制备的板材色度、透光性、巴氏硬度、燃烧指数均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但是CaSO4·2H2O与树脂组成的复合体系的粘度在相同条件下比ATH/树脂复合体系粘度要大的多,且力学强度低于ATH作为填料制备的人造大理石板。2.将粒径为-147μm+75μm的石英粉与45μm CaSO4·2H2O以重量比3:7混合时,其填料/树脂复合体系的综合性能达到最稳定。此时不饱和树脂浇注体的性能分别为:体系粘度34.578Pa·S、巴氏硬度64.2HBa、吸水率0.011%、弯曲强度51.8MPa、冲击强度5.502KJ/m2。3.为了提高体系的力学强度,将硅烷偶联剂WD-70作为改性剂对二水石膏/二氧化硅复合粉体进行表面改性,当改性剂的加入量为2%、改性温度为80℃,改性时间为15min时;改性产品的活化指数和接触角达到最佳,分别为活化指数为0.904,接触角为97.8度。4.将改性后的复合粉体作为填料制备聚酯型人造大理石的各项指标按国家标准进行测评其结果均能达到相关指标;且和ATH作为填料的板材相比具有较小的密度和较低的价格。
丰世凤[9](2008)在《超细改性水镁石粉的制备及在聚酯材料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水镁石作为阻燃填料,具有热稳定性好、无毒、抑烟、不挥发、价格低廉等优点,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由于水镁石是一种极性很强的无机矿物,与高分子材料相容性差,难以形成良好的界面结合,限制了水镁石的应用。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做了如下工作:(1)使用行星式高能球磨机,在球磨过程中加入助剂,制得超细改性水镁石粉。考察了球磨参数及助剂用量对粉体粒度及表面改性效果的影响。使用激光粒度分析、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活化率测试、接触角测试、沉降时间测试对粉体的粒度、形貌和改性效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水镁石粉体D90由32.75μm降到1.26μm,且形貌均匀晶型保持完好,在助磨剂添加量为0.2%、表面活性剂添加量为2%时所得超细改性水镁石粉体与原粉相比,活化率提高到98.5%、接触角增大到131度、沉降时间延长到22.5h。(2)将超细改性水镁石粉添加到不饱和聚酯树脂中,加入固化助剂,在常温常压下制得水镁石/聚酯人造石。考察了树脂的种类及水镁石添加量对聚酯人造石性能的影响。使用氧指数仪(LOI)和锥形量热仪(CONE)对聚酯树脂和水镁石/聚酯人造石进行了阻燃性能测试。LOI数据表明:随着水镁石添加量的增加,氧指数在提高,添加50份时达到31.3,比聚酯树脂提高了11%;CONE数据显示,添加50份水镁石粉制得的聚酯人造石与聚酯树脂相比:引燃时间由80s延长到153s,热释放速率降低4/5,生烟速率和总生烟量降低2/3。力学性能测试的弯曲强度由27.69MPa提高到40.75MPa,冲击强度从2.1 KJ·cm-2提高到了3.3KJ·cm-2。(3)采用非等温DSC方法对水镁石/聚酯人造石及聚酯树脂进行固化动力学分析,考察水镁石对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性能的影响,得到聚酯人造石和聚酯树脂的固化反应活化能分别为34.5 KJ/mol和18.1KJ/mol。表明水镁石的添加对树脂的固化性能有抑制作用。
邢瑜[10](2005)在《建筑科技性和绿色设计关系研究》文中指出建筑科技性和绿色设计是学术界关心的重要课题,绿色设计也是新世纪的技术热点课题,绿色设计引领科技发展,同时科技又推动绿色设计向前迈进。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人们在深刻的反省中重新审视自身与自然的关系。建筑设计应谋求人与环境相互协调的平衡关系,可持续发展是每一位建筑设计师都不能回避的问题。 本文对建筑科技性和绿色设计关系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研究,总结了国内外在绿色建筑设计方面的研究成果,从形式、结构、材料等主要方面提出了绿色建筑设计的对策和方法。探究了建筑设计如何运用科技手段实质性地提高设计的生态质量,并以体现设计思想的设计实例,论证了其可行性。 希望研究过程能给建筑设计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以期为我国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
二、装饰材料新宠:实体面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装饰材料新宠:实体面材(论文提纲范文)
(1)昆山大剧院室内GRG材料装饰施工的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意义及目的 |
1.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2 研究的目的 |
1.2 国内外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国外GRG材料的发展动态 |
1.2.2 国内GRG材料的发展动态 |
1.2.3 GRG材料国内外研究的综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绪论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研究内容及方法综述 |
第2章 昆山大剧GRG材料的基础应用研究 |
2.1 GRG材料简述 |
2.1.1 GRG材料的定义及分类 |
2.1.2 GRG材料在建筑中的运用及理论依据 |
2.1.3 昆山大剧院使用GRG材料的种类及作用 |
2.2 昆山大剧院GRG材料的选择及运用 |
2.2.1 昆山大剧院工程概况 |
2.2.2 昆山大剧院GRG材料的选择 |
2.2.3 昆山大剧院GRG材料的特点 |
2.3 昆山大剧院GRG材料的重点、难点分析 |
2.3.1 昆山大剧院运用GRG材料的重难点 |
2.3.2 昆山大剧院运用GRG的关键技术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昆山大剧GRG材料的制作加工 |
3.1 GRG材料制作加工工艺概述 |
3.1.1 GRG材料制作加工的工艺流程 |
3.1.2 昆山大剧院GRG材料制作加工工艺的种类及作用 |
3.2 昆山大剧院GRG材料制作加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3.2.1 昆山大剧院GRG材料制作加工的理论依据 |
3.2.2 昆山大剧院GRG材料在加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3.2.3 昆山大剧院GRG材料在加工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
3.3 昆山大剧院GRG材料在加工完成后的综合评价 |
3.3.1 昆山大剧院GRG材料加工的综合评价指标 |
3.3.2 昆山大剧院GRG材料加工的综合评价方法 |
3.3.3 昆山大剧院GRG材料加工的综合评价结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昆山大剧院GRG材料的安装 |
4.1 GRG材料安装工艺概述 |
4.1.1 GRG安装工艺流程 |
4.1.2 昆山大剧院GRG材料安装工艺种类及作用 |
4.2 昆山大剧院GRG材料安装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案 |
4.2.1 昆山大剧院GRG材料安装工艺的理论依据 |
4.2.2 天花钢架与GRG板预埋件连接点偏差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4.2.3 墙面钢架与预埋件的位置存在偏差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4.2.4 GRG安装过程中接缝位置处理不到位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4.3 昆山大剧院GRG材料安装完成后的综合评价 |
4.3.1 昆山大剧院GRG材料安装完成后的综合评价指标 |
4.3.2 昆山大剧院GRG材料安装完成后的综合评价方法 |
4.3.3 昆山大剧院GRG材料安装完成后的综合评价结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昆山大剧院GRG材料表面艺术漆的处理 |
5.1 昆山大剧院GRG材料表面艺术漆处理的概述 |
5.1.1 昆山大剧院GRG材料表面艺术漆处理的工艺流程 |
5.1.2 昆山大剧院GRG材料表面艺术漆处理的种类及作用 |
5.2 昆山大剧院GRG材料表面处理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案 |
5.2.1 昆山大剧院GRG材料表面处理的技术要求及理论依据 |
5.2.2 昆山大剧院GRG材料表面处理的关键技术问题 |
5.2.3 昆山大剧院GRG材料表面处理的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 |
5.3 昆山大剧院昆山大剧院GRG材料表面处理的完成后的综合评价 |
5.3.1 昆山大剧院GRG材料表面处理的综合评价指标 |
5.3.2 昆山大剧院GRG材料表面艺术漆处理的综合评价方法 |
5.3.3 昆山大剧院GRG材料表面处理的综合评价结论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建筑外立面夜景照明建筑化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主要概念界定 |
1.3.1 夜景照明 |
1.3.2 建筑外立面夜景照明 |
1.3.3 城市光彩工程 |
1.3.4 照明建筑化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的整体框架 |
2 我国建筑外立面夜景照明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
2.1 建筑外立面夜景照明的概述 |
2.2 国内外建筑外立面夜景照明的发展历程简述 |
2.2.1 国外建筑外立面夜景照明发展历程 |
2.2.2 国内建筑外立面夜景照明发展历程 |
2.3 我国建筑外立面夜景照明现状 |
2.3.1 建筑外立面照明工程的数量与质量 |
2.3.2 建筑外立面照明的要求及设计原则 |
2.3.3 建筑外立面照明的一般方法 |
2.4 西安市城市建筑夜景照明调研 |
2.4.1 西安市城市建筑夜景照明的基本情况 |
2.4.2 调研结果的综合分析 |
2.4.3 照明效果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
2.5 对我国建筑夜景照明存在问题的多层面分析 |
2.5.1 从建筑设计层面分析 |
2.5.2 从照明设计层面分析 |
2.5.3 从技术层面分析 |
2.5.4 从整体光环境层面分析 |
2.5.5 从投资层面分析 |
2.5.6 从运营管理层面分析 |
2.6 小结 |
3 建筑外立面夜景照明建筑化的理论研究 |
3.1 建筑外立面夜景照明的内涵 |
3.1.1 灯光表现性美 |
3.1.2 建筑本身艺术性美 |
3.1.3 整体“光环境”塑造 |
3.2 不同建筑类型的照明性格分析 |
3.3 建筑夜景照明设计的构成元素 |
3.3.1 形象——用光塑造新的形式美秩序 |
3.3.2 构成——用光创建新的立面序列 |
3.3.3 色彩——用光渲染建筑个性 |
3.3.4 肌理——用光激发新的质感体验 |
3.3.5 空间——用光升华建筑空间 |
3.4 建筑基本形式美法则的照明手法分析 |
3.5 建筑外立面夜景照明的优化方向——照明建筑化 |
3.6 小结 |
4 建筑外立面夜景照明建筑化的先例研究 |
4.1 虚体形态建筑化照明的先例研究 |
4.1.1 韩国首尔的西部商厦改建 |
4.1.2 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 |
4.1.3 香港汇丰银行 |
4.1.4 博洛尼亚展览馆 |
4.2 实体形态建筑化照明的先例研究 |
4.2.1 北京新保利大厦 |
4.2.2 英国伦敦儿童眼科门诊 |
4.2.3 中国国家大剧院 |
4.2.4 古根海姆博物馆 |
4.2.5 米诺娃俱乐部改造 |
4.3 混合形态建筑化照明的先例研究 |
4.3.1 马来西亚升喜廊 |
4.3.2 墨西哥利物浦百货公司 |
4.4 案例分析与总结 |
4.5 小结 |
5 建筑外立面夜景的建筑化照明设计应用策略 |
5.1 虚体形态的照明建筑化 |
5.1.1 玻璃面材 |
5.1.2 钢构架 |
5.1.3 塑体材料 |
5.1.4 虚体形态的照明建筑化设计方法 |
5.2 实体形态的照明建筑化 |
5.2.1 砖、石材和混凝土外墙 |
5.2.2 金属外立面 |
5.2.3 木材外立面 |
5.2.4 实体形态的照明建筑化设计方法 |
5.3 混合形态的照明建筑化 |
5.3.1 混合立面 |
5.3.2 混合形态的照明建筑化设计方法 |
5.4 小结 |
6 结论 |
6.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6.2 对后续研究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作者在读研期间的成果 |
致谢 |
(3)建筑设计与数控建造的并行化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信息革命与后工业化社会 |
1.1.2 主观表现方式与个性化设计的兴起 |
1.1.3 数字建筑的复杂性 |
1.2 研究的目的、问题和范围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问题 |
1.3 数字化建筑基本概念的界定 |
1.3.1 参数化建筑和非线性建筑 |
1.3.2 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 CAAD(Computer 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
1.3.3 并行工程与协同设计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相关研究 |
1.4.2 国内相关研究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框架 |
1.5.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数字建筑的形态生成策略 |
2.1 三维扫描——数字替代模型的生成 |
2.1.1 曲面模型的制作 |
2.1.2 三维扫描的方法及步骤 |
2.2 自由形式的数字优化 |
2.2.1 形体操控——Mesh 网格 |
2.2.2 形体操控——NURBS 曲面 |
2.3 形态发生 |
2.3.1 手工时期的“找形”方法 |
2.3.2 数字技术下的“找形” |
2.4 算法的优化——参数化设计 |
2.4.1 几何逻辑的算法优化 |
2.4.2 抽象逻辑的数字再现 |
2.4.3 单元形体的变形逻辑 |
第三章 自由形态的多样性建造方式 |
3.1 合成材料的应用 |
3.1.1 未来的表皮——覆层中的化合物 |
3.1.2 工厂中的化合物——人造石和 GRG |
3.1.3 实际项目中的应用——广州歌剧院 |
3.2 空间细分与材料的拟合划分 |
3.2.1 曲面细分方法——可展曲面(Developable Surface) |
3.2.2 工程中的可展曲面——从银河 SOHO 到望京 SOHO |
3.3 复合的结构表皮——皮与骨的重新整合 |
3.3.1 富勒的“短线穹顶”(Geodesic Dome) |
3.3.2 承重结构的外移与图案化 |
3.3.3 基于材料运算的弯曲网格 |
3.4 材料单元的累加式建造 |
3.4.1 砖构的延伸——渐变式叠加 |
3.4.2 变异的砌块——参数控制的变形单元 |
3.4.3 机器人切石法 |
第四章 数控技术下制造工具的创新性应用 |
4.1 两种自由形式的扫描方法 |
4.1.1 传统的三维扫描 |
4.1.2 近景摄影测量 |
4.2 三维打印机与 CNC 数控机床 |
4.2.1 “减法加工”与“加法加工” |
4.2.2 快速成型的三维打印机 |
4.2.3 模具与 CNC 数控机床 |
4.3 探索中的数控建造方法 |
4.3.1 机械臂与智能机器人 |
4.3.2 轮廓工艺与 D-Shape |
4.3.3 根植本土的低技数字化建造 |
第五章 设计实践——一次自下而上的设计尝试 |
5.1 含有自主代理的集群系统 |
5.1.1 五种力控制下的个体 |
5.1.2 轨迹的设定——平面形态的产生 |
5.2 由代码图形向实体的转化 |
5.2.1 平面向空间曲面的转化 |
5.2.2 粒子图形的实体化 |
5.3 一次基于数字化流程的设计竞赛 |
5.3.1 竞赛背景与概念源起 |
5.3.2 使用 Processing 生成原始形式 |
5.3.3 三维软件中的形式调整 |
5.3.4 模型的三维打印 |
5.3.5 设计成果与过程总结 |
总结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塑料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写作框架 |
第二章 塑料材料在建筑学领域中的发展背景和历程 |
2.1 塑料的历史起源和分类 |
2.2 建筑中的塑料材料的种类及物理特性 |
2.3 塑料材料在信息时代的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塑料材料的装饰性能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
3.1 塑料材料的可塑性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
3.1.1 塑料材料的可塑性能 |
3.1.2 硬质塑料材料的塑性在建筑案例中的表现 |
3.1.3 柔性塑料材料的塑性在建筑案例中的表现 |
3.2 塑料材料中的透明性在建筑中的应用 |
3.2.1 塑料材料的透明性 |
3.2.2 塑料材料的透明性在建筑案例中的应用 |
3.3 塑料材料与建筑的色彩 |
3.3.1 塑料材料的色彩承载力与建筑色彩 |
3.3.2 塑料材料的色彩性能在建筑中案例中的应用 |
3.4 塑料材料作为装饰材料的其它特点和优势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塑料材料的结构性能在建筑中的应用 |
4.1 塑料材料与膜结构建筑 |
4.1.1 塑料材料与膜结构 |
4.1.2 塑料作为膜材料在建筑案例中的应用 |
4.2 塑料材料与纤细结构形式 |
4.2.1 塑料材料的轻质性 |
4.2.2 塑料的轻质特性在建筑中的应用 |
4.3 塑料材料与临时性建筑 |
4.3.1 塑料材料与建筑的临时性 |
4.3.2 塑料与可移动临时性建筑 |
4.3.3 塑料与博览会临时性建筑 |
4.4 塑料材料的节点构造方式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塑料材料在建筑中的未来发展趋势 |
5.1 塑料材料从构造到结构的提升以及一体化趋势 |
5.1.1 塑料材料在建筑中从构造到结构的提升 |
5.1.2 塑料材料对维护结构一体化的整合能力 |
5.2 塑料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方面的潜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毕业设计图纸 |
附录B 图片目录 |
鸣谢 |
个人简历 |
(5)西北经济热:地域特色鲜明 各行业产业链完整(论文提纲范文)
一、食品企业以特色深加工产品为杠杆, 撬动各地市场 |
二、养生保健类企业科技含量增加, 原材料价值发挥充分 |
三、工艺品生产企业蓬勃发展, 旅游产业初具规模 |
四、生产加工类产品种类丰富多元化合作方式更利于投资 |
五、各行业奇特新品现身乌洽会偏远西北也能引领潮流 |
(6)厨房产品现状调查及其设计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流程 |
1.3 研究方法 |
1.3.1 采访调研法 |
1.3.2 调查问卷法 |
1.3.3 观察法 |
1.3.4 比较研究法 |
1.3.5 文献搜集法 |
1.3.6 案例分析法 |
1.4 预期目标 |
第二章 厨房产品设计的发展历程 |
2.1 中国古代传统饮食器具发展史 |
2.2 当今生活方式下的厨房电器发展与设计状况 |
2.2.1 生活方式对设计的影响 |
2.2.2 厨房电器的设计现状 |
2.2.3 整体厨房概念的引入 |
第三章 国内外厨房产品设计的发展现状 |
3.1 国内厨房产品设计的发展现状 |
3.1.1 行业规模不断的扩大 |
3.1.2 竞争仍处在自发的阶段 |
3.1.3 整个行业面临新的挑战 |
3.2 国内着名企业设计调查 |
3.2.1 海尔企业设计调查 |
3.2.2 美的集团设计调查 |
3.2.3 樱花产品设计调查 |
3.2.4 格兰仕集团产品设计调查 |
3.2.5 老板电器产品设计调查 |
3.2.6 方太厨具产品设计调查 |
3.2.7 欧派产品设计调查 |
3.3 国外厨房产品设计发展现状 |
3.3.1 伊莱克斯产品设计调查 |
3.3.2 西门子产品设计调查 |
3.3.3 松下 Panasonic产品设计调查 |
3.3.4 三星产品设计调查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影响厨房产品设计的微观因素 |
4.1 消费者因素对厨房产品设计的影响 |
4.1.1 满足生理需要的厨房电器设计 |
4.1.2 满足安全、舒适需要的厨房电器设计 |
4.1.3 满足互通交流需要的厨房电器设计 |
4.1.4 满足受尊重需要的厨房电器设计 |
4.1.5 满足审美需要的厨房电器设计 |
4.1.6 满足认识和理解需要的厨房电器设计 |
4.1.7 满足自我实现需要的厨房电器设计 |
4.2 品牌因素对厨房产品设计的影响 |
4.2.1 品牌因素对产品设计的影响示例 |
4.3 人机因素对厨房产品设计的影响 |
4.3.1 操作空间的尺度 |
4.3.2 储物空间的尺度 |
4.3.3 人机工程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
4.3.4 人机因素对厨房产品设计影响的设计实例 |
4.4 本土文化因素对厨房产品设计的影响 |
4.5 绿色消费的兴起对厨房产品设计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厨房电器设计领域中也存在不可忽略的缺点 |
5.2 厨房电器的发展来预测其设计趋势 |
5.3 本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
5.4 结论 |
5.5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录一:消费者喜爱的十大品牌调查结果 |
附录二:调查问卷 |
(7)人造石用氢氧化铝填料的制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人造石概述 |
1.1.1 分类 |
1.1.2 用途 |
1.1.3 行业发展现状 |
1.2 人造石用氢氧化铝原料 |
1.2.1 性能和用途 |
1.2.2 主要生产方法 |
1.2.3 市场分析 |
1.2.4 人造石用氢氧化铝填料制备 |
1.2.5 颗粒配级体系 |
1.3 树脂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2 铝酸钠溶液分解基础理论 |
2.1 铝酸钠溶液的分解机理 |
2.2 晶种分解机理 |
2.3 影响晶种分解的主要因素 |
2.3.1 浓度和苛性比 |
2.3.2 温度 |
2.3.3 晶种数量与质量 |
2.3.4 分解时间与母液苛性比 |
2.3.5 搅拌速度 |
2.3.6 杂质的影响 |
2.4 碳酸化分解机理 |
2.5 附聚研究 |
3 实验过程及步骤 |
3.1 实验原料 |
3.2 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氢氧化铝制备 |
3.3.2 人造石的制备 |
3.4 落球冲击高度的测量 |
3.4.1 落球冲击试验机 |
3.4.2 测量要求 |
3.4.3 测量方法 |
3.5 粘度的测量 |
3.6 吸油率的测量 |
4 氢氧化铝制备实验研究 |
4.1 间断碳酸化分解法制备实验 |
4.1.1 工艺流程图 |
4.1.2 主要设备 |
4.1.3 方法 |
4.1.4 结果与讨论 |
4.2 连续碳酸化分解法制备实验 |
4.2.1 工艺流程图 |
4.2.2 主要设备 |
4.2.3 方法 |
4.2.4 结果与讨论 |
4.3 间断晶种分解法制备实验 |
4.3.1 工艺流程图 |
4.3.2 主要设备 |
4.3.3 方法 |
4.3.4 结果与讨论 |
4.4 连续晶种分解法制备实验 |
4.4.1 工艺流程图 |
4.4.2 主要设备 |
4.4.3 方法 |
4.4.4 结果与讨论 |
4.5 氢氧化铝不同添加份数实验 |
4.6 粒度级配制备实验 |
4.6.1 实验条件 |
4.6.2 结果与讨论 |
4.6.3 工业实验 |
4.7 产品性能评价 |
4.7.1 HWF50SP与CW350对比 |
4.7.2 HWF25MSP与25BSP对比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改性二水石膏/二氧化硅复合材料在树脂基人造大理石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树脂基人造大理石的用途及发展概况 |
1.2 树脂基人造大理石的制备 |
1.2.1 树脂基人造大理石常用原材料 |
1.2.2 树脂基人造大理石的生产工艺 |
1.3 石膏的性质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石膏的性质 |
1.3.2 国内外关于石膏作为功能性填料的研究现状 |
1.4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
1.4.1 课题的提出 |
1.4.2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
2.1 原材料及试验药剂 |
2.1.1 试验原材料 |
2.1.2 试验药剂 |
2.1.3 试验仪器及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复合体系的勃度测定 |
2.2.2 粉体的改性效果 |
2.2.3 人造大理石板材的性能测定 |
第3章 二水石膏/UP树脂复合体系的性能研究 |
3.1 二水石膏粉填料的理化性能 |
3.2 复合体系的粘性特征 |
3.2.1 CaSO_4·2H_2O填料粒径对CaSO_4·2H_2O/UP树脂复合体系粘度的影响 |
3.2.2 CaSO_4·2H_2O含量对复合体系粘度的影响 |
3.2.3 环境温度对复合体系粘度的影响 |
3.3 性能测试 |
3.3.1 吸水率 |
3.3.2 力学性能 |
3.4 CaSO_4·2H_2O作为填料的板材与ATH填料板材的性能测试及评价 |
3.4.1 粘度 |
3.4.2 力学性能 |
3.4.3 巴氏硬度 |
3.4.4 色度、透光性测试 |
3.4.5 燃烧性能 |
3.5 小结 |
第4章 添加石英粉对复合体系性能的影响 |
4.1 石英的性能 |
4.2 石英复合材料的发展现状 |
4.3 石英粉、二水石膏粉的颗粒级配对不饱和树脂复合体系性能的影响 |
4.3.1 石英粉的分级 |
4.3.2 粉体的混合及取样 |
4.3.3 不饱和树脂复合体系粘度的测定 |
4.4 石英粉的含量对不饱和树脂复合体系的影响 |
4.4.1 石英粉在填料中的含量对复合体系粘度的影响 |
4.4.2 石英粉的含量对不饱和树脂浇注体硬度的影响 |
4.4.3 石英粉的含量对不饱和树脂浇注体吸水率的影响 |
4.4.4 石英粉的含量对不饱和树脂浇注体力学强度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5章 改性剂对复合体系性能的影响 |
5.1 不同的改性剂对二水石膏/二氧化硅复合填料改性效果的影响 |
5.2 单因素操作条件试验 |
5.2.1 改性剂用量对粉体活化指数和接触角的影响 |
5.2.2 改性温度对粉体活化指数和接触角的影响 |
5.2.3 改性时间对粉体活化指数和接触角的影响 |
5.3 性能测试 |
5.3.1 吸水率 |
5.3.2 力学性能 |
5.3.3 综合性能比较 |
5.3.3.1 改性粉体作为填料制备人造石板材各个项目指标的测评 |
5.3.3.2 不同的粉体作为填料制备人造石板材的比较 |
5.4 工业放大试验 |
5.5 小结 |
第6章 机理分析 |
6.1 人造大理石分子内部反应机理分析 |
6.1.1 不饱和聚酯的缩聚反应 |
6.1.2 不饱和聚酯的共缩聚反应 |
6.1.3 不饱和聚酯的交联 |
6.1.4 不饱和聚酯的固化与防老化 |
6.2 硅烷偶联剂的作用机理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项目 |
(9)超细改性水镁石粉的制备及在聚酯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水镁石的概况 |
1.1.1 水镁石的矿物学性质 |
1.1.2 水镁石的开发与利用 |
1.2 水镁石用作阻燃剂的研究概况 |
1.2.1 水镁石阻燃剂的阻燃机理 |
1.2.2 水镁石阻燃剂的优势与不足 |
1.2.3 水镁石阻燃剂的深加工及应用近况 |
1.2.4 水镁石阻燃剂的发展方向 |
1.3 聚酯型人造石的概况 |
1.3.1 聚酯型人造石的国内外发展状况 |
1.3.2 聚酯型人造石的两大基料 |
1.3.3 聚酯型人造石的固化体系 |
1.4 本文研究的目标、内容及意义 |
2 第二章 超细改性水镁石粉的制备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原料和试剂 |
2.1.2 实验设备和仪器 |
2.1.3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水镁石矿成分分析 |
2.2.2 水镁石超细粉碎的影响因素 |
2.2.3 表面改性效果的影响因素 |
2.2.4 加入助剂作用机理的探讨 |
2.2.5 水镁石超细改性效果的测试 |
2.3 本章小结 |
3 第三章 水镁石/聚酯人造石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3.1.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3.1.3 测试与表征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水镁石/聚酯人造石制备的影响因素分析 |
3.2.2 水镁石/聚酯人造石的阻燃性能测试 |
3.3.3 水镁石/聚酯人造石的力学性能测试 |
3.3 本章小结 |
4 第四章 水镁石/聚酯人造石的固化动力学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4.1.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4.1.3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原理分析 |
4.2.2 引发剂对固化性能的影响 |
4.2.3 促进剂对固化性能的影响 |
4.2.4 非等温DSC方法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10)建筑科技性和绿色设计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0.1 概述 |
0.2 设计的科技性的重要意义 |
0.3 建筑科技性和绿色设计关系研究的意义 |
0.4 研究和写作的框架 |
第一章 建筑设计的科技性 |
1.1 建筑设计与科学技术是同步发展的 |
1.2 现代建筑设计科技含量日益增高 |
1.3 建筑设计应从四个方面发挥科学技术的正面作用 |
1.4 建筑基于科学的理性思维 |
1.5 信息技术必然对建筑产生巨大影响 |
1.5.1 信息技术引起城市结构改变 |
1.5.2 信息时代的“建筑”注重“信息资源” |
1.5.3 计算机模拟建筑的全寿命周期设计 |
1.6 智能建筑 |
1.6.1 智能建筑的概念 |
1.6.2 高新技术将在智能建筑中持续发展 |
1.6.3 智能建筑的个性化设计 |
第二章 绿色设计 |
2.1 建筑对环境的影响 |
2.2 建筑的能源消耗 |
2.3 建筑设计朝绿色环保化方向发展 |
2.3.1 现代建筑对环境问题的响应 |
2.3.2 无污染能源给建筑设计带来的变化 |
2.3.3 节能建筑 |
2.3.4 材料资源的再生利用 |
2.4 绿色设计的发展 |
2.4.1 绿色建筑的概念 |
2.4.2 绿色设计是整体设计 |
2.4.3 高技术绿色设计往往和智能建筑相结合 |
2.4.4 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从浅绿色提升到深绿色 |
2.5 建筑师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意识 |
第三章 科技推动绿色设计的发展 |
3.1 现代科学技术强大的生态功能 |
3.2 绿色设计的技术层面 |
3.3 绿色设计依靠很多技术措施支持 |
3.3.1 传统技术的发展 |
3.3.2 节能环保与建筑成本的矛盾 |
3.3.3 绿色建筑设计是技术集成的设计 |
3.3.4 绿色建筑设计需要采用先进技术 |
3.4 建筑结构与生态技术的完美结合 |
3.5 绿色建材与绿色建筑协同发展 |
3.5.1 绿色建材选择的生态意义 |
3.5.2 节能、节资源的材料 |
3.5.3 开发新能源的材料 |
3.5.4 改善室内生态环境的材料 |
3.6 绿色照明 |
3.6.1 绿色照明的理念 |
3.6.2 智能照明系统 |
3.7 模块化生态环保建筑方案 |
3.8 我国绿色设计实例介绍 |
第四章 绿色设计引领科技发展 |
4.1 生态价值观是建筑设计的指导原则 |
4.2 高新技术发展遵循绿色化方向 |
4.3 绿色设计具有技术含量高的内容 |
4.4 绿色设计不断发展着先进实用的科学技术 |
4.5 建筑师要创造性地运用技术 |
第五章 自然的启示 |
5.1 “自然”和“设计” |
5.2 在自然中寻找灵感 |
5.3 自然因素的引入 |
5.3.1 将自然景观与建筑融合 |
5.3.2 人工环境自然化 |
5.4 建筑向有机形式发展的趋势 |
5.4.1 仿生建筑 |
5.4.2 生物学在新建筑技术发展中的作用 |
四、装饰材料新宠:实体面材(论文参考文献)
- [1]昆山大剧院室内GRG材料装饰施工的关键技术研究[D]. 杨胜利.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2]建筑外立面夜景照明建筑化设计与应用研究[D]. 汪彧萱.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7)
- [3]建筑设计与数控建造的并行化整合研究[D]. 韩东. 天津大学, 2012(08)
- [4]塑料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刘欣欣. 中央美术学院, 2012(10)
- [5]西北经济热:地域特色鲜明 各行业产业链完整[J]. 王灵芳,姜阳.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10(12)
- [6]厨房产品现状调查及其设计趋势研究[D]. 李军. 沈阳建筑大学, 2011(07)
- [7]人造石用氢氧化铝填料的制备研究[D]. 孟祥庆.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11)
- [8]改性二水石膏/二氧化硅复合材料在树脂基人造大理石中的应用研究[D]. 张晓莹. 武汉理工大学, 2008(05)
- [9]超细改性水镁石粉的制备及在聚酯材料中的应用研究[D]. 丰世凤. 大连理工大学, 2008(08)
- [10]建筑科技性和绿色设计关系研究[D]. 邢瑜. 合肥工业大学, 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