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岗甘肃省兰州市第五十七中学730070
高效课堂是教学工作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但在积极参与“通过有效教学达成高效课堂”的研究和实践时,诸如“为什么有的教师授课很精彩,可教学效果总是差强人意”、“为什么依照集体备课确定的教学设计在课堂上却常常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有的教师平时注重教研,常有论文发表,授课也较认真,但为什么教学效果却长期不尽如人意”等问题也不时追问着我。
究其原因,我觉得我们对有效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还存在着一些误区:其一,注重教学技能,但对新课程理念缺乏深入思考。许多教师专业知识深厚,业务技能较强,但是课程改革的变化很大,教师在原有惯性下的教学往往会导致教学的低效化。其二,关注课堂表象,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过程。今天的课堂,特别是教学公开课,还或多或少地存有表演的痕迹,这样的课堂仍然是以教师为核心的,是以“教”为根本出发点的。在这种情况下,对教学技术和技能的改进产生的课堂效果只会是短暂的,产生的经验也不会有普遍意义。
高效课堂的构建应该从学生学习之源出发,顺着学生学习之道前行。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一、更新教学理念,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课堂这一特殊环境中,教师的理念直接影响着课堂的组织和学习的方式,影响着教学的效益。学生作为学习者,他们具有自己的思想、情感、智慧,具有自己学习的方式和能力,具有无限的发展可能性。课堂上,教师要敢于、乐于、善于将时间、空间和权利还给学生,一定要改变“师道尊严”的认识,让学生在课堂上能享受到民主、自由的“学术”气氛,这将为培养敢于提问、敢于质疑的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教师的天职,就是要让学生的独特个性、良好习惯、优秀品行与特长在课堂上、在同学面前充分地表现,让每位学生的表现欲得到满足,这也是老师获取学生爱戴的重要教学策略之一。这样,我们还给学生的,将不仅是成功快乐的学生时代,更是成功快乐的人生。
二、掌握学习理论,有效指导课堂教学
随着科技的发展,学习理论还在逐步发展,因此,教师不能停留在凭经验教学的层面,而应该掌握最新的学习理论和研究成果并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只有这样,教学才能是科学的。另外,研究并开展一些基于学习理论的教学实践,对我们实施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必然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重视情感因素,优化学习状态
情感伴随的学习可以改变学习者学习的状态,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师生情感的交流,同时还可以通过师生共同外出社会实践、共同参加文体活动、课间个别谈心、课堂提问、作业的激励性评语、课堂鼓励性评价等多种办法,不断加深师生的情感,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目的。课堂设计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造师生情感交流的机会,不满足于课本信息的交流,力争把科技的最新发明与发现、科普知识、生活常识等引入课堂,让课堂充满生活的气息与鲜活的信息。
四、发挥情境作用,引导整体建构
教师是课堂学习情境、问题情境的创设者。所谓学习情境,是指学生学习的情感体验与学习环境;所谓问题情境,就是为问题产生的前提条件。教师的课堂教学任务之一就是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情境,创设产生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在条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高效地完成问题的解决,最终实现知识的增长、能力的形成与智慧的增长。新课程有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重视创设问题情境。因为只有在相应的问题情境下,学生才能产生心理的共鸣,才能从情感体验中悟出某个问题的道理。衡量一位教师的教育艺术水平就在于看他是否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感悟出某些道理。情境可以是真实的生活现场,可以是创设的模拟场景,高效课堂应当将知识嵌于情境,将训练融于情境,将思想寓于情境,在情境中唤起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并逐步完善、丰富,最终帮助其形成新的建构。因此,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发挥情境的力量,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联结知识链,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知识体系,从而成为一个整体。
五、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社会责任感是个人对自己所应履行的各种义务及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的自我意识,是对社会责任的一种觉悟。社会责任感的养成,有利于学生从道德人格、能力发展、政治修养等方面促进自我完善。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学生,其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都不会强烈和持久。很多学生感觉到今天的学校生活苦而累,主要是因为他们所学的东西与生活有很大的距离,同时他们感受到的压力多是系统体制下的压力,而不是内心自我成长需求带来的压力。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保障能力的增强,一个人若不把自己的学习与未来发展同服务他人、集体、社会、民族、国家、自然、世界、未来联系起来,就不会产生自我内在发展的动力,学生所有的压力都只会是来自于学校、教师和家长强加的为考学而考学、通过考学改变命运的压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改变目前学生学习的性质、结构和状态。所谓改变性质,是指从被动到主动学习:改变结构,就是学习内容不能是单一的,必须是多元的。既有书本学习,也有实践学习;既有课堂学习,也有校外学习;既有制度化学习,也有自主的学习。改变状态,是指让学生的学习是有兴趣的、有效率的。改变学生学习的性质、结构和状态,会让每个学生都能过一种有意义的学习生活,也能增加学生长期缺失的社会实践、读书以及个性化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这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当下的学业进步。具备社会责任感的孩子,在课堂和整个教育活动中的内动力和积极性将是强烈而持久的,这也是达成高效课堂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