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安氏II1类错(牙合)畸形颌面骨骼及牙弓宽度,明确其宽度具体的狭窄部位,探讨垂直骨面型与安氏II1类错(牙合)畸形颌面骨骼及牙弓宽度的相关性,为临床矫治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门诊安氏II1类错(牙合)畸形患者120例和安氏I类错(牙合)畸形均角患者20例。安氏II1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按其发病因素分为上颌发育过度组和下颌发育不足组,每组60例。上颌发育过度组作为实验一组,下颌发育不足组作为实验二组,安氏I类错(牙合)畸形均角患者作为对照组。两实验组按垂直骨面型的不同又各自分为三小组,分别为:高角组,均角组和低角组,每组20例。取得此140名患者的原始模型和头颅后前位定位片(posteroanterior cephalograms, PA)。在模型上测量以下项目:上、下颌尖牙间牙弓宽度Wu3、Wl3,上、下颌第一双尖牙间牙弓宽度Wu4、Wl4,上、下颌第一磨牙间牙弓宽度Wu6、Wl6;上、下颌尖牙间牙槽弓宽度3╂3alveolar、3╂3alveolar,上、下颌第一双尖牙间牙槽弓宽度4╂4alveolar、4╂4alveolar,上、下颌第一磨牙间牙槽弓宽度6╂6alveolar、6╂6alveolar;上、下颌尖牙间基骨弓宽度3╂3bone、3╂3bone,上、下颌第一双尖牙间基骨弓宽度4╂4bone、4╂4bone,上、下颌第一磨牙间基骨弓宽度6╂6bone、6╂6bone。头颅后前位定位片上测量以下项目:Zyg-Zyg(左右颧突间距离) ; Cdl-Cd(l左右髁突外侧点间距离);Go-Go(下颌角间距离);Ln-Ln(左右鼻侧缘最突点间距离);Mx-Mx(左右上颌侧壁与上颌颧突下缘最凹点间距离);Um-Um(左右上颌磨牙点间距离);Lm-Lm(左右下颌磨牙点间距离);Mas-Mas(左右乳突下缘间距离)。应用SAS V8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秩和检验及相关分析。结果1实验一组、实验二组均角患者与对照组宽度比较的测量结果1.1后前位头颅定位片显示Um-Um在三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指标在三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两比较发现:Um-Um在实验一组、实验二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都小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1.2模型测量结果6╂6alveolar、6╂6bone、Wu6在三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指标在三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两比较发现:6╂6alveolar、6╂6bone在实验一组、实验二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都小于对照组;Wu6则为实验二组小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2实验一组、实验二组高角患者与对照组宽度比较的测量结果2.1后前位头颅定位片显示Mas-Mas、Um-Um、Mx-Mx在三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指标在三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两比较发现:Mas-Mas为实验二组小于对照组;Um-Um、Mx-Mx在实验一组、实验二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都小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2.2模型测量结果6╂6alveolar、6╂6bone、Wu6在三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指标在三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两比较发现:6╂6alveolar、6╂6bone、Wu6在实验一组、实验二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都小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3实验一组、实验二组低角患者与对照组宽度比较的测量结果所有指标在三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4实验一组各垂直骨面型宽度比较的测量结果4.1后前位头颅定位片显示Um-Um在高角组、均角组和低角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指标在三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两比较发现:Um-Um为低角组明显大于高角组,有统计学意义。4.2模型测量结果6╂6bone和Wu6在高角组、均角组和低角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指标在三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两比较发现:6╂6bone为低角组明显大于高角组,Wu6为低角组和均角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都大于高角组,有统计学意义。5实验二组各垂直骨面型宽度比较的测量结果5.1后前位头颅定位片显示Mas-Mas、Um-Um在高角组、均角组和低角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指标在三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两比较显示:Mas-Mas为低角组大于均角组和高角组,有统计学意义,均角组和高角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Um-Um为低角组和均角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都大于高角组,有统计学意义。5.2模型测量结果6╂6alveolar、6╂6bone、Wu6在高角组、均角组和低角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指标在三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两比较显示:6╂6alveolar、6╂6bone均为低角组大于高角组;Wu6为低角组和均角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都大于高角组,有统计学意义。6实验一组垂直骨面型与宽度相关性的测量结果6.1后前位头颅定位片显示相关分析显示,Um-Um与SN-MP角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25。其他指标与SN-MP角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6.2模型测量结果相关分析显示,6╂6bone、Wu6与SN-MP角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390、-0.598。其他指标与SN-MP角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7实验二组垂直骨面型与宽度相关性的测量结果7.1后前位头颅定位片显示相关分析显示, Mas-Mas、Um-Um与SN-MP角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393、-0.542。其他指标与SN-MP角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7.2模型测量结果相关分析显示,6╂6alveolar、6╂6bone、Wu6均与SN-MP角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16、-0.383、-0.476。其他指标与SN-MP角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1安氏II1类错(牙合)畸形上颌发育过度均角和高角患者上颌后部颌骨宽度及牙弓宽度都存在狭窄,应行快速扩弓治疗;而低角患者不存在宽度上的不足,无需扩弓治疗。2安氏II1类错(牙合)畸形下颌发育不足高角患者面中部宽度、均角和高角患者上颌后部颌骨宽度及牙弓宽度都存在狭窄,应行快速扩弓治疗;而低角患者不存在宽度上的不足,无需扩弓治疗。3垂直骨面型与安氏II1类错(牙合)畸形上颌发育过度患者上颌后部颌骨宽度及牙弓宽度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随着下颌平面角由大到小,其宽度逐渐增加。4垂直骨面型与安氏II1类错(牙合)畸形下颌发育不足患者面中部宽度、上颌后部颌骨宽度及牙弓宽度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随着下颌平面角由大到小,其宽度逐渐增加。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垂直骨面型论文; 安氏类错牙合畸形论文; 宽度论文; 后前位头颅定位片论文; 模型测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