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代进程的纪念碑(论文文献综述)
陈汉[1](2022)在《作为创新手段的艺术破坏:基于物质性与事件性的考察》文中研究指明艺术破坏现象的出现,提示现代艺术格局的形成与破坏行为之间可能存在更为内在的关联和结构性作用。究其根源,在破坏行为对艺术品物质形态的改变背后,体现出"创新"与"破坏"之间的二元辩证关系——"创新"与"破坏"既有一系列与技术条件相对应的物质基础,同时在运行机制的生成展开上共同依托一种"事件化"的进程。"创新"与"破坏"的张力在艺术追逐新异性的趋势中不断放大,助推了艺术语境化、事件化的历史走向。
王跻崭[2](2021)在《殖民主义、城市规划与现代国家建构——20世纪初美国“城市美化运动”在菲律宾的实践》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初,随着美国的对外扩张,其亚洲殖民地菲律宾成为美国"城市美化运动"最大的海外实践基地。在美国,城市美化运动旨在通过综合性规划解决城市化带来的一系列发展问题。而在菲律宾,城市规划的首要目标是重构政治空间,在此基础上建构一个以殖民宗主国美国为模板的菲律宾现代国家。丹尼尔·H.伯纳姆和威廉·帕森斯等美国规划师不但重塑了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的公共空间,还将美国的城市美化模式推广到群岛各地。他们将现代性和美式民主制度的特性提炼成直观的空间表达方式,试图向菲律宾民众展示美国民主改革和菲律宾现代国家建构的方向,构建殖民者认可的菲律宾现代国家、将国家统治扩展到整个菲律宾群岛并整合菲律宾经济,从而引导菲律宾走上美国设计的"现代化"道路。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菲律宾的政治经济发展和民族国家建构。
李庚坤[3](2021)在《历史传承与时代重塑——中国纪念碑雕塑40年发展历程回眸》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纪念碑雕塑作为一种重要而特殊的雕塑门类,在中国现代社会中发挥着缅怀革命历史、记录集体记忆、弘扬主流价值、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但随着"城市雕塑"、"公共艺术"和"当代雕塑"等概念的提出和讨论,纪念碑雕塑及其纪念碑性的问题却逐渐被学术界所忽视。因此,本文旨在以改革开放40年为时间范围,探讨中国纪念碑雕塑在这40年中的发展历史和艺术成就,阐发其对于当下美术的重要价值。
赵炎[4](2021)在《从古希腊罗马的纪念碑雕塑论及纪念碑性雕塑》文中认为本文通过回顾古希腊罗马时代经典的纪念碑雕塑重新梳理和探讨了关于纪念碑雕塑的相关问题。文章前两部分分别对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重要的纪念碑雕塑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厘清了古典时代纪念碑雕塑所具有的基本特质,并结合学界的观点探讨了纪念碑雕塑与纪念碑性的关系问题。最后,本文通过具体的案例说明了"纪念碑性"并非是一种可以真正确定的观念形式,尽管纪念碑雕塑与纪念碑性始终内在于一种当代性和历史性的文化张力之中,但在特定的文化视角下,两者也可能获得持久的同一性。
张樾[5](2021)在《解体之后的当代俄罗斯纪念碑雕塑》文中研究说明纪念碑雕塑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意识形态、社会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苏联解体以来的纪念碑雕塑见证了苏俄社会政治体制剧烈的转变。相对于苏联纪念碑雕塑的传统而言,这一时期的作品展示出对个体语言探索的当代化和艺术观念转变的广泛性,足以体现当代纪念碑雕塑的整体发展形势。本文将以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纪念碑雕塑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艺术特征、审美意识以及艺术观念等方面探究当代俄罗斯纪念碑雕塑的发展变化,剖析新时期纪念性艺术的创新实践,为我们了解当代俄罗斯纪念碑雕塑的发展趋势提供一个客观视角。
刘文飞[6](2021)在《苏联解体后俄国文学的若干悖论走向》文中提出苏联解体至今的俄国文学在近30年间显示出若干充满悖论的新走向,如文学的非意识形态化进程之后东正教思想对文学的渗透,文学中心主义逐渐消解之后生发的新的文学造神运动,后现代主义文学狂欢之后新现实主义、后现实主义和新现代主义的此起彼伏,以及女性文学崛起后的文学性别的中性化、经典文学的大众化和大众文学的经典化、斯拉夫派和西方派的思想对峙及其此消彼长等。这些悖论走向表明,俄国当代文学经历了复杂甚或艰难的发展过程,俄国当代作家和文艺学家们始终在进行紧张的创作实验和理论探索,与此同时,这些悖论走向也从另一侧面论证了俄国文学自身保有的张力和活力,预示着其未来发展的潜能和动能。
王顺[7](2021)在《拉萨城市公共艺术研究》文中指出
陈彬[8](2021)在《桂北湘江战役遗址纪念园室外公共设施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历史的进程需要文化的推动,红色文化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重要部分,包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提供了社会发展所需的精神力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对我国乃至全世界的社会精神文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中国的革命遗址是弘扬红色革命精神的重要场所,时刻提醒着我们要铭记红色记忆,发扬革命精神。随着历史的变迁,许多中国革命战争遗址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物质形式的消失致使部分记忆也会被尘封,这是红色文化体系和中国特色先进文化的损失。湘江战役的胜利是红军长征转变战局,走向胜利的重要节点,蕴含着重大的革命意义,其遗址遗存作为红色文化的传承主体与革命精神的具象表现形式,应对其进行全方位、多元化的保护与传承,我们要抓住发展的机会,对中国的革命历史遗存进行保护性发掘与传承,保障红色文化的完整性与原真性。现阶段湘江战役遗址纪念园的室外公共设施部分存在外观造型简单、缺乏独特性和叙事能力差等问题,导致园区主题整体性部分缺失,场所精神传达理念不够全面。因此,本文针对现阶段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围绕相关理论梳理、桂北红色战争遗存类型与分布、设计修辞手法应用方式和桂北湘江战役遗址纪念园室外公共设施设计方法四个方面去进行研究,明确红色文化和设计修辞等相关理论概念,从桂北地区湘江战役的战争遗存中寻找适用于遗址纪念园室外公共设施的红色文化类型与文化表象特征。文章以红色文化传承为出发点,将设计修辞手法与桂北湘江战役革命精神和地域文化相结合,加强了红色文化革命精神与地域文化的表现方式,对优秀文化与革命精神进行了具象转化,罗列出适用性红色资源,将桂北地域特征、设计创新性与功能需求满足有机结合,更好的将纪念语言与生活语言相结合,为桂北地区湘江战役遗址纪念园室外公共设施的设计研究提供适用的设计方法,提高了遗址纪念园室外公共设施的叙事性与表现力,赋予了室外公共设施历史文化内涵和叙事性功能,以合理的表现方式对红色基因进行保真性传承。本研究对遗址纪念园室外公共设施的文化修辞性设计研究有利于红色文化资源、设计修辞方法与公共设施设计方式的探索和归纳,同时也为纪念园室外公共设施的设计和红色文化的传承提供研究依据,增加了红色文化传承表达方式,进而提高遗址纪念园室外公共设施的表述能力。
刘爽[9](2021)在《“七丘之城”:从里斯本、果阿到澳门 ——跨文化视野下15-18世纪罗马“圣城”景观在欧亚大陆的复制与改写》文中认为城市的拓展亦是一个征服高地的过程,从罗马城的“七丘”到帝国境内的大量山地城市,“山地建城”的理念也成为多数罗马城市的一大共性,在中世纪的宗教狂热中催生出一座座“山巅之城”,那些在图像中高悬山巅的建筑,成为与神明最为接近的“圣地”,赋予了城市一顶形制特殊的“冠冕”。在文艺复兴时期,这种理想在“七丘之城”罗马得到极大强化,通过一系列的城市改造、在罗马之劫的废墟上建立起一个新的圣城,不仅引起境内城市的竞相效仿,更在海权时代再度拓展到地中海的“边缘”,从而在曾经历罗马化的伊比利亚半岛获得了自由,发展出更具适应性的本土化山城格局。但与4世纪已将自身打造成“第二罗马”的君士坦丁堡不同,这些城市虽与罗马教廷的宗教运动息息相关,却同本国的海外事业有着更大的关联。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不仅通过系列“重建罗马”的计划向圣城靠拢,更将其改造成以“下城区”为核心的“滨海山城”,以此展现海权时代的核心推动力——跨洋贸易。在这一过程当中,经过葡萄牙“本土化”的山城理念被带往印度洋的各个海岸和岛屿,罗马教廷的强盛势力也通过里斯本王室渗透其中,最终以一座座群山环抱下的新城塑造了葡萄牙帝国的海疆。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果阿凭借绝对的政治、宗教地位被打造成一个东方的罗马,它不仅与地中海的第一罗马遥相呼应,更使“高地建城”的理念进一步向远东传递,借助完备的山地建设和系列适应政策,将“真十字之地”澳门营建成一座特征鲜明的“妈港神名之城”。然而,在这种不断“移动”的圣城背后,是罗马人“从山地到海滨”的城市化进程,并在海权时代“从地中海到印度洋”的贸易局势下,经历了建城“媒介”的一次次转变,从而在适应山区、平原、海滨与岛屿的过程中,由古典向近代社会迈进,最终在中西交汇的“十字路口”,将遥想中的“真十字之地”(澳门)化作了现实。
樊强[10](2021)在《从建筑影像学到影像建筑学 ——影像视角下的建筑思维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梳理了建筑作为“实物”和影像同构的事实,从建筑的认知、建筑影像与建筑实体之间的相关过程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建筑实体的原生影像(物像)伴随着建筑过程而产生,与建筑实体同构,不存在独立于原生影像之外的建筑实体。建筑与影像的“同构性”和“共生性”是建筑的重要属性。论文对建筑本体与建筑影像之间创作的产生、互动及其内在联系的分析研判,深入分析了建筑影像的作用、价值、文化属性与媒体属性,以及当建筑物的原生影像被绘画、摄影等方式表达与记录,成为次生影像,并进入科研、教育、传播等领域的文化形态与意义。研究遵循建筑影像史的发展脉络,对建筑的原生影像与次生影像进行辨析,界定了建筑影像的涵盖范围、表达与记录方式。文章从建筑思想的产生、建筑实体的建造、建筑艺术表达入手,剖析了建筑与影像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共生关系,明确了影像之于建筑的内在属性和外在表征,建筑影像的界定以及二者间的关系。继而认为建筑影像展示出来的样态和结构特征既是其本体形像的表达,也是进行建筑艺术理论研究、建筑设计、审美研究和建筑批评的重要依据。研究同时定义了影像建筑(非实体)的概念及涵盖范围,认为建筑的设计和营造过程是思维的逻辑图像的具体体现和现实投影,研究进一步探讨了建筑从思维到成为实体的形成机制,认为在建筑实体不复存在或“未建成”的情况下,建筑的“思”的过程依然可作为非实体的状态也就是图像的方式持存在和发生。在非实体情况下,建筑影像依托计算机生成图像、VR虚拟现实技术,电影和游戏等方式和途径独立表达,构成虚拟建筑。并成为思想传递、理念传承、美学感受和建筑学习的重要途径,也成为建筑设计的阶段性非实体成果。文章通过研究分析了在影像中表达的建筑,即展示建筑师思想的“未建成”建筑、电影中的建筑及游戏中的建筑,研究认为影像建筑终将成为建筑构思展示的重要部分、建筑设计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既可以作为实体建筑之前的影像虚拟建筑,也可以彻底的在游戏电影教学等领域成为纯粹的影像建筑。文章通过类比、推演与例证,就建筑和逻辑思维的关系进行了充分探讨。通过对思维的精神影像、意识之于建筑生成的哲学关系以及思维与影像、超影像的内生关系及其反作用进行了逻辑论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清晰的重新界定了建筑影像学这一研究方向,并新定义了影像建筑学这个研究方向,对两个方向的研究范围、研究主体、相互联系和延伸进行了探索。论文将建筑影像学的研究主体界定为对于建筑实体的影像及其次生影像及其生成媒介与传播。将影像建筑学研究主体主要定位为建筑命题的提出、思维的产生,从建筑思维到影像呈现的可能,以及影像建筑在建筑设计探索过程中发挥的先导作用。研究认为,建筑影像(包括原生影像和次生影像)是建筑师思想、理念的重要载体和传输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在建筑实体的终结期,建筑影像仍能够作为建筑信息的重要和有效载体,继续承载、表达并传承建筑的语汇和信息。而影像建筑学已经在建筑设计、效果图、虚拟现实、影视以及游戏领域成为了事实和现象,并将在一定范围影响和推动建筑理念的发展。
二、时代进程的纪念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时代进程的纪念碑(论文提纲范文)
(1)作为创新手段的艺术破坏:基于物质性与事件性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艺术破坏研究的学理定位 |
二、艺术破坏所见物质性与事件性 |
(一)破坏中所见艺术物质性 |
(二)破坏中所见艺术事件性 |
三、创新的焦虑——“破坏”与“创造”的辩难 |
四、结 语 |
(2)殖民主义、城市规划与现代国家建构——20世纪初美国“城市美化运动”在菲律宾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 美国“城市美化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
二 20世纪初美国城市规划思想在菲律宾的实践 |
三 殖民城市规划与菲律宾的现代国家建构 |
(一)重构公共空间,建构国家认同 |
(二)推广规划模式,扩展国家的“地缘机体” |
(三)培养本土设计师,延续国家的空间形态 |
(四)建设基础设施,推动国家经济的整合与发展 |
结 语 |
(3)历史传承与时代重塑——中国纪念碑雕塑40年发展历程回眸(论文提纲范文)
一、具象传承与形式探索:在开放中前进的纪念碑雕塑(1978—1990) |
二、景观营造与抽象再造:多元重塑中的纪念碑雕塑(1990—2000) |
三、民族意识与人文精神:文化自塑中的纪念碑雕塑(2000—2018) |
四、结语 |
(4)从古希腊罗马的纪念碑雕塑论及纪念碑性雕塑(论文提纲范文)
一、古希腊的纪念碑雕塑 |
二、古罗马的纪念碑雕塑 |
三、“纪念碑性”的再探讨 |
(5)解体之后的当代俄罗斯纪念碑雕塑(论文提纲范文)
一、社会功能的转变 |
二、创作主题的变化 |
三、民族文化的重构 |
四、风格语言的新探索 |
结语 |
(6)苏联解体后俄国文学的若干悖论走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8)桂北湘江战役遗址纪念园室外公共设施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目的 |
1.2.3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创新点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本文创新点 |
1.4 论文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2章 理论概述与研究区域设计概况 |
2.1 相关定义概述 |
2.1.1 红色文化 |
2.1.2 纪念园室外公共设施 |
2.1.3 设计修辞 |
2.2 理论基础 |
2.2.1 场所精神 |
2.2.2 环境心理学 |
2.2.3 可持续设计 |
2.3 研究区域概况 |
2.4 井冈山革命遗址园区室外公共设施案例调查分析 |
2.4.1 背景概述 |
2.4.2 设计方法 |
2.4.3 设计理念与方法 |
2.4.4 总结 |
第3章 桂北湘江战役遗址纪念园室外公共设施的设计原则与方法 |
3.1 革命遗址纪念园室外公共设施的设计原则 |
3.1.1 基因的保真性传承 |
3.1.2 文化的合理性表达 |
3.1.3 设计的创新性原则 |
3.1.4 区域的独特性特征 |
3.1.5 设施的功能性需求 |
3.2 革命遗址纪念园室外公共设施的设计方法 |
3.2.1 设计大纲 |
3.2.2 设计过程节点分析 |
3.3 革命遗址纪念园室外公共设施的设计目标 |
3.3.1 满足遗址纪念园公共设施现代化需求 |
3.3.2 提高遗址纪念园公共设施的完整性 |
3.3.3 完善遗址纪念园公共设施表达能力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桂北湘江战役遗址纪念园室外公共设施规划设计的实践探索 |
4.1 研究区域概况分析 |
4.1.1 区位分析 |
4.1.2 桂北湘江战役遗址纪念园室外公共设施设计现状分析 |
4.2 桂北湘江战役遗址纪念园室外公共设施设计规划与定位 |
4.3 桂北湘江战役遗址纪念园室外公共设施设计策略分析 |
4.3.1 构思 |
4.3.2 红色文化元素的提取 |
4.4 桂北湘江战役遗址纪念园室外公共设施设计实践 |
4.4.1 公共照明设施设计 |
4.4.2 公示设施设计 |
4.4.3 公共卫生设施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思考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七丘之城”:从里斯本、果阿到澳门 ——跨文化视野下15-18世纪罗马“圣城”景观在欧亚大陆的复制与改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第二节 主要视角与方法 |
第三节 论文结构 |
第四节 15-18世纪欧亚大陆“罗马城市”图像的研究语境 |
一、葡萄牙“罗马城市”景观研究 |
二、葡萄牙殖民地城市景观研究 |
三、澳门城市图像的跨文化研究 |
第五节 问题的提出:罗马圣城景观在里斯本、果阿与澳门? |
第一章 、七丘:罗马“圣城”景观的形成 |
第一节 罗马早期的山地景观及其演变 |
一、“七丘”的建立 |
二、城市形象的早期传播 |
第二节 七丘之城:文艺复兴时期罗马的理想形象 |
一、尼古拉五世的“理想城市”图形式规划 |
二、利奥十世时期的“重建罗马”建筑计划 |
三、耶稣会与保罗三世时期的高地建设 |
四、世界的形象:新时期的“七丘之城” |
第三节 又见罗马?——圣城景观的转移 |
小结 |
第二章 、里斯本的山城建设与“水上罗马”的形象 |
第一节 背景:葡萄牙的“山城”传统与大航海时期的形象改造 |
一、山城传统与基督教的空间理念 |
二、高地与内城建筑、道路体系 |
三、高地防御的新发展 |
第二节 里斯本山城的早期“罗马化” |
第三节 曼努埃尔一世的理想城市与高地重心转移 |
第四节 若昂三世的“重建罗马”与“七丘之城”形象 |
一、罗马教廷与罗马城市图像的影响力 |
二、奥朗达的“重建罗马”城市改造 |
第五节 水上的罗马:若昂五世时期的“形象转变” |
一、耶稣会的高地争夺战 |
二、菲利波·尤瓦拉的里斯本“新罗马”计划 |
第六节 结束与开始:震后的里斯本 |
小结 |
第三章 、果阿与葡萄牙海外殖民地的“滨海山城”理想 |
第一节 山城理想初探:七城岛与真十字 |
第二节 葡萄牙亚洲殖民地中的山城与理想的图形式规划 |
第三节 前殖民时期的山城果阿 |
第四节 殖民时期果阿的高地景观演变 |
一、城市高地与圣城格局的形成(1510-1604年) |
二、又见“水上的罗马”:滨水区的建筑景观建设(1605-1759年) |
第五节 里斯本还是罗马?——果阿的“七丘之城”形象 |
小结 |
第四章 抵达远东:澳门半岛上的“东方圣城”景观 |
第一节 濠镜澳——被遗忘的“真十字”之地 |
一、东亚的“维拉科鲁兹地” |
二、“另一端的岛屿”:七洲山 |
三、十字与王冠之盟——十字门 |
第二节 开埠前的高地景观(1557年之前) |
第三节 开埠早期“中央高地”的建立(1558-1582年) |
一、“城市制高点”——圣保罗山 |
二、澳城的另一面相:本土力量对高地景观的影响 |
第四节 “山巅之城”格局的形成(1583-1700年) |
一、17世纪“高地建筑”的建立 |
二、七个“堂区”,一种格局 |
第五节 水上圣城的东方形象:妈港神名之城 |
一、“复原”记忆:源自地中海的岛屿“理想” |
二、新旧理想的交替:山城形象的革新与没落小结 |
小结 |
第五章 、从复制到改写:15-18世纪圣城景观在欧亚大陆的“转移” |
第一节 从山地、平原到海滨:罗马山城的“转移” |
第二节 “水上的圣城”及其形象的形成 |
第三节 从地中海、大西洋到印度洋:岛屿山城的崛起 |
一、贸易模式与滨海山城的形成 |
二、新媒介中心的出现:“岛屿”上的帝国理想 |
三、高地的竞争者——宗教团体 |
第四节 从里斯本、果阿到澳门:圣城景观的“改写”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葡萄牙东方殖民地所有要塞、城镇平面图之书》图像、部分文本列表 |
附录二、果阿、里斯本教区列表、示意图 |
附录三、从全景到街景——从里斯本东方艺术博物馆藏“十三行潘趣酒碗”看“长卷式”城市视野的形成 |
附录四、由“指针”导向的城市视野——一件东西城市瓷盘上的跨洋航路与家族版图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
(10)从建筑影像学到影像建筑学 ——影像视角下的建筑思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 相关研究 |
1.3.1 哲学层面的研究 |
1.3.2 电影建筑与建筑影像传播的研究 |
1.3.3 思维、影像与建筑间联系的探索 |
2.语言、建筑与影像记录 |
2.1 “影像”及“建筑影像”的涵盖 |
2.2 建筑的原生影像与次生影像 |
2.3 被记录和转译的建筑 |
3.建筑影像与机械复制 |
3.1 机械复制时代的开启 |
3.2 动态影像——“这一段”的影像呈现 |
3.3 声音记录及“超文本”影像 |
3.4 建筑影像是维系建筑记忆的重要途径 |
3.5 建筑影像的标志性意义及其纪念碑性 |
4.哲学思维与建筑影像 |
4.1 建筑影像、想象与空指谓建筑 |
4.2 以影像思维创作的逻辑图像 |
4.3 思维的摄影机机制与思维投影 |
4.4 建筑的共时性影像和历时性影像 |
5.建筑影像空间与影像呈现 |
5.1 建筑空间及其影像空间 |
5.2 建筑影像的表皮与影像特性 |
5.3 在影像中“视为等同” |
5.4 影像技术的演进与影像修改 |
6.“未建成”与影像建筑 |
6.1 建筑之“未建成”——机械生成作为原生影像 |
6.2 影视领域的影像建筑实践 |
6.3 影视城与影像建筑 |
6.4 电子游戏与影像建筑 |
6.5 线性与非线性——从影像建筑到建筑实体 |
7.建筑影像及影像建筑实践 |
7.1 建筑影像的拟仿 |
7.2 “被动给予”与“主动获取”的建筑影像 |
7.3 方兴未艾的影像建筑 |
8.建筑影像学与影像建筑学的提出——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四、时代进程的纪念碑(论文参考文献)
- [1]作为创新手段的艺术破坏:基于物质性与事件性的考察[J]. 陈汉. 天府新论, 2022(01)
- [2]殖民主义、城市规划与现代国家建构——20世纪初美国“城市美化运动”在菲律宾的实践[J]. 王跻崭. 东南亚研究, 2021(05)
- [3]历史传承与时代重塑——中国纪念碑雕塑40年发展历程回眸[J]. 李庚坤. 美术, 2021(09)
- [4]从古希腊罗马的纪念碑雕塑论及纪念碑性雕塑[J]. 赵炎. 美术, 2021(08)
- [5]解体之后的当代俄罗斯纪念碑雕塑[J]. 张樾. 美术, 2021(08)
- [6]苏联解体后俄国文学的若干悖论走向[J]. 刘文飞. 文学评论, 2021(04)
- [7]拉萨城市公共艺术研究[D]. 王顺. 西藏大学, 2021
- [8]桂北湘江战役遗址纪念园室外公共设施设计研究[D]. 陈彬. 桂林理工大学, 2021(01)
- [9]“七丘之城”:从里斯本、果阿到澳门 ——跨文化视野下15-18世纪罗马“圣城”景观在欧亚大陆的复制与改写[D]. 刘爽.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8)
- [10]从建筑影像学到影像建筑学 ——影像视角下的建筑思维研究[D]. 樊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