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板块驱动的力学机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工程力学
作者: 张亚明
导师: 赵明鹏
关键词: 板块驱动,力学机制,地球速度,地球质量,地球自转,地球半径,期性变化,板块漂移,构造应力场,构造样式
文献来源: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板块驱动的力学机制是地质学的分支学科——大地构造学基本理论的核心问题和探索的热点之一,地质学家及天文学家虽经数百年的努力,但现今还没有找到板块驱动力的直接证据。根据已知的地质事实创立的各种假说对某些具体的地质现象的解释存在着较大分歧,目前,各假说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实际上一些重要地质事件的发生与太阳系绕银核旋转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因此,地球作为天体绕太阳、绕银核旋转引起岩石圈板块漂移这一重要因素应该得到充分重视。 从地球、太阳、银核等绕各自更高一级星系的中心旋转,得出地球在宇宙中是以绝对高的速度相对于假想的宇宙中心运动着,同时,各星系在绕更高一级星系中心旋转时,其速度矢量发生变化,相互叠加可使地球的运动速度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即在宇宙中高速运动的地球速度发生长、短周期性变化。根据爱因斯坦相对论力学的质速关系式,结合地球运动速度长、短周期性的变化,可以导出地球质量也同时发生长、短周期性变化;地球质量发生变化后,在遵循动量矩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前提下,当质量增加时,地球半径减小,岩石圈板块自转加快,地核自转减慢,岩石圈板块向两极、向东漂移,一年的天数和朔望月天数增加;当质量减小时,地球半径增加,岩石圈板块自转减慢,地核自转加快,岩石圈板块向赤道、向西漂移,一年的天数和朔望月天数减少。由于地球半径的变化、不同深度和不同纬度的岩石圈板块在经向和纬向上的漂移存在一定的差异,产生水平方向上的挤压、拉伸和扭动,使构造应力场发生变化,从而形成相应的构造样式,进而得出地球在宇宙中运动速度变化是岩石圈板块漂移的驱动力来源之一。 在此基础上,借鉴曾秋生及孙殿卿、程裕淇、王鸿祯、宋叔和、崔盛芹等人给出的古生代以来朔望月天数变化,得出地球在中生代三叠纪开始至侏罗纪末,运动速度增加,白垩纪以来运动速度减小的结论,进而解释了中生代以来华北地块古纬度、古方位的变化规律及夏威夷海岭火山岩年龄由南东向北西由新变老的原因;同时,根据本文的研究成果,结合辽西
论文目录:
1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板块驱动的力学机制历史回顾
1.3 对以往板块驱动的力学机制假说评述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2 地球在宇宙中的高速运动
2.1 太阳系、银河系和宇宙的组成
2.1.1 太阳系的组成
2.1.2 银河系的组成
2.1.3 宇宙的组成
2.2 地球在太阳系中的运动
2.3 太阳在银河系中的运动
2.4 地球在银河系中的运动
2.5 本章小结
3 高速运动的地球公转、自转变化
3.1 地球在高速运动中的质量变化
3.2 质量变化引起地球绕太阳公转变化
3.3 质量变化引起地球自转变化
3.4 本章小结
4 板块漂移动力学机制
4.1 动质量不变稳定旋转时表层质点受力分析
4.2 动质量变化后表层质点受力分析
4.2.1 动质量发生变化时浅部质点切向分力的变化
4.2.2 动质量发生变化时表层质点法向分力的变化
4.3 动质量发生变化后同一纬度不同深度质点的相对运动
4.4 本章小结
5 构造应力场及构造样式
5.1 地球运动速度增加时构造应力场及构造样式
5.1.1 构造应力场分析
5.1.2 构造样式
5.2 地球运动速度减小时构造应力场及构造样式
5.2.1 构造应力场分析
5.2.2 构造样式
5.3 本章小结
6 应用实例:辽西地区中生代以来构造演化
6.1 研究区概况
6.2 研究区地层
6.2.1 前中生界
6.2.2 中生界
6.2.3 新生界
6.3 研究区构造特征
6.3.1 褶皱构造
6.3.2 断裂构造
6.4 构造演化
6.4.1 构造层
6.4.2 构造样式
6.4.3 构造演化的力学机制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2005-08-30
相关论文
- [1].GPS监测全球板块构造运动的研究[D]. 金双根.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台)2003
- [2].中国大陆板内构造运动的动力学研究[D]. 肖兰喜.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3
- [3].鄂尔多斯地块运动特征研究[D]. 范俊喜.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2
- [4].郯庐断裂带中—南段走滑运动的构造—热年代学研究[D]. 王勇生.合肥工业大学2005
- [5].鲁西中新生代伸展构造研究[D]. 张忠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
- [6].黑龙江省东部岩石圈演化特征[D]. 邱殿明.吉林大学2005
- [7].构造演化与油气动态复式成藏[D]. 佘晓宇.成都理工大学2004
- [8].西藏东部江达构造带演化与成矿[D]. 张宪依.成都理工大学2005
- [9].深大断裂与中国东部新生代盆地油气资源分布[D]. 周荔青.西北大学2005
- [10].断裂构造对地应力场的影响及其工程意义[D]. 苏生瑞.成都理工学院2001
标签:板块驱动论文; 力学机制论文; 地球速度论文; 地球质量论文; 地球自转论文; 地球半径论文; 期性变化论文; 板块漂移论文; 构造应力场论文; 构造样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