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因型影响大麦稿秆的饲草品质(论文文献综述)
赵雅姣,田新会,杜文华[1](2017)在《饲草型小黑麦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文中指出本研究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30份饲草型小黑麦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以了解不同饲草型小黑麦种质间的遗传差异,为小黑麦种质资源保护、品种选育及分子鉴定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参试小黑麦种质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利用ISSR的12条引物共检测到124条扩增条带(位点),平均多态性比率(PPB)为77.42%。30份小黑麦种质的遗传相似系数(GS)为0.660.91。在GS=0.765处将30份小黑麦种质分为6类,其中8809及81S37与其他种质的遗传距离最大,单独聚为一类;826126和北联3号为第Ⅴ类;33RD ITSN、CHEROKEE和新小黑麦5号为第Ⅰ类;北联4号、PH389、DH796、中拉一号和安83-25为第Ⅳ类;其余种质聚为第Ⅱ类。第Ⅳ类与第Ⅴ类小黑麦种质的遗传相似系数均较小,如果其他性状符合育种目标,可相互进行杂交。
赵雅姣[2](2015)在《基于ISSR标记的小黑麦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在甘肃省临洮地区的生产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小黑麦不仅继承了小麦高产优质和黑麦抗病、抗寒、抗旱及适应性强的优点,而且还具有杂种优势强、光合效率高、营养品质好等特征,可作为粮食、饲料、酿酒、保健食品等材料。本试验拟通过研究国内外30份小黑麦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及在甘肃省临洮地区的种子产量、鲜/干草产量和营养价值,为甘肃省小黑麦育种及优质材料筛选提供理论及依据。得到以下研究结果:小黑麦ISSR分析的最佳反应体系(20μl)为:1.9mmol/L Mg2+、0.2mmol/L dNTPs、0.65μmol/L引物、2U Taq DNA聚合酶。最佳引物UBC807的最适退火温度为52.3℃。PCR的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5min;94℃变性30s、52.3℃退火30s、72℃延伸1min,30个循环;72℃再延伸7min。小黑麦种质间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12条引物共检测到124条扩增条带(位点),平均多态百分率(PPB)为77.42%;30份种质间的遗传相似系数(GS)为0.660.91;在GS=0.765处可将30份小黑麦种质分为6类。其中,8809及81S28与其它种质的遗传距离最大,均单独聚为一类;“OH”系列小黑麦聚为同一类;第Ⅳ类与第Ⅴ类之间小黑麦种质的遗传相似系数较小。通过小黑麦种子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的研究,明确了影响小黑麦种子产量的主要因素,同时,筛选出了最佳饲料型小黑麦种质。结果表明:不同小黑麦种质的种子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有显着差异(P<0.05),种子产量受产量构成因素的综合影响,千粒重是小黑麦种子产量的最主要因素;小黑麦种质84B-141、北联3号、北联5号及安83-25的种子产量显着高于其它种质,可作为饲料型小黑麦在甘肃省临洮地区示范推广。通过对小黑麦种质鲜草产量、干草产量、鲜干比、CP含量和NDP/ADP含量的研究,以及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适宜在临洮地区种植的饲草型小黑麦种质有北联5号、新疆5号、OH1859、OH2236、北联3号、826126、HH127、新疆4号和安83-25。
李洪影[3](2014)在《生物措施对松嫩平原盐碱退化草地改良效果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松嫩草地是我国东北西部绿色生态屏障,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重要的生态意义。但是由于自然原因和长期的不合理利用致使草地出现退化、沙化和盐碱化,尤其是草地盐碱化加重。松嫩草地己有近70%以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盐碱化,并且目前仍以1.5-2%的速度递增,其中有20-30%已成光盐碱斑,完全失去了放牧利用价值。草地面积的不断减少和退化,牲畜头数又不断增加,更加剧了草地盐碱化程度,成为草地畜牧业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退化盐碱草地的治理与恢复是当前的主要任务。本研究以松嫩平原西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立功村退化盐碱草地为试验基地,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通过补播一年生牧草东饲1号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 Beauv.cv.dongsi No.2)和虎尾草(Chloris virgata Swartz)、多年生牧草星星草(Puccinellia tenuiflora (Turcz.) Scribn.)和野大麦(Hordeum brevisublatum (Trin.) Link),以未进行补播作为对照(CK),并配合四种玉米秸秆覆盖量{分别为2kg m-2(2M)、1.5kg m-2(1.5M)、1kg m-2(1M)和0kgm-2(0M)}共计20个处理,通过2010-2012年连续三年的野外定点试验,研究了补播牧草及覆盖秸秆这一生物措施模式下植被修复生长情况,退化盐碱草地0-10cm和10-20cm土层的土壤养分、pH、阳离子交换量、交换性钠、全盐量、盐分含量、土壤酶活性(脲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纤维素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及微生物数量(细菌、真菌、放线菌)的变化及其规律,并利用Real-time PCR和PCR-DGGE技术研究四种秸秆覆盖量下四种耐盐碱牧草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大小及结构多样性的影响,评价生物措施(补播牧草+秸秆覆盖)对退化盐碱草地植被恢复及土壤改良的效果,筛选出适宜盐碱草地修复及改良的牧草品种及秸秆覆盖量,确定建立适合当地土壤改良的最佳模式。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生物措施对植被恢复的影响补播后及时覆盖秸秆,可有效保持土壤水分和固定种子,植物的出苗、保苗和生长都得到显着提高,其中在2012年,补播星星草和野大麦在1.5M处理下与0M相比,生长高度和生物量分别提高了15.75%、14.06%和15.99%、13.08%;补播东饲1号稗草和虎尾草在2M处理下与0M相比,生长高度和生物量分别提高了6.59%、27.9%和9.25%、10.88%。(2)生物措施对土壤营养成分的影响生物措施可显着提高0-10和10-20cm土层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全钾、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并且与耐盐牧草的种植年限呈正相关。补播星星草和野大麦的改善效果显着高于东饲一号稗草、虎尾草和CK(P<0.05)。土壤的TP含量在耐盐牧草种植三年后,略有增加。(3)生物措施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生物措施可显着降低在0-10和10-20cm土层土壤的pH值、电导率、交换性钠含量,并且与耐盐牧草的种植年限呈负相关。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可溶性盐中K+、Ca2+、Cl-离子含量增加,SO42-、HCO3-、Na+、Mg2+离子含量减少,土壤化学性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经过三年的对比试验可知,野大麦1.5M组合改良效果更为明显。(4)生物措施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生物措施可显着提高0-10和10-20cm土层土壤脲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纤维素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并且与耐盐牧草的种植年限呈正相关。补播星星草和野大麦脲酶、纤维素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着高于东饲1号稗草、虎尾草和CK(P<0.05);补播虎尾草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显着高于其他牧草处理(P<0.05)。经过三年的对比试验可知,虎尾草2M组合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加幅度最大;野大麦1.5M组合脲酶、纤维素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加幅度最大。(5)生物措施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生物措施可显着提高0-10和10-20cm土层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并且与耐盐牧草的种植年限呈正相关。在0-10cm土层,补播野大麦处理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增加幅度最大,分别是39.49%、44.39%和48.40%,而在10-20cm土层补播星星草处理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增加幅度最大,分别是27.78%、44%和49.98%。经过三年对比可知,种植星星草或野大麦2M组合显着增加了退化盐碱草地土壤微生物数量。(6)生物措施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大小的影响种植第三年牧草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Real-time PCR结果表明,补播星星草和野大麦后植物根际土壤细菌16S rDNA和真菌18S rDNA拷贝数显着高于东饲1号稗草、虎尾草和CK处理(P<0.05),并且秸秆覆盖量为1.5M时细菌16S rDNA和真菌18S rDNA拷贝数最高。(7)生物措施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结构多样性的影响PCR-DGGE结果表明,生物措施改变了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覆盖秸秆提高了植物根际土壤细菌、真菌Shannon-Weaver指数、Simpson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不同植物品种根际对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不同,主要表现在DGGE条带的亮度、迁移度特异条带和缺失条带上。综上所述,生物措施(覆盖秸秆和补播牧草)提高了松嫩平原退化盐碱草地土壤养分含量,降低了土壤的pH,改善土壤化学性质及盐分离子含量,使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增加;PCR-DGGE结果表明覆盖和种植牧草对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产生了影响;Real-time PCR结果表明覆盖秸秆和种植牧草改变了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大小。从植被恢复,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微生态环境三方面综合考虑,秸秆覆盖量为1.5kgm-2+种植多年生牧草是最佳组合。
李鸿文,林存亮,石培春,张新疆,王卫超,李士磊,李召锋,孔广超,曹连莆[4](2012)在《Na2SO4和NaCl胁迫对小黑麦萌发及幼苗生长影响》文中指出为给小黑麦在盐胁迫下的耐盐生理研究及其耐盐育种提供基本的参考依据,以4个春性小黑麦品种为材料,利用模拟盐胁迫方法,研究了NaC1和Na2SO45个盐分水平(0、50、100、150和200mmol/L)条件下,胁迫对发芽和苗期指标的影响及抑制作用的大小。结果表明: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的盐胁迫对小黑麦发芽率和幼苗形态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盐浓度的升高,小黑麦的发芽率和苗期指标均有所下降。盐胁迫对小黑麦苗期各指标影响由小到大依次为:根数、鲜重、地上干重、地下干重、发芽率、根长和苗高。NaC1胁迫下的各个指标的抑制指数Ⅱ略高于Na2SO4胁迫下的各个指标的抑制指数Ⅱ。NaC1对小黑麦幼苗的胁迫程度高于Na2SO4。试验结果将对盐渍化耕地小黑麦生产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殷稳娜[5](2011)在《饲草型小黑麦株高形成特点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探索小黑麦(×Triticosecale Wittmack)株高形成特点,明确其生理特性,本试验以六个不同株高的六倍体小黑麦基因型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株高类型小黑麦基因型的株高生长动态规律、茎组织细胞结构及其叶片中同工酶和内源激素含量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并对不同株高类型小黑麦基因型对外源赤霉素的敏感性进行了调查。从而为进一步选育高产优质的小黑麦品种和制定合理的耕作栽培技术提供参考依据和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小黑麦株高及其构成因素兼用型小黑麦与饲草型小黑麦品种间的株高及其构成因素各节间长度均存在显着差异,且其株高在不同年份比较稳定。株高形成的动态表明饲草型小黑麦的株高形成最快时期较兼用型小黑麦晚10天左右。株高构成指数结果分析表明,两种类型小黑麦基因型的株高构成指数在类型间存在显着差异。同时株高与构成因素间均呈极显着正相关,其中穗下第一节间长对株高的直接贡献最大,穗下第二节间长贡献次之。2.不同株高小黑麦细胞学特性的比较在抽穗期和扬花期饲草型小黑麦上部节间L1、L2、L3的细胞数目与兼用型小黑麦的细胞数目差异显着而细胞长度不显着,而下部节间的细胞长度差异显着但细胞数目差异不显着,这说明不同株高小黑麦的下部节间长度的差异可能是由于细胞长度差异引起的,L1、L2与L3节间长度的差异可能主要是由细胞数目不同引起的。3.不同株高小黑麦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活性的比较在整个生育期中,不同株高小黑麦叶片中的过氧化物酶活性与株高呈现不显着负相关,且不同小黑麦品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差异不大,都显示了5条酶谱。这说明小黑麦叶片的过氧化物酶活性与株高的呈现一定负相关性。4.小黑麦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动态在整个生长期内,兼用型小黑麦基因型中的ABA与ZR含量都高于饲草型小黑麦品种,且ABA含量随着生育期的延长含量逐渐降低;兼用型小黑麦品种的GA含量在抽穗期显着高于饲草型小黑麦,而在其他时期均低于饲草型小黑麦;兼用型小黑麦品种的IAA含量在柚德期显着高于高秆品种,在生长后期饲草型小黑麦显着高于兼用型小黑麦:饲草型小黑麦的IAA/ABA、GA/ABA与(IAA+GA)/ABA的比值均高于兼用型小黑麦,ZR/IAA、ZR/GA比值的变化趋势分别与LAA、GA含量的变化趋势相反。5.不同株高小黑麦对外源赤霉素的响应小黑麦株高及其构成因素对外源赤霉素的敏感性因基因型、外源赤霉素浓度和喷施时期而异。在拔节期外施赤霉素,处理初期饲草型小黑麦的相对生长速率显着高于对照,处理后期生缓慢低于对照;兼用型小黑麦处理的相对生长速率与对照差异不显着;在拔节期外施赤霉素对小黑麦的基部节间伸K有促进作用;在抽穗期喷施外源赤霉素,使得兼用型小黑麦的相对生长速率低于饲草型小黑麦的相对生长速率,且以低浓度处理的兼用型小黑麦的相对生长速率高于对照,饲草型小黑麦在生后期高于对照;高浓度的GA3对饲草型小黑麦的上部节间伸长有促进作用。
何红中[6](2010)在《中国古代粟作研究》文中认为“粟”属禾本科狗尾草属一年生草本,栽培粟的学名是Setaria italica Beauv.,由狗尾草(Setaria viridis)人工驯化而来,中国北方俗称“谷子”,脱壳加工后称“小米”,南方则通称“小米”。中国是世界上粟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世界上90%以上的粟栽培于中国,其次是印度和前苏联;日本、朝鲜、阿富汗、伊朗、美国、加拿大,以及罗马尼亚、波兰、澳大利亚和南非等国家也有少量栽培。中国是世界栽培粟的起源中心,有着最为悠久的种植历史,拥有最丰富的生产与利用经验。关于粟的起源中心问题,在早期的学者中是有争议的,但现在无论是从遗传关系、野生分布、考古遗存、栽培粟本土特征,还是从语言学、民族学方面的证据,都证明粟是在中国最早被驯化的。但在具体起源地问题上尚有争议,至今未能达成一致意见,目前只能说粟的起源中心在中国北方地区。至于粟作究竟起源于平原还是山地,本文从原始农业起源于山地说,即认为粟作农业发端于山地边缘,这符合中国粟遗存的分布特点,而且世界范围内的农业遗存规律也支持这一结论。关于粟的起源时间问题,根据全球冰期退却的时间判定,我国黄河流域大概在距今1.2万年前有条件从事种植的尝试,而我国北方地区有7500-8000年前粟作遗存的发现,而且这些地区的农耕已经有了相当长的发展期,具备了简单的生产、加工及储藏能力。另外,这一时期温度的升高又改善了环境和定居生活条件。所以,有理由判断中国粟作农业起源的时间当在距今10000年前左右。目前我国共有近60处左右粟的遗存,从空间分布上看,黄河中上游地区占有绝对优势,可以称作一类粟作区;下游的山东、江苏、安徽以及东三省,可以看作是两个二类或次要粟作区;台湾、西藏和云南只有零星的发现,属于我国的第三类粟作区。但如果从时代上来看,以磁山和裴李岗为代表的中原地区、以内蒙古赤峰兴隆沟为代表的东北地区,发现的粟遗存是目前我国最早的,处于粟作的第一层次区;东方大汶口文化、西方马家窑文化、北方红山文化发现的粟处于第二层次区;而边远地区,包括新疆、西藏、云南、台湾等地发现的粟都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则属于粟作的第三层区。关于粟在世界上的传播,学界的观点是基本一致的,即世界上的栽培粟基本上都是由有中国外传的。而对于粟在国内的传播,一般认为:粟的传播以黄河中上游为中心,向西传到新疆地区,向东北传到吉、辽地区,向西南传到西藏、云南地区,向东南传到东南沿海和台湾地区。中国栽培粟的历史非常悠久,至少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中期,但在这八千多年漫长岁月里,粟作经历了一个演进过程。史前粟作经历了由萌芽和形成、初步发展直至发达与兴盛的过程,并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取代了黍,成为北方最主要的粮食作物。而进入有史时期以后,粟作经历了由原始到传统的过渡,并经两汉到魏晋南北朝时达到繁盛,在这一时期粟位居“五谷”之首,在产量上也由早期的90斤提高到120斤左右。但中唐以后这种格局被打破,稻逐渐代替了粟在粮食作物中的首要地位,麦也紧紧跟上,与粟处于同等地位了。而至宋元时期,水稻在的主导地位完全确立,麦的地位也逐渐超过了粟,这样原来以粟、麦为主的粮食作物结构,便为稻、麦为主的粮食作物结构所代替了。之后粟作逐步走向衰落,直至明清时期被作为救荒作物。中国古代粟的名称繁多,且在命名上颇为混乱。稷究竟是粟还是黍(穄)?曾是千余年来悬而未决的问题,但越来越多的证据都说明稷就是粟。在考察古代粟的名称演变时,本文研究认为:“稷”是粟在商周时期的别称,但战国时已不常用,至西汉时则逐渐隐去。“禾”本为粟的原始象形字,后可引申作谷物总名,且这两种用法一直延续至清代,但战国秦汉时是粟的主要称呼,宋代以后南方地区也有专指稻的。“谷”最初被用作谷物的总名,且这种用法一直沿用至今,但最迟至西汉已有称谷为粟的,而魏晋以后则成为粟的普遍称呼。“粟”本义是指谷子的籽实,而且这种用法贯穿整个古代史,但战国秦汉时可泛指谷类籽实,魏晋以后则演化成谷子的专名,即可指植株也可指籽实,唐代以后还可以专指稻。另外,粢、粱、秫、(?)、芑也属于粟,或是祭祀之物或是特殊品种。中国粟的种植历史悠久、地域广阔,在近万年的漫长岁月里,经过不断地自然和人工选择,还培育出了许多不同的品种。其中有几百个品种见诸于文献:《诗经》、《管子》、《齐民要术》、《授时通考》、明清地方志、《马首农言》、《救荒简易书》等。这些品种常常连续几百、上千年,它们保留了古代粟的遗传基因,对于抢救和保护种质、培育新的品种,具有重要的传承作用。中国古代粟的栽培经验丰富,主要包括了耕作制度、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其主要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一、形成了一套轮作复种和间作套种的种植制度,如《齐民要术》所载几种轮作:绿豆→谷子→黍;大豆→黍→谷子;麦→大豆→谷子;麦→小豆→谷子;小豆→麻→谷子;小豆→瓜→谷子;麦→芜菁→谷子,还有小麦套种谷子、谷子混作豆类、粮菜和粮豆间作谷子。二是形成了深耕细作、因时因地因物的一套耕作技术体系,并讲求深耕、疾耰(或熟耰)以达到防旱保墒的目的。三、重视选育和繁殖良种,积累了丰富的品种资源,讲求谷子的粒选、穗选和混合繁殖,并在播种之前还要进行一次选种。四、掌握种子的播种量、适时播种,并要求把握播种的深度和密度,注意做到合理密植。五、重视积制肥料,合理施肥,培养地力,用养结合,保持土壤肥力常新壮。六、注意兴修农田水利,实行有条件灌溉。七、做好中期田间管理,如注意间苗、补苗及其密度,加强中耕除草及壅土,采用综合方法防治病虫害。另外,作物的收获乃农事之终也,自古要求准确把握收获期,并主张及时速获、适当早收。在具体收获技术方面,原始的办法是直接把成熟的稳头摘下,后来逐渐被收割工具石镰等代替。收割完的谷子还要堆积一段时间,“待干”以后还要脱粒,谷子脱粒时常用连枷工具,用以敲打谷子的穗头脱粒。除了关注耕作栽培技术外,粟的贮藏、加工与利用也很重要。粟的籽粒极耐储藏,远古时主要使用地窖贮粮,后累经发展和演变,逐渐形成了仓、廪、庾等贮藏方式与技术。粟谷的贮藏有临时性和长期性区别,临时性贮藏一般没有固定地点,便于随时取用或转运,其贮存的器具有礤、蒉、筐、笛、畚、笔等。长期性贮藏有固定的场所和构筑,供大量粟谷的长久贮藏。除了有比较好的贮藏设施外,在粟谷的仓廒贮藏过程中,还要考虑到防潮、防热、防雀、防火、防震等问题,并做好日常的防护工作。我国粟谷加工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的加工方法可能是舂打,之后才发展为碓碾。粟的加工农具主要有:石磨盘、石磨棒、杵臼、碓和碾,最初这些农具的加工动力都是人力,但人们不断探索出新的加工动力,包括了畜力、水力、风力等。另外,粟谷脱粒及舂碓之后,需要分出糠秕和麸皮,过去是用手工来簸扬,效率比较低下,汉代又发明了风扇车(也叫飚扇),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脱粒后的粟谷又可再加工成小米,除了一般焖饭、煮粥等直接食用外,小米还可制成各种干粮,也是酿酒作醋的重要原料。粟还有药用功能,《本草纲目》就记载了很多药方,这些药方简洁明了、易于操作。粟又是粮草兼用作物,是北方牲畜和家禽的重要饲料。粟是古人赖以生存和繁衍的物质基础,又是政府的财政税收来源之一,还是社会财富多寡的重要象征,关系到经济、政治与社会的稳定。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注重粟的储备,并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对于仓库的建设、管理和使用,也都有一套完备的制度。但粟之储备并不完全为“民计”或“邦用”,而往往是为了朝廷统治之需。储备的粟谷主要用于兵资和官俸,其他还有如工程建设、赏赐与酿酒等,不过统治者为了笼络人心,在灾荒时也粜借或赈济百姓。作为古代最主要的食粮之一,粟谷必然参与市场的流通。粟最早流通形式是与其他物品的实物交换,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又逐渐演变成交换的媒介,但最常见的交换形式还是与货币的交换。随着粟谷交换的商品化,后来又产生了粟谷贸易,主要包括官府常平和商贾贩运。由于粮食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求,也是从事物质、精神活动的必要前提,所以必须做好粟的安全工作。历代统治者想法设法确保粟的安全,从诸多方面调节粟谷供给与需求的平衡:高度重视粟的生产与管理,甚至形成了“贵粟”思想;鼓励百姓种粟,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确保粟谷生产之稳定;在边疆地区大规模屯田,增加社会粟的总供应量;加强对粟谷的管理和调度,以确保储备和使用的安全,通过这些措施维护了社会的稳定。最后,围绕着粟的种植、加工与利用,也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粟作文化。中国很早就有稷神崇拜与祭祀的传统,而且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和推行,上自宫廷皇帝、王侯,下至县乡官吏、百姓无不尊而从之。除了稷神崇拜和祭祀外,粟作文化还有更加丰富的内容,包括从粟延伸出来的各种寓意,以及相关的一些谶纬和民俗。粟甚至成为诗歌创作的一部分,或寓情于景或咏物明志。实际上,粟作文化一直贯穿于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丰富了古代中国人的文化和精神生活,为中国农耕文明的发展、社会思想的进步,也都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曹连莆,艾尼瓦尔,魏凌基,李卫华,齐军仓,孔广超,李诚[7](2007)在《端正育种方向 调整育种策略 保证麦类育种不断取得成功》文中研究说明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农学系麦类作物育种课题开展研究40多年来,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逐渐端正育种方向,经常调整育种策略与技术路线,使麦类育种取得显着成绩,自1997年以来先后自育成功或引种成功春小麦、啤酒大麦及小黑麦新品种16个,均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或登记。
王美云[8](2006)在《热量限制两熟区双季青贮玉米模式及其技术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探索与农区畜牧业发展相适应的作物新型种植模式,在热量限制两熟区北缘北京地区进行了双季青贮玉米不同模式、季节、品种与栽培技术等不同层次物质生产、资源效率、光合性能和营养品质等系统研究。主要结果表明: 1、建立了双季青贮玉米资源高效、经济高效的新型种植模式。与冬小麦—夏玉米模式相比,其全年干物质生产率提高10.3%、能量提高12%,总辐射利用效率提高12.5%,热量资源生产效率提高22.5%,水分生产效率增加36.3%。其全年种植经济效益可达10405元/hm2,增加经济效益为16.7%。 2、提出了双季模式全年热量资源两季近似1/2和光资源偏早春分配原则。早播晚收增加全年资源占有,保证有效积温季节利用效率达全年90%以上,自然降水达到85%以上,光照达到70%以上;有效地分配周年双季的资源比例。定量化分析资源配置原则为:早春与晚夏最佳积温比值为1.1-1.2,相应总辐射比值为1.6。有效调节双季青贮玉米的周年资源分配。 3、提出了品种的季节反应分型方法及同季优势品种选择的原则。根据品种产量对季节反应差异,分为4种类型:Ⅰ春优夏弱型,Ⅱ夏优春弱型,Ⅲ双季均优型,Ⅳ双季均弱型。 4、确定了不同栽培措施的物质生产效应。其顺序为:第一为地膜效应:早春地膜增产20%左右:第二为密植效应:一般以111000株/hm2为宜;第三为种子处理效应:增产3%-9%;第四为穴播效应:增产6%左右:第五为垄作效应:不明显。通过技术组装与配套,建立了地膜高密大小行季节错位的青贮玉米技术体系及规程。 5、揭示了双季青贮玉米物质积累及其光合性能的动态特征。其表现为:双季青贮玉米近似直线的S曲线后期叶面积为高值维持型,光合势高。全年平均作物生长率地膜双季青贮玉米>直播双季青贮玉米>冬小麦—夏玉米,传统夏玉米>早春青贮玉米>晚夏青贮玉米>小麦。 6、明确了不同品种器官、生育期及栽培措施对青贮玉米的营养含量及产量的影响。青贮玉米的茎和叶为无氮浸出物(NFE)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优势器官,占主要成分,约占全株的80%以上,籽粒和叶片是粗蛋白(CP)、粗脂肪(EE)的优势器官达到全株总量的65%以上。总体营养表现出早春>晚夏,营养、能量、产奶,益农103—郑单958营养品质优势突出。地膜、密度等栽培措施对主要营养含量的变化作用不明显,穴播是一项有利于粗蛋白但增幅不大。双季青贮玉米全年总营养、各种能量和饲料价值具有明显的高效益,预测全年产奶量可达4912磅/吨干物质(2278kg/吨干物质),30841磅/英亩(34279kg/hm2)。 通过本研究,建立了双季青贮玉米高产高效优质的新型种植模式。具体明确了品种类型和配套关键栽培技术,确定了新模式物质积累与光合性能的动态特征,为农区畜牧业发展相适应的种植结构调整提供理论与技术指导。
艾尼瓦尔,曹连莆,魏凌基,魏亦农,李卫华,张薇,齐军仓,孔广超,孔祥丽[9](2004)在《正确的育种策略和技术路线是麦类育种成功的生命线》文中研究说明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农学系麦类作物育种课题组开展研究40年来,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逐渐端正育种方向,经常调整育种策略与技术路线,使麦类育种取得显着成绩,先后自育成功或引种成功春小麦、啤酒大麦及小黑麦新品种各4个,这12个品种均通过品种审定或品种登记。长期育种的实践表明,正确的育种策略和技术路线是麦类作物育种成功的生命线。
D.W.MEYER,D.O.ERICKSON,A.E.FOSTER,王策箴[10](1981)在《基因型影响大麦稿秆的饲草品质》文中认为春麦稿秆作为反刍动物饲料的碳水化合物来源是不足的,生长在美国北部大草原的普通大麦(Hordeum vulgare L.),在饲料值方面基因型差别的报导少数是有效的。我们的研究目的是确定大麦基因型在稿秆饲草品质上是否有区别,以及确定大麦稿秆品质参数与农艺特性是否有联系。在1977和1978年分别从37种和31种大麦基因型中取大麦稿秆样品。1979年从生长在4个点上的10种大麦基因型中取大麦稿秆样品,用标准试验程序确定已测过的品质参数。1977和1978年测定了大麦稿秆品质参数和农艺特性中的相关性。1977和1978年分别测定的大麦稿秆平均值为:粗蛋白(CP)5.6%,体外干物质消失(IVDMD)42.0%,耐酸纤维(ADF)50.7%,中性纤维(NDF)71.8%,耐酸木质素(ADL)6.6%,半纤维素21.1%,灰分(ash)11.4%,磷(P)0.13%,钙(Ca)0.58%,镁(Mg)0.20%。这个平均饲料值在低谷粒产量的环境中产生高品质稿秆的这种环境是有区别的。我们发现已测过的大多数稿秆品质参数在基因型中是有明显的区别。6行大麦稿秆在饲草品质方面一般比2行大麦稿秆低。低产谷粒蛋白卡尔(Karl)大麦稿秆的粗蛋白和消化率比多数基因型高,而耐酸纤维(ADF)和中性纤维(NDF)比多数基因型低。除粗蛋白(CP)外,从多数大麦稿秆的其它品质的参数可发现明显的基因型和环境互作。多年来改变了抽穗期和植株高与大麦稿秆品质成分的相关性。谷粒、稿秆和蛋白产量;倒伏;谷粒蛋白质的百分比始终不与大麦稿秆品质的成分有关。我们已经证明,在大麦基因型中大麦饲草品种方面存在着潜在的有用差数。这些数据指出:大麦稿秆的高基因型,可在保持所需要的农艺特性的情况下选择出来。
二、基因型影响大麦稿秆的饲草品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因型影响大麦稿秆的饲草品质(论文提纲范文)
(1)饲草型小黑麦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DNA提取 |
1.3 引物及PCR扩增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DNA检测 |
2.2 多态性分析 |
2.3 遗传相似性分析 |
2.4 聚类分析 |
3 讨论 |
3.1 小黑麦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
3.2 小黑麦种质的遗传多样性与地理来源 |
3.3 综合分析 |
4 结论 |
(2)基于ISSR标记的小黑麦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在甘肃省临洮地区的生产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小黑麦种质资源概述 |
1.1 小黑麦的种植与分布 |
1.2 小黑麦的生长特性 |
1.3 小黑麦的抗逆性 |
1.4 小黑麦的类型 |
2 国内外小黑麦研究进展 |
2.1 分子标记技术研究进展 |
2.2 小黑麦育种研究进展 |
2.3 小黑麦利用价值研究进展 |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小黑麦遗传多样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仪器 |
1.2 材料 |
1.3 试验方法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基因组提取 |
2.2 引物筛选 |
2.3 退火温度 |
2.4 正交设计结果分析 |
2.5 单因素试验结果分析 |
2.6 反应体系循环次数试验设计 |
2.7 优化后ISSR-PCR反应体系的应用 |
2.8 小黑麦多态性分析 |
2.9 遗传相似性分析 |
2.10聚类分析 |
3 讨论 |
3.1 ISSR-PCR分子标记及扩增方法 |
3.2 反应体系中各因素用量、退火温度及循环次数 |
3.3 最佳反应体系的建立 |
3.4 遗传多样性分析 |
3.5 不同种质的遗传相似性系数 |
3.6 遗传图谱及分类 |
第三章 小黑麦的种子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供试材料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种子产量 |
2.2 种子产量构成因素 |
2.3 相关分析 |
2.4 通径分析 |
2.5 逐步回归分析 |
3 讨论 |
3.1 种子产量 |
3.2 种子产量构成因素的比较 |
3.3 种子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 |
3.4 通径分析与回归分析 |
3.5 小黑麦的应用价值 |
第四章 小黑麦的饲草产量及营养价值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供试材料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物候期 |
2.2 株高 |
2.3 草产量 |
2.4 鲜干比 |
2.5 营养价值 |
2.6 综合评价 |
3 讨论与结论 |
3.1 刈割时期 |
3.2 各指标的相互关系 |
3.3 小黑麦种质草产量比较 |
3.4 小黑麦种质营养价值的综合比较 |
第五章 结论 |
1、ISSR-PCR 反应体系的建立 |
2、遗传多样性分析 |
3、种子产量及构成因素分析 |
4、甘肃省临洮地区适宜小黑麦种质筛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3)生物措施对松嫩平原盐碱退化草地改良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土壤盐渍化现状及改良措施 |
1.2.1 生物改良措施 |
1.2.2 化学改良措施 |
1.2.3 物理改良措施 |
1.3 秸秆覆盖的研究进展 |
1.3.1 秸秆覆盖的发展 |
1.3.2 秸秆覆盖对土壤结构的影响 |
1.3.3 秸秆覆盖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 |
1.3.4 秸秆覆盖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
1.3.5 秸秆覆盖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1.3.6 秸秆覆盖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1.3.7 秸秆覆盖的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1.3.8 秸秆覆盖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1.4 土壤微生物研究方法 |
1.4.1 土壤微生物分离和纯培养 |
1.4.2 Biolog碳素利用法 |
1.4.3 生物标记物 |
1.4.4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 |
1.5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基本概况 |
2.1.1 试验区位置 |
2.1.2 气候特征 |
2.1.3 土壤 |
2.1.4 植被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4 试验方法 |
2.4.1 植被生长指标的测定 |
2.4.2 土壤取样方法 |
2.4.3 土壤养分含量及化学性质的分析 |
2.4.4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
2.4.5 微生物平板计数 |
2.4.6 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分析方法 |
2.5 数据统计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覆盖秸秆对牧草生长及生物量的影响 |
3.1.1 秸秆覆盖对一年生牧草生长及生物量的影响 |
3.1.2 秸秆覆盖对多年生牧草生长及生物量的影响 |
3.1.3 秸秆覆盖对CK小区物种的影响 |
3.2 生物措施对盐碱退化草地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3.2.1 有机质(SOM) |
3.2.2 全氮(TN) |
3.2.3 全磷(TP) |
3.2.4 全钾 |
3.2.5 碱解氮(AN) |
3.2.6 速效钾(AK) |
3.3 生物措施对盐碱退化草地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3.3.1 pH值 |
3.3.2 电导率(EC) |
3.3.3 交换性钠 |
3.3.4 阳离子交换量 |
3.4 生物措施对盐碱退化草地土壤离子含量的影响 |
3.4.1 土壤中阳离子含量 |
3.4.2 土壤中阴离子含量 |
3.5 生物措施对盐碱退化草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5.1 脲酶 |
3.5.2 蔗糖酶 |
3.5.3 纤维素酶 |
3.5.4 碱性磷酸酶 |
3.5.5 多酚氧化酶 |
3.5.6 过氧化氢酶 |
3.6 生物措施对盐碱退化草地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3.6.1 真菌 |
3.6.2 放线菌 |
3.6.3 细菌 |
3.7 覆盖秸秆对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
3.7.1 覆盖秸秆对不同种植年限植物根际土壤真菌DGGE图谱条带的影响 |
3.7.2 覆盖秸秆对不同种植年限植物根际土壤细菌DGGE图谱条带的影响 |
3.7.3 土壤微生物群落大小的差异 |
4 讨论 |
4.1 秸秆覆盖对退化盐碱草地改良的研究 |
4.2 种植牧草对盐碱化草地改良的研究 |
4.3 覆盖秸秆与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关系 |
4.4 植物与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关系 |
4.5 生物措施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5 结论 |
6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饲草型小黑麦株高形成特点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株高的研究进展 |
1.1.1 植物株高矮源的研究 |
1.1.2 植物株高的细胞学研究 |
1.1.3 植物内源激素与株高发育 |
1.1.4 外源激素与株高 |
1.1.5 同工酶与株高 |
1.1.6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株高的调控 |
1.2 小黑麦的研究进展 |
1.2.1 小黑麦的栽培研究 |
1.2.2 小黑麦矮秆育种研究 |
第二章 不同株高小黑麦基因型的形态学、细胞学比较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小黑麦株高动态变化及其构成因素分析 |
2.2.2 不同株高小黑麦的细胞学特点 |
2.3 结论与讨论 |
2.3.1 小黑麦株高的形成特点 |
2.3.2 不同株高小黑麦的细胞学比较 |
第三章 不同株高小黑麦品种的生理特性及其对外源激素的响应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仪器设备 |
3.1.3 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
3.1.4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电泳的方法 |
3.1.5 内源激素的测定 |
3.1.6 外源赤霉素敏感性试验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株高小黑麦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 |
3.2.2 不同株高小黑麦的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
3.2.3 不同株高小黑麦对外源赤霉素的响应 |
3.3 结论与讨论 |
3.3.1 小黑麦株高与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关系 |
3.3.2 不同株高小黑麦生长发育与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关系 |
3.3.3 不同株高小黑麦生长发育与内源激素相互作用的关系 |
3.3.4 外源激素对小黑麦株高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6)中国古代粟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三、研究内容与框架 |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 |
五、创新与研究不足 |
第一章 粟的起源与传播 |
第一节 粟的起源地区 |
一、中国是粟的起源中心 |
二、粟在中国的具体起源地 |
第二节 粟的起源方式和年代 |
一、粟的起源方式 |
二、粟的起源年代 |
第三节 粟的遗存分区与传播 |
一、粟的史前遗存分区 |
二、粟的传播及其路径 |
第二章 粟作的演进历程 |
第一节 春秋之前原始粟作的发展历程 |
一、史前原始粟作的产生和初步发展 |
二、史前原始粟作的发达与兴盛 |
三、夏商西周时期原始粟作的演进 |
第二节 春秋到南北朝时期传统粟作的发展与繁盛 |
一、春秋战国时期传统粟作的起步 |
二、秦汉时期传统粟作的发展 |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粟作的繁盛 |
第三节 隋唐以后传统粟作的衰退 |
一、隋唐时期传统粟作由盛而衰 |
二、宋元时期传统粟作的衰落 |
三、明清时期传统粟作的退化 |
第三章 粟的名实与品种资源 |
第一节 粟与稷、黍的关系 |
一、稷之粟、穄(黍)、高粱之争 |
二、稷乃粟而非穄(黍)的证据 |
第二节 粟的名称演变 |
一、商周时期粟名演变 |
二、战国秦汉时期粟名演变 |
三、魏晋南北朝之后粟名演变 |
第三节 古代粟的品种选育 |
一、关于粟的遗传和变异性认知 |
二、粟品种选育的主要技术 |
第四节 古代文献所载粟的品种 |
一、《诗经》、《管子》所载粟的品种 |
二、《齐民要术》所载粟的品种 |
三、明清地方志、《救荒简易书》所载栗的品种 |
第四章 粟的栽培 |
第一节 土宜和耕作制 |
一、土宜及其应用 |
二、耕作制概述 |
三、轮作与间、套、混作 |
第二节 整地播种 |
一、整地施肥 |
二、选种用种 |
三、播种时令 |
四、播种方法 |
第三节 田间管理 |
一、间苗、补苗及密度 |
二、中耕除草及壅土 |
三、施肥、灌溉与灾害防治 |
第四节 收获 |
一、收获时令 |
二、收获技术 |
第五章 粟的贮藏、加工与利用 |
第一节 粟的贮藏技术 |
一、窖、窦地下贮藏 |
二、仓、廪、庾等地面贮藏 |
三、仓廒贮粟的防护 |
第二节 粟的加工技术 |
一、加工农具及方法 |
二、加工动力 |
第三节 粟的食用 |
一、烤炙、煮粥与蒸饭 |
二、其他食用方法 |
三、酿酒、作醋与制饴 |
第四节 粟的药用和饲用 |
一、粟的药用及配方 |
二、粟的饲用及方法 |
第六章 粟作经济与粟作文化 |
第一节 粟在古代经济社会中地位 |
一、粟的基础作用与地位 |
二、"贵粟"思想 |
三、粟与粮食安全 |
第二节 粟的储备和耗用 |
一、粟的储备 |
二、兵资与官俸耗用 |
三、赈灾、酿酒及其他耗用 |
第三节 粟的交换和贸易 |
一、粟的交换及其形式 |
二、粟之"常平" |
三、粟之商贾贩运 |
第四节 粟与传统文化 |
一、稷神崇拜与祭祀 |
二、粟之寓意、谶纬和民俗 |
三、粟与诗歌咏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端正育种方向 调整育种策略 保证麦类育种不断取得成功(论文提纲范文)
1 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育种方向 |
1.1 小麦育种 |
1.2 大麦育种 |
1.3 小黑麦育种 |
1.4 小麦高产潜力的研究 |
1.5 小麦抗性育种研究 |
2 一贯坚持引育结合的方针 |
2.1 小麦自育为主, 引种为辅 |
2.2 小黑麦以引为主, 引中有育 |
3 以常规杂交育种为主, 与现代生物技术育种相结合 |
3.1 常规育种 |
3.2 生物技术育种 |
4 利用加代技术, 加速育种进程 |
4.1 南繁加代 |
4.2 异地冬繁加代 |
4.3 1年繁3代 |
5 田间与室内鉴定并举, 重点加强品质检测 |
6 通过多点试验全面准确地鉴评品种 |
7 真诚地开展全方位横向合作, 争取多方支援 |
8 发扬团队精神, 课题组在统一计划分工协作 |
(8)热量限制两熟区双季青贮玉米模式及其技术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青贮玉米的重要地位 |
1.1.1 饲料玉米的分类与评价 |
1.1.2 青贮玉米的营养品质 |
1.1.3 青贮玉米饲用价值 |
1.1.4 青贮玉米的经济生态效益 |
1.2 青贮玉米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国外青贮玉米发展现状 |
1.2.2 国内青贮玉米发展现状 |
1.2.3 青贮玉米的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及育种目标研究 |
1.2.4 青贮玉米的栽培技术研究综述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1.3.1 热量限制型两熟区发展双季青贮玉米的生产意义 |
1.3.2 研究目的 |
1.3.3 研究内容 |
1.3.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双季青贮玉米模式物质生产及资源利用效率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种植 |
2.1.2 主要测定项目与方法 |
2.1.3 物质、能量生产与气候因素资源效率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双季青贮玉米生育进程与其它模式的比较 |
2.2.2 不同种植模式周年干物质生产效率、能量及其季节分配比较 |
2.2.3 不同种植模式作物的光能资源分配与利用 |
2.2.4 不同种植模式有效积温分配与温度生产效率 |
2.2.5 不同种植模式水分利用效率比较 |
2.2.6 不同种植模式经济效益比较 |
2.3 小结 |
第三章 双季青贮玉米资源配置与物质生产效率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种植 |
3.1.2 主要测定项目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播期配置产量比较 |
3.2.2 不同播期配置光温水资源分配 |
3.2.3 不同播期配置光温水资源生产效率 |
3.3 小结 |
第四章 双季模式品种季节反应及资源效应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种植 |
4.2.2 主要测定项目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双季青贮玉米生育过程中主要气象因素的变化特点 |
4.2.2 不同生长季节的品种青体产量与物质生产比较 |
4.2.3 不同品种两季节的反应与类型 |
4.2.4 不同季节反应类型品种生长速率差异 |
4.2.5 不同季节反应类型品种的光温资源效率 |
4.2.6 品种不同季节反应类型的光温资源效率类型比较 |
4.2.7 青贮玉米不同品种物质生产与光温效率的关系 |
4.3 小结 |
第五章 双季青贮玉米栽培措施的物质生产效应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种植 |
5.1.2 主要测定项目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地膜覆盖效应 |
5.2.2 密植效应 |
5.2.3 穴播效应 |
5.2.4 垄作效应 |
5.2.5 种子处理效应 |
5.3 小结 |
第六章 双季青贮玉米模式物质积累及光合性能动态特征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种植 |
6.1.2 主要测定项目与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不同种植模式的物质积累及其光合性能分析 |
6.2.2 不同品种的物质积累及其光合性能分析 |
6.2.3 不同栽培措施的物质积累与光合性能变化特征 |
6.3 小结 |
第七章 青贮玉米的营养品质分析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材料种植 |
7.1.2 供试品种 |
7.1.3 主要营养品质测定 |
7.1.4 主要计算项目与方法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青贮玉米品质分析的干燥和测定方法比较与选择 |
7.2.2 不同品种干物重及其器官分配 |
7.2.3 品种不同器官主要营养含量及其分组 |
7.2.4 单株主要营养及其器官比例 |
7.2.5 不同品种营养与能量产量比较 |
7.2.6 不同品种粗饲料品质评定 |
7.2.7 产奶量评价 |
7.3 小结 |
第八章 双季青贮玉米不同生育时期与栽培技术营养研究 |
8.1 材料与方法 |
8.1.1 材料种植 |
8.1.2 材料处理 |
8.1.3 测定方法 |
8.1.4 主要项目计算方法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不同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
8.2.2 不同生育时期主要营养 |
8.2.3 不同生育时期主要能量与饲料价值产量 |
8.2.4 地膜对青贮玉米营养与饲料价值影响 |
8.2.5 密度对青贮玉米营养与饲料价值影响 |
8.2.6 穴播青贮玉米营养与饲料价值影响 |
8.3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9.1 关于双季青贮玉米模式 |
9.1.1 华北两熟区种植模式的发展与双季青贮玉米模式 |
9.1.2 双季玉米模式为华北两熟区多元化发展提供重要技术途径 |
9.2 双季青贮玉米模式的资源配置 |
9.3 双季青贮玉米品种选择 |
9.4 双季青贮玉米栽培措施效应 |
9.5 双季青贮玉米物质积累即光合性能动态 |
9.6 关于青贮玉米的营养品质 |
9.7 双季青贮玉米模式技术体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基因型影响大麦稿秆的饲草品质(论文参考文献)
- [1]饲草型小黑麦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J]. 赵雅姣,田新会,杜文华. 草地学报, 2017(03)
- [2]基于ISSR标记的小黑麦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在甘肃省临洮地区的生产性能研究[D]. 赵雅姣. 甘肃农业大学, 2015(04)
- [3]生物措施对松嫩平原盐碱退化草地改良效果的研究[D]. 李洪影. 东北农业大学, 2014(01)
- [4]Na2SO4和NaCl胁迫对小黑麦萌发及幼苗生长影响[J]. 李鸿文,林存亮,石培春,张新疆,王卫超,李士磊,李召锋,孔广超,曹连莆.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2)
- [5]饲草型小黑麦株高形成特点的研究[D]. 殷稳娜. 石河子大学, 2011(05)
- [6]中国古代粟作研究[D]. 何红中. 南京农业大学, 2010(05)
- [7]端正育种方向 调整育种策略 保证麦类育种不断取得成功[J]. 曹连莆,艾尼瓦尔,魏凌基,李卫华,齐军仓,孔广超,李诚. 新疆农业科学, 2007(S3)
- [8]热量限制两熟区双季青贮玉米模式及其技术体系研究[D]. 王美云.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6(10)
- [9]正确的育种策略和技术路线是麦类育种成功的生命线[J]. 艾尼瓦尔,曹连莆,魏凌基,魏亦农,李卫华,张薇,齐军仓,孔广超,孔祥丽.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2)
- [10]基因型影响大麦稿秆的饲草品质[A]. D.W.MEYER,D.O.ERICKSON,A.E.FOSTER,王策箴. 第十四届国际草地会议论文集(上册),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