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的哲学基础探究

积极心理学的哲学基础探究

论文摘要

心理学在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所取得的成绩世人是有目共睹的,但心理学在其后来的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矛盾和冲突,面临着分裂和破碎,脱离社会生活等尴尬处境,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心理学便应运而生了。为更好地引导积极心理学的发展,为其发展提供哲学上的理论和方法论的指导,有必要从哲学视野对积极心理学的“积极心理”进行探讨。从哲学本体论来看,人的心理并非是对外界现实的被动反应,心理是由意识建构的,人的各种心理活动来源于实践,从实践中产生的。人们对实践目的的追求产生的积极心理,又进一步引发了人的积极动机。从哲学认识论来看,人们的认识会影响人们的心理状态,正确的认识会使人们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倾向,积极的心理体现了人的意识的能动性。积极的心理追求来自人们坚定的信念,人们对外界事物的认知程度又不断调节人的心理感受。通过对积极心理的价值论探究,可以发现积极心理有利于个体人格的塑造和创造力的激发,以及个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而且,积极心理有利于增进个体间的团结与协作,促进对集体目标的认同,为实现集体共同目标创造有利条件。积极心理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最终有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对今天和谐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心理学在新世纪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 1.1.2 人文关怀是实现心理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 1.2 文献述评
  • 1.2.1 国外关于积极心理学研究现状及问题
  • 1.2.2 国内关于积极心理学研究现状及问题
  • 1.3 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1.4 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积极心理学的一般考察
  • 2.1 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 2.1.1 实现心理学的价值平衡
  • 2.1.2 强调研究个人的积极力量
  • 2.2 积极心理学理论的相关哲学视角
  • 2.2.1 佛教与积极心理学
  • 2.2.2 人本主义与积极心理学
  • 2.2.3 建构主义与积极心理学
  • 2.3 积极心理学与传统心理学的比较
  • 2.3.1 传统心理学的消极性
  • 2.3.2 现代心理学的困境
  • 2.3.3 积极心理学的优势与前景
  • 第三章 积极心理学的本体论基础
  • 3.1 心理是意识的建构
  • 3.1.1 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
  • 3.1.2 现象学的意向性
  • 3.1.3 心理建构的双向性
  • 3.2 心理现象产生于实践活动
  • 3.2.1 心理是自然限定与超越限定的辩证统一
  • 3.2.2 心理是理性与非理性的辩证统一
  • 3.2.3 心理是理想性与现实性的辩证统一
  • 3.2.4 心理是自由自觉性与感性实践活动的辩证统一
  • 3.3 实践的目的性引发积极动机
  • 3.3.1 积极心理起源于劳动
  • 3.3.2 追求目的引发积极心理
  • 3.3.3 人的积极心理是衡量社会发展的基本尺度
  • 第四章 积极心理学的认识论基础
  • 4.1 正确认识促成积极心理追求
  • 4.1.1 积极心理源于对生存的认识
  • 4.1.2 积极心理源于创造性认识
  • 4.2 认知调节心理感受
  • 4.2.1 积极心理的认识过程
  • 4.2.2 积极心理的认识能动性
  • 4.2.3 以实践活动能动性克服感受性直观片面性
  • 第五章 积极心理学的价值论基础
  • 5.1 积极心理的个体价值
  • 5.1.1 有助于个体的自我调控
  • 5.1.2 有助于塑造个体的主体性人格
  • 5.1.3 有助于激发个体的创造力
  • 5.1.4 有助于个体追求自我实现
  • 5.2 积极心理的集体价值
  • 5.2.1 保障集体目标的达成与实现
  • 5.2.2 协助集体的组织与管理
  • 5.2.3 增进集体的和谐与团结
  • 5.2.4 调节集体的心理与行为
  • 5.3 积极心理的社会价值
  • 5.3.1 生命的价值在于超越个体
  • 5.3.2 积极的个体有助于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
  • 5.3.3 积极的个体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及奖励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积极心理学的哲学基础探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