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实验室多年以来一直致力于小麦植物叶片衰老过程中蛋白水解同工酶变化的研究,在早期检测到的多种与衰老相关的内肽酶同工酶中,存在一种性质较为稳定蛋白酶,实验室前期已经得到该蛋白酶的纯品,并对该酶进行了生化特性和一级结构的质谱鉴定,确定其是一种新发现的枯草杆菌类丝氨酸型蛋白酶TaSSP1(Triticum aestivum Subtilisin-like Serine Proteasel),同时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与NCBI上数据比对,初步明确了该蛋白酶的基因序列。为了能够从蛋白水平上进一步研究该蛋白酶的生理生化功能及细胞定位等科学问题,需要制备出该蛋白酶的多克隆抗体,然后利用制备出的多克隆抗体研究上述问题,进而解析该蛋白酶在植物叶片衰老过程中的作用机理。由于该蛋白酶在天然小麦叶片中的丰度较低,直接从小麦叶片中提取该蛋白酶作为抗原制备多克隆抗体的工作量太大,因此,克隆其具有较好抗原性肽链片段对应的基因片段(TaSSP1-f, Triticum aestivum Subtilisin-like Serine Protease1-fragment),共718bp,并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出其重组蛋白作为抗原是较好的方法,也是现今较为常用的方法。实验前期,董强通过提取小麦衰老叶片总RNA,根据NCBI上已有mRNA序列信息设计引物,利用RT-PCR技术获得了TaSSP1-f抗原编码基因TaSSP1-f,并将该基因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上,成功构建了pET30a-TaSSP1-f重组表达载体;本研究在此基础上将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Rosetta (DE3)中进行IPTG诱导表达,经过IPTG诱导表达后的蛋白经SDS-PAGE电泳检测,显示插入了TaSSP1-f表达载体的大肠杆菌Rosetta (DE3)表达出了带有His标签的融合目的蛋白TaSSP1-f,其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其最佳的诱导表达条件为:诱导温度37℃,时间4h, IPTG浓度为1.0mM,大肠杆菌菌液的起始诱导OD600值为0.5。上述包涵体经过洗涤之后溶于8M Urea中,免疫兔子前将其进行SDS-PAGE,切下含有目的蛋白的胶条加入液氮中研磨成粉末状,然后加入PBS提取缓冲液4℃过夜提取目的蛋白,SDS-PAGE验证提取的目的蛋白,凝胶上出现唯一的蛋白条带即可将提取的目的蛋白作为抗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免疫前将目的蛋白稀释至2mg/mL,以1:1的比例与弗氏完全佐剂或弗氏不完全佐剂混合乳化,第一次免疫用弗氏完全佐剂,之后均用弗氏不完全佐剂,每次免疫量为1mL乳化液,间隔周期为2个周,免疫2个半月后心脏取血,获得效价为1:4的抗血清。Western-blot实验结果表明,此多克隆抗血清不仅能与抗原蛋白特异性结合,还可以和经过SDS-PAGE分离的小麦叶片中TaSSP1蛋白酶特异性结合,进一步研究显示,小麦叶片中TaSSP1蛋白酶的含量和活性在暗诱导衰老过程中都有明显增加。因此,该多克隆抗血清可以用于今后TaSSP1蛋白酶的后续研究。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土壤氮磷状况对小麦叶片养分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19(01)
- [2].小麦叶片发黄应对方法[J]. 农家致富 2020(07)
- [3].植保知识大讲堂[J]. 中国农资 2017(02)
- [4].冬小麦叶片花青素相对含量高光谱监测[J]. 麦类作物学报 2020(06)
- [5].春季小麦叶片发黄的原因及补救措施[J]. 种业导刊 2010(05)
- [6].小麦叶片中多种微量元素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19)
- [7].水杨酸对离体小麦叶片衰老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06)
- [8].小麦叶片非顺序和顺序衰老数字基因表达谱分析[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11)
- [9].反射光谱法估计小麦叶片表皮蜡质含量的初步研究[J]. 麦类作物学报 2014(04)
- [10].冬小麦叶片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J]. 华北农学报 2013(01)
- [11].小麦叶片力学性能及其微观结构研究[J]. 中国农机化 2010(04)
- [12].基于高光谱遥感的小麦叶片糖氮比监测[J]. 中国农业科学 2008(06)
- [13].农药助剂对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在小麦叶片上附着性能的影响[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9(06)
- [14].小麦叶片瞬时表达体系的优化[J]. 麦类作物学报 2015(12)
- [15].小麦叶片生理电特性测定与含水率预测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 2015(05)
- [16].水肥耦合对春小麦叶片生态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 2017(12)
- [17].基于实测数据的小麦叶片模拟模型与三维重建——以偃展4110为例[J]. 山东农业科学 2016(07)
- [18].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春小麦叶片及籽粒N、P、K含量的影响[J]. 甘肃农业科技 2013(08)
- [19].定位水氮组合对冀5265小麦叶片硝酸还原酶、可溶性蛋白及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0(01)
- [20].百草枯胁迫对延缓小麦叶片衰老及生理特性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 2013(08)
- [21].氮胁迫下小麦叶片转录组分析[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11)
- [22].小麦叶片表皮蜡质成分及含量分析[J]. 麦类作物学报 2014(07)
- [23].持绿型小麦叶片衰老和叶绿素荧光特征的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0(04)
- [24].小麦叶片内几个抗冷相关基因cDNA片段的克隆[J]. 河南农业科学 2009(05)
- [25].叶锈菌诱导的小麦叶片抑制差减杂交文库构建及其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08(12)
- [26].小麦叶片营养物质与抗麦长管蚜的相关性分析[J]. 植物保护学报 2017(02)
- [27].不同处理方法对小麦叶片生理指标测定值的影响[J]. 新农业 2016(03)
- [28].应用近红外光谱法估测小麦叶片糖氮比[J]. 应用生态学报 2015(08)
- [29].抗旱性不同品种的小麦叶片中光合电子传递和分配对氮素水平的响应[J].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9(01)
- [30].小麦叶片电特性与外加电压和频率的关系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 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