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分析手术治疗65岁以上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病人的可靠性、手术具体方法与术后效果情况。方法对1990年1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65岁以上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67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病程为3-430个月,平均139.2月,手术治疗的方法主要为全椎板切除减压、多个节段椎板的开窗与减压术、神经根管与全椎板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术联合椎体间或(和)横突间植骨术。结果19例病人术后症状较术前加重;71例自我感觉与术前无明显差别;未发生术中死亡的病例;582例恢复较好或恢复效果优良,总体优良率为86.5%;结论老年腰椎管狭窄患者的病程长、术前各种并存症多,对手术适应证情况应慎重把握,对病人术前进行详细而全面的检查,同时对并存症进行积极处理,手术成功的关键是各个科室共同协作。在对压迫部分进行充分的减压基础上,手术应尽量减少损伤,并争取于最短时间完成手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恰当的内固定促进植骨融合。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积极进行功能练习有助于保证手术效果,也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关键所在。目的研究老年性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全椎板切除减压术后腰椎影像学的变化规律。方法收集的73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进行全椎板切除的病人资料,对术后X线资料进行分析,男37例,女36例,年龄65~87岁,平均73.3岁。术后随访时间5~16年,平均7.3年。对手术节段情况特别是手术相邻节段的上、下椎体间相对距离、椎体间相对位移、椎体间活动角度、椎体间冠状面活动度和椎体间水平面旋转度的改变进行观察。结果146个节段进行全椎板切除减压术的术后同术前进行比较发现,椎体间相对位移轻度增大(P=0.1),椎体间的相对距离有明显降低(P=0.001),椎体间活动角度有增大(P=0.01),椎体间的冠状面活动角度轻度增大(P=0.1),水平面椎体间的相对旋转度增大(P=0.01)。对112个减压节段的相邻上、下节段术前与后资料进行比较发现,上述指标变化情况均不明显(P值均大于0.05)。结论对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狭窄节段施行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术后X线影像学见手术节段退变征象明显,减压节段相邻的上、下节段退变征象不显著。目的对腰椎后外侧植骨融合术(PLF)、椎间植骨融合术(PLIF)的植骨融合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方法回顾1996年01月-2011年12月卫生部北京医院骨科收治的行后外侧植骨融合术(PLF)和行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PLIF)的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患者313例;Ⅰ组为PLF组,116例,Ⅱ组为PLIF组,197例。分析融合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并发症情况,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LF组的融合率为84.5%,PLIF组的融合率为98%。PLF组手术时间为120-480min,平均247.83min; PLIF组手术时间为90-600min,平均240.58min。PLF组手术中出血量为200-4500ml,平均1142.87ml; PLIF组手术出血量机为200-2800ml,平均927.02ml. PLF组术后并发症38例;PLIF组术后并发症36例。两组术后融合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植骨融合率与植骨融合等级方面,PLIF优于PLF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老年论文; 腰椎管狭窄症论文; 植骨融合论文; 并存症论文; 椎板减压论文; 全椎板切除论文; 腰椎后外侧融合术论文; 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论文; 腰椎论文; 脊柱融合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