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学术职业的分层研究 ——以高深知识为视角

中国高校学术职业的分层研究 ——以高深知识为视角

论文摘要

我国高校教师岗位设置与聘任制度改革面临很多的现实困境与矛盾,如何实现学术职业分层的功能,实现岗位设置与聘任制度的公平、公正和平等,更好地促进聘任制度的改革,探讨合理的岗位设置制度等具有重要意义。高等教育的改革日益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已经成为高校内部管理改革的重头戏,而教师岗位设置制度是目前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作为事业单位的高校,教师担负着培养人才和发展科技的历史重任,并且他们从事的学术职业随着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的不断分化,形成不同的层级,这种层级的外在体现形式正是教师的岗位设置制度。高校学术职业的科学分层发展不仅关系到教师聘任制的实施,用人机制、竞争机制的建立与运行,而且关系到高校学术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合理的教师职务结构的形成和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建设。因此,高校教师岗位设置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已经成为未来一段时期的研究重点。从学术职业分层去研究高校人事体制改革,可以为高校教师管理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本文从“高深知识”为研究切入点,透过社会学视角来剖析中国学术职业分类分层存在的问题,探讨学术职业分类分层的机制。从学术职业分层的历史变迁出发,了解中国的教师聘任制度状况,从中发现分层的问题。试图通过以不同层次类型教师掌握的高深知识及对其处理方式的不同出发,通过对目前中国学术职业分类分层合理性的分析,探讨学术职业分层体制的矛盾冲突,从而为中国学术职业提供合理分层的理论依据,为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提供借鉴,促进中国学术职业分类分层体系的完善,提升高校学术职业的竞争力。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以高深知识为基础,从社会学角度来系统研究高校学术职业分层分类;系统梳理我国高校学术职业分层的历史轨迹,探询学术职业分层的内在规律;以“学术人”为高校教师的人性假设,去建构和完善高校学术职业分层的制度。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高校教师岗位分级设置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
  • 1.1.2 社会分工促进了高校学术职业的分层
  • 1.1.3 我国高校教师岗位设置与聘任制度研究要以学术职业分层为基础
  • 1.1.4 中国高校学术职业的分层研究尚没有得到充分关注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学术职业
  • 1.3.2 社会分层与学术职业分层
  • 1.3.3 高校教师岗位分级设置制度
  • 1.4 文献综述
  • 1.4.1 关于学术职业的研究
  • 1.4.2 关于学术职业分类与分层的研究
  • 1.4.3 关于我国高校教师岗位设置的研究
  • 1.4.4 文献述评
  •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2章 我国高校学术职业分层的历史变迁
  • 2.1 大学教师的发展与中国学术职业的形成
  • 2.2 大学教师发展的多样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学术职业分层的必然
  • 2.3 中国学术职业分层的历史形成
  • 2.3.1 从京师大学堂到北京大学的学术职业分层(1898-1916)
  • 2.3.2 从北京大学改革到建国前高校学术职业分层变革的特点(1916-1949)
  • 2.3.3 建国后到"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高校学术职业分层的主要变化(1949-1976)
  • 2.3.4 改革开放以后高校学术职业分层的基本特征(1977-现在)
  • 第3章 高深知识:高校学术职业分层的基础
  • 3.1 高校学术职业分层:社会分工的选择
  • 3.2 高深知识分化与学术职业分层
  • 3.2.1 高深知识、学科专业、学术职业
  • 3.2.2 高校分层分类对于学术职业分层分类的影响
  • 3.3 高校学术职业分层与处理高深知识的方式
  • 第4章 我国高校学术职业分层的现状与基本矛盾
  • 4.1 中国高校学术职业分层的现状
  • 4.2 我国高校学术职业分层制约学术发展的主要表现
  • 4.3 高校学术职业分层制度的主要矛盾
  • 第5章 基于高深知识的高校学术职业分层制度设计
  • 5.1 人性假设下的高校学术职业分层
  • 5.2 学术人假设:高校学术职业分层的合理性解释
  • 5.3 高校学术职业分层的制度修正:以高深知识为取向
  • 5.3.1 以高深知识处理方式的不同分类分层设置岗位
  • 5.3.2 采用多元化、开放式的聘任方式
  • 5.3.3 在聘任程序进行中设立学术制度委员会
  • 5.3.4 建立以高深知识为基础的多样化弹性评价考核体系
  • 5.3.5 建立以教师的高深知识为本的激励制度
  • 5.3.6 建立健全的流动机制管理岗位落聘和待聘教师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相关论文文献

    • [1].当代高等教育的社会分层功能分析——兼评《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的社会分层研究》[J]. 当代教育科学 2020(05)
    • [2].分层研究的张力与魅力[J]. 社会学评论 2018(01)
    • [3].新疆维吾尔社会分层研究[J]. 学理论 2014(26)
    • [4].性别缺失:传统社会分层研究的反思[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4)
    • [5].再谈“局域农民分层研究法”[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13)
    • [6].西藏社会分层研究[J]. 西藏研究 2009(05)
    • [7].“局域农民分层研究法”的深层探讨[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36)
    • [8].论社会分层研究中的“无视女性”[J]. 黑河学刊 2011(08)
    • [9].基于收入分配的社会分层研究[J]. 学术论坛 2014(08)
    • [10].族群分层研究的理论视角[J]. 青海民族研究 2012(02)
    • [11].中国农民概念及其分层研究[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4)
    • [12].权利分层:社会分层研究必要的补充维度[J]. 社会学评论 2015(06)
    • [13].校园分层研究述评[J]. 消费导刊 2009(02)
    • [14].从制度结构转型看我国社会分层研究[J]. 长白学刊 2009(03)
    • [15].国际移民国家认同的分层研究[J]. 江汉论坛 2014(10)
    • [16].当代西方教育分层研究的发展——兼论转型社会教育分层研究框架[J]. 理论界 2011(02)
    • [17].基于多维重叠剥夺分析方法的我国儿童贫困问题研究[J].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2018(05)
    • [18].中国教育与社会分层研究的回望与前瞻(1990~2015)——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分析[J].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16(05)
    • [19].社会流动视野下的农民分层研究[J]. 理论观察 2016(11)
    • [20].现代化视野下我国民族分层研究述评[J]. 民族论坛 2019(04)
    • [21].社会分层研究述评——兼论中国社会分层与教育[J].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3)
    • [22].中国科技人员的权力分层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 2016(03)
    • [23].社会阶层理论浅探[J]. 经济研究导刊 2017(01)
    • [24].TDD/FDD语数分层研究及总结[J]. 科技经济导刊 2019(35)
    • [25].中国秦汉时期服饰文化的分层研究[J]. 作家 2010(16)
    • [26].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后作业分层研究[J]. 教师 2010(21)
    • [27].搭建平台 创造机会 分层研究——以提升小学生数学素养为契机 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研究[J]. 考试周刊 2019(05)
    • [28].社会分层研究中的多维视角与多元范式——兼论国内范式转换及反思[J]. 理论月刊 2018(06)
    • [2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分层研究[J]. 发展 2010(07)
    • [30].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的现状及展望[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26)

    标签:;  ;  ;  ;  

    中国高校学术职业的分层研究 ——以高深知识为视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