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通过实验研究双音节句在不同焦点和不同语气下的表现。实验按16种声调组合设计了16组双音节目标句,每组目标句包含了宽、前、后三种焦点和陈述、疑问两种语气。根据实验结果,本文合并了宽焦和后焦两种焦点模式,总结出了16个双音节组合中前焦和后焦的聚焦模式,其中包括含有上声的组合。实验结果发现,在聚焦手段中,前后音节的高音点差值最为重要,在所有16个组合中都起到了区分焦点的作用。本文也再次证明,汉语语调存在稳定“二字组基本单元”,这些基本单元不随语气的变化而改变其调形和聚焦模式。通过对不同语气双音节句的考察,本文发现,疑问的语气信息并非一定出现在句首或是句末,而是由高音点出现的位置决定的。疑问语气与陈述语气的差异突出表现为疑问语气的高音点更高。本文的研究对语言学研究、对外汉语教学和言语工程都将有所贡献。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河南商城方言中的双音节语气词“家什”探析[J]. 新乡学院学报 2019(08)
- [2].汉语单双音节对应介词的音节伸缩问题[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5)
- [3].双音节连词“不单”的词汇化[J]. 艺术科技 2016(03)
- [4].浅析越南语双音节越创汉越词的形成原因及构词特点[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5(01)
- [5].从双音节反义词语构造法看“生前、死前”的构造理据及其相关问题[J]. 语言研究集刊 2020(01)
- [6].从年度新词语的长度变化看造词方式的发展[J]. 课程教育研究 2017(30)
- [7].优选论框架下汉语双音节重叠词浅析[J]. 语文学刊 2011(10)
- [8].越汉翻译中双音节汉越词的运用问题[J]. 青年文学家 2010(01)
- [9].从构名成分谈道路名称的翻译[J]. 东方翻译 2009(01)
- [10].《从沈阳话单字双音节白读看其塞尾音的遗存》献疑——与高晶一先生商榷[J]. 汉字文化 2015(03)
- [11].双音节连词“而后”的词汇化[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5)
- [12].《义净译经》的双音节副词[J]. 语文学刊 2009(10)
- [13].清末民初国名中的单双音节问题初探——以百种白话报刊为语料的讨论[J]. 现代语文 2020(08)
- [14].现代汉语双音节名词的理据分析[J]. 大理学院学报 2013(02)
- [15].百余年来汉语双音节连词研究[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2(04)
- [16].试论《阅微草堂笔记》双音节复音词的类别和特点[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4)
- [17].《世说新语》中双音节副词词尾“自、复”演变特点刍议[J]. 商业文化(学术版) 2009(02)
- [18].碧约哈尼语双音节化的类型及产生机制[J]. 民族语文 2020(01)
- [19].对以动词为中心的状中式双音节复合词的语义考察[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5(03)
- [20].双音节连词“而且”使用情况历史考察[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5(11)
- [21].“上”“下”双音节形式的意义及演变[J]. 汉字文化 2010(03)
- [22].“互”、“相”与“互相”句法功能比较研究[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17(02)
- [23].双音节汉越词词义特点研究[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5(09)
- [24].千阳方言单双音节字音高实验探究[J].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6(03)
- [25].现代汉语双音节喻人词的汉英对比研究[J]. 中原工学院学报 2015(05)
- [26].双音节(五首)[J]. 江南(江南诗) 2020(02)
- [27].明清“上”类双音节方位词比较研究——以《型世言》《儿女英雄传》为例[J].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6)
- [28].汉语普通话双音节句实验研究[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S1)
- [29].论越语中的变体双音节汉越词[J]. 外国语文研究 2016(01)
- [30].汉语国际教育视野下的单双音节方位词对比研究[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