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茶树品种对茶尺蠖抗性机制的研究

不同茶树品种对茶尺蠖抗性机制的研究

论文摘要

本实验通过室内饲养大量茶尺蠖的幼虫,观察其在浙农113、福云6号、龙井43、舒茶早、平阳特早、白毫早、农抗早等7个品种上的幼虫数量,研究了茶尺蠖对不同茶树品种的选择性,用不同茶树品种饲养茶尺蠖,研究了其整个的发育历期、幼虫的存活率、各龄期的体重、食叶量、蛹的羽化率、蛹的体重;通过测定茶树品种植株的物理形态特征、化学因子如茶多酚、氨基酸、可溶性糖、咖啡碱、儿茶素的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研究了茶尺蠖对不同茶树品种的选择性与抗虫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茶尺蠖对7个茶树品种具有不同的选择性,各品种上的虫口数量存在显著差异,从比较结果来看,对农抗早表现为不明显的选择性,或选择性很弱,对浙农113、福云6号的选择性较强。(2)在不同的茶树品种上,茶尺蠖的幼虫发育历期和蛹的发育历期存在明显的差异。在农抗早上的发育历期最长,而在浙农113、福云6号的茶树品种上,其发育历期较短。(3)在不同茶树品种上,茶尺蠖的幼虫各龄期的体重、蛹重和食叶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农抗早上的体重最轻,食叶量最小;浙农113、福云6号上的体重较重,食叶量较大。均与发育历期呈现趋势一致。(4)茶尺蠖在不同茶树品种上的幼虫存活率、蛹的羽化率,存在着差异。蛹的羽化率规律不明显,但幼虫的存活率有一定的规律性,于历期表现程一致性,存活率越长,历期越短,在浙农113和福云6号上表现明显;在农抗早上则相反。(5)初步提出了不同茶树品种对茶尺蠖的抗性指标,如幼虫的发育历期、体重和蛹重等。(6)在物理形态方面,测定了栅栏组织、海绵组织、上表皮厚度、角质层厚度、茸毛密度。不同茶数品种叶片的角质层厚度、茸毛密度存在差异。但这些形态结构差异与抗性的相关性不显著,所以,没有进一步深入研究。(7)不同茶树品种叶片中茶多酚、可熔性糖、氨基酸总量、咖啡碱和儿茶素的含量均有显著性的差异。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可知茶尺蠖历期与茶多酚含量、咖啡碱、可溶性糖、儿茶素呈正相关,而与氨基酸总量呈负相关。也就是说,茶多酚含量、咖啡碱、可溶性糖、儿茶素越高,对茶尺蠖的抗性就越强,反之则越弱。氨基酸总量越高,抗性就越弱。(8)不同茶树品种上的正常叶和被虫咬后的叶片,测定了PPO、POD的活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正常叶没有显著的差异。在被虫咬后的叶片的酶活性存在显著性的差异。同一品种间也有显著性差异。其它的活性与抗虫性密切相关。以农抗早的活性最高,较低属于浙农113、福云6号。(9)通过对7个茶树品种的研究,初步确定农抗早对茶尺蠖抗性较强;浙农113、福云6号抗性较弱:余者属中等水平的抗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茶尺蠖的分布与危害
  • 1.2 生物学研究
  • 1.2.1 生活史
  • 1.2.2 生活习性
  • 1.3 植物抗虫性及其机制的研究
  • 1.3.1 植物抗虫性的定义
  • 1.3.2 植物的抗虫机制
  • 1.4 植物的诱导抗虫性
  • 1.4.1 植物的诱导抗虫性对植食性昆虫的影响
  • 1.4.2 植物诱导抗虫性的理化基础
  • 1.5.茶树抗虫性的研究情况
  • 1.6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材料
  • 2.2.1 供试虫源
  • 2.2.2 供试茶树品种
  • 2.3 抗虫性测定
  • 2.3.1 选择性测定
  • 2.3.2 幼虫历期及相关指标(幼虫存活率、蛹重、化蛹率、蛹的历期、)的测定
  • 2.3.3 各龄幼虫的平均体重和食叶量测定
  • 2.4 不同茶树品种对茶尺蠖的抗性机制
  • 2.4.1 形态结构
  • 2.4.2 化学因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茶尺蠖对不同茶树品种的选择性
  • 3.2 不同茶树品种对茶尺蠖幼虫发育历期和存活率的影响
  • 3.3 不同茶树品种对茶尺蠖幼虫体重的影响
  • 3.4 不同茶树品种对茶尺蠖食叶量的影响
  • 3.5 不同茶树品种对茶尺蠖蛹的历期、羽化率和蛹重的影响
  • 3.6 不同茶树品种形态结构特征与抗虫性
  • 3.7 化学因子
  • 3.7.1 不同茶树品种的茶多酚、氨基酸、可溶性糖的含量
  • 3.7.2 不同茶树品种中咖啡碱和儿茶素含量的差异
  • 3.8 茶尺蠖对不同茶树品种酶活性的影响
  • 3.8.1 多酚氧化酶(PPO)
  • 3.8.2 过氧化物酶(POD)
  • 3.9 不同茶树品种抗虫性的定量分析
  • 3.9.1 茶尺蠖对不同茶树品种选择性的定量分析
  • 3.9.2 不同茶树品种对茶尺蠖历期影响的定量分析
  • 4 结论与讨论
  • 4.1 主要结论
  • 4.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室内自然变温下朱红毛斑蛾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J]. 植物保护 2015(01)
    • [2].环境因子对烟粉虱子代发育历期的影响[J]. 环境昆虫学报 2015(02)
    • [3].瓜绢螟的发育历期与发生规律调查[J]. 农技服务 2009(07)
    • [4].利用有效积温预测松黄星象发育历期的研究[J]. 吉林林业科技 2010(03)
    • [5].大豆叶片主要营养物质含量及对实夜蛾幼虫取食和发育历期的影响[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15(02)
    • [6].绿豆象生长发育与温度相关性的研究[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8)
    • [7].低温处理对金银花尺蠖卵和蛹的影响[J]. 环境昆虫学报 2014(04)
    • [8].樗蚕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J]. 蚕业科学 2008(02)
    • [9].橘小实蝇生物学及防治研究[J]. 作物研究 2009(S1)
    • [10].花斑皮蠹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研究[J]. 西北农业学报 2008(04)
    • [11].具有时滞的捕食食饵共生模型的稳定性分析[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9(06)
    • [12].茶尺蠖的饲养温度和发育历期[J]. 中国茶叶 2016(07)
    • [13].明纹柏松毛虫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发育研究[J]. 西部林业科学 2014(06)
    • [14].大麦虫蛹日龄对花绒寄甲发育历期及成虫适合度的影响[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1)
    • [15].红棕象甲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的测定[J]. 昆虫知识 2010(03)
    • [16].柚木野螟各虫态形态与发育历期观测[J]. 环境昆虫学报 2019(01)
    • [17].几个小麦品种对米象敏感性的比较研究[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6)
    • [18].烟草甲虫在不同温湿度条件下的发育历期研究[J]. 现代园艺 2019(14)
    • [19].温度对金黄指突水虻发育的影响[J]. 环境昆虫学报 2012(04)
    • [20].甘肃张掖地区苹果蠹蛾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研究[J]. 植物保护 2011(06)
    • [21].瓜实蝇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 2008(06)
    • [22].草地贪夜蛾的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和发育历期预测模型[J]. 植物保护 2019(05)
    • [23].温度对草地贪夜蛾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J]. 植物保护 2019(05)
    • [24].不同地理种群茶尺蠖适合度差异研究[J]. 植物保护 2013(02)
    • [25].美国白蛾各虫态发育历期试验观察[J]. 天津农业科学 2011(05)
    • [26].光周期和温度对棉铃虫发育历期及蛹重的影响[J]. 环境昆虫学报 2012(04)
    • [27].亚致死剂量联苯菊酯对茶尺蠖子代生长发育的影响[J]. 茶叶学报 2019(03)
    • [28].核桃举肢蛾发生规律研究[J]. 果树资源学报 2020(02)
    • [29].小地老虎的发育历期及求偶周期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18(18)
    • [30].低氧胁迫下小菜蛾的两性生命表研究[J]. 福建农业学报 2017(03)

    标签:;  ;  ;  ;  

    不同茶树品种对茶尺蠖抗性机制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