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在生态、低碳、可持续发展、绿色环保等意识与理念高涨的全球化背景下,本文选取浐灞国家湿地公园作为研究对象?酉肿囱芯苛煊蛑蟹治觥⒐槟闪斯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一般理论与方法。针对浐灞国家湿地公园及其所在区域,对其半干湿地区、河道型湿地、城市性公园的特征逐一进行了剖析,归纳总结了其“干旱缺水与生态过程缓慢”、“水源水量季节性变化”、“连续的多功能生活空间需求”等典型性特征。基于情景规划(scenario planning)的理论与方法,以典型性特征下的浐灞国家湿地公园景观规划理念及策略作为模拟对象,分别进行了不同理念及策略下的情景模拟,研究发现并提出了本文的核心问题:即生态效益长期性和经济效益短期性之间的矛盾、自然生境保护与人工干预方式之间的冲突问题,从规划层面理解核心问题即典型性特征下的国家湿地公园怎么规划?规划成什么样的国家湿地公园?针对核心问题,本文从观念、经济、宏观格局、布局模式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研究。提出“动态”的价值观念导向,为公园开发建设主体间的利益分配、投资回报提供了公平、合理的平台;提出了“最低限度”原则,为国家湿地公园的开发建设提供了积极的弹性范围,留出了市场调控的余地。通过对国家法规法令的解读,对产业经济方面理论与方法的延伸,提出了“湿地产业经济”的国家湿地公园自我运营模式。不仅保证了湿地作为国家湿地公园主体的生态性,还建构了有机生长的湿地项目产业布局,为“生态效益长期性和经济效益短期性之间的矛盾”,即典型性特征下的国家湿地公园怎么规划的问题提供了基本的解决策略。在上述“动态”的价值观念指引下,本文以景观生态学、景观都市主义(landscape urbanism)、生态都市主义(ecological urbanism)、生态经济学等理论与方法为指导,基于“最低限度”的原则,针对浐灞国家湿地公园提出了“动态衍生”的圈层布局模式,以“斑块(patch)—廊道(corridor)—基质(matrix)”的景观生态学经典模式,在宏观层面,建立自然生态基础框架作为景观安全格局,建立人工功能基础框架作为游憩设施骨架,进而指导中观层面;在中观层面,以“分层嵌合”的方式,建立自然衍生机制、人工衍生机制和衍生缓冲层,提出圈层渗透的理念整合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在微观层面,提出强调自然与人文“交流”的设计理念和方法进行景观设计。通过宏观到微观自上而下建立的景观规划体系,为本文的核心问题“自然生境保护与人工干预方式之间的冲突问题”,即典型性特征下的国家湿地公园规划成什么样的问题提供了较为详实的解决方案。最后,本文以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景观规划为例,从宏观层面通过案例实践论述了生态优先的景观格局建构,到中观层面论述了圈层渗透的景观规划方法,再到微观层面论述了注重交流的景观设计思路,从上到下成体系的论述了本文针对核心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创新性。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1 绪论1.1 研究背景1.2 研究对象和内容1.3 国内外研究综述1.4 研究目的和意义1.5 研究方法和框架1.6 本章小结2 半干湿地区河道型湿地特征研究2.1 半干湿地区特征研究2.1.1 半干湿地区界定2.1.2 半干湿地区特征分析2.1.3 特征结论——干旱缺水与生态过程缓慢2.2 河道型湿地特征研究2.2.1 河道型湿地界定2.2.2 河道型湿地特征分析2.2.3 特征结论——水源水量季节性变化2.3 湿地公园城市性研究2.3.1 城市性界定2.3.2 国家湿地公园城市性特征分析2.3.3 特征结论——连续的多功能生活空间需求2.4 本章小结3 典型特征下国家湿地公园规划理念与策略探讨3.1 情景规划研究3.1.1 情景规划解读3.1.2 情景规划方法借鉴3.2 不同理念与策略的情景模拟与评估3.2.1 绿地规划策略模拟3.2.2 生态恢复策略模拟3.2.3 旅游开发策略模拟3.2.4 “反规划”策略模拟3.3 提出问题:矛盾与冲突3.3.1 策略:生态效益长期性和经济效益短期性之间的矛盾3.3.2 方式:自然生境保护与人工干预方式之间的冲突3.5 本章小结4 动态衍生的景观规划概念构思4.1 提倡动态的价值观和产业经济4.1.1 利益主体的抽象分析4.1.2 利益的时间维度思考4.1.3 湿地产业动态化4.1.4 最低限度原则4.2 建立人与自然层面的基础框架4.2.1 建立自然生态基础框架4.2.2 建立人工功能基础框架4.3 提出“动态衍生”的概念构思4.3.1 衍生概念与圈层分布4.3.2 自然衍生机制——有机渗透4.3.3 人工衍生机制——圈层递变4.3.4 有机整合机制——衍生缓冲层4.4 问题解决:有机渗透与有机生长4.4.1 策略:有机生长的湿地项目产业布局4.4.2 方式:有机渗透的湿地生境与人工环境4.5 本章小结5 浐灞国家湿地公园“分层嵌合”的景观规划实践5.1 实践案例概述5.1.1 现状认知5.1.2 现状评价5.2 规划构思——分层嵌合模式5.2.1 分层的概念5.2.2 嵌合的概念5.3 宏观层面实践——生态优先的景观格局5.3.1 生态优先理念及原则5.3.2 斑块的选择与保护5.3.3 廊道的选择与保护5.3.4 区域景观格局建构5.4 中观层面实践——圈层渗透的景观规划5.4.1 圈层渗透理念5.4.2 生态系统渗透布局5.4.3 人工系统圈层分布5.5 微观层面实践——注重交流的景观设计5.5.1 自然层面交流——生态基底5.5.2 人文层面交流——场所内涵5.5.3 自然与人文的交流6 结论致谢参考文献书籍类期刊论文类其他资料文献图录表录附录一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附录二 作者在读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干湿地区论文; 国家湿地公园论文; 景观规划论文; 动态衍生论文; 分层嵌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