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河北省煤层气资源勘查与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江勇[1](2020)在《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地热产业发展财税政策模拟与选择》文中研究指明地热能是一种绿色低碳、可循环利用的清洁能源,包括浅层地热、水热型地热和干热岩。根据《中国地热资源调查报告》,中国大陆336个地级以上城市浅层地热能资源年可采量折合标准煤7亿吨,中国大陆水热型地热资源年可采量折合标准煤19亿吨,中国大陆干热岩资源初步估算资源量折合标准煤856万亿吨,可见,我国地热资源丰富。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地热产业已初步具有商业价值,具备战略性替代能源的属性。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初始投资高、不确定性大,政策支撑力度不足,抑制了地热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基于此,本文重点围绕浅层地热资源和水热型地热资源,针对地热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开展研究,以更好地促进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本研究取得的创新性成果主要包括:(1)以系统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地热产业发展财税政策研究的理论框架。以系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公共政策理论为基础,分析地热产业发展系统结构、系统机制、系统目标,阐述地热产业发展政策依据和特点,提出了本文的理论框架,为更全面、更深入地刻画社会经济、能源环境、地热产业、政策之间的互动关系提供指导,克服了前人文献中地热产业研究主要针对单因素或部分因素影响的局限性。(2)基于地热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复杂系统关系分析,构建了地热产业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为深入挖掘地热产业、社会经济、能源环境、政策影响等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提供了手段。通过地热产业发展的运行机理分析,构建了地热产业发展的系统动力学定量化模型总体结构和社会、经济、能源、环境、地热和政策子系统,使得分析更深入和严密。(3)从政策理论需求和实践需求两个维度设计地热产业不同政策组合,克服了以往研究中就问题谈问题,或就地热产业发展中某一项政策开展研究,导致地热产业发展政策研究系统性不强,科学性不充分的问题。本文从政策理论需求角度,分析了地热产业发展所需要的政策工具和政策强度,从纵(政策强度)横(政策工具)两个方向分别作了政策需求分析;从政策的实践需求角度则运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分析了现有单一政策和政策组合对地热技术水平、地热产业投资意愿等方面的效果,明确了现有政策的不足和问题。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地热政策经验,对地热产业政策进行设计,克服前人研究中的局限性。(4)依据上述所设计政策方法,分别从全国层面和典型区域层面开展了政策效果模拟,根据能源、环境、经济多目标协调程度,综合考虑资源效应、减排效应和政府可支付能力,提出了国家层面和区域层面的财税政策组合建议。
张质坚[2](2019)在《中煤一勘局公司2019-2023年发展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受全球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全球矿业复苏势头回落等因素的影响,全球勘查形势步入明显下行通道,我国经济进入“三期叠加”新常态,国有地勘单位正面临矿业经济持续低迷、世界经济下行和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多重影响。如何在上级战略管控和保增长压力的前提下,研究制定可持续的企业发展规划,对国有地勘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煤地第一勘探局有限责任公司是由国有事业单位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出资成立,实行企业化管理,并与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第一勘探局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事企分体运行的央企,具有较强的专业优势和品牌优势。本文结合国内外企业战略管理及发展规划方面的理论和研究成果,通过分析国有地勘单位内外部环境及一勘局公司的发展现状,主要按照PEST分析、波特五力模型分析和SWOT分析,进一步明确公司的发展战略方向,制定公司2019-2023年发展规划,并提出保证规划顺利实施的若干保障措施,促进公司能够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研究表明,一勘局公司所处的行业环境和产业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市场拓展机会较多,战略选择以市场渗透战略和多元运作战略为方向。公司2019-2023年的规划目标是:聚焦“三商”定位,推动“两转三走”,实施“四地两运营”,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集约高效的产业新格局;2019-2023年经营收入年均增长18%,利润总额年均增长20%,主要经济指标稳居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系统中上水平,其中3-5项核心专业优势达到中国煤炭地质总局领先、行业先进水平。
任思达[3](2019)在《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年均近10%的增长速度,被称之为“中国奇迹”。其中,矿产资源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为地区经济的腾飞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十三五规划纲要》表明,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长期以依靠资源消耗为主的粗放型发展方式使我们在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资源环境的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和资源环境联系最为密切的矿业,更是以巨大的资源消耗为代价推动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耗总量持续上升、对外依存持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过低以及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问题已逐步显现。面对传统的矿业发展方式已无法满足未来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应对当前经济发展的要求,根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对矿业行业进行转型升级,从根本上实现绿色发展,已是当前矿业经济发展所将面临的首要担当。然而,随着有关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探讨逐渐进入众人的视线,针对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研究,仍更多的集中于国家尺度或者某地区矿业发展的案例分析,缺乏矿业发展问题时空分布特征的探讨,且随着对绿色发展理念认识的不断完善,矿业经济的绿色发展不断被注入新的内涵。因此,有必要对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相关概念与理论进行重新审视,并以此为基础开展我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相关研究。基于此,本文在“十三五”时期矿业绿色发展新内涵的基础上,以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对象,对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问题进行探讨,在完善矿业在地理空间视角实证研究的同时,可以更好地为各地区矿业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绿色经济理论、生态经济理论以及外部性理论,在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我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状况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利用脱钩分析模型、协整分析、灰色关联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明确了我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现状;并针对我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现状,结合绿色矿业发展的新内涵,构建了一个较为全面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此量化分析我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我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多种模式以及相关路径,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各地区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从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历程与区域分布特征来看,时间维度上,中国矿业经济经历了调整准备阶段、合理开发与节约利用阶段、环境治理与保护阶段、绿色开采及绿色矿山阶段以及绿色矿业阶段五个阶段。空间维度上,东、中、西、东北四个区域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空间分布特征明显,西部地区在资源储量方面优势突出,地质勘查投入高,但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矿业环境恢复治理水平有待提高;东部地区资源总储量相对较少,但资源利用效率相对较好,矿业发展稳健有序,大中型矿企占比相对较大,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良好;中部地区在地质勘查投入金额低于西部地区,但同样存在综合利用水平不高,矿业发展缺乏规模化集约化等问题;东北地区矿业发展相对成熟,经济效益较高,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较高,但历史遗留地质环境问题突出,传统矿业有待进一步转型升级。(2)从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质量来看,矿业经济的发展对整体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力度较大,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关联性逐年增强,但对整体的就业影响相对较弱,能源消费压力日益加大,个别行业的能耗仍然较高,仍需进一步降低能耗,提高综合利用效率。(3)基于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新内涵,从经济、环境、政策、技术、产业、社会六个方面出发,通过研究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影响因素,构建了一个较为全面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所构建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2005-2015年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进行定量分析,发现研究期间内,31个省市自治区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在东部、中部、西部以及东北部四个区域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作为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其矿业绿色发展水平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相比之下,东北部、中部次之,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较差。(4)基于所构建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并针对不同类别地区矿业绿色发展程度水平,提出了“经济、技术、社会驱动型”、“政策引导型”、“产业、政策驱动型”、“技术、产业支撑型”和“环保优先型”五种不同类型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模式。其中,“经济、技术、社会驱动型”发展模式包含北京、江苏、山东、广东、天津、上海和浙江7个省市;“政策引导型”包含河北、吉林、黑龙江、重庆、甘肃、青海、宁夏7个省市;“产业、政策驱动”型包含山西和内蒙2个省份;“技术、产业支撑型”包含14个省份;“环保优先型”仅包含西藏1个省份。(5)针对五种不同类型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模式,结合31个省市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特征,明确各地区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基本形势及存在问题,从而提出了不同类型下地区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路径。其中,“经济、技术、社会驱动型”发展模式的矿业发展路径为:(1)利用技术优势,以科技创新带动矿业转型,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进生态环境改善;(2)提高大中型矿业企业占比,加强矿种差别化管理,科学调减矿山数量,合理开发利用绿色能源,推进矿业结构调整优化;(3)加大生态环境的治理与恢复力度,全面推进矿业绿色发展;(4)以“一带一路”战略为契机,加强国内外合作与交流,以上海为首,发挥上海、浙江和广东三个省市的示范引领作用。“政策引导型”发展模式的矿业发展路径为:(1)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为矿业绿色发展提供保障;(2)提高技术水平,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促进矿业转型升级;(3)化解过剩产能,调整矿业结构,推进清洁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矿业结构的优化升级;(4)加强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修复,推进矿业绿色发展;(5)调整完善资源开发收益分配机制,推进资源开发收益共享,服务区域发展和民生改善。“产业、政策驱动型”模式的发展路径为:(1)加强政策引导,挖掘新的矿业经济增长点,推进产业结构向多元化转变;(2)依托“一带一路”战略,利用资源和区位优势,落实选冶加工和矿业开发“走出去”;(3)降低资源的消耗水平,提高矿业的技术水平;(4)在产业结构转变,技术水平提高的基础上,重视生态环境的治理恢复。“技术、产业支撑型”模式则根据所包含省份情况,分为“中庸组”、“潜力组”和“劣势组”进行讨论。针对“中庸组”的矿业发展路径为:(1)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优化,突显发展优势;(2)保持经济、环境和社会综合平稳发展,加快结构调整转型;(3)深化矿产资源管理改革,加大财政资金投入,落实优惠政策。针对“潜力组”的矿业发展路径为:(1)发挥各省特色,挖掘矿业发展潜力;(2)完善矿业发展相关政策,引导支持矿业绿色发展。针对“劣势组”的矿业发展路径为:(1)加强技术研究,发挥资源优势,提升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2)利用区位优势,依托国家政策,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相对之下,“环保优先型”模式的矿业发展路径为:(1)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因地制宜,因矿制宜,使资源环境优势带动全局发展;(2)弥补技术、产业、社会方面的短板,协调发展,整体推进。
谢卫东,王猛,侯晓伟[4](2018)在《河北省煤层气富集区及富集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全面掌握河北省煤层气资源富集区与富集规律,通过收集河北省多矿区矿井煤层气资料、瓦斯资料、等温吸附资料等相关数据,并结合区域地质条件,对煤层气资源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煤层气分布具有时间性和空间性特征,构造演化是煤层气生成和富集的基础。基于煤层气分布规律将煤层气划分为3个富集带:太行山东麓高含气富集带受构造和水力作用控制呈"东高西低"富集规律,岩浆作用导致东侧南北向具有"南弱北强"特征,西侧南北向具有"局部强,整体弱"特征;蓟玉开平高含气富集带受构造和水力控气作用整体呈"北西翼高,南东翼低"特征;平原低含气富集带在构造演化过程中,抬升剥蚀作用使煤层上覆有效基岩厚度变小,煤层埋深虽大,但上覆巨厚冲积层不利于煤层气的保存,含气饱和度低。研究结果对河北省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理论指导意义。
薛晓辉,蒋天国,胡琳,李金龙,罗光华,成鹏[5](2017)在《滇东德黑向斜“三气”共探共采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滇东地区煤炭资源丰富、煤层气资源丰度高。主要含煤地层龙潭组含煤数量多,煤层累计厚度大,煤层气含量高,但德黑向斜内龙潭组埋深较大,煤炭开发成本高,煤层气勘探难度大、产量低严重制约了该地区资源利用。对龙潭组煤层、泥页岩地层、致密砂岩地层进行了区域对比和纵向分析认为,煤层作为主要的生烃源岩、泥页岩作为次要的生烃源岩,具有较好的生气基础,在煤层、泥页岩、致密砂岩地层组合中,能够储存较丰富的非常规天然气;不同的岩性之间压力系统相互平衡,形成了组合型气藏,在以"双源双储"、"双源三储"为主的地层中,对泥页岩进行压裂能够有效的利用压裂通道和煤层、致密砂岩层已有通道系统,形成远好于单一煤层气压裂开发的产气能力。研究认为:德黑向斜龙潭组埋深较大,采用"三气"共探共采模式更有利于合理开发利用其中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具有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赵石峰[6](2017)在《基于地震与测井联合反演的大城煤田煤层气有利目标区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大城煤田位于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境内,东邻天津市,东南与沧州市相接,西部与保定市相邻。本次工作详细搜集了大城地区地质、地震、测井数据等相关资料,详细分析大城煤田煤层气藏的主控因素,运用波阻抗井-震联合反演的方法,对5煤和10煤煤层厚度、煤层顶底板岩性、煤层孔隙度与渗透率、煤质、煤层孔隙含水性开展定量预测,最终对大城地区有利目标区进行评价,得出以下成果和认识:通过对大城地区地质因素分析得出:(1)研究区具备勘探开发煤层气的基本地质条件:大城地区含煤建造中煤层的发育具备较好的煤层气成藏的物质基础。该区煤岩显微组分中镜质组含量高,高含量的镜质组成分本身既能生成大量的气体同时又具有较发育的裂缝和气孔,有利于气体的吸附,对煤层气的富集也是非常有利的。且大城地区煤相主要为森林泥炭沼泽相发育带,煤层厚度大且分布稳定,是煤层气生产有利地带。(2)总体来说,大城地区煤储层宏观裂隙和微观孔隙特征发育的规律性不强,但总的趋势是5煤组割理发育,孔隙发育,而10煤组割理不发育,充填严重,但基质孔发育,孔隙连通性差。而本区煤储层的渗透率偏低,属于典型的低渗透储层,将对开发造成一定困难。(3)煤层气藏具有较好的保存条件:煤层的顶底板多为泥岩或炭质泥岩,突破压力高,具良好的封盖能力。纵向上划分为三套独立的水动力系统,其中煤系地层的石炭—二叠系为弱交替水文地质环境,地层水以孔隙水为主,由高部位向低部位(自东向西)渗流,具承压水性质,有利于煤层气保存。然而大城煤层气藏基本定型于新近系末,在构造运动的过程中,断裂活动发育,对煤层气保存不利,煤层气散失较多。通过综合利用煤田地震勘探数据与钻孔数据、地球物理测井数据,进行地震-测井数据联合反演,基本实现煤层厚度、煤层顶底板岩性、煤层孔隙度与渗透率、煤质、煤层孔隙含水性的定量预测。并根据反演结果预测了大城地区煤层气资源量,计算资源量共计302.6×108m3,按解吸率50%计算,可采煤层甲烷气151.3×108m3。最终通过量化评价,优选出西北部、中部及东南部三个煤层气有利勘探区。其中,西北部区块,尤其是边缘地带,煤岩演化程度较高,煤层厚度大,保存条件好,埋深较浅,煤层气含量较高,为研究区最有利勘探目标区。
朱炎铭,侯晓伟,崔兆帮,刘刚[7](2016)在《河北省煤系天然气资源及其成藏作用》文中认为为摸清河北省煤系天然气资源潜力,揭示其耦合成藏作用,采用等温吸附、TOC含量测试、X衍射、岩石热解、高压压汞、液氮吸附、显微组分镜鉴、脉冲渗透率等试验测试,对源-储地化和物性特征进行研究,结合各赋煤构造区煤系沉积-构造演化史,进行煤系天然气资源评价并揭示其成藏作用。结果显示:河北省煤系天然气资源丰富,煤层气资源量39 015×108m3,页岩气资源量33 447×108m3,致密砂岩气资源量24 000×108m3,石炭二叠系占绝对优势;烃源岩有机质以Ⅲ型为主,成熟度Ro介于0.5%3.0%,以成熟—过成熟阶段为主;煤对煤系天然气藏起决定作用,富有机质泥页岩起关键作用,泥页岩的厚度优势弥补了有机质"欠缺";煤系储层连通性较好,属低孔低渗型,二次生烃作用是煤系天然气成藏的关键;共生调节机制煤层气表现为层间调节,页岩气为层内调节,砂岩气为协调调节;基于共生调节机制和空间叠置关系,将煤系天然气藏分为"远源"致密砂岩气藏、"自源"页岩气/煤层气藏和"自源+他源"叠合气藏3类,后者包括3种成藏模式。
赵琳[8](2012)在《鄂尔多斯盆地多矿种赋存条件下的矿业权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多种重要矿产资源共存的盆地之一,除赋存丰富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外,还有铀、油页岩、铝土矿、岩盐等矿产资源,这些矿产资源在垂向上分布重叠。随着鄂尔多斯盆地矿产资源大规模开发利用,该盆地在资源高效利用、循环经济发展和安全生产等方面日渐凸显一些问题,尤其是相当数量的矿业权设置重叠、矿产资源开发时序不合理、矿产资源开发相互影响较为严重。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造成大量资源浪费,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给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埋下了潜在危机。本论文在系统分析鄂尔多斯盆地矿产资源的赋存状况和空间关系的基础上,结合各类矿产资源的开发方法和实地调研,论述了该盆地各类矿产资源开发的相互影响关系;基于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现有矿业权分布特点,分析了现有矿业权设置存在的交叉重叠及时序不合理等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基于上述研究,并根据矿政管理相关理论(产权理论、法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公共管理理论等),研究提出了加强鄂尔多斯盆地多矿种赋存条件下的矿产资源开发管理的对策建议。研究提出:提高盆地矿产资源综合勘查开发利用程度,要以矿产资源赋存关系为基础,以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为目标,根据各矿产资源的空间分布和矿产资源开发影响关系,对盆地内矿产资源开发实行分类分区管理,根据矿产资源的垂向组合,划分为气-煤-铀-盐、油-气-煤、煤-气-铀-油页岩矿等三大类组合,确定了各类组合的分布地区,提出了各区的矿产资源开发主攻方向、工作重点和时序安排,统筹多矿种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布局;建立盆地多矿种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时序;编制和严格执行矿业权设置方案;加强已设矿业权协调处理;建立大型矿业企业,从操作层面推进多矿种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等观点和建议。本研究对于统筹协调鄂尔多斯盆地油气、煤炭、铀矿、岩盐等各类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布局,促进多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具有重要的基础和指导作用,对于同类地区多矿产资源的开发管理具有借鉴意义;同时,对于完善矿业权设置管理、丰富和发展矿政管理理论方法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周剑新[9](2012)在《开创地质找矿新篇章》文中提出近几年,随着国内资源需求的急速增长国内资源无论是开采量还是储量都无满足需求,地质找矿受到了政府的高重视。在过去的"十一五"期间,国内地质找取得了重大突破,矿产资源储量和矿山开采量
张佳赞[10](2010)在《沁水盆地煤层气资源勘查潜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沁水盆地是当今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程度最高的盆地,含煤地层主要是上石炭统太原组和下二叠统山西组;煤层厚度大、分布稳定,热演化程度高,生气量大;煤储层割理发育,构造线交汇部位裂隙发育,煤层气产出条件好;煤层上覆有效厚度较大,水动力条件好,煤层气保存条件有利。通过本次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1基于沁水煤层气资源特点及勘探开发现状,建立了灰色聚类与层次分析相结合的煤层气资源勘查潜力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包含资源条件、开采条件、开发利用条件三大类指标体系,包含了地质资源量、资源丰度、埋深、可采系数、渗透率、储层压力梯度、临储比7个定量指标,以及构造复杂程度、煤层稳定程度、市场需求、地形条件和基础设施5个定性指标在内的共12个指标参数。2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在综合评价中所占的权重,然后根据各参数取值或打分情况,进行灰色聚类,对各评价单元的煤层气勘查潜力进行评价,划分了优(优先开展勘查工作)良(鼓励开展勘查工作)可(可以开展勘查工作)差(暂缓开展勘查工作)四个级别。并编制了沁水地区煤层气勘查潜力综合评价图。3在资源评价和勘查潜力评价的基础上,分析煤层气资源勘查潜力,预测并筛选有利的煤层气勘查开发目标区,提出该区煤层气地质勘查的方向和勘查规划建议。沁水含气区带煤层气资源勘查潜力为:优级区块主要集中在沁水含气区带南部,尤其是长子—端氏—马必一带为最好,这里也是目前我国煤层气勘查开发最成功的区域。沁水含气区带北部及东部的寿阳—昔阳—和顺—带也存在勘查潜力为优—良级的区块。而勘查潜力可级和差级区块主要集中在盆地深部区。
二、试论河北省煤层气资源勘查与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河北省煤层气资源勘查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地热产业发展财税政策模拟与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
1.2.1 科学问题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产业政策研究 |
2.1.1 产业政策内涵 |
2.1.2 产业政策的理论依据 |
2.1.3 中国产业政策的演进 |
2.1.4 产业政策的制定 |
2.2 产业政策研究方法 |
2.2.1 主要研究视角 |
2.2.2 主要研究方法 |
2.3 地热产业的政策研究 |
2.3.1 地热产业政策工具 |
2.3.2 地热产业政策研究方法 |
2.4 评述 |
3 理论基础 |
3.1 系统理论 |
3.1.1 系统内涵 |
3.1.2 系统基本特征 |
3.1.3 系统基本规律 |
3.1.4 系统科学方法论 |
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1 可持续发展内涵 |
3.2.2 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
3.3 公共政策理论 |
3.3.1 外部性理论 |
3.3.2 公共产品理论 |
3.4 本文研究的理论框架 |
3.4.1 地热产业发展系统结构、机制与目标 |
3.4.2 地热产业发展政策的依据与特点 |
3.4.3 理论框架 |
4.地热产业发展的运行机理 |
4.1 地热产业发展特点 |
4.1.1 地热产业发展现状 |
4.1.2 地热产业链构成 |
4.1.3 地热产业链作用机制 |
4.2 地热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
4.2.1 地热产业发展与社会发展 |
4.2.2 地热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 |
4.2.3 地热产业发展与能源替代 |
4.2.4 地热产业发展与环境规制 |
4.2.5 地热产业发展与政策支持 |
4.3 财税政策对地热产业发展的影响 |
4.3.1 财税政策对地热产业发展的作用关系 |
4.3.2 财政政策对地热产业发展的效应模型构建 |
4.4 地热产业发展的系统关系 |
4.4.1 地热产业能源替代与经济增长、生态环境的关系 |
4.4.2 地热产业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及生态环境的关系.. |
4.4.3 地热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政策导向及生态环境的关系 |
4.5 本章小结 |
5 地热产业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
5.1 总体结构 |
5.1.1 模型结构 |
5.1.2 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 |
5.1.3 模型假设和时间边界 |
5.2 子系统的构建 |
5.2.1 人口子系统的构建 |
5.2.2 经济子系统的构建 |
5.2.3 能源子系统的构建 |
5.2.4 环境子系统的构建 |
5.2.5 地热子系统的构建 |
5.2.6 财税子系统的构建 |
5.3 模型表达式推导与检验 |
5.3.1 模型表达式推导 |
5.3.2 模型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6 地热产业发展的政策设计 |
6.1 政策理论需求分析 |
6.1.1 政策的需求分析思路 |
6.1.2 政策工具分析 |
6.1.3 政策强度分析 |
6.2 政策实践需求分析 |
6.2.1 现有地热产业政策 |
6.2.2 现有政策效果分析 |
6.3 典型国家地热政策 |
6.3.1 美国地热政策 |
6.3.2 冰岛地热政策 |
6.3.3 日本地热政策 |
6.3.4 经验与启示 |
6.4 地热产业发展政策框架设计 |
6.4.1 政策工具设计 |
6.4.2 政策强度设计 |
6.5 本章小结 |
7 地热产业发展政策模拟与选择 |
7.1 国家层面的模拟 |
7.1.1 不同补贴情景的模拟 |
7.1.2 不同税收情景的模拟 |
7.1.3 不同碳价情景的模拟 |
7.1.4 不同政策组合的模拟 |
7.2 区域层面的模拟 |
7.2.1 区域层面的情景设置 |
7.2.2 北京市地热产业财税政策模拟 |
7.2.3 吉林省地热产业财税政策模拟 |
7.2.4 雄安新区地热产业财税政策模拟 |
7.3 结果对比与政策选择 |
7.3.1 国家层面政策对比与选择 |
7.3.2 区域层面政策对比与选择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录1 系统动力学模型主要方程 |
附录2 区域地热产业政策 |
(2)中煤一勘局公司2019-2023年发展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及框架 |
1.4.1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企业发展规划相关理论综述 |
2.1 战略管理及其流程 |
2.1.1 战略管理概述 |
2.1.2 战略管理流程 |
2.2 战略规划相关分析方案 |
2.2.1 PEST分析理论 |
2.2.2 SWOT分析理论 |
2.2.3 五力模型分析 |
2.3 企业发展战略与规划 |
2.3.1 企业发展战略形态 |
2.3.2 企业战略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2.3.3 企业发展规划制定原则 |
3 一勘局公司发展规划现状分析 |
3.1 一勘局公司基本情况 |
3.1.1 公司概况 |
3.1.2 资源状况 |
3.1.3 人员结构情况 |
3.2 公司发展战略规划现状 |
3.2.1 公司总体发展战略 |
3.2.2 公司“十三五”规划简况 |
3.2.3 公司“十三五”规划执行情况 |
3.2.4 公司原有发展规划存在的问题 |
3.3 公司外部环境PEST分析 |
3.3.1 政治环境分析 |
3.3.2 经济环境分析 |
3.3.3 社会环境分析 |
3.3.4 技术环境分析 |
3.4 公司行业环境分析 |
3.4.1 国内地质勘查队伍发展现状 |
3.4.2 地质勘查业投入现状 |
3.4.3 地质勘查业发展前景 |
3.4.4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
3.5 公司发展规划SWOT分析 |
3.5.1 优势 |
3.5.2 劣势 |
3.5.3 机会 |
3.5.4 威胁 |
3.5.5 SWOT组合战略规划 |
3.5.6 SWOT战略规划方向建议 |
4 一勘局公司发展规划制定 |
4.1 发展规划定位 |
4.2 发展规划指导思想 |
4.3 规划总体目标 |
4.4 产业发展规划 |
4.4.1 产业布局方向 |
4.4.2 重点产业发展方向 |
4.5 科技发展规划 |
4.5.1 规划目标 |
4.5.2 重点工作 |
4.6 安全生产规划 |
4.6.1 规划目标 |
4.6.2 重点工作 |
4.7 市场开拓规划 |
4.7.1 市场区域布局 |
4.7.2 市场营销体系建设 |
4.7.3 市场产业定位 |
4.8 人力资源规划 |
4.8.1 规划目标 |
4.8.2 重点工作 |
4.8.3 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 |
5 一勘局公司发展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
5.1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
5.2 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
5.3 探索投融资平台建设 |
5.4 全面深化改革改制 |
5.5 加大市场开拓力度 |
5.6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内涵研究 |
1.2.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评价研究 |
1.2.3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
1.2.4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模式研究 |
1.2.5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理论分析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绿色经济理论 |
2.1.3 生态经济理论 |
2.1.4 外部性理论 |
2.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概念界定 |
2.2.1 矿业与矿业经济 |
2.2.2 绿色发展的内涵 |
2.2.3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界定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历程与区域特征 |
3.1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历程 |
3.1.1 矿业发展代表性划分 |
3.1.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阶段历程及特征 |
3.2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区域特征 |
3.2.1 矿产资源储量的区域特征 |
3.2.2 矿产资源勘查的区域特征 |
3.2.3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区域特征 |
3.2.4 矿业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区域特征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质量分析 |
4.1 矿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作用 |
4.1.1 中国矿业经济增长现状 |
4.1.2 贡献率评价指标 |
4.1.3 数据选取 |
4.1.4 贡献力分析结果 |
4.2 矿业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脱钩分析 |
4.2.1 矿业能源消费现状 |
4.2.2 中国矿业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脱钩程度 |
4.3 矿业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关联性分析 |
4.3.1 矿业产业结构现状 |
4.3.2 变量的选取 |
4.3.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3.4 实证分析 |
4.3.5 主要结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 |
5.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影响因素 |
5.1.1 外部系统影响因素分析 |
5.1.2 内部系统影响因素分析 |
5.1.3 系统分析 |
5.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5.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2.2 设计思路 |
5.2.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3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的实证研究 |
5.3.1 主成分分析法 |
5.3.2 数据来源 |
5.3.3 不同省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分布特征 |
5.3.4 不同区域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分布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模式 |
6.1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模式探讨 |
6.1.1 研究方法的选取 |
6.1.2 单维度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测度 |
6.1.3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聚类分析 |
6.2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模式的识别 |
6.2.1 “经济、技术、社会驱动型”模式 |
6.2.2 “政策引导型”模式 |
6.2.3 “产业、政策驱动型”模式 |
6.2.4 “技术、产业支撑型”模式 |
6.2.5 “环保优先型”模式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路径 |
7.1 “经济、技术、社会驱动型”模式发展路径探讨 |
7.1.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特征 |
7.1.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路径 |
7.2 “政策引导型”模式发展路径探讨 |
7.2.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特征 |
7.2.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路径 |
7.3 “产业、政策驱动型”模式发展路径探讨 |
7.3.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特征 |
7.3.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路径 |
7.4 “技术、产业支撑型”模式发展路径探讨 |
7.4.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特征 |
7.4.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路径 |
7.5 “环保优先型”模式发展路径探讨 |
7.5.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特征 |
7.5.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路径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河北省煤层气富集区及富集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煤层气地质基础 |
2 煤层气赋存特征 |
2.1 太行山东麓高含气富集带 |
2.2 蓟玉开平高含气富集带 |
2.3 平原低含气富集带 |
3 结语 |
(5)滇东德黑向斜“三气”共探共采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
2 德黑向斜“三气”资源分析 |
3“三气”共探共采理论研究 |
4 结论 |
(6)基于地震与测井联合反演的大城煤田煤层气有利目标区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煤层气勘探开发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煤层气勘探开发现状 |
1.2.2 国内煤层气勘探开发现状 |
1.2.3 国内外煤层气选区评价研究进展 |
1.3 大城地区煤层气勘探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大城煤田煤层气研究现状 |
1.3.2 存在问题及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 |
2.1 地层 |
2.2 构造 |
2.2.1 地质发展简史 |
2.2.2 构造单元划分 |
2.3 岩浆岩 |
第3章 矿区地质 |
3.1 地层 |
3.2 构造 |
3.3 岩浆岩 |
3.4 煤层地质特征 |
3.4.1 含煤性 |
3.4.2 可采煤层 |
第4章 大城煤田煤层气藏主控因素分析 |
4.1 大城地区煤储层地质特征 |
4.1.1 大城地区煤储层发育特征 |
4.1.2 研究区煤储层岩石学特征 |
4.1.3 大城地区煤质特征 |
4.1.4 大城地区煤储层的化学与工艺特征 |
4.1.5 大城地区煤储层煤相类型及分布特征 |
4.2 大城地区煤储层物性特征 |
4.2.1 大城地区煤储层裂隙、孔隙特征及渗透率特征 |
4.2.2 大城地区煤储层吸附特征 |
4.3 大城地区煤层气盖层及保存条件分析 |
4.3.1 封盖层特征 |
4.3.2 水文地质条件 |
4.3.3 构造运动对煤层气保存的影响 |
4.4 大城地区煤层气成藏模式 |
第5章 二维井震联合反演 |
5.1 地震反演数据的保幅性处理 |
5.1.1 收集地震数据存在的问题 |
5.1.2 保幅性处理 |
5.2 原始测试数据的重新处理 |
5.3 钻孔与测井数据的整理 |
5.4 井震联合反演 |
5.4.1 井震联合反演的技术思路 |
5.4.2 地震反演方法优选 |
5.5 反演结果 |
第6章 大城煤层气资源评价 |
6.1 煤层气资源控制因素分析 |
6.1.1 大城煤层气控制因素分析 |
6.2 基于地震数据的Langmuir方法计算大城煤层气资源量 |
6.3 煤层气资源地质评价 |
6.3.1 地质评价标准 |
6.3.2 有利目标区评价 |
第7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河北省煤系天然气资源及其成藏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煤系非天然气资源评价 |
3 煤系天然气成藏作用 |
3. 1 煤系烃源岩 |
3. 1. 1 煤系烃源岩发育特征 |
3. 1. 2 煤系烃源岩地化特征 |
3. 1. 3 煤系烃源岩成烃贡献 |
3. 2 煤系天然气储、盖层特征 |
3. 3 煤系天然气成藏演化特征 |
3. 4 煤系天然气藏类型 |
4 结论 |
(8)鄂尔多斯盆地多矿种赋存条件下的矿业权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依据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鄂尔多斯盆地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研究现状 |
1.3.2 我国多矿种矿业权管理现状 |
1.3.3 国外多矿种矿业权管理现状 |
1.4 研究的基础理论 |
1.4.1 矿政管理和矿业权管理的概念 |
1.4.2 产权理论 |
1.4.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1.4.4 法理理论 |
1.5 技术路线和方法 |
2 鄂尔多斯盆地矿产资源赋存特征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 |
2.1.2 盆地矿产资源概况 |
2.2 盆地矿产资源空间赋存特征 |
2.2.1 煤炭 |
2.2.2 煤层气 |
2.2.3 油砂 |
2.2.4 铝土矿 |
2.2.5 岩盐 |
2.3 盆地主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相互影响关系分析 |
3 鄂尔多斯盆地矿业权设置现状 |
3.1 矿业权总体设置现状 |
3.2 主要矿种矿业权设置现状 |
3.2.1 探矿权 |
3.2.2 采矿权 |
3.3 主要矿种矿业权分布特征 |
3.3.1 区域分布特征 |
3.3.2 各规划分区分布规律 |
4 鄂尔多斯盆地多矿种矿业权设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4.1 矿业权设置空间交叉重叠概况 |
4.2 矿业权设置时序不合理情况 |
4.3 矿业权设置交叉重叠类型及特点 |
4.3.1 按矿业权类别分析 |
4.3.2 按矿种分析 |
4.3.3 空间三维交叉重叠 |
4.3.4 矿业权交叉重叠主要特点 |
4.4 矿业权设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5 多种矿产资源综合勘查开发管理研究与相关建议 |
5.1 编制盆地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规划 |
5.1.1 气-煤-铀-盐组合 |
5.1.2 油-气-煤组合 |
5.1.3 煤-气-铀-油页岩矿组合 |
5.2 建立不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时序 |
5.2.1 关于气-煤-铀相关组合矿产资源共生区勘查开采建议 |
5.2.2 关于油-气-煤相关组合矿产资源共生区勘查开采建议 |
5.2.3 关于煤炭-与煤层气相关组合资源共生区勘查开采建议 |
5.3 编制和严格执行矿业权设置方案 |
5.4 加强已设矿业权协调处理 |
5.5 优化配置矿产资源,从操作层面推进多种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
6 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开创地质找矿新篇章(论文提纲范文)
中国地质调查局 |
地质科技成果综述 |
地质找矿成果 |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 |
地质科学研究与找矿密切相结合 |
地质找矿成果 |
中国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 |
地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 |
科技创新成效显着 |
重点成矿区带成矿理论成矿规律和成矿预测 |
有色金属矿床矿山成矿理论研究与深部找矿预测 |
隐伏矿和快速评价新技术新方法研究 |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 |
地质科技成果 |
煤层气基础研究和勘查取得新进展 |
地质找矿成果 |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 |
基础地质调查成果综述 |
地质科技成果综述 |
地质找矿成果综述 |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 |
地质找矿成果综述 |
结束语 |
(10)沁水盆地煤层气资源勘查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项目来源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时间安排 |
1.6 完成的工作量 |
1.7 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2章 沁水盆地煤层气勘查开发现状 |
2.1 沁水盆地地质背景 |
2.2 沁水盆地煤层气资源情况 |
2.3 沁水盆地煤层气勘探开发历史 |
第3章 研究区煤储层物性特征 |
3.1 煤储层含气性特征 |
3.2 煤储层孔隙特征 |
3.3 煤储层渗透性及裂隙发育特征 |
3.4 煤储层压力特征 |
3.5 煤储层等温吸附特征 |
第4章 研究区煤层气资源勘查潜力评价 |
4.1 勘查潜力评价方法体系 |
4.2 勘查潜力评价计算过程 |
第5章 研究区煤层气勘查潜力分析及勘查规划建议 |
5.1 沁水盆地煤层气勘查潜力评价结果 |
5.2 沁水盆地煤层气勘查潜力分析 |
5.3 沁水盆地煤层气勘查规划建议 |
第6章 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试论河北省煤层气资源勘查与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地热产业发展财税政策模拟与选择[D]. 江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2]中煤一勘局公司2019-2023年发展规划研究[D]. 张质坚.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3]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研究[D]. 任思达.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3)
- [4]河北省煤层气富集区及富集规律研究[J]. 谢卫东,王猛,侯晓伟.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3)
- [5]滇东德黑向斜“三气”共探共采理论研究[A]. 薛晓辉,蒋天国,胡琳,李金龙,罗光华,成鹏. 云南省首届青年地质科技论坛优秀学术论文集, 2017
- [6]基于地震与测井联合反演的大城煤田煤层气有利目标区评价[D]. 赵石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06)
- [7]河北省煤系天然气资源及其成藏作用[J]. 朱炎铭,侯晓伟,崔兆帮,刘刚. 煤炭学报, 2016(01)
- [8]鄂尔多斯盆地多矿种赋存条件下的矿业权管理研究[D]. 赵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06)
- [9]开创地质找矿新篇章[J]. 周剑新. 矿业装备, 2012(02)
- [10]沁水盆地煤层气资源勘查潜力研究[D]. 张佳赞.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