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X线射束机器跳数计算方法的比较

高能X线射束机器跳数计算方法的比较

论文摘要

目前,高能X线射束机器跳数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Khan和胡逸民等在其著作中提出的以dmax为参考深度的计算方法,还有一种是欧洲放疗协会(ESTRO) BOOKLET No.3、BOOKLET No.6出版物为代表的以10cm为参考深度的计算方法。当前,国际放疗临床已逐步采用d10方法,但国内放疗临床仍然普遍采用dmax方法。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向国内引入d10方法,分析这两种计算方法间的差异,为国内从dmax方法向d10方法过渡做准备。本次研究主要通过分析两种方法对同一测试列的计算和实际测量结果间的符合程度比较两种方法的不同。在采集两种方法基本数据的阶段,课题专门设计、制作了易于使用的机头散射测量工具和多种规格的机头散射测量模体及建成帽;分析了测量设备的性能;讨论了所获取数据的可靠性;比较了两种方法在不同基本数据获取方面的优劣。在计算和实测对比工作中,课题讨论了两种方法在不同射野条件下计算准确度的不同,并逐个分析了各主要修正因子对dmax方法计算结果的影响,也研究了常规开野两种方法计算准确度一致的原因。结果显示,d10方法在复杂射野条件下准确度优势明显,dmax方法在使用相应修正后的计算结果与实际测量转换间的结果也符合良好。课题还获得了机头散射因子随测量模体几何大小变化的规律并发现文献报道的模体散射数据不能直接用于dmax方法;证实了准直器交换效应对楔形野的作用;也确认了面积周长比法相对Day方法在挡块野跳数计算中的不足。尽管d10方法归一化深度的改变没有明显提高计算的准确度,但d10方法作为计算规程与dmax方法相比,由于其明确了必须考虑的多种可能影响计算结果的因素,也提供相应的测量和计算方法,因此在体系上比dmax方法优越。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高能X 线射束跳数计算的概念
  • 1.2 高能X 线射束跳数计算的现状
  • max 方法'>1.3 dmax方法
  • max 方法中开野的跳数计算'>1.3.1 dmax方法中开野的跳数计算
  • max 方法中楔形野的跳数计算'>1.3.2 dmax方法中楔形野的跳数计算
  • max 方法中挡块野的跳数计算'>1.3.3 dmax方法中挡块野的跳数计算
  • 10 方法'>1.4 d10方法
  • 1.4.1 新物理概念的定义
  • 10 方法中开野的跳数计算'>1.4.2 d10方法中开野的跳数计算
  • 10 方法中楔形野的跳数计算'>1.4.3 d10方法中楔形野的跳数计算
  • 10 方法中挡块野的跳数计算'>1.4.4 d10方法中挡块野的跳数计算
  • 1.5 两种方法的差异
  • 1.5.1 机头散射因子
  • 1.5.2 模体散射因子的差异
  • 1.5.3 百分深度剂量与组织模体比换算
  • 1.5.4 楔形野计算的差异
  • 1.5.5 挡块野计算的差异
  • 1.6 课题目的
  • 1.7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两种计算方法比较的理论准备
  • 2.1 课题计算公式的选用
  • max 方法计算公式的选用'>2.1.1 dmax方法计算公式的选用
  • 10 方法计算公式的选用'>2.1.2 d10方法计算公式的选用
  • 2.2 符号定义的确定
  • 2.3 课题计算公式的改写
  • 第3章 射线基本数据的采集
  • 3.1 课题使用的射线源和测量设备及其特性
  • 3.1.1 射线参数扫描系统
  • 3.1.2 参考级测量系统的特性研究
  • 3.1.3 现场级测量系统的特性研究
  • 3.2 专用测量设备的设计
  • 3.2.1 制作材料的分析
  • 3.2.2 建成帽的制作
  • 3.2.3 微型模体测量工具的设计
  • 3.2.4 微型模体的制作
  • 3.3 数据的采集内容和采集方法
  • 3.3.1 数据采集的内容
  • 3.3.2 数据采集的方法
  • 3.3.3 数据的可靠性分析
  • 第4章 测试列的计算与测量
  • 4.1 测试列的选择
  • 4.1.1 测试深度和测试源皮距的选择
  • 4.1.2 测试列射野大小的选择
  • 4.2 测试方法的确定
  • 4.3 测试列的计算方法
  • 4.4 测试列的测量和计算结果
  • 4.4.1 开野测试列的测量和计算结果
  • 4.4.2 楔形野测试列的测量和计算结果
  • 4.4.3 挡块野测试列的测量和计算结果
  • 4.5 比较结果的分析
  • 4.5.1 归一化深度的影响
  • 4.5.2 准直器交换效应
  • 4.5.3 其他楔形板修正因子
  • 4.5.4 挡块的作用
  • 第5章 课题总结
  • 5.1 课题总结
  • 5.2 课题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微型模体测量工具
  • max 方法部分射束数据'>附录B dmax方法部分射束数据
  • 10 方法部分射束数据'>附录C d10方法部分射束数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最小机器跳数对宫颈癌调强计划的影响[J]. 实用医学杂志 2015(15)
    • [2].一种改进的基于跳数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J]. 计算机科学 2013(04)
    • [3].一种物联网框架下传感节点间跳数与距离关系的研究[J]. 计算机科学 2012(03)
    • [4].基于最小跳数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J]. 计算机工程 2008(22)
    • [5].基于最少跳数的路径寻优算法设计与实现[J].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4)
    • [6].基于最小跳数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J]. 数字通信 2010(01)
    • [7].负载均衡的多组跳数场路由决策机制[J]. 计算机应用 2008(09)
    • [8].一种基于跳数比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算法[J]. 传感技术学报 2009(12)
    • [9].基于跳数的节点安全定位算法研究与分析[J]. 火力与指挥控制 2013(08)
    • [10].中国Internet路由级跳数测量与分析[J].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8(07)
    • [11].基于短波天波通信信噪比阈值的海上跳数估算[J]. 中国科技信息 2018(11)
    • [12].基于跳数量化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算法[J]. 兵工学报 2017(05)
    • [13].基于跳数梯度的传感器网络节点距离测量[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2(33)
    • [14].多跳分簇自组网络的最优簇内跳数分析[J]. 兵工学报 2018(11)
    • [15].无线传感器网络簇内优化的最小跳数路由算法[J].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0(02)
    • [16].基于能量保护的最小跳数最大能值无线路由协议[J]. 探测与控制学报 2009(01)
    • [17].一种弹簧系数和跳数分类的改进DV-Hop算法[J]. 中国科技论文 2020(07)
    • [18].基于跳数限制的高能效分簇路由算法[J].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15(11)
    • [19].一种基于跳数修正的DV-Hop定位算法[J]. 传感技术学报 2012(12)
    • [20].基于跳数差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定位方法[J]. 计算机应用 2016(04)
    • [21].一种改进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最小跳数路由协议[J].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12(08)
    • [22].无线传感器网络最小跳数路由算法的研究[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0(22)
    • [23].基于跳数分类的改进DV-Hop节点定位算法[J]. 传感技术学报 2017(10)
    • [24].MANET TCP-Vegas跳数自适应算法的设计与实现[J].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2(03)
    • [25].跳数加权DV-Hop定位算法[J]. 传感技术学报 2012(11)
    • [26].基于跳数场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研究[J].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10(05)
    • [27].基于跳数估计的DV-Hop改进算法[J]. 计算机与现代化 2012(12)
    • [28].基于RSSI跳数连续的DV-HOP改进算法[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2)
    • [29].蛇蛙[J]. 科海故事博览(智慧文摘) 2008(07)
    • [30].最小跳数路由无线传感器网络仿真研究[J]. 计算机应用 2009(10)

    标签:;  ;  ;  ;  

    高能X线射束机器跳数计算方法的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