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二氧化硫总量分配模型及综合评价 ——以苏州市为例

区域二氧化硫总量分配模型及综合评价 ——以苏州市为例

论文摘要

总量控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科学合理的把总量污染负荷分配到各个区域或排污单位,合理分配排放指标是实施总量控制、排污许可证制度和排污权交易的重要基础,探讨如何科学合理地分配二氧化硫总量指标并优化分配模型,对总量控制区域进行综合性评价,使得区域满足国家空气环境质量管理和大气污染控制的需要,对总量控制制度在我国的贯彻实施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本论文首先考虑环境和经济等综合因素建立二氧化硫总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和熵权系数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针对这两种赋权方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新的组合赋权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最终权重。由于某些评价指标之间可能存在着极大的相关性,评价指标反应的信息会有重叠,运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法选取数目较少的,具有代表性的综合评价因子确定每个区域污染物分配的权重,将区域二氧化硫总量指标分配到到各地区。本文还运用资源环境基尼系数定量评价污染物总量分配结果的公平性,同时将绿色贡献系数作为判断不公平因子的依据。通过分析经济因子与环境因子相互关系,探究区域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演替轨迹,定性说明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的趋势。并以苏州市为例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污染物分配模型综合考虑到区域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等多种因素,将总量分配方案定量化,提出新的分配思路简单实用,对模型分配结果进行公平性分析,发现按照模型分配结果,SO2总量分配排放量的公平性较好,经济发展与SO2分配排放量具有较好的协调性。但该模型的分配结果偏向于工业集中的地区,对工业过于集中的地区分配总量偏大,实际应用的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检验。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总量控制研究概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进展
  • 1.3 国内外总量分配研究概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 1.3.2 国内研究现状及进展
  • 1.3.3 我国总量分配方法
  • 1.3.4 研究现状不足
  • 1.4 论文的研究思路及内容
  • 1.4.1 论文的研究思路
  • 1.4.2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4.3 主要方法及创新点
  • 1.5 选题的意义
  • 2 区域二氧化硫总量分配综合评价模型
  • 2.1 区域二氧化硫总量分配模型
  • 2.1.1 评价区大气容量的确定
  • 2.1.2 二氧化硫总量评价结构体系的构建
  • 2.1.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2.1.4 评价指标筛选
  • 2.2 区域二氧化硫总量分配公平性评价
  • 2.2.1 基尼系数理论
  • 2.2.2 基尼系数评价总量分配公平性的思路
  • 2.3 区域二氧化硫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动态评价
  • 2.3.1 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 2.3.2 库兹涅茨曲线评价总量分配的思路
  • 3 实例研究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生态环境概况
  • 3.1.2 社会经济概况
  • 3.2 研究区质量现状
  • 3.2.1 二氧化硫排放现状
  • 3.2.2 二氧化硫环境容量
  • 3.2.3 苏州市能源消耗
  • 3.3 总量分配模型
  • 3.3.1 数据来源
  • 3.3.2 权重的确定
  • 3.3.3 评价指标筛选
  • 3.3.4 小结
  • 3.4 公平性评价
  • 3.4.1 资源环境基尼系数计算结果与分析
  • 3.4.2 绿色贡献系数计算结果与分析
  • 3.5 EKC 曲线分析
  • 3.5.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3.5.2 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对应人均GDP 的ETC 曲线分析
  • 3.5.3 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对应工业增加值的ETC 曲线分析
  • 4 结论与建议
  • 4.1 本文结论
  • 4.2 建议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区域二氧化硫总量分配模型及综合评价 ——以苏州市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