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木质纤维素类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开发纤维素制备生物燃料技术是解决当前全球能源危机的重要方法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在综述了纤维素利用技术的基础上,研究了以麦秸杆为原料,金属盐离子助催化稀酸水解糖化木质纤维素的工艺。本文首先在稀酸条件下对麦杆纤维的水解过程进行了研究。考察了酸浓度,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纤维素水解转化率和还原糖得率的影响。基于此基础,设计了正交试验研究Fe2+、Na+、Ni2+Mg2+四种硫酸盐金属离子助催化剂对还原糖的得率的影响。试验考察的四种金属盐离子对纤维素水解糖化过程都起到了促进作用,金属离子助催化作用依次为:Fe2+>Na+>Ni2+>Mg2+,其中以Fe2+的助催化效果最佳。得到了纤维素稀酸水解糖化优化的工艺是:硫酸浓度为1%,Fe2+浓度为0.0375mol/L,反应温度为180℃,反应时间为90min,纤维素水解还原糖得率达到73.05%,纤维素转化率为85.79%。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麦秆纤维素稀酸水解液的脱色工艺,四种考察因素对脱色效果影响程度的顺序依次为活性炭用量>温度>pH>脱色时间。秸秆纤维素稀酸水解液脱色优化的工艺是:温度为35℃,初始pH为4.0,时间为60min,活性炭用量:水解液(g/L)=1:2。在该条件下,活性炭脱色率为88.11%,还原糖损失率为48.54%,糠醛去除率为74.91%,酚类化合物全部去除。纤维素稀酸水解得到的还原糖可继续降解成小分子物质,通过动力学分析,水解过程是一个连串反应,其动力学方程可用假一级均相反应模型表示:用该模型的计算还原糖的产率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金属离子助催化稀酸水解纤维素工艺的研究[J]. 纤维素科学与技术 2010(01)
- [2].稀酸水解绿潮藻及发酵制生物丁醇研究[J]. 海洋科学进展 2013(04)
- [3].麦秸秆稀酸水解条件的研究[J].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1)
- [4].生物质半纤维素稀酸水解反应[J]. 化学进展 2010(04)
- [5].微波促纤维素超稀酸水解研究[J]. 可再生能源 2011(05)
- [6].硫酸亚铁/微波辐射稀酸水解玉米秸秆产生还原糖[J].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12(04)
- [7].吸附树脂在秸秆稀酸水解液脱毒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新能源进展 2019(06)
- [8].棉秆稀酸水解及微生物共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工艺优化研究[J]. 食品科学 2011(05)
- [9].响应曲面法对玉米秸秆稀酸水解还原糖条件的优化[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6)
- [10].稀酸水解玉米秸秆两步发酵联产氢气和甲烷[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5(12)
- [11].绿色木霉发酵玉米秸秆产糖条件的研究[J]. 生物学杂志 2010(03)
- [12].玉米秸秆稀酸水解时糠醛形成原因及影响因素[J]. 农业工程学报 2009(07)
- [13].玉米秸秆稀酸水解与水解液发酵的实验研究[J]. 现代化工 2008(S2)
- [14].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稀酸水解技术研究进展[J]. 可再生能源 2008(03)
- [15].竹材废屑预处理制备糠醛的工艺研究(摘要)[J]. 生物质化学工程 2014(06)
- [16].基于香蕉皮水解液的谷胱甘肽生物合成[J]. 食品科技 2012(03)
- [17].二次纤维稀酸水解糖化的研究[J]. 环境工程学报 2012(01)
- [18].稀酸水解菊芋制乙醇技术研究[J]. 应用化工 2011(03)
- [19].酸水解竹黄半纤维素制备戊糖的工艺研究[J]. 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 2014(02)
- [20].木糖渣稀酸水解制取还原糖条件的研究[J]. 河南化工 2011(05)
- [21].玉米籽皮稀酸水解液脱毒发酵制备丁二酸的可行性[J]. 农业工程学报 2009(02)
- [22].稀酸预处理铜藻制备生物乙醇工艺[J]. 环境科学研究 2014(07)
- [23].微波促小麦秸秆半纤维素稀酸水解研究[J].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2(08)
- [24].蒸汽爆破废纸稀酸水解的研究[J]. 中国造纸 2017(03)
- [25].竹黄稀酸预水解制备戊糖的研究[J]. 江苏造纸 2014(03)
- [26].杨木废弃物稀酸水解预处理条件的响应面优化[J]. 生物质化学工程 2014(06)
- [27].旧瓦楞纸箱稀酸水解制还原糖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35)
- [28].木质纤维素水解制取燃料乙醇研究进展[J]. 化工进展 2009(11)
- [29].两步法稀酸水解竹黄(慈竹)生产糠醛的研究[J]. 林产化学与工业 2011(06)
- [30].木质纤维素分级处理工艺[J]. 湖北农业科学 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