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二亚胺及三亚吡嗪铜(I)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其光谱性质

β-二亚胺及三亚吡嗪铜(I)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其光谱性质

论文摘要

本论文以β-二亚胺和三亚吡嗪类化合物为第一配体,以三苯基膦及其衍生物为第二配体设计合成了两类Cu(I)配合物,通过X光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确定和分析,同时对它们的光谱性质也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以β-二亚胺和三苯基膦为配体设计合成了两个单核中性Cu(I)配合物。晶体结构分析表明:两个配合物的中心铜原子分别是三配位近似平面的配位构型和四配位扭曲的四面体配位构型。两个配合物在四氢呋喃溶液中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376nm和411nm,在四氢呋喃溶液中的最大发射波长分别为522nm和528nm,而在20wt%浓度的PMMA薄膜中的最大发射波长为543nm和549nm。两个配合物的发光寿命分别是5.28 ns和5.32 ns。2.以三亚吡嗪类化合物和三苯基膦及其衍生物为配体合成了四种离子型的三核Cu(I)配合物。通过X-Ray单晶衍射确定了其中两种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并测定了其中两种配合物在二氯甲烷溶液中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其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630nm、584nm。

论文目录

  • 内容提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光致发光
  • 1.2.1 基本概念和原理
  • 1.2.1.1 基态和激发态
  • 1.2.1.2 跃迁
  • 1.2.1.3 内转换和系间窜跃
  • 1.2.1.4 荧光和磷光
  • 1.3 发光材料的种类
  • 1.3.1 有机小分子发光材料
  • 1.3.2 聚合物发光材料
  • 1.3.3 金属有机配合物发光材料
  • 1.4 铜(I)配合物型光功能材料
  • 1.4.1 Cu(I)配合物配体的多样性和配位方式的灵活性
  • 1.4.2 Cu(I)配合物的配位多样性
  • 1.4.3 1,10-菲咯啉铜(I)配合物的激发态设计
  • 1.4.4 多核铜(I)配合物的发光性能
  • 1.5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β-二亚胺铜(I)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光谱性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要求
  • 2.2.2 试剂及药品
  • 2.2.3 仪器及测试
  • 2.2.4 合成与表征
  • 3CN)4][BF4]'>2.2.4.1 [Cu(CH3CN)4][BF4]
  • 3)3CuCl'>2.2.4.2 (PPh33CuCl
  • 2.2.4.3 配体的合成
  • 2.2.4.4 配合物的合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配体和配合物的合成
  • 2.3.2 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 2.3.3 配合物的核磁、元素分析及红外光谱
  • 2.3.4 配合物的光谱性质
  • 2.3.5 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分析
  • 2.4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三亚吡嗪类铜(I)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光谱性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要求
  • 3.2.2 试剂与药品
  • 3.2.3 仪器与测试
  • 3.2.4 合成与表征
  • 3CN)4][PF6]'>3.2.4.1 [Cu(CH3CN)4][PF6]
  • 3CN)2(PPh32][BF4]'>3.2.4.2 [Cu(CH3CN)2(PPh32][BF4]
  • 3.2.4.3 配体的合成
  • 3.2.4.4 配合物的合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配体和配合物的合成
  • 3.3.2 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 3.3.3 配合物的核磁、元素分析及红外光谱
  • 3.3.4 配合物的光谱性质
  • 3.4 本章小节
  • 参考文献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  

    β-二亚胺及三亚吡嗪铜(I)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其光谱性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