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层政府政策执行优化 ——以设计为视角

我国基层政府政策执行优化 ——以设计为视角

论文摘要

关于政策执行的讨论已经随着中国政府机构改革越来越深入,中国的政府机构改革是迫切的,而其中的关键环节就是执行力的问题。执行力的强弱不仅仅取决于政策是否制定的科学完善,更重要的是在目前存在于现实的政策执行前的各种客观因素阻挠着执行的顺利进行。在中国的政策执行分析各种阻滞机制和因素都已经研究的比较多的情况下,政策执行困难依然存在,解决办法层出不穷却难以实现对其根源问题的解决。以前研究的理论大多局限于静态的分析影响政策执行的因素,然后提出固定的模式,试图以条条框框的模式去解决问题,而执行的现实环境是多变和复杂的,固定的思维和保守的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中国的政策执行道路,更不能对以后的执行发展指明道路。政策执行的理论模式需要更加完善,系统深入的研究也是势在必行。国外的政策执行理论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从最早的《执行论》到如今的第三代政策执行研究体系,时间不算很长,但是可以给中国的政策执行理论发展和实践操作提供不少的经验和支持。他们在研究中搜集的现实材料,并且基于实践研究而进行构建的模型,从不少方面都给中国政策执行研究提供了帮助。但是随着现实政策环境的变化,中国政策体制的特殊性也要求着更新更适合的研究方法和实践模型,来指导中国的政策体制改革的进行。中国的政策执行环境比较复杂,过去的政策影响比较大,历史遗留问题带来的体制诟病也阻碍着政策的有效执行。在这其中最重要的还是人的因素,体制制约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最终还要通过人的改变而去改变。作为政策制定者,执行者和政策接受者,他们之间的互动和博弈对政策执行的过程和结果期着决定作用。中国的特殊情况是政策执行要面对的群体是个非常庞大的数量,要满足这个的群体的执行满意度是不容易的,同时在执行过程中,其他国家通有的执行者会产生私心的可能也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就中国而言,政策执行要达到最终效应最大化是需要多方面努力的结果,这个过程不仅需要高素质的执行者,更需要执行客体即公众的积极配合和回应。在这样的条件要求下,充分考虑执行对象的要求,与之沟通,达成一致就显得格外重要。设计的概念就是基于此,在实际执行中以公众的需要出发,采取协商的手段,充分发挥执行者的聪明才智,优化执行过程。论文以设计的角度出发,重新看待政策执行的过程,抛弃过去固定思维分析阻滞因素的模式,针对我国基层政府中出现的执行不力的现状,强调在依托于有效监测体系之下,要敢于发挥政策执行者的主观能动性,提出把执行过程看作政策的再设计的建议,并通过有效地评估体系予以完善,力求在面对多变的现实执行环境面前,能找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全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阐述政策执行问题的由来,对政策执行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通过对国内和国外的执行研究来理顺政策执行的分析思路和方向。第二部分,对我国基层政府中出现的政策执行偏差进行列举分析,指出目前在政策执行中存在主客体的现实影响,并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的挖掘。第三部分,提出设计的概念,在政策执行的分析中找到切入点,即从执行主体的能动性入手,依托政府的监测系统,提出把执行过程看作设计的分析模式,并在各种的设计风格中找到适合中国政策执行未来发展的设计方案,最后通过评估加以完善。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选题背景
  • (2) 研究现状综述
  • (3) 研究意义
  • (4) 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 1 政策执行理论发展过程阐述
  • 1.1 国外的政策执行理论发展过程
  • 1.1.1 政策执行研究的起点
  • 1.1.2 政策执行研究理论的多产期
  • 1.1.3 执行研究的新方向
  • 1.2 中国的政策执行模型
  • 1.2.1 官僚制模型
  • 1.2.2 政治动员模型
  • 1.2.3 博弈模型
  • 2 中国基层政府政策执行现状评析
  • 2.1 政策执行偏差的主要表现
  • 2.1.1 按章办事,迎合上级
  • 2.1.2 照搬照抄,敷衍了事
  • 2.1.3 断章取义,为我所用
  • 2.1.4 搞土政策,自行其是
  • 2.1.5 阳奉阴违,拒不执行
  • 2.1.6 左顾右盼,等待观望
  • 2.1.7 讨价还价,政策攀比
  • 2.2 影响中国基层政府政策执行的原因
  • 2.2.1 政策决策在起执行过程中的技术性困难
  • 2.2.2 执行的目标群体的规模
  • 2.2.3 问题的多样性
  • 2.2.4 目标的要求
  • 3 作为设计的政策执行
  • 3.1 设计模式的建立
  • 3.1.1 政策执行分析的切入点
  • 3.1.2 政策执行的设计风格
  • 3.1.3 设计对政策执行的优化表现
  • 3.2 社会设计的政策执行的要求
  • 3.2.1 执行者的素质和能力
  • 3.2.2 执行环境的要求
  • 3.2.3 执行组织的结构
  • 3.2.4 对政策执行的监测
  • 3.2.5 对政策执行结果的评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立足于从人的视角认识党组织的贯彻执行——再谈学习借鉴企业执行理论[J]. 宁夏社会科学 2009(02)
    • [2].借鉴企业执行理论 提高党组织的执行力[J]. 新视野 2008(01)
    • [3].陕西省审判与执行研究会成立[J]. 中国审判 2008(06)
    • [4].政府采购公开透明实现的路径分析[J]. 中国政府采购 2018(12)
    • [5].规制的执行理论及中国国有企业政策评述[J]. 法制与社会 2013(08)
    • [6].公共政策执行理论模型探析[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3)
    • [7].史密斯生态——执行理论内在逻辑与实践价值分析[J]. 现代经济信息 2017(08)
    • [8].农村社会保障兜底脱贫与社会工作干预[J]. 社会建设研究 2018(02)
    • [9].刍议创造性执行的特征、流程和保障[J]. 商业时代 2008(14)
    • [10].城乡教师有序流动何以成为可能——公共政策执行理论的视角[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10)
    • [11].论对建设新农村政策的理解与执行[J]. 当代经济 2008(02)
    • [12].新时期提升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的新思路——基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视角[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3)
    • [13].企业规制理论综述[J]. 财会通讯 2012(01)
    • [14].街头官僚的自由裁量权:传统解释与领导模型[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3)
    • [15].论中国课程变革与执行理论的应然走向——基于中层理论的分析框架[J]. 当代教育科学 2013(24)
    • [16].陕西高职院校招生政策的综合评价研究——基于梅-萨政策执行理论综合模型[J]. 新西部 2019(32)
    • [17].我国政策执行中的群众路线研究[J]. 中国行政管理 2015(11)
    • [18].论政府执行力的概念、问题与对策[J]. 学习论坛 2012(03)
    • [19].规划实施主体差异对深圳审批效率的影响作用研究[J]. 规划师 2019(06)
    • [20].如何影响患者的口腔卫生习惯[J]. 上海口腔医学 2010(04)
    • [21].建立执行联络员制度,努力促进执行和谐[J]. 法制与社会 2009(31)
    • [22].从街头官僚到街头领导:一个解释框架[J].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09(03)
    • [23].陈毅军事教育理论研究[J].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02)

    标签:;  ;  ;  

    我国基层政府政策执行优化 ——以设计为视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