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脊索瘤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副脊索瘤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易小兵魏玉俭王丽萍(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256临床部病理科河北省正定县050800)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16-0257-01副脊索瘤十分罕见,大多见于年轻人,主要累及四肢较深部组织,如肌腱、滑膜或贴近骨骼,此瘤生长较缓慢,局部切除常复发,少数可发生转移,故应视为低度恶性肿瘤,多呈分叶状或结节状,平均直径大小为3.5cm。现将我院发现一例前臂副脊索瘤病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2岁,10余年前发现前臂多发的皮下结节,缓慢生长,无压痛,未做处理,于7年前手术切除一结节,未送病检。剩余前臂结节缓慢生长,无明显压痛,无皮肤破溃;于2013年11月在我院手术切除另一结节,术后送病检。

2病理检查2.1巨检皮肤组织一块,大小约1×0.6×0.4cm,皮肤表面无异常,皮下可见一灰白色结节,径约0.4cm,结节切面实性,质地中等硬度。

2.2镜检常规制片HE染色。肿瘤由大圆形及小圆形嗜伊红性细胞形成结节,间质为丰富的粘液样基质,瘤细胞被纤维间隔分隔为小巢状、片状,胞浆淡染含空泡,核呈空泡或深染,并可见少数多泡状的囊泡样细胞。(图1)免疫组化:CK(灶性+),Vim(+),S-100(+)。

2.3病理诊断前臂副脊索瘤。

3鉴别诊断①转移性脊索瘤:脊索瘤是由胚胎残存脊索发生的肿瘤,是常见的脊柱肿瘤,最好发在骶骨,其次为蝶骨,再其次为颈椎,含两种肿瘤细胞,液滴状细胞和星形细胞。脊索瘤可以发生远处转移,如转移到软组织应与副脊索瘤鉴别,脊索瘤临床查体和影像检查可见轴骨肿物。②骨外粘液样软骨肉瘤(脊索样肉瘤):脊索样肉瘤男女之比为2:1,中位年龄52岁,肿瘤平均大小7cm,所有肿瘤均位于深部软组织或深部皮下组织。80%发生于四肢近端和肢体带(肩三角和臀三角),20%在躯干[1],副脊索瘤好发于青壮年(20~40岁)四肢远端的深部组织。二者在组织学形态上有相似,但骨外粘液样软骨肉瘤的瘤细胞较幼稚,形态一致,核深染,多呈缎带状或花边状排列,无上皮或肌上皮分化,具有软骨母细胞的特征。瘤细胞因富含糖原而PAS染色(+),免疫标记Vim(++),S-100和Leu7弱阳性,上皮标记一般阴性[1]。

③骨化性纤维粘液样肿瘤:肿瘤为小的无痛性包块,好发于成人的四肢,一般位于皮下,肌内,境界清楚,瘤组织内有纤维及骨样组织形成,在纤维间隔或肿瘤周围可见成熟的骨板结构,肿瘤细胞间常混杂破骨样巨细胞。免疫组化S-100,Vim阳性,Leu7及GFAO呈局灶性阳性。④神经鞘粘液瘤:肿瘤组织由纤维组织分隔成轮廓清楚的小叶,呈地图状、结节状,小叶基质发生明显黏液变性。ALcian兰染色呈阳性,经透明质酸消化后消失。免疫组化:瘤细胞F13a,vim阳性,S-100部分阳性。

4讨论经典的脊索瘤起源于脊索残件,位于骶尾及颅底枕区,但发生在其他部位的脊索瘤,因组织发生不清,认为它是来源于原始多潜能间叶组织,有人报告此瘤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有移行变化,其形态与生物学行为与经典的脊索瘤基本相似,称为副脊索瘤或脊索样瘤。

副脊索瘤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肿瘤,好发于青壮年的四肢远端深部软组织,如术后不做病检,临床易误诊为纤维瘤、脂肪瘤等软组织肿瘤,且此肿瘤生长缓慢,为无痛性结节,具有复发性及转移潜能,应在临床上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1]张仁元,陈泳莲,主编.外科病理疑难病例鉴别诊断.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5,71.

标签:;  ;  ;  

副脊索瘤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