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贺“华东六省一市首届青年地学科技论坛”(论文文献综述)
佟厚坤[1](2021)在《草本植物加固浅层边坡效果研究 ——以早熟禾与无芒雀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
刘玮[2](2018)在《九华山寺庙园林理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九华山是地藏菩萨道场,明清时期成为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现已成为国家重点山岳型风景名胜区。佛教、道教、儒学思想融合进自然风光,通过寺庙园林的形式表达出来,经过历代更替兴衰,流传至今。现代旅游业的发展给九华山的生态环境以及景观风貌带来了压力,并威胁到九华山独具特色的山林佛寺的保护。作为宝贵的文化遗产,九华山寺庙园林的整体布局结构、单体构成以及意境的营造,表现了九华山的宗教文化、乡土文化特点。表现出独特的形式、空间及文化审美。本文以九华山寺庙园林为研究对象,从时间、空间和文化三个维度入手,从宏观、微观的视角,运用田野调查法、文献分析法、图像学分析法、对比分析法、跨学科研究法等方法,对九华山寺庙园林的形成和营造理法进行深入的研究。从时间维度上,研究九华山寺庙园林的营建过程,包括寺庙园林的营建、交通体系的营建、聚落景观的营建。空间维度上分别从宏观角度分析九华山山水格局和空间序列,并对九华山寺庙的选址特点、环境朝向、尺度形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微观角度对寺庙园林构成进行分析总结,包括对引导空间、建筑空间、环境空间的研究。从文化维度上对九华山寺庙园林意境的营造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九华山寺庙园林的营建过程与其佛教文化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过程相对较连续,呈现明显的波峰波谷期,其中中晚唐、宋代、明代中期至清代中期是九华山寺庙园林发展的高峰期。第二,九华山整体布局结构特征呈现虚实相生的山水空间格局和“两轴一面,张弛有度”的空间序列。第三,寺庙园林构成理法特征包括灵活自由的寺庙择址和因山就势的寺庙布局。九华山丰富多样的地貌、水资源的分布决定了其寺庙选址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寺庙建筑布局虽受中国传统寺庙建筑布局特点的影响,但更多是因地制宜,灵活布局,具有层次丰富组织有序的引导空间,紧凑方整的建筑形态,结合自然的设计。研究九华山作为佛教名山的风景特征以及九华山的寺庙园林理法对于保护九华山景观风貌、维持九华山区域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为山岳类风景名胜区人文景观与自然形胜的保护、恢复、更新提供了理论依据。
郭海鞍[3](2017)在《文化引导下的乡村特色风貌营建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些年来,伴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我国乡村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有些地区出现了“乡村热”、“田园热”、“民宿热”等现象。乡村问题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大量的国家财政和社会资本进入乡村,各方面的学者、专家和社会人士也都投身到乡村建设当中,在取得了一定的建设和发展的同时,一些乱象也随之而生。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工程院、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各级政府和科研机构开展了大量的科研课题项目,希望发掘我国田园乡村特色风貌的营造策略。笔者在博士攻读期间,有幸参与其中,并深入广大乡村,实地调研走访了两百多个乡村,发现很多乱象都最终都指向并归结于文化之症结,于是对乡村文化的发展脉络、相关理论和经验进行研究,并通过一些乡村项目的具体实践,尝试提出通过文化引导乡村特色风貌的策略。本文研究基于历史资料、调研情况、理论研究、工程实践、案例分析的方法,提出我国乡村文化发展过程中断裂,造成不同类型的乡村风貌和各种问题,尝试通过优秀乡村文化传承,社区文化营造,乡土文化的现代发展来指导乡村规划、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并通过具体项目的实践,得到如下结论:1)通过乡村文化的地缘、血缘、业缘和情缘的四缘构建方法,来树立正确的乡村建设价值观,在尊重地缘,重视血缘,发展业缘,营造情缘的基本原则下重新塑造中国的新乡村文化。2)反思过去的乡村规划方法,采取基于推演和容错的“微介入规划”设计策略,不再通过总图和鸟瞰来进行乡村设计,而是通过“介入点”的干预,基于实际的推演,适当的容错,来激发乡村的自我更新与发展。3)结合社区营造的理念,提出对于乡村景观风貌的“景观微治理”策略,这种方法与用力较重的“环境整治”不同,同样强调文化的引导和刺激作用,激发乡村风貌保持活力的持久性。4)建立基于乡土文化现代传承的新乡土建筑设计理念,通过四缘传承、改造更新、环境应对、材料创新、持久相伴等基本原则立场,进行新乡土建筑的创作,或作为微介入规划的介入点,亦或作为乡村风貌的直接呈现,形成有特色的乡村风貌。最后,综合上述内容。尝试建立完整的乡村特色风貌营建策略体系:树立四缘文化价值观——基于文化传承的微介入规划——基于社区文化的景观微治理——基于乡土文化的新乡土建筑设计——基于长久陪伴的推演与容错。
滕永波[4](2017)在《地下金属矿山绿色产业链模式构建与应用研究 ——以安徽徐楼铁矿为例》文中认为绿色产业链是指在一个完整的产业价值链当中,可以有效促使链条中的每个环节都能实现发展绿色化、同时又能够保证产业的发展同自然的发展、社会的发展相和谐,达到收获短期效益,又不以牺牲长远利益为前提,将产业中的上游、中游及下游有相互联系,最终实现整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地下金属矿山将成为未来矿山的主要开采类型之一,其开采和生产方式主要受到地质环境条件和资源禀赋的制约,并对矿山的可持续发展影响深远。目前,关于地下金属矿山的相关绿色产业链理论尚缺乏系统性研究,无法满足绿色矿业发展实践的需要。一方面,建立地下金属矿山的绿色产业链构建模式是丰富和发展资源产业经济理论、指导绿色矿业发展实践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研究课题;另一方面,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从分析地下金属矿山的地质环境条件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地下金属矿山的绿色产业链构建模式和技术支撑体系,能有效地推进地下金属矿山乃至整个矿业的可持续发展。本论文基于实际调研,在收集了详实的、系统的资料之后,使用系统分析方法,并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实证与规范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从而实现对地下金属矿山建设及发展过程中的系统分析。详细介绍了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绿色产业链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定义、内涵及原则等相关内容;全面分析了国内外地下金属矿山可持续发展和绿色产业的研究现状,并对我国地下金属矿山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状况进行了剖析;重点分析和讨论了基于地质环境条件的地下金属矿山可持续开采的决策流程和绿色产业链构建模式及技术路径。以安徽徐楼铁矿作为典型实例,论述了技术革新在地下金属矿山可持续发展要求下的支撑作用。本文研究取得以下主要认识和成果:(1)论文全面阐述国内外地下金属矿山可持续发展理论,从微观视角深入分析地下金属矿山的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讨论了我国地下金属矿山在可持续发展和绿色产业链发展方面的现状和趋势,系统地界定了绿色产业经济及绿色产业链的概念和特征。(2)从地质环境条件的角度,研究了地下金属矿山地质环境条件与可持续开采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地下金属矿山的可持续开采决策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绿色产业链构建理论,提出了地下金属矿山绿色产业链的构建模式,为实现地下金属矿山的可持续开发和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路径。(3)以安徽徐楼铁矿为典型案例,通过地质环境条件的实地调查研究,查明和分析了徐楼铁矿的地质环境条件现状及其资源状况。基于徐楼铁矿的可持续开采影响因素分析,提出和构建了“徐楼模式”的地下金属矿山绿色产业链:防治水与水资源综合利用绿色产业链、地压控制与高效回采绿色产业链以及尾矿综合利用绿色产业链,为地下金属矿山的绿色产业链构建和可持续开采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4)建立了徐楼铁矿绿色产业链的技术支撑体系,深入分析和评价了巷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防治地下水技术、围岩变形破坏数值模拟技术、地面沉降动态监测与防治技术、尾矿回收利用与充填技术等在徐楼铁矿可持续发展实践中的构建方案、支撑作用及其应用效果,为类似平原岩溶富水矿山的绿色技术构建及应用提供了借鉴。
仝贺[5](2017)在《基于流域水文管理的济南泉水遗产保护规划研究》文中指出济南是因泉而生的千年古城,一座闻名世界的“泉城”。快速的城市化,使这座山地与平原复合型的城市也面临着下垫面硬化严重、流域水文生态恶化等问题,导致市区岩溶地下水位大幅度降低、岩溶泉水断流、泉眼停涌。泉水的停喷致使以泉闻名天下的城市特色正逐渐失去,如何积极有效地开展流域水文生态治理,促使泉水自然喷涌已成为保护济南古泉遗产的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济南市多年平均降雨量与泉水流量的变化趋势,纵向比较济南市城市用地多年的改变情况,探寻济南城市化对其区域水文造成的影响,试从流域的角度提出改善其水文条件的方法。同时扩展历史遗产保护的范围,结合济南泉水的成因机制及其流量衰减原因,提出了历史遗产的“源头保护”概念。从城市宏观、中观、微观层面,通过引入海绵城市理念,合理安排低影响开发设施,恢复雨水径流的下渗通道和下渗量,通过流域水文生态治理,实现泉水的自然常态性喷涌。同时,为检验济南泉水遗产源头保护规划的可行性和可实施性,本文最后选取济南市南部山区内的某一新建片区作为流域水文生态治理的案例,该片区基于海绵城市理念进行开发建设,利用雨水管理模型SWMM对建设前后雨水径流量进行了模拟分析,以验证研究内容的科学合理性。本研究的结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论证了历史遗产源头保护的可行性。根据济南泉水的成因机制,提出泉水遗产源头保护的思路。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制定了泉域生态修复与雨水径流控制目标和规划方案。通过规划的实施,实现泉域年雨水调蓄促渗量602.9万m3,从源头补充地下水,恢复泉水的常年自然喷涌,从而达到济南古泉遗产保护的目的。(2)将现代生态技术理念引入历史遗产保护体系。由于济南泉水停喷的原因是维持其喷涌的自然力遭受到了破坏,因此与传统历史遗产保护方法不同,其采用的遗产修复方法是通过生态治理修复维持泉水喷涌的自然力。本文根据济南泉水的实际情况,针对源头区域雨水入渗补给量减少的问题,利用海绵城市现代生态技术理念对泉水源头地下水补给区域进行生态修复,通过对雨水的调蓄控制,促进雨水下渗,进而提升下游市区地下水位,促进泉水自然喷涌。(3)流域尺度层面的海绵城市建设有利于区域自然水文生态的修复和改善。本研究根据泉域水量平衡计算,得出流域水文生态修复目标,采用海绵城市理念,合理布局低影响开发设施,在泉水源头补给区域拦蓄、促渗雨水径流。使泉域年雨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73%以上,提高下游城区地下水位,减弱局部区域的土地开发建设对整个泉域水文的影响。
柳林[6](2016)在《长江口湿地碳氮汇能力及其生态环境效应》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全球变暖的趋势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环境中碳氮的元素循环也成为了研究的热点。自然湿地由于面积巨大且具有显着的碳汇和脱氮作用而在全球变化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长江口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河口之一,在区域碳氮元素循环的控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长江口的碳汇和脱氮作用以及植被对该作用的影响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和研究热点。在本研究中,主要开展了以下四方面的工作。1、在长江口崇明东滩区域对沉积物进行采样,分析了不同植被类型下沉积物中有机碳(SOC)含量随深度和时间的变化规律,并与本课题组前期积累成果进行比较研究;2、在崇明岛的农田区域进行土壤采样,分析不同耕作制度下土壤中有机碳含量的变化;3、在崇明东滩的海三棱蔗草区域进行长石粉实验和埋管实验,研究该区域沉积物短期沉积速率和沉积后植被对于不同深度沉积物有机碳含量的影响,并结合13C同位素来判别该区域沉积物中有机碳的来源;4、在长江口的潮滩选择典型植被区域进行采样,研究了沉积物的反硝化脱氮作用,分析了不同植被类型下沉积物反硝化速率的时间和空间变化及环境因子对反硝化速率的影响,估算了长江口潮间带沉积物对上覆水体的脱氮能力以及对河口水源地氮负荷去除能力。取得了以下主要结论:(1)长江河口湿地潮间带的植被区域面积与年份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主要与长江年输沙量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采用长石粉标记法测定潮滩平均沉积速率为11.6 cm/yr。崇明东滩植被区碳存储量达到5.70×104t/yr,碳埋藏通量为1.09kgC/m2/yr,具有显着的碳汇效应。(2)在崇明岛东部地区,土壤和沉积物中有机碳的含量呈现从中部核心地区向四周地区逐渐降低的马鞍状变化趋势,特别是在东部地区中心的农田区域出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峰值,而在崇明东滩的光滩地带出现有机碳含量的低值;同时,水田耕作部分含量也要显着高于旱作蔬菜地,而在潮间带区域随着植被类型(芦苇/互花米草——海三棱蔗草/互花米草——光滩)的更迭,潮间带沉积物中有机碳含量逐渐降低,至光滩含量最低。(3)近年来,海三棱蔗草群落和光滩表层沉积物中有机碳年平均含量基本上呈现随年份增加含量上升的变化趋势,具有明显的累积效应。崇明东滩各不同植物群落表层沉积物中有机碳含量具有明显的差异,其中光滩最低,而互花米草最高;各植被类型沉积物中的有机碳含量呈现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有机碳的最大值往往出现在表层0-5 cm的沉积物中;在各季节,三种植被类型下沉积物中有机碳均呈现出夏季含量较低,而秋冬春季节较高的变化趋势。(4)2011年海三棱蔗草带沉积物中有机碳平均含量要显着高于2004年该植被类型下沉积物中的含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0-60 cm深度沉积物中有机碳含量呈现波动变化趋势,但整体呈现随深度增加含量降低的变化趋势;崇明东滩沉积物各月柱样的有机碳含量变化在海三棱藤草的生长期变化显着。(5)埋管实验的结果很好说明了海三棱蔗草对沉积物有机碳的影响;采用同位素方法发现崇明东滩沉积物中有机碳的来源为江水携带来的颗粒物和本地植被生长,外源泥沙和悬浮物堆积埋藏是长江口潮间带湿地沉积物有机碳库的主要来源,但海三棱蔗草产生的有机碳作为内源输入也占有一定比重。在丰水期海三棱蔗草输入的有机碳为0.65 mg/g,内源贡献率为7.35%,而在枯水期海三棱蔗草输入的有机碳为2.06 mg/g,贡献率上升至31.20%。(6)长江口潮滩湿地0~10cm深度沉积物反硝化速率为043~415.8 μmol·m-2·h-1,平均值为35.5μmol·m-2·h-1,在世界范围内河口区域基本上处于中等水平。光滩沉积物平均反硝化速率为16.2μmol·m-2·h-1,植被带沉积物平均反硝化速率为45.2μmol·m-2·h-1,青草沙水源地库区总脱氮能力达到2.00×108g N每年,可以有效去除大气沉降输入的氮负荷,对控制库区水体氮累积和富营养化具有重要意义。(7)海三棱蔗草带沉积物反硝化速率与芦苇带、光滩间均存在着极显着的差异(p<0.01),而芦苇和光滩间不存在显着的差异(p>0.05)。虽然部分点位沉积物反硝化速率发现具有显着的季节差异(p<0.05),但在长江口各点没有发现一致的沉积物反硝化速率时间变化规律;在深度上基本上呈现随深度增加反硝化速率有降低的趋势,长江口区域沉积物表层部分反硝化速率多高于较深深度的沉积物;长江口沉积物反硝化速率受区域、深度和月份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显着,但反硝化速率与沉积物理化性质、温度等单一环境因素均不具有显着性相关关系。(8)本研究表明长江口潮间带湿地具有明显的碳汇和脱氮等环境效应,在相对海平面上升与长江来沙减少的背景下,建议加强河口湿地保护,降低围垦强度,建立湿地系统监测系统和基础数据的共享机制,在加强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尽快将湿地纳入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清单。同时在条件成熟时,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实施中适时引入氮排放权交易制度。
张宝英[7](2016)在《科技创新思想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40年代以来,“文化工业”日益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民族认识到文化对当代社会经济生活的巨大影响和制约。历史经验与改革实践证明文化向市场化和产业化的文化经济化演变过程,既是整个市场专业分工的必然结果,也是技术进步推进的必然结果。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给双方带来了无限的可能,对于科技创新而言,文化产业意味着新技术、新工艺、新创意的可能性,对于文化产业而言,科技创新意味着文化产业新载体、新业态、新转向的可能性。为了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新变化,把握世界文化发展的新趋势,我国强调并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抓住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机遇,推动科技与文化、经济的紧密结合,以科技创新带动文化产业发展。在持续推进我国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的过程中,加强科技创新思想对未来几年文化产业不断深入和拓展的价值导引和积极作用。可见,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既是历史的传承,也是时代的选择。基于上述思考,本文在基本理清科技创新、文化产业相关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的历史演进,尤其是我国历届领导人对科技创新的观点和态度,以及西方经济学科技创新思想发展脉络的全面理解,了解科技创新的重点层面和领域,尝试从不同层面分析科技创新思想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运用,把握我国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可能性。与此同时,本文尝试了解科技创新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运用程度和效用水平,鉴于文化产业数据可得性较弱,尝试构建一个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灰色关联模型的理论框架和评价体系,展示科技创新和文化产业分析我国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时空差异,探索提升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着力点和对策建议。
聂强[8](2016)在《我国动力煤质量标准研究》文中认为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对动力煤没有统一的质量标准,导致煤炭市场交易效率低下,劣质煤泛滥,质量纠纷不断,规范管理难度大。动力煤消费市场的发展以及交易环境的变化对动力煤质量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本论文对动力煤质量的概念、用途及其标准的定义、分类及意义进行阐述,在分析我国现行的动力煤质量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了现行标准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制定统一的动力煤质量标准的重要性。其次,分析现阶段我国动力煤市场消费、交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据此确定出动力煤交易中的主要的评价指标。再次,提出了动力煤质量标准的框架体系,采用专家调查法、聚类分析法,制定我国动力煤质量标准方案以及动力煤命名方法。最后,总结研究的创新点并说明研究存在的局限性,并结合前人研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本论文的研究结论为政府部门进一步制定相关动力煤质量管理政策提供参考依据,在加强煤炭质量管理、促进煤炭清洁利用、提高煤炭市场交易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章节的安排上,全篇共分七个部分,各章节具体内容如下:第1章:引言。具体阐述了动力煤相关概念以及主要用途,从当前动力煤市场发展状况以及市场环境变化,说明了制定统一的动力煤质量标准的必要性,概述了制定动力煤质量标准的背景和意义,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整理了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同时阐述了质量标准的制定对规范市场交易行为、促进清洁利用和期货发展的意义。第2章:动力煤标准概述。阐述了标准的定义、分类和意义,从动力煤用途角度搜集了现行国内相关标准,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主要内容是对标准进行概述,查找了现行国内动力煤相关标准,并在分析的基础上,对先行国内动力煤标准存在的缺点进行了探讨。首先,整理了标准的定义,阐述了标准对于科学管理、推动贸易发展、提高质量和保护安全以及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作用。其次,归纳整理了现行国内的动力煤相关标准。最后,提出了本研究对于现行国内标准的借鉴之处,并通过分析,提出了现行标准存在的缺点,并以神华、同煤和中煤为例反映了动力煤企业各自为政、不利于煤炭交易的现状。第3章:我国动力煤流通现状分析。从电力行业、建筑行业以及其他行业的角度,具体分析现阶段我国动力煤市场消费情况,并且又从煤炭生产、运输、贸易等层面提出了动力煤在流通中存在的问题,据此确定出动力煤交易中的主要的评价指标。主要内容是对我国动力煤市场流通情况进行分析,具体从消费状况、交易状况以及流通中所考察的质量指标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对动力煤市场消费情况进行分析。从动力煤需求和消费两方面对动力煤总体消费情况进行概述;对电力行业和建筑行业的动力煤消费情况进行分析;从冶金和化工行业两方面对其它行业消费情况进行了分析。其次,从资源分布、资源赋存、总体产量、重点煤炭企业的产能情况等方面分析了动力煤生产现状,从铁路、公路和水路运输三个方面分析了动力煤运输现状,从动力煤内贸、进口和出口三个方面分析了动力煤贸易现状,并对动力煤煤质指标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第4章:我国动力煤质量标准研究的框架及技术方法。提出了动力煤质量标准制定的框架体系,描述和整理了收集到的动力煤质量指标数据,并且采用SQL编程语言建立“动力煤质量指标信息数据库”;分别采用条形图分析法、系统聚类法、快速样本聚类法得出三种聚类结果。本章对动力煤质量标准研究的框架和技术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整理。首先,提出了我国动力煤质量标准制定的框架体系。论述了制定动力煤质量标准的理论依据,从法律法规、相关标准和有关部门文件论述了法规依据,从系统性、协调性、适用性、动态性、创新性等方面论述了制定的原则,最后给出了制定标准的框架。其次,从煤炭生产者和使用者的角度出发,筛选了动力煤的质量表征量,包括收到基低位发热量、干燥基全硫、干燥无灰基挥发分、灰熔点软化温度。第三,对数据收集和分析的过程进行了描述,包括数据的初步整理、统一量纲处理以及建立信息数据库。最后,对处理后的数据运用条形图归类、系统聚类和快速样本聚类三种方法进行分析。本章的研究成果为制定我国动力煤质量标准拟定方案提供了数据、理论和方法支撑。第5章:我国动力煤质量标准拟定方案研究。根据上一章的三种聚类结果,并参考专家意见建立了我国动力煤质量标准方案,明确了收到基低位发热量、干燥基全硫、干燥无灰基挥发分及灰熔点软化温度质量指标的标识与分级,同时提出了动力煤煤种统一命名方式。此外,从生产、交易、利用三个环节提出了我国动力煤质量标准实施的保障措施。首先,在指标分级上,将收到基低位发热量分级分为12个档位,将干燥基全硫分为5个档位,将干燥无灰基挥发分分为3个档位,将灰熔融性软化温度分为3个档位。其次,为便于市场交易,提出了动力煤的命名方式。最后,依据动力煤的命名方案,分别对神华集团、中煤集团、大同煤矿集团的动力煤进行命名,与其原命名进行对比可知,新命名更加统一和规范,且便于记忆,有利于动力煤的流通交易。第6章:研究结论与展望。交代研究结果,简述本研究的发展脉络。总结本研究的创新点。并结合前人研究说明研究存在的局限性,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梁诗经[9](2012)在《福建旅游地学学科发展研究报告》文中研究表明旅游地学是介于旅游科学和地球科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也是地球科学新兴的分支学科。旅游地学以地球科学理论为基础,以自然旅游资源和与地学相关的人文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调查、评价地球发展演化历程中所保留下的地质遗迹及与之相关的人文景观的科学性、稀有性、典型性和旅游价值,为发展旅游提供科学依据。本报告回顾了福建旅游地学发展历程和现状、国内外旅游地学发展趋势,提出福建旅游地学发展的思路、建议和对策。
梁兴[10](2006)在《中国南方海相改造型盆地含油气保存单元综合评价》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南方海相中、古生界沉积盆地已不复存在,现今残存构造-沉积实体的基本性质是多旋回叠合构造改造型残留盆地,中燕山期以来的后造山期强大的陆内造山运动和盆山脱耦作用对印支期以前的海相沉积盆地和印支-早燕山期同造山期前陆盆地的强烈破坏与改造是南方海相盆地演化的重要特色。面对地质构造十分复杂、盖层剥蚀严重、水文开启程度高的中国南方海相新区,“油气保存条件”是油气勘探与综合评价的关键。通过最近十年的南方海相勘探实践与系统总结,提出在海相盆地(区块)评价优选和勘探部署过程中引入并应用赋予具备整体封闭保存体系和含油气系统新内涵的“含油气保存单元”概念。指出含油气保存单元已经成为一种以整体封闭保存条件研究为核心的油气成藏研究体系,适合于构造复杂、水文开启程度高、断层发育的构造改造型残留盆地,这对南方海相有利勘探区块评价和勘探靶区优选既现实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也有科学的理论意义。 认为南方海相油气能否得以成藏并保存到今,取决于整体构造框架下的宏观封闭保存体系、烃充注源、圈闭与储层、成藏要素在时空上的有效匹配关系等4个方面因素的有效匹配。明确提出整体封闭体系、圈闭、含油气目的层系是构成含油气保存单元的3个基本要素,可以从赋存油气藏目的层系之上的区域盖层覆盖程度、遮挡条件和封闭保存体系的顶界等3个方面入手圈定含油气保存单元的分布范围。以整体封闭保存体系的有效区域盖层与含油气系统存在的成生关系为基础,将含油气保存单元划分出持续型、重建型(包括沉积重建型和构造重建型)、保持型、残留型(包括剥蚀残余型和构造肢解型)等4种基本类型。 提出了以现今含油气系统能否得以形成和保存的整体封闭保存条件为核心进行海相含油气保存单元评价的新思路,强调在勘探初期阶段只能以整体封闭保存条件作为南方海相盆地(区块)评价优选的关键。强调整体封闭保存条件研究,应围绕盆地构造演化这个决定根本的主线,从区域盖层、烃充注源、储集层、圈闭等因素的“时空匹配”来动态地(正演)研究现今含油气系统的形成与展布,从含油气系统形成后所经历的构造运动强弱、成藏时间早晚、区域盖层保存状况和水文地质条件、储层有机流体等方面来描述(反演)现今含油气系统赖以存在的整体封闭保存条件,以盖层、抬升剥蚀、褶皱断裂、岩浆活动等宏观性地质条件和油气流体、水文地质与水化学场、地温与地电化学等微观封存能力标志为手段进行含油气保存单元的综合评价。
二、贺“华东六省一市首届青年地学科技论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贺“华东六省一市首届青年地学科技论坛”(论文提纲范文)
(2)九华山寺庙园林理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佛道名山的保护 |
1.1.2. 九华山风景名胜区发展中的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范畴 |
1.3.1. 九华山 |
1.3.2. 寺庙 |
1.3.3. 寺庙园林 |
1.3.4. 园林理法 |
1.4. 研究现状 |
1.4.1. 山岳类风景名胜区相关研究 |
1.4.2. 汉传佛教寺庙研究现状 |
1.4.3. 寺庙园林研究 |
1.4.4. 园林理法相关研究 |
1.4.5. 九华山相关研究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6.1. 田野调查法 |
1.6.2. 文献分析法 |
1.6.3. 图像学分析法 |
1.6.4. 对比分析法 |
1.6.5. 跨学科研究法 |
1.7. 研究框架 |
2. 九华山自然环境概况 |
2.1 地质概况 |
2.1.1. 地质演变 |
2.1.2. 地质构造 |
2.2. 地形地貌 |
2.3. 气候特征 |
2.4. 水文特征 |
2.5. 土壤特征 |
2.6. 植被特征 |
2.6.1. 植被特征概况 |
2.6.2. 古树名木 |
2.7. 自然景观特征 |
2.7.1. 名峰怪石 |
2.7.2. 峻岭盆地 |
2.7.3. 岩窦 |
2.7.4. 奇松 |
2.7.5. 时景 |
3. 九华山人文环境概况 |
3.1. 九华山宗教发展过程 |
3.1.1. 唐代以前 |
3.1.2. 唐代 |
3.1.3. 五代十国至元代时期 |
3.1.4. 明清时期 |
3.1.5. 民国时期 |
3.1.6. 新中国成立后 |
3.2. 九华山佛教文化特征 |
3.2.1. 地藏菩萨信仰 |
3.2.2. 宗派信仰 |
3.2.3. 儒释道三教融合 |
3.2.4. 佛教文化的世俗性 |
3.3. 小结 |
4. 九华山寺庙园林营建过程 |
4.1. 唐代 |
4.1.1. 寺庙园林 |
4.1.2. 交通体系 |
4.1.3. 聚落景观 |
4.2. 五代十国至元代时期 |
4.2.1. 寺庙园林 |
4.2.2. 交通体系 |
4.2.3. 聚落景观 |
4.3. 明清时期 |
4.3.1. 寺庙园林 |
4.3.2. 交通体系 |
4.3.3. 聚落景观 |
4.4. 近现代时期 |
4.4.1. 寺庙园林 |
4.4.2. 交通体系 |
4.4.3. 聚落景观 |
4.5. 小结 |
5. 九华山整体布局结构分析 |
5.1. 山水格局分析 |
5.1.1. 九华山与外围环境的空间 |
5.1.2. 空间格局 |
5.2. 空间序列特征 |
5.2.1. “两轴一面”的景观结构 |
5.2.2. 景观序列 |
5.2.3. 景观视线关系分析 |
5.3. 寺庙选址特点 |
5.3.1. 寺庙选址与竖向相关性分析 |
5.3.2. 寺庙选址于水体相关性分析 |
5.3.3. 寺庙选址的地形特征 |
5.4. 寺庙环境朝向 |
5.5. 寺庙的尺度与形态 |
5.5.1. 寺庙尺度分类 |
5.5.2. 寺庙平面形态 |
5.5.3. 寺庙空间形态 |
5.6. 小结 |
6. 九华山寺庙园林构成分析 |
6.1. 寺庙园林空间构成 |
6.2. 寺庙引导空间序列的组织 |
6.2.1. 引导空间的功能与作用 |
6.2.2. 引导空间类型 |
6.2.3. 引导空间景观元素 |
6.2.4. 引导空间结构规律 |
6.3. 寺庙建筑空间布局 |
6.3.1. 徽派建筑特征 |
6.3.2. 建筑组合空间特征 |
6.3.3. 寺庙建筑类型 |
6.3.4. 建筑单体特征 |
6.3.5. 建筑细部特征 |
6.3.6. 九华山寺庙建筑现存问题 |
6.4. 寺庙环境空间布局 |
6.4.1. 环境空间的基本类型 |
6.4.2. 庭院植被 |
6.4.3. 高差处理 |
6.4.4. 景观细部 |
6.5. 小结 |
7. 九华山寺庙园林意境的营造 |
7.1. 意境的生成 |
7.1.1. 意境的概念 |
7.1.2. 意境的生成机制 |
7.2. 生成意境的物象 |
7.2.1. 视觉 |
7.2.2. 听觉 |
7.2.3. 嗅觉 |
7.2.4. 味觉 |
7.3. 意境的表达方式 |
7.4. 寺庙园林意境的提示与指引方法 |
7.4.1. 楹联匾额 |
7.4.2. 诗文 |
7.4.3. 摩崖石刻 |
7.4.4. 九华十景 |
7.5. 小结 |
8. 结论 |
8.1. 结论 |
8.1.1. 九华山寺庙园林营建过程 |
8.1.2. 九华山整体布局结构特征 |
8.1.3. 九华山寺庙园林构成理法特征 |
8.2. 创新点 |
8.2.1. 思路创新——从空间、文化、时间的全面视角进行的寺庙园林景观理法系统性研究 |
8.2.2. 方法创新——定量化研究的运用 |
8.2.3. 内容创新——补充九华山研究的缺失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一 |
附表二 |
附表三 |
附表四 |
附表五 |
附表六 |
附表七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3)文化引导下的乡村特色风貌营建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快速增长的城镇化率与大量消失的乡村 |
1.1.2 乡村风貌发展同质化与城乡建设同质化 |
1.1.3 传统文化危机与全民乡愁意识 |
1.2 本文相关概念的界定和解析 |
1.2.1 本文关键词汇的概念界定 |
1.2.2 本文相关概念解析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文献综述 |
1.3.1 乡村文化方面的相关研究和论着 |
1.3.2 特色风貌方面的研究和论述 |
1.3.3 乡村营造策略的研究和总结 |
1.3.4 国内外文献综述小结 |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1.5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
1.5.1 论文创新点 |
1.5.2 论文不足之处 |
第2章 近现代我国乡村文化与风貌的兴衰历变 |
2.1 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经济发达、文化昌盛 |
2.1.1 1840年前夕中国的经济总量占比世界的三分之一 |
2.1.2 两千年基本稳定的“耕读传家”乡村文化教育观念 |
2.2 清末至建国前中华文明遭受的巨大颠覆与发展博弈 |
2.2.1 西方文化冲击下的洋务运动与“中体西用”(1861-1912) |
2.2.2 民国乡村建设运动与东西方文化救国实践(1912-1937) |
2.2.3 抗战前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运动和农村文化建设(1921-1937) .. |
2.2.4 持续的战争加剧了农村的贫穷与文化的没落(1937-1949) |
2.3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2.3.1 战后百废待兴与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1949-1978) |
2.3.2 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的剧增与文化堕距的出现(1978) |
2.3.3 快速统一建设的新农村社区和农民上楼问题(1990) |
2.4 美丽乡村建设与全社会对乡村的热切关注 |
2.4.1 政府主导下的美丽乡村建设 |
2.4.2 艺术家、文学家下乡与实践成果 |
2.4.3 社会学、经济学的乡村关注 |
2.4.4 民间组织与民营机构的全面介入 |
2.4.5 进入乡村的建筑师的研究与实践 |
2.5 小结 |
第3章 乡村风貌的分类与现状调研 |
3.1 调研方法与调研对象的选择 |
3.2 调研乡村风貌的总体情况 |
3.2.1 全国各地乡村风貌建设发展不均衡 |
3.2.2 各个时期建设的乡村呈现出不同的风貌特征 |
3.2.3 受到城市发展的影响程度不同,风貌差别很大 |
3.3 不同风貌特征的乡村面临的主要问题 |
3.3.1 原生态的传统特色风貌乡村 |
3.3.2 旅游发展的特色风貌乡村 |
3.3.3 无明显特色的一般风貌乡村 |
3.3.4 发展中的风貌混杂的乡村 |
3.3.5 统一建设的单一风貌乡村 |
3.4 由于与城市距离不同而产生的乡村风貌问题 |
3.4.1 城边村的主要风貌问题 |
3.4.2 近郊村的主要风貌问题 |
3.4.3 远郊村的主要风貌问题 |
3.5 风貌营建存在的问题剖析 |
3.5.1 各地经济发展失衡导致乡村风貌千差万别 |
3.5.2 乡村文化传承失序导致乡村风貌乱象百出 |
3.5.3 乡村政策管理失准造成乡村发展有失偏颇 |
3.5.4 乡建技术策略失当致使乡村设计不尽人意 |
3.6 小结 |
第4章 发达国家和地区建筑师的乡村风貌营造策略 |
4.1 欧洲建筑大师的乡村建筑实践方法 |
4.1.1 工匠精神:卒姆托(Peter Zumthor)坚持不变的乡村守候 |
4.1.2 有机更新:斯诺兹(Snozzi)30 年在蒙特加拉索(Monte Carasso) |
4.1.3 融入自然:RCR家乡的事务所的自然景观与人文建筑有机融合 |
4.2 日本建筑师的崇尚乡村、敬畏自然的艺术实践 |
4.2.1 敬畏之心:安藤忠雄(Ando)将作品融入乡村自然的土地 |
4.2.2 崇尚乡村:妹岛和世(SANAA)将遗弃的乡村塑为艺术殿堂 |
4.3 我国台湾地区建筑师的社会学乡村实践 |
4.3.1 在“田中央”:黄声远始终不变的宜兰坚守 |
4.3.2 甘当“水牛”:陈永兴俯首耕耘的后壁土沟 |
4.3.3 做“潮间带”:陈育贞一点一滴的社区营造 |
4.4 小结 |
第5章 基于优秀乡村文化传承发展的“四缘”价值观 |
5.1 弘扬和传承优秀的乡村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
5.1.1 弘扬传统文化可以提升村民的文化自信和幸福感 |
5.1.2 保护传统文化利于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
5.1.3 维护传统文化能够促进乡村社会村民自治和自立 |
5.1.4 恢复传统文化成为乡村人文生活风貌的重要展现 |
5.2 乡村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构建因缘分析 |
5.2.1 地缘是乡村文化构建的基础 |
5.2.2 血缘是乡村文化构建的纽带 |
5.2.3 业缘是乡村文化构建的导向 |
5.2.4 情缘是乡村文化构建的核心 |
5.3 尊重“四缘”,构建新的乡村文化价值观 |
5.3.1 尊重地缘特点,保持与山水环境和谐的文化观 |
5.3.2 借助血缘关系,恢复一定的伦理家风 |
5.3.3 推动业缘发展,从利益共享到文化共建 |
5.3.4 促进情缘建设,营造和谐的社区文化 |
5.4 小结 |
第6章 基于文化传承的微介入规划及推演容错策略 |
6.1 与乡村文化传承相适应的微介入规划设计方法 |
6.1.1 何谓微介入的规划方法 |
6.1.2 渐进式规划理论与微介入规划方式的异同 |
6.1.3 参与式规划理论与微介入规划方式的关系 |
6.1.4 反规划理论对微介入理念的借鉴关系 |
6.1.5 微介入方式在乡村的适用性 |
6.2 对“介入点”的分析与推演 |
6.2.1 推演的概念 |
6.2.2 推演的作用 |
6.2.3 推演的方法 |
6.3 对结果的容错与校验 |
6.3.1 容错的概念 |
6.3.2 容错的重要性:容错引发文化自觉 |
6.3.3 容错的时效性:从容错到纠错 |
6.4 建立可持续的开放式设计体系 |
6.4.1 开放式设计的重要性 |
6.4.2 建立“微介入、推演、容错、修正”的持续设计体系 |
6.5 昆山市锦溪镇祝家甸村微介入规划的试验和效果分析 |
6.5.1 介入以前:2014 年的祝家甸村 |
6.5.2 开始介入:选择最合适的介入点 |
6.5.3 分析推演:从砖厂到对面的砖窑 |
6.5.4 推演成立:针对介入点实施改造 |
6.5.5 容错机制:允许村民的发挥创造 |
6.5.6 设计不止:楼上到楼下,村口到村里 |
6.6 小结 |
第7章 基于社区文化的景观微治理策略 |
7.1 以村民为主体的景观微治理策略 |
7.1.1 景观微治理概念与环境整治的区别 |
7.1.2 景观微治理与景观先行策略的辨析 |
7.1.3 景观微治理是微介入规划的景观学延伸 |
7.2 景观微治理是基于社区文化的乡村风貌改善策略 |
7.2.1 社区营造与社区文化的形成 |
7.2.2 景观微治理和社区营造的关系 |
7.2.3 日本和我国台湾基于社区文化的乡村景观治理实践 |
7.2.4 景观微治理是一个不断激发创造社区文化的过程 |
7.3 景观微治理的实施步骤 |
7.3.1 环境卫生的清扫和垃圾清理 |
7.3.2 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和改造 |
7.3.3 引导村民各家各户景观提升 |
7.4 黄山市歙县瀹川汪村景观微治理的实例分析 |
7.4.1 汪氏通宗、血缘世亲 |
7.4.2 集体参与、家园理清 |
7.4.3 村民振奋、梦想萌生 |
7.4.4 家家动手、户户提升 |
7.4.5 共同创业、文化再兴 |
7.5 小结 |
第8章 基于乡土文化的新乡土建筑设计策略 |
8.1 乡土建筑与新乡土建筑 |
8.1.1 匠人与乡土建筑 |
8.1.2 当代建筑师与新乡土建筑 |
8.1.3 当代新乡土建筑的发展概况 |
8.2 基于乡土文化的“四缘”价值观 |
8.2.1 因循地缘的当代乡土民居 |
8.2.2 尊重血缘的传统民居改造 |
8.2.3 重视业缘的乡村公共建筑 |
8.2.4 促进情缘的交流空间改造 |
8.3 改造更新是创作的基本立场 |
8.3.1 原结构加固 |
8.3.2 新框架支撑 |
8.3.3 安全核植入 |
8.3.4 拆解再构造 |
8.4 环境应对是设计的不变原则 |
8.4.1 形体隐于自然 |
8.4.2 场所融于生活 |
8.4.3 空间谋于发展 |
8.5 材料技艺是发展的努力方向 |
8.5.1 乡土材料技艺的现代化 |
8.5.2 现代材料技术的乡土化 |
8.6 在地陪伴是建造的有效方式 |
8.6.1 乡村建筑师对比“赤脚医生” |
8.6.2 建立有效的乡村建筑师制度 |
8.6.3 乡村建筑师依盼的那份情怀 |
8.7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在研期间调研乡村目录及类型标签 |
附录B 现行法规、中央政策导引关于乡村文化风貌的要求整理 |
附录C 国家第1/2 批历史文化名村的文化四缘构建分析 |
附录D 住建部2015/2016 田园建筑一二等优秀案例情况分析 |
附录E 调研计划大纲(以珠三角调研为例) |
附录F 研究调研乡村调研日志(部分节选) |
附录G 调研报告(以山东邹平地区调研为例) |
附录H 江苏特色田园乡村调查报告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地下金属矿山绿色产业链模式构建与应用研究 ——以安徽徐楼铁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研究成果 |
2 矿山可持续发展与绿色产业链研究动态 |
2.1 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概述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2.1.2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
2.1.3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2.1.4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
2.2 国内外地下金属矿山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现状 |
2.2.1 国外地下金属矿山可持续发展现状 |
2.2.2 国内地下金属矿山可持续发展现状 |
2.2.3 我国地下金属矿山可持续发展现状 |
2.3 绿色产业链研究的基础理论 |
2.3.1 产业链理论 |
2.3.2 绿色产业、绿色产业链与绿色经济理论 |
2.3.3 绿色矿业理念 |
2.4 安徽省非煤矿山资源的开发现状 |
2.4.1 安徽省资源开发现状 |
2.4.2 安徽省非煤矿山可持续发展措施 |
3 地下金属矿山绿色产业链的构建 |
3.1 绿色产业链与传统的生产方式 |
3.2 绿色产业链的构建原则 |
3.3 绿色产业链的构建模式 |
3.4 绿色技术的分类 |
3.5 地下金属矿山绿色产业链的构建理论体系 |
3.6 地下金属矿山可持续开发的影响因素分析 |
3.6.1 地质环境条件分析 |
3.6.2 可持续开采的影响因素分析 |
3.7 地下金属矿山可持续开采决策模型 |
3.8 地下金属矿山绿色产业链的模式构建 |
4 应用研究:以安徽徐楼铁矿为例 |
4.1 徐楼铁矿地理地质概况 |
4.1.1 地理概况 |
4.1.2 地质概况 |
4.2 徐楼铁矿资源状况 |
4.2.1 矿体特征 |
4.2.2 资源储量 |
4.2.3 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
4.2.4 采矿方法 |
4.2.5 矿山开采现状 |
4.2.6 二期工程 |
4.3 徐楼铁矿地质环境影响状况 |
4.3.1 水环境状况 |
4.3.2 土地环境状况 |
4.3.3 大气环境状况 |
4.3.4 声环境状况 |
4.3.5 固体废弃物状况 |
4.3.6 地质灾害状况 |
4.4 本章小结 |
5 徐楼铁矿可持续开采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地质环境条件因素 |
5.2 国内外市场因素 |
5.3 国家产业政策 |
6 徐楼铁矿防治水与水资源综合利用绿色产业链 |
6.1 巷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 |
6.1.1 超前地质预报方案 |
6.1.2 超前地质预报实施过程及效果分析 |
6.1.3 经济效益分析 |
6.2 地下金属矿山的防治水技术 |
6.2.1 疏干排水 |
6.2.2 地面帷幕注浆 |
6.2.3 井下近矿体帷幕注浆 |
6.3 地下金属矿山井下近矿体帷幕注浆技术 |
6.3.1 技术特点 |
6.3.2 实施条件 |
6.3.3 施工要点 |
6.4 徐楼铁矿井下近矿体帷幕注浆技术的应用 |
6.4.1 注浆技术、工艺参数 |
6.4.2 帷幕注浆工程设计 |
6.4.3 帷幕注浆工程量及实施效果 |
6.4.4 经济效益分析 |
6.5 水资源综合利用 |
6.5.1 国内外矿井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6.5.2 矿井水的分类及处理工艺 |
6.5.3 徐楼铁矿矿井水综合利用 |
6.6 本章小结 |
7 徐楼铁矿地压控制与高效回采绿色产业链 |
7.1 徐楼铁矿地压问题与控制措施 |
7.1.1 地压问题 |
7.1.2 地下涌水与地压的耦合问题 |
7.1.3 地压控制措施 |
7.2 围岩变形破坏模拟与井下支护 |
7.2.1 模型构建 |
7.2.2 数值模拟分析 |
7.3 一矿带地面沉降监测与防治措施 |
7.3.1 地面沉降动态监测技术 |
7.3.2 一矿带监测数据分析 |
7.3.3 预防措施 |
7.3.4 治理措施 |
7.4 徐楼铁矿区地表塌陷影响预测及评价 |
7.4.1 采空塌陷预测 |
7.4.2 地质灾害危险性分析 |
7.4.3 地表塌陷对环境影响分析 |
7.5 高效回采工艺及应用 |
7.5.1 采矿方法选择 |
7.5.2 矿块采场布置 |
7.5.3 矿块回采方式和回采顺序 |
7.5.4 间柱回采技术方案 |
7.5.5 桃形矿柱回采技术方案 |
7.5.6 顶柱可能的回采技术方案 |
7.6 本章小结 |
8 徐楼铁矿尾矿综合利用绿色产业链 |
8.1 尾矿的回收利用 |
8.2 尾矿充填技术及发展 |
8.2.1 充填技术的分类 |
8.2.2 矿山充填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
8.3 徐楼铁矿选矿工艺及硫资源回收 |
8.3.1 原矿的化学分析 |
8.3.2 选矿工艺及硫元素回收 |
8.4 徐楼铁矿尾矿处置方案及采空区充填系统 |
8.4.1 徐楼铁矿选矿尾砂处置方案 |
8.4.2 徐楼铁矿石楼一矿带开采的采充平衡分析 |
8.4.3 徐楼铁矿充填工艺 |
8.4.4 经济效益分析 |
8.4.5 项目实施效果 |
8.5 本章小结 |
8.5.1 徐楼铁矿尾矿利用情况 |
8.5.2 材料再造 |
8.5.3 实施效果 |
9 徐楼铁矿绿色产业链综合效益分析 |
9.1 经济效益分析 |
9.1.1 直接效益 |
9.1.2 间接效益 |
9.2 社会效益分析 |
9.2.1 社会就业 |
9.2.2 水资源保护 |
9.2.3 地质灾害 |
9.2.4 尾矿影响 |
9.2.5 安全生产 |
9.3 本章小结 |
10 结论与展望 |
10.1 结论 |
10.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基于流域水文管理的济南泉水遗产保护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济南泉水的成因及保护研究 |
1.2.1 泉水的成因研究 |
1.2.2 泉水保护文献研究 |
1.2.3 济南泉水保护现状 |
1.3 历史遗产保护理论及其发展历程 |
1.3.1 风格修复与反修复运动 |
1.3.2 文献性修复与历史性修复 |
1.3.3 理论的完善——科学性修复 |
1.3.4 雅典宪章以后的遗产保护 |
1.3.5 发展历程分析结论 |
1.4 济南泉水遗产保护问题分析 |
1.5 国内外水文化遗产保护及水生态修复研究动态 |
1.5.1 国外研究动态 |
1.5.2 国内研究现状 |
1.6 水文化遗产源头保护理念及其原则 |
1.6.1 水文化遗产源头保护理念 |
1.6.2 水文化遗产源头保护原则 |
1.6.3 济南泉水遗产源头保护体系 |
1.7 研究思路及技术框架 |
1.8 研究意义 |
第2章 济南泉域概况及问题分析 |
2.1 泉域简介 |
2.2 泉域水文地质条件 |
2.2.1 泉域地质 |
2.2.2 区域地下水文条件 |
2.3 泉域气候气温条件 |
2.4 济南泉水流量历史演变研究 |
2.5 泉流量变化影响分析 |
2.5.1 不同时期泉流量影响因素分析 |
2.5.2 典型时段泉流量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
2.5.3 济南市区城镇化建设影响分析 |
2.6 小结 |
第3章 济南泉水遗产宏观保护规划研究 |
3.1 泉域补给区与重点渗漏带现状问题分析 |
3.1.1 泉域补给区 |
3.1.2 重点渗漏带 |
3.1.3 强渗漏带现状问题分析 |
3.2 济南泉域水文平衡估算 |
3.2.1 渗漏带地表径流量和地下水补给量计算方法 |
3.2.2 典型区中井庄-下井庄强渗漏带水文平衡计算 |
3.2.3 济南泉域重点渗漏带水文平衡计算 |
3.3 保护规划总体目标 |
3.3.1 年降雨径流总量控制率 |
3.3.2 强渗漏带保护区划分 |
3.3.3 强渗漏区保护目标 |
3.4 泉域渗漏带保护规划 |
3.4.1 保护规划总体布局 |
3.4.2 渗漏带保护工程策略 |
3.5 小结 |
第4章 济南泉水遗产中观保护规划研究 |
4.1 大明湖流域基本概况 |
4.1.1 区位条件 |
4.1.2 地貌现状 |
4.1.3 流域现状水系 |
4.1.4 流域现状问题分析 |
4.2 大明湖流域水文平衡估算 |
4.2.1 汇水流域划分 |
4.2.2 规划区划分及水文平衡计算 |
4.3 大明湖流域泉水保护研究 |
4.3.1 北部承压排泄区泉水保护规划研究 |
4.3.2 中部补给径流区海绵城市建设研究 |
4.3.3 南部补给区渗漏带保护规划研究 |
4.4 小结 |
第5章 南部山区兴隆海绵社区微观设计研究 |
5.1 兴隆海绵社区现状及问题分析 |
5.1.1 区域现况分析 |
5.1.2 问题分析 |
5.1.3 片区开发建设对渗漏带的影响评估 |
5.2 兴隆海绵社区规划 |
5.2.1 规划目标 |
5.2.2 规划方案 |
5.3 源头保护规划方案效果评估 |
5.3.1 模拟过程 |
5.3.2 模拟结果分析 |
5.4 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结论 |
不足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学术成果 |
学术论文 |
比赛获奖 |
致谢 |
(6)长江口湿地碳氮汇能力及其生态环境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河口湿地碳汇能力及其影响因素 |
1.2.2 河口湿地氮汇能力及其影响因素 |
1.3 论文研究总体思路及框架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框架和技术路线 |
1.3.3 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
2 研究区概况 |
2.1 长江口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
2.1.1 地质地貌 |
2.1.2 气候 |
2.1.3 河流水系 |
2.1.4 水文 |
2.2 长江河口湿地基本特征 |
2.2.1 河口湿地分布特征 |
2.2.2 河口湿地植被类型 |
2.2.3 河口湿地冲淤变化 |
2.3 长江口湿地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
3 崇明东滩潮间带湿地发育和演化特征 |
3.1 研究区域和研究方法 |
3.2 崇明岛东部潮间带湿地发育演替中植被带变化 |
3.3 崇明岛东部潮间带植被带扩张与上流来沙关系 |
3.4 小结 |
4 河口湿地演替中土壤和沉积物碳库容量的时空变化 |
4.1 研究方法 |
4.1.1 采样点布设 |
4.1.2 潮间带沉积速率和沉积通量研究方法与采样 |
4.1.3 湿地发育和演替中沉积物碳库变化研究方法与采样 |
4.1.4 样品处理和分析 |
4.1.5 数据计算 |
4.2 崇明东滩湿地短期沉积和埋藏速率 |
4.3 崇明岛东部地区土壤和沉积物有机碳含量空间分布特征 |
4.4 潮滩发育沉积过程中沉积物碳库的时间变化 |
4.4.1 海三棱藨草群落表层沉积物有机碳含量时间变化 |
4.4.2 光滩表层沉积物有机碳含量时间变化 |
4.4.3 不同植被群落表层沉积物有机碳含量的空间变化 |
4.4.4 不同类型植被带沉积物柱状样剖面有机碳含量特征 |
4.5 海三棱蔗草带沉积物碳库容量季节变化以及植被的贡献 |
4.5.1 海三棱藨草带沉积物有机碳含量剖面特征 |
4.5.2 海三棱藨草对沉积物碳库贡献 |
4.6 小结 |
5 河口湿地氮汇脱氮能力及其影响因素 |
5.1 研究方法 |
5.1.1 研究站位和采样点 |
5.1.2 野外采样和室内培养 |
5.1.3 样品分析 |
5.1.4 数据计算与处理 |
5.2 长江口潮滩各采样点沉积物理化性质的差异 |
5.3 长江口潮滩沉积物反硝化速率的空间分布 |
5.3.1 各植被类型下沉积物反硝化作用的空间差异 |
5.3.2 长江口沉积物反硝化速率随深度变化特征 |
5.4 长江口潮滩沉积物反硝化速率的时间变化 |
5.5 长江口潮滩沉积物反硝化速率与国内外河口沉积物的比较 |
5.6 长江口湿地沉积物反硝化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5.6.1 各影响因素的影响效应分析 |
5.6.2 反硝化速率与各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 |
5.7 小结 |
6 长江口潮间带湿地碳氮汇库生态环境效应及管理保护对策 |
6.1 潮滩发育中碳库的生态环境意义 |
6.2 长江潮滩沉积物脱氮能力的生态环境效应 |
6.3 海平面变化对碳氮汇功能的影响 |
6.4 长江河口湿地管理和保护面临的困境 |
6.4.1 湿地管理和保护缺乏健全的法律体系保障和约束 |
6.4.2 湿地管理职能与湿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不匹配 |
6.4.3 湿地基础数据体系缺失 |
6.4.4 缺乏有效的市场和社会参与机制 |
6.4.5 过度围垦与潮滩湿地生态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 |
6.5 对策和建议 |
6.5.1 加强科学研究,建立湿地监测系统和基础数据的共享机制 |
6.5.2 积极推进湿地保护立法 |
6.5.3 从资源管理为重转向生态系统综合管理 |
6.5.4 在遵循科学规律的前提下进行适度围垦 |
6.5.5 完善湿地保护的公众参与制度 |
6.5.6 建立发展湿地碳氮排放权交易机制 |
7 论文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录2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科技创新思想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现实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现实意义 |
1.2 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相关概念界定 |
1.2.1 科技创新的概念界定 |
1.2.2 文化产业相关概念界定 |
1.2.3 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的内在联系 |
1.3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 |
1.3.1 国外相关文献研究 |
1.3.2 国内相关文献研究 |
1.3.3 国内外文献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径 |
1.4.4 创新之处及有待解决的问题 |
第2章 科技创新思想的历史演进 |
2.1 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的历史演进 |
2.1.1 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产生的背景 |
2.1.2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创新思想 |
2.1.3 列宁斯大林的科技创新思想 |
2.1.4 新中国历代领导人的科技创新思想 |
2.1.5 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的历史地位与作用 |
2.2 西方经济学科技创新思想的发展脉络 |
2.2.1 熊彼特时代的科技创新思想 |
2.2.2 后熊彼特时代的科技创新思想 |
2.3 现代科技创新思想的演进趋势 |
2.3.1 创新内涵的演进:从强调科学技术到实现科技创新 |
2.3.2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从技术预见到战略选择 |
2.3.3 面向大数据的科技创新:从新渠道到新业态 |
2.4 科技创新思想在产业发展中的融合与渗透 |
2.4.1 科技创新思想与产业发展周期的融合与渗透 |
2.4.2 科技创新思想与传统产业发展的融合与渗透 |
第3章 科技创新思想在文化产业中的作用机理 |
3.1 文化产业科技创新的内涵 |
3.2 文化产业科技创新的特点 |
3.2.1 系统性与协调性并存 |
3.2.2 知识性和创意性并存 |
3.2.3 强外部经济性和高风险性并存 |
3.2.4 多样性与开放性并存 |
3.3 文化产业技术因素的分类 |
3.4 科技创新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机制 |
3.4.1 推力机制:科技创新助推传统文化产业改造 |
3.4.2 动力机制:科技创新催生带动新兴文化业态 |
3.4.3 组织机制:科技创新优化升级产业组织结构 |
3.4.4 激励机制:科技创新强化核心资源价值 |
3.4.5 合作机制:科技创新加强产业深度融合 |
第4章 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融合的历史考察与发展现状 |
4.1 世界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关系的演进轨迹 |
4.1.1 文化产业工业化发展阶段(1926—1947年) |
4.1.2 文化产业产业化发展阶段(1948—1997年) |
4.1.3 文化产业全球化发展阶段(1998年—至今) |
4.2 我国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融合的历史回顾 |
4.2.1 制造技术数字化引领文化产业发展新趋势 |
4.2.2 展示技术多元化拓展文化产业发展新领域 |
4.2.3 传播技术网络化拓宽文化产业发展新模式 |
4.3 我国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的成就 |
4.4 我国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
4.4.1 文化产业复合型创意人才短缺 |
4.4.2 文化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不足 |
4.4.3 文化产业与科技金融的融合不顺畅 |
第5章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与科技创新能力的灰色关联分析 |
5.1 基本思路 |
5.2 灰色关联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2.1 灰色关联模型的原理 |
5.2.2 灰色关联模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3 数据来源 |
5.4 文化产业发展灰色关联模型实证结果分析 |
5.4.1 科技创新、文化消费和政府扶持与文化产业发展关联度分析 |
5.4.2 科技创新能力相关指标与文化产业发展关联度分析 |
第6章 我国文化产业科技创新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6.1 文化产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机遇 |
6.2 文化产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挑战 |
6.3 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融合的趋势预测 |
第7章 促进我国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
7.1 以文化企业为主体,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 |
7.1.1 深化企业体制改革,突出文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 |
7.1.2 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完善产学研相结合的支撑体系 |
7.1.3 创新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研方的创新源头作用 |
7.2 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创新文化产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
7.2.1 协调科技创新双重价值取向,推进文化产业管理体制创新 |
7.2.2 协调文化产业双重价值取向,推进文化产业运行机制创新 |
7.3 重视协同创新,推动新常态下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
7.3.1 以协同创新助推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的天然耦合 |
7.3.2 以协同创新助推新常态下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
7.3.3 以协同创新助推文化产业契合供给侧改革趋势 |
7.4 深入实施创新型国家战略,提升文化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
7.4.1 以建设文化科技创新体系为重点,深入实施创新型国家战略 |
7.4.2 以实施文化科技创新工程为抓手,合力推进文化产业自主创新 |
7.5 推进科技金融发展,加大金融中介对文化产业科技创新的支持 |
7.5.1 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健全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的投融资体系 |
7.5.2 优化融资模式,健全完善文化产业科技金融支撑体系 |
第8章 主要结论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索引 |
个人简历 |
(8)我国动力煤质量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动力煤概述 |
1.1.2 动力煤市场发展要求制定统一的质量标准 |
1.1.3 市场环境变化要求完善动力煤质量指标分级 |
1.1.4 质量标准对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内容、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的内容与思路 |
1.3.2 研究的方法 |
第二章 动力煤相关标准分析 |
2.1 标准的概述 |
2.1.1 标准的定义 |
2.1.2 标准的分类 |
2.1.3 标准的意义 |
2.2 国内外煤炭分类标准 |
2.2.1 国外煤炭分类标准 |
2.2.2 国内煤炭分类标准 |
2.3 我国动力煤相关标准 |
2.3.1 发电用煤标准 |
2.3.2 一般锅炉用煤标准 |
2.3.3 生活用煤标准 |
2.3.4 建材用煤标准 |
2.3.5 动力机车用煤标准 |
2.3.6 冶金喷吹用煤标准 |
2.4 现行动力煤标准存在问题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动力煤流通现状分析 |
3.1 动力煤需求状况分析 |
3.1.1 动力煤需求结构分析 |
3.1.2 电力行业动力煤需求情况分析 |
3.1.3 建筑行业动力煤需求情况分析 |
3.1.4 其它行业动力煤需求情况分析 |
3.2 动力煤交易状况分析 |
3.2.1 动力煤煤种现状分析 |
3.2.2 动力煤运输现状分析 |
3.2.3 动力煤贸易现状分析 |
3.2.4 动力煤煤质指标现状分析 |
3.3 动力煤流通中的主要考察指标 |
3.3.1 计价指标——发热量 |
3.3.2 环境效益指标——硫分 |
3.3.3 煤类划分指标——挥发分 |
3.3.4 锅炉选用指标——灰熔点 |
3.3.5 其他指标 |
3.3.6 进口煤指标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动力煤质量标准研究的框架及技术方法 |
4.1 中国动力煤质量标准制定框架体系 |
4.1.1 制定标准的理论依据 |
4.1.2 制定标准的法规依据 |
4.1.3 制定标准的原则 |
4.1.4 制定标准的框架体系 |
4.2 动力煤质量表征量的筛选 |
4.2.1 收到基低位发热量 |
4.2.2 干燥基全硫 |
4.2.3 干燥无灰基挥发分 |
4.2.4 灰熔点软化温度 |
4.3 动力煤交易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
4.3.1 动力煤交易数据收集与选取 |
4.3.2 样本容量的可代表性分析 |
4.3.3 数据处理与数据库建立 |
4.4 聚类与聚类分析原理 |
4.4.1 聚类分析的概念 |
4.4.2 聚类分析的原理 |
4.5 动力煤交易数据条形图及聚类分析 |
4.5.1 动力煤交易数据的条形图归类 |
4.5.2 动力煤交易数据的系统聚类分析 |
4.5.3 动力煤交易数据的快速样本聚类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动力煤质量标准拟定方案研究 |
5.1 动力煤质量指标的分级 |
5.1.1 收到基低位发热量分级(Qnet,ar) |
5.1.2 干燥基全硫分级(St,d) |
5.1.3 干燥无灰基挥发分分级(Vdaf) |
5.1.4 灰熔融性软化温度分级(ST) |
5.2 动力煤煤种统一命名方法 |
5.3 动力煤质量标准应用实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
(10)中国南方海相改造型盆地含油气保存单元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没有盆地,也就没有石油 |
1.2 保存是南方海相油气勘探与评价的关键 |
1.3 含油气保存单元是南方海相勘探的基本单元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取得的主要成果与认识 |
2 含油气保存单元概念与内涵 |
2.1 概念的提出和研究现状 |
2.1.1 保存条件认识和重视较早 |
2.1.2 含油气保存单元概念提出较晚 |
2.1.3 含油气保存单元的应用 |
2.2 客观地质条件的认知基础 |
2.2.1 南方海相原型盆地不复存在,精确恢复也非常困难 |
2.2.2 含油气保存单元是原始含油气系统演化的最终归宿 |
2.2.3 现今含油气系统只能存在于封闭保存体系之中 |
2.2.4 继承性保存和重建型新生构成海相含油气系统全貌 |
2.2.5 晚期封闭保存体系是含油气保存单元的研究重点 |
2.2.6 南方海相油气地质差异性十分明显 |
2.3 定义与内涵 |
2.3.1 赋予新内涵的含油气保存单元 |
2.3.2 含油气保存单元新概念的新特色 |
2.3.3 含油气保存单元不等同于“沉积盆地”或区域构造单元 |
2.3.4 含油气保存单元有别于含油气系统 |
2.3.5 含油气保存单元区别于油气成藏组合和运聚单元 |
3 含油气保存单元构成要素和划分方法 |
3.1 构成要素 |
3.1.1 前人划分含油气保存单元主要依据 |
3.1.2 含油气保存单元的基本构成要素 |
3.2 划分方法 |
3.2.1 划分步骤 |
3.2.2 含油气保存单元划分方案 |
3.3 非含油气保存单元 |
3.4 含油气保存单元命名方式 |
4 含油气保存单元基本类型与叠置关系 |
4.1 持续型 |
4.2 重建型 |
4.3 保持型 |
4.4 残留型 |
4.5 含油气保存单元演变及其叠置关系 |
5 含油气保存单元的评价思路与指标体系 |
5.1 综合评价思路 |
5.1.1 前人研究思路现状 |
5.1.2 保存条件研究的重点内容与思路 |
5.2 整体封闭保存条件 |
5.2.1 整体封闭保存概念及其研究思路 |
5.2.2 封盖层及其封盖作用 |
5.2.2.1 油气散失原理与封盖层的封闭机理 |
5.2.2.2 从封盖机理角度划分封盖层类型 |
5.2.2.3 封盖层的空间展布分类 |
5.2.2.4 影响封盖层封闭性能的主要因素 |
5.2.2.5 封盖层的研究方法及其评价指标 |
5.2.2.6 南方海相油气藏封盖层评价 |
5.2.3 天然气系统形成后的构造运动强度 |
5.2.3.1 没有区域盖层的地区含油气系统难得以保存 |
5.2.3.2 岩浆活动对保存条件的影响 |
5.2.3.3 断裂对圈闭封闭性的影响 |
5.2.3.4 断层的封堵性研究 |
5.2.4 水文地质条件 |
5.2.4.1 水文演变原理 |
5.2.4.2 地下水化学指标 |
5.2.4.3 地下水化学垂直分带 |
5.2.4.4 地下水横向水动力系统 |
5.2.4.5 影响水化学分带的主要因素 |
5.2.5 储层有机流体性质与物化特征 |
5.2.5.1 储层中原油物性 |
5.2.5.2 储层中天然气特征 |
5.2.5.3 储层流体的地化特征 |
5.2.5.4 油气化探 |
5.2.6 天然气成藏时间 |
5.2.7 生储盖组合的时空组合关系 |
5.2.8 地层压力 |
5.3 烃充注源 |
5.3.1 重新评价烃源岩有效性 |
5.3.2 注重烃源供给的多样性 |
5.3.3 输导体系影响油气聚集 |
5.3.4 古隆起和晚期成藏影响油气分布格局 |
5.4 储集条件 |
5.4.1 储集体的分类 |
5.4.2 次生孔缝改善储集体的有效性 |
5.4.3 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 |
5.5 圈闭条件 |
5.5.1 古构造控制油气分布格架 |
5.5.2 背斜和构造-岩性复合圈闭利于油气保存 |
5.5.3 需要精细评价圈闭有效性 |
5.6 因素归纳与保存条件评价指标 |
5.6.1 因素类别分析 |
5.6.2 油气保存条件评价指标系列 |
6 南方海相含油气保存单元划分及评价 |
6.1 保存单元划分 |
6.2 保存单元综合评价 |
6.2.1 渝东-湘鄂西持续型至剥蚀残余型含油气保存单元评价 |
6.2.1.1 渝东-湘鄂西地区基本油气成藏条件解剖 |
6.2.1.2 方西和石柱持续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
6.2.1.3 利川持续-剥蚀残余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
6.2.1.4 花果坪和桑-石剥蚀残余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
6.2.2 中下扬子区叠合盆地沉积重建型含油气保存单元评价 |
6.2.2.1 江汉盆地南部沉积重建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
6.2.2.2 句容-海安区沉积重建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
6.2.2.3 南鄱阳坳陷沉积重建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
6.2.3 滇黔桂区以构造肢解型为主的含油气保存单元评价 |
6.2.3.1 楚雄盆地西北部构造肢解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
6.2.3.2 楚雄盆地东北部沉积重建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
6.2.3.3 思茅坳陷构造肢解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
6.2.3.4 南盘江坳陷保持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
6.2.3.5 十万大山盆地沉积重建型与持续-剥蚀残余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
6.3 分层次综合评价 |
6.3.1 第一层次(Ⅰ类含油气保存单元) |
6.3.2 第二层次(Ⅱ类含油气保存单元) |
6.3.3 第三层次(Ⅲ类含油气保存单元) |
6.3.4 第四层次(Ⅳ类含油气保存单元) |
7 结论与建议 |
8 致谢 |
9 参考文献 |
四、贺“华东六省一市首届青年地学科技论坛”(论文参考文献)
- [1]草本植物加固浅层边坡效果研究 ——以早熟禾与无芒雀麦为例[D]. 佟厚坤.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1
- [2]九华山寺庙园林理法研究[D]. 刘玮.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3]文化引导下的乡村特色风貌营建策略研究[D]. 郭海鞍. 天津大学, 2017(10)
- [4]地下金属矿山绿色产业链模式构建与应用研究 ——以安徽徐楼铁矿为例[D]. 滕永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02)
- [5]基于流域水文管理的济南泉水遗产保护规划研究[D]. 仝贺. 北京建筑大学, 2017(02)
- [6]长江口湿地碳氮汇能力及其生态环境效应[D]. 柳林.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8)
- [7]科技创新思想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应用研究[D]. 张宝英.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4)
- [8]我国动力煤质量标准研究[D]. 聂强.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6(07)
- [9]福建旅游地学学科发展研究报告[J]. 梁诗经. 海峡科学, 2012(01)
- [10]中国南方海相改造型盆地含油气保存单元综合评价[D]. 梁兴. 西南石油大学, 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