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受教育年限问题实证研究

我国受教育年限问题实证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教育成为国家发展最基本和最有效的推动力量。我国历来高度重视国民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教育坏境的改善,并已取得了相当突出的成就,但是我国国民的人均受教育年限水平仍然偏低,预期受教育年限相对发达国家差距明显,系统推进我国国民的受教育年限水平成为了当前教育战略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采用趋势预测、函数求解、基尼分析和模型推断等实证性研究方法,对我国受教育年限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建立了人均受教育年限的理想发展模型,探讨了人均受教育年限的未来发展及预测方法,进一步提出了预期受教育年限与人均受教育年限的函数关系和计算方法,并通过统计分析对我国教育人口分布产生的教育红利问题及其后续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法对我国受教育年限的经济贡献率做了实际测算,并与发达国家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主要从教育财政的角度探讨了延长免费教育时限这一受教育年限扩展的可能路径;通过使用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受教育年限的整体均衡性和省区、城乡间的教育不均衡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其未来走向和教育战略干预途径进行了探讨。本文认为,人均受教育年限存在发展极限并具有非线性增长递减的发展形态,这一刚性特征是制订教育战略目标的合理性基础,目前的一些教育发展政策存在脱离实际、盲目乐观的倾向,会严重影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另外,人均受教育年限还受人口分布及其发展趋势的影响,当前的人口分布可带来一定时限的教育红利,而随着这种教育红利的消散,未来国家发展将面临严峻的人力资本需求压力,因此制订教育战略时必须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积极应对未来挑战;从现实而言,人均受教育年限可看作预期受教育年限的历史叠加,提高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的现实策略是提高预期受教育年限并优化其结构,特别是各级教育发展的优先性问题;从受教育年限的外部性来说,其对政治、经济、文化等都有不可估量的外溢作用,但经实际测算,我国的教育贡献率还偏低,在此情况下,有必要采取稳步推进的十二年免费教育制度,并持续提高教育投入以改善教育环境;从我国教育的内部均衡性来说,存在着省区、城乡等的教育不均衡情况,其根本问题在于经济水平的制约和教育投入的差异,需要采取差别对待和积极补贴的方式,改善发展滞后地区的教育情况,以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均衡、有序、和谐发展。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意义与方法
  • 1.4 基本概念界定
  • 1.5 分析框架和论文结构
  • 第2章 受教育年限的发展形态分析
  • 2.1 人均与预期受教育年限的统计方法及其涵义
  • 2.1.1 人均与预期受教育年限的统计方法
  • 2.1.2 人均与预期受教育年限的意义及适用范围
  • 2.2 受教育年限的基本发展形态及其政策影响
  • 2.2.1 人均受教育年限的增长极限
  • 2.2.2 人均受教育年限的非线性增长递减形态及其政策影响
  • 2.2.3 人口分布的教育红利影响
  • 2.2.4 预期受教育年限的基本发展形态及其政策影响
  • 第3章 我国受教育年限的外部性作用与实现途径
  • 3.1 受教育年限的正外部性实证分析
  • 3.1.1 人均受教育年限对于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实证分析
  • 3.1.2 我国教育贡献率的现实处境与政策建议
  • 3.2 教育正外部性的实现途径
  • 3.2.1 教育补贴的理论基础与现实诉求
  • 3.2.2 延长免费教育年限的现实可行性分析
  • 3.3 推行12年免费教育的策略建议
  • 第4章 我国受教育年限的内部分布及均衡性分析
  • 4.1 我国受教育年限总体均衡性分析
  • 4.1.1 我国受教育年限总体分布的基尼系数和洛伦兹曲线
  • 4.1.2 我国受教育年限总体基尼系数发展趋势预测
  • 4.2 各省区间受教育年限与教育投入的不均衡程度分析
  • 4.2.1 各省区的受教育年限不均衡程度测算
  • 4.2.2 教育投入对各省区义务教育投入不均衡性的影响
  • 4.2.3 省区受教育年限不均衡的政策因素与消除策略
  • 4.3 城乡受教育年限与教育投入的不均衡程度分析
  • 4.3.1 城乡间受教育年限的不均衡程度测算
  • 4.3.2 教育投入对城乡间受教育年限差异的影响
  • 4.3.3 消除城乡间受教育年限不均衡的政策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我国受教育年限问题实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