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危害公共安全罪体系的合理化问题 ——以犯罪对象的不特定性为基准

我国危害公共安全罪体系的合理化问题 ——以犯罪对象的不特定性为基准

论文摘要

危害公共安全罪是一类严重危害公众人身、财产安全和社会安定的犯罪。我国刑法学界对公共安全罪的界定有些模糊,刑法中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体系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因素。本文对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内涵和特征作进一步反思讨论,并对各国危害公共安全罪体系作比较法考察,进而提出对我国刑法中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的体系进行调整的构想。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三个方面探讨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特征。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客体特征是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本质特征。“公共安全”是社会中不特定对象的人身安全和利益,“不特定”所修饰的对象是与行为对象相区别的犯罪对象,犯罪对象的不特定性使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区别于其他类犯罪。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自身的不可控、犯罪手段的不可控、行为直接作用的特定对象的不可控和行为对象本身的危险性。故意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的行为人在主观上表现为对损害结果不加选择,过失实施该犯罪的行为人在主观上表现为对损害结果无可选择。第二部分,对危害公共安全罪作比较法考察。对意大利、德国、日本和法国这四个国家对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的立法经验进行借鉴。意大利、德国和日本对危害公共安全犯罪以专章集中加以规定,法国则没有专章规定,而是将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分散规定到其它各章之中。集中规定型的三个国家的刑法对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规定体现了犯罪对象的不特定性。第三部分,对我国危害公共安全罪体系进行合理化调整的构想。鉴于我国危害公共安全罪立法存在内涵标准不统一和外延过宽问题,应该以犯罪对象的不特定性为基准对我国危害公共安全罪体系进行调整,将某些具备危害公共安全罪特征的犯罪增入危害公共安全罪体系,将该类罪体系中某些不具备危害公共安全罪特征的罪种分出,将个别罪种进行分解后分别进行处理。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特征
  • 第一节 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客体特征
  • 一、对“公共安全”的界定
  • 二、“不特定”修饰的对象
  • 三、对“不特定性”的理解
  • 四、犯罪对象不特定的两种情形
  • 第二节 危害公共安全罪客观方面的可选择性特征
  • 一、行为人自身的不可控
  • 二、犯罪手段的不可控
  • 三、行为直接作用的特定对象的不可控
  • 四、行为对象本身的危险性
  • 第三节 危害公共安全罪主观方面的特征
  • 一、故意与犯罪对象的不特定性
  • 二、过失与犯罪对象的不特定性
  •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比较法考察
  • 第一节 意大利刑法关于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的规定
  • 第二节 日本刑法关于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的规定
  • 第三节 德国刑法关于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的规定
  • 第四节 法国刑法关于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的规定
  • 第三章 我国危害公共安全罪体系的合理化
  • 第一节 我国危害公共安全罪立法存在的问题
  • 一、内涵标准的不统一
  • 二、外延过宽
  • 第二节 我国危害公共安全罪体系的合理化调整
  • 一、以犯罪对象的不特定性为基准
  • 二、应增入危害公共安全罪体系的犯罪
  • 三、应该从危害公共安全类犯罪中分出,归入其他类犯罪,但是独立成罪的犯罪..
  • 四、分解后分别处理的犯罪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上海高空抛物入刑首案宣判: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被判刑[J]. 中国应急管理 2019(12)
    • [2].公路斗气别车危害公共安全[J]. 检察风云 2020(07)
    • [3].行为应急管理:吸毒人员危害公共安全极端行为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J]. 法制博览 2020(17)
    • [4].吸毒人员危害公共安全极端行为的类型、特点及其治理——基于广州市公开案例的研究[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4)
    • [5].对业务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刑罚的评析[J]. 人民司法 2015(17)
    • [6].决不能让个人行为危害公共安全[J]. 青春期健康 2020(06)
    • [7].连撞九车,专车司机的酒驾歧途[J]. 法律与生活 2017(01)
    • [8].乐极生悲[J]. 新教育 2017(06)
    • [9].浅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中公共安全的界定[J]. 法制与社会 2013(36)
    • [10].暴力恐怖袭击及其应对[J]. 伤害医学(电子版) 2014(02)
    • [11].以传染病传播方式危害公共安全犯罪侦查取证研究[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20(01)
    • [12].疫情期间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定性[J]. 人民检察 2020(05)
    • [13].抢夺民警配枪未危害公共安全的定罪量刑[J]. 人民司法 2020(11)
    • [14].加重业务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刑事责任研究[J]. 理论探索 2015(06)
    • [15].全国发生多起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刑事案件[J]. 法律与生活 2020(05)
    • [16].酒后驾车连续致两人轻伤能否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定罪[J]. 法制博览(中旬刊) 2014(11)
    • [17].高速公路“碰瓷”作案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定罪[J]. 法制与经济(下旬) 2012(11)
    • [18].“报复社会”型危害公共安全行为研究——以2005年以来的22个案例为考察对象[J]. 法学杂志 2011(S1)
    • [19].指使醉驾者逃逸危害公共安全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共犯[J]. 人民司法 2011(18)
    • [20].尊重生命[J]. 商周刊 2009(11)
    • [21].抗拒疫情防控措施行为的刑法规制——以苟某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等案件为例[J]. 法律适用 2020(06)
    • [22].以传染病传播方式危害公共安全犯罪侦查技战法的优化运用[J].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 2020(03)
    • [23].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犯罪认定的规范与完善——基于对1124份相关判决的考察[J].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 2019(01)
    • [24].论“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实行行为属性[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6)
    • [25].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犯罪中未遂犯的认定[J].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0(09)
    • [26].抢夺公交车方向盘行为之定性——“张晓梅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评释[J]. 南都学坛 2016(03)
    • [27].对“汽车碰瓷”案件的具体处理[J]. 中国检察官 2011(07)
    • [28].专项整治打响攻坚战 上海关闭204家火灾隐患单位[J]. 新安全 东方消防 2009(06)
    • [29].“碰瓷”制造事故判危害公共安全[J]. 汽车与安全 2009(05)
    • [30].《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J]. 人民公安 2015(Z2)

    标签:;  ;  ;  ;  

    我国危害公共安全罪体系的合理化问题 ——以犯罪对象的不特定性为基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