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堂中的动态平衡—预设与生成

化学课堂中的动态平衡—预设与生成

龚文君

摘要: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共同构建,这就要求我们为生成去寻找灵活的预设,让预设去促进有效的生成。化学教学过程应该是在预设与生成中交互发展并不断寻求动态平衡的过程。

关键词:课堂教学;动态平衡;预设;生成

化学教学过程不应该成为无视学生存在、仅有教师执行教案的过程,应该是在预设与生成中交互发展并不断寻求平衡的过程。化学教学时一旦出现未曾预知的精彩,教师就要立刻抓住这些精彩,灵活地选择、调整甚至放弃原来的教学预设,使课堂锦上添花。

一、何谓化学教学预设与生成

生成性教学是指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的互动过程中,教师依据学生需要和兴趣等作出及时的价值判断,不断及时调整教学行为,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构建的教学活动过程。

预设:是预见与设计。是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对教学过程进行系统的规划,使教学在一定的预期程序上运行。预设并非是写一份详尽的教案,并非是在上课前对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完美”的设计,进而形成完美的教案在课堂上演示出来,而是对学生在课堂中可能出现的状况,诸如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发表的见解、出现的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作引导和疏通等形式的弹性化方案。

生成:是生长和构建。化学教学的生成是指化学教师在课堂实践中以学生有价值、有创意的问题或情境为契机,及时调整、改变预设的计划,按照学生的学习问题展开化学教学活动,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从而获得成功的过程。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核心理念下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在化学教学中,追求动态生成,并不是不要预设,而是需要教师在围绕教学目标精心预设的基础上,依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思维张弛及情感波澜,以灵动的教育机智随时调整教学进程和教学策略,让预设有效促进生成,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与活力。

二、化学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生成是目的,预设是手段。有效的生成离不开精心的预设,而精心的预设又必须通过课堂的生成才能实现其价值。

新课程的理论与实践都告诉我们,要达成化学教学的培养目标,预设应当成为化学教学的基本要求。如果没有化学教师事先对重、难点知识的解读以及对学生学习后将要达成的化学共识的预期,那么化学课堂教学将难以操作。化学教学中的生成是相对而言的,化学课堂因为有了生成,才有了生命的气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精心预设是化学课堂的一个起点。有了充分的精心的预设,才会有丰富的精彩的生成。没有预设的化学教案的准备,我们的化学课堂追求必然是空中楼阁。化学教师应该把课堂教学营造成精心预设与随时生成相平衡的多元发展过程。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课堂,应该是以课堂预先设计和动态生成的辩证统一的高效新课堂。

三、构建预设与生成动态平衡的策略。

1、弹性设计方案,为预设留下空白

化学教学首先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过程,化学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活动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设计,但这种设计必须是富有弹性和存在留白的预设。因为化学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构建的过程,这些由学生的原有化学经验、化学知识结构及个性等多方面的复杂性与差异性所决定,因此,化学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要完成的最后一个综合,就是将事先策划的每节课具体要教学的内容与教学过程结合起来,形成弹性化的化学教学方案。在化学备课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出现的诸多情况,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

在化学教学方案中,要设定教学目标,但目标不能局限于认知,还要涉及学生可能达到的其他目标。化学目标的设定要建立在对化学教学内容、学生学情分析和对可能的期望发展分析基础上。化学教学过程的设计要重在如何开始、如何推进、如何承转等全程关联式的策划。至于终点、何时终止,并不是绝对的,不是硬性规定的步骤,重要的是水到渠成。化学教学过程的设计也应该有弹性区间,它可以通过不同的探究活动、作业练习来体现。化学教学过程的设计还要重点策划教学行进中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相应的师生间互动方式、活动形式与方法的组织、活动效果的预测和期望效果的假设等诸方面,最后形成综合的、富有弹性的化学教学设计方案。

2、构建开放课堂,让调整贯穿始终

开放教学过程是实现教学生成的重点,在一个教师完全主宰的封闭的课堂教学结构里是很难使预设融入生成的。构建动态开放、充满活力的课堂,就是要通过培养学生质疑、探究、批判等多种方式,促进学生生成。化学课堂的不可预测因素很多,在预设实施中总会遇到一些意外,有的预设未曾顾及到学生认知特点,学生不感兴趣;有的预设超越学生的认知能力,学生力不从心;有的预设滞后于学生的实际水平,化学课堂缺乏张力,无论遇到上述的哪种情况,都需要对预设进行调整。教师在教学预设时的思维方式往往是分析性的,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根据师生交往互动的具体过程及时调整课前的各种预设问题与课堂结构。开放的、不断调整的化学课堂将发生根本变化,学生的兴趣更浓厚,参与意识更强。使以推理为重点的化学思维训练、以类比为重点的化学方法训练、以实验为重点的化学探究能力训练都能得到动态的生长;使预设贴近实际,贴近课堂,贴近学生;使学生的认知不断深化,从而推动新知的生成。

3、善于质疑追思,让预设融入生成

生成源于质疑,深加工的质疑追思永远是学生产生创造、激发兴趣的焦点。当学生产生强烈的愿望去寻求问题、探索问题时,这就需要化学教师顺着学生的思路来组织教学。在课堂教学进行中,质疑追思,是了解学情、发现学生落差的有效手段,是激疑引思、实施教学调控的重要前提。在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质疑的众多化学信息要整体把握,细心梳删,选择与化学教学目标紧密相连的问题,着意引发,这对强化预设,促进生成很有必要。但是,在开放的化学课堂中,学生思维活跃,他们便有问不完的化学问题。此刻,化学教师一定要头脑清醒,高屋建瓴,驾驭课堂。假如发现学生信马由缰,要及时阻止,拨正方向;假如发现学生智慧闪光,要着意诱发,促进生成;假如发现学生的问题刁钻,要从容应对,妥善处理,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对教学生成作质疑追思时,首先要直觉把握有没有处理的必要;其次要巧妙设计估测追问的角度和效度;第三要讲究引导的力度和深度,使生成有理、有节、有效。在教学中,我们不少化学教师往往顺着学生的质疑追思,但随着追思的深入,教师心中就只想着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压根儿就忘记了预设的化学教学目标,或者说没有意识到将生成的化学知识、化学思维与方法、化学情感等如何有效地纳入到开放的化学教学目标中去,导致预设与生成失去平衡,使生成引导步入误区。可见,对生成作质疑追思处理时,化学教师有必要回到教学的原点,对照预设的教学目标,精设追思点、启发点、探究点;在灵动的生成中预设,在即兴的预设中生成。在新的化学知识、新的化学思维与方法、新的化学情感中寻求一种最佳的动态平衡,从而使预设融入生成。

4、不断重组信息,让预设催化生成

当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之后,就会在课堂上生成大量信息。要促成化学教学预设与课堂教学资源生成的融合平衡,化学教师不仅要做好化学学习的指导者,而且要发挥好化学信息重组者的作用,充当化学活动信息向化学教学资源转化的催化剂。化学课堂信息大多稍纵即逝,教师必须学会仔细倾听,把握思维火花,避免有效信息成为漏网之鱼;对学生中易出现的偏差点、浅近点、疑难点整体权衡,精心选择,合理运用。

巧妙延伸点化,让预设升华生成

新课程下的化学教学已由传统的僵化的“灌输式教学”变为“生成性教学”。化学课堂教学不是一个封闭系统,不应拘泥于预设的程式,要鼓励学生在互动中大胆超越与即兴创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个个生动的情境,设置一个个巧妙的问题,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拨动学生的心弦,这样生成性资源就会涌现出来。化学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对此及时发现,着意运作,巧妙延伸,有效催化,这样化学新课堂必将由灿烂的理想变为缤纷的现实。

参考文献:

[1]罗祖兵.生成性教学及其基本理念[J].课程教材教法,2006,(10)

[2]王存宽等.有效预设与动态生成的化学课堂[J].教学化学教学,2011,(11)

[3]徐宾生.生成式教学的基本特征与实施策略[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6,(12)

(作者单位:浙江省象山县第三中学315700)

标签:;  ;  ;  

化学课堂中的动态平衡—预设与生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