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性分析论文-申亮

行为性分析论文-申亮

导读:本文包含了行为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社会支持,扎根理论,年轻成人女性,体力活动

行为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申亮[1](2019)在《社会支持影响年轻成人女性体力活动行为的机理研究——基于扎根理论范式的质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环境在青少年的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青少年和年轻成人阶段的身体活动行为受其社会环境的影响及其机理却是复杂的。定量化的研究在解释社会支持对青少年的体力活动的影响机理方面是存在缺陷的。相比而言,定性研究是帮助理解社会支持影响青少年体力活动机理的一个重要的补充方法。研究目的:本研究选取旨在从建构主义认识论视角出发,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扎根理论,分析年轻成年女性群体如何感知不同的社会支持,并影响其体力活动行为的成因机理。此外,本研究还将基于扎根理论的解释,提出如何更好的发挥社会支持干预女性大学生提升体力活动水平的策略和建议。研究方法: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16名上海某大学在校女性大学生,年龄在18-22岁之间。被访谈的女性大学生都选修过体育课,且均有规律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但没有专业运动背景。在正式访谈之前,首先根据拟定的访谈提纲选取2名体力活动积极的女性大学进行预访谈,以帮助研究者和访谈员熟悉访谈的环节,练习访谈的技巧,同时从被访谈人员获得一些关于问题纲要、访谈方式的反馈和建议。继而,研究者对访谈提纲进行了调整,从而提高问题的清晰度和流畅度。但是,因为数据收集是一个迭代或循环的过程,因此访谈提纲适用性和有效性在每次访谈完成以后都进行调整,从而更好地适应新出现的主题和概念。而在访谈过程中,访谈人员依据调整或更新的访谈提纲,引导性对受访者进行提问,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对预设问题做适当的调整、转述或追问,以尽可能多地获取关于女性大学生感知社会支持的方式等信息。所有访谈均由本研究中的一位作者担任,另一位访谈员负责全程录音,同时负责做主要内容记录,每次访谈时间为30-45分钟左右。根据扎根理论对搜集的资料数据进行质性分析,本研究的所有原始访谈数据分析通过3个步骤完成: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和选择式编码。为了能够较全面地获取研究的理论维度,在分析过程中,反复的进行资料数据的概念形成和维度抽取,并经过搜集资料—形成概念—整合重组—理论提取持续不断地循环进行。最终,本研究形成一级编码58个,范畴化23个。随后,根据不同范畴之间的相关关系和逻辑次序得到9个关键性范畴。最后归纳为4个核心类属,即"社会支持影响女大学生群体参加体育运动的4个主要维度影响因素:自我效能感、运动愉悦感、提高运动技能、提供体育锻炼的条件和服务。研究结果:本研究通过扎根理论对认为,体力活动积极的女大学生感知社会支持的途径主要通过自我效能感、运动愉悦感、运动技术的提高以及提供体育锻炼的保障和服务四个途径获得。而社会支持影响女大学生体力活动行为的机理呈现出如下几个特征:1)个性化的心理诉求成为参加体育锻炼和技能提升的重要内因;2)同伴支持特别是来自体育社团的支持成为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补充;3)社会网络与体力活动参与呈现双向调节趋势;4)模范和榜样的作用起到了积极的引领和导向作用;5)运动健身软件和网络社交团体已成为获取社会支持的新兴方式。研究结论:以上基于扎根理论揭示的社会支持影响体力活动积极的女大学生的途径及其机理特征将能为干预女性大学生和青少年提高其体育活动的参与的策略提供一定的依据。为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建议:1)青少年体力活动的习惯养成,家庭教育起到了启蒙的作用。要提高父母对体育锻炼的认知,创造良好家庭体育氛围,采用青少年儿童能接受的方式,如动漫卡通、家庭娱乐和体育旅游,帮助女性在早期养成良好的体育意识和习惯。2)学校要制定政策,鼓励教师创造积极体力活动环境和氛围,帮助学生克服复杂技术学习的枯燥和乏味的感觉,帮助学生从"被动"体育参与到"主动"体育参与的转变,促进学生转变对体育课上进行体能练习的态度。3)学校教育应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除了教师应该树立健康、乐观、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形象外,要重视同伴、朋辈对女性大学生体育参与的影响。创造更多促进同伴共同参与体育运动的机会和制定相关措施,比如,营造良好的寝室体育运动氛围,鼓励和促进学生体育社团制定增强凝聚力和参与度的措施。4)重视社交媒体的社会支持对女性大学生体育参与的影响,引导和利用好个体运动数据化、可视化和社交化对健康行为的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齐凯,张琨,纪俐[2](2019)在《左右转向驾驶行为脑功能网络关联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驾驶左右转向行为过程中脑功能网络关联性与脑电位变化规律,采用无线惯性运动捕捉系统和脑电信号采集设备,同时获得驾驶员脑电信号和左右转向驾驶行为过程中驾驶员手臂姿态数据,利用Pearson相关性方法分析驾驶员脑电信号特征与驾驶员左右转向行为的关系。建立实际驾驶过程中左右转向行为的脑功能网络关联图谱,分析左右转向过程中脑功能区电位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驾驶过程中左右转向行为所引起的脑电位变化情况与想象运动过程中脑电位变化情况相同。(本文来源于《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陈敏[3](2019)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教师支架行为类型——基于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质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基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能力,幼儿园教师在小组合作环节中的支架行为尤为重要。为此,采用观察法和访谈法,以安阳市幼儿园教学技能比赛的获奖作品为例,选取集体教学活动中的小组合作环节,从支架教学理论角度出发,分析教师支架行为的类型。研究发现:在小组合作环节中,幼儿园教师的支架行为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间接支架行为"和"直接支架行为"。在"间接支架行为"中,又可分为"激发兴趣"、"建立自信"和"积极反馈"叁种具体行为;在"直接支架行为中",又可分为"解释任务"、"启发思考"、"提供策略"和"直接示范"四种具体支架行为。(本文来源于《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聂爱婷,计艾岑,胡利平,张秀峰,刘林林[4](2019)在《云南汉族、彝族躯体攻击行为与MAOA μ-VNTR多态性的关联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云南汉族、彝族人群躯体攻击行为(aggressive behavior,AB)与单胺氧化酶A基因(Monoamine oxidase-A,MAO-A)启动子区域30bp-VNTR (MAOAμ-VNTR)多态性的关联性,以及其与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吸烟、饮酒4个潜在风险因素之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方法对495例男性躯体攻击行为者和527例男性健康对照,应用荧光标记引物结合毛细管电泳分型技术进行MAOAμ-VNTR基因分型。运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结果云南汉族、彝族群体的MAOAμ-VNTR多态性与躯体攻击行为无直接相关性(P>0.05),且与4个潜在风险因素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躯体攻击行为的风险因素为有无吸烟史以及低文化程度(P=0.001)。结论云南汉族、彝族群体的MAOAμ-VNTR多态性与躯体攻击行为不存在相关性;两个群体的躯体攻击行为发生的风险因素为低文化程度和吸烟史。(本文来源于《昆明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曾直,张天成,李可,王美芬[5](2019)在《嚼食槟榔与相关健康危险行为的关联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湘西州中职生嚼食槟榔行为及其健康危险行为的现状,分析两者的关系,为相关部门开展贫困地区中职生健康促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湘西州5个县市的5所中职学校,30个教学班共1 127名中职生进行健康相关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中职生尝试嚼食槟榔、现在嚼食槟榔、经常嚼食槟榔、不吃早餐、缺乏体育锻炼、吸烟、饮酒、网络成瘾的报告率分别为62.82%、47.20%、7.99%、27.15%、74.53%、38.24%、46.58%和8.96%。Pearson相关等级分析显示,尝试嚼食槟榔与饮酒呈正相关(r=0.089),现在嚼食槟榔与不吃早餐、打架、吸烟、饮酒呈正相关(r=0.221,r=0.218,r=0.609,r=0.364),经常嚼食槟榔与网络成瘾呈正相关(r=0.13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现在嚼食槟榔是不吃早餐(OR=2.54)、打架(OR=2.95)、吸烟(OR=17.0)、饮酒(OR=3.81)的危险因素,经常嚼食槟榔是吸烟(OR=2.65)、饮酒(OR=3.86)、网络成瘾(OR=3.05)的危险因素。结论湘西州中职生嚼食槟榔行为普遍存在,学生健康危险行为不容乐观,嚼食槟榔行为与其健康危险行为伴随出现,应对湘西州中职生不同人群嚼食槟榔与其健康危险行为的特征,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期刊2019年08期)

袁野[6](2019)在《贩卖假毒品行为的违法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行为违法性判断立场的不同,对于贩卖假毒品一类案件是否成立犯罪,争议较为明显。相较于结果无价值论和传统行为无价值论,兼顾法益侵害与规范违反的行为无价值二元论更具合理性。违法性的形式特征在于对刑法规范的违反,本质特征是对刑法保护法益的侵害。因此,综合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客观行为以及行为时的主客观资料进行判断,如果行为违反刑法规范且具有法益侵害危险性,应认定行为具有违法性,进而当受刑罚处罚。(本文来源于《江西警察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颜中春[7](2019)在《汽车驾驶情绪对驾驶行为的影响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驾驶员在驾驶车辆的过程中情绪是否保持稳定对车辆行驶安全具有最直接的关系,因此驾驶员的稳定情绪能有有效促进驾驶员自身良好技术的发挥。反之,驾驶员的消极情绪以及波动比较大的情绪会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要让驾驶员的情绪达到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19年21期)

陈雨媚,刘慧铭,梁珊,丁瑞佳,唐冰伟[8](2019)在《长沙市城区中学生的危险行为及其聚集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描述长沙市城区中学生危险行为的发生现状、聚集现象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通过多阶段抽样调查3206名长沙市城区中学生。采用危险行为调查表了解样本危险行为发生现状,用孤独感条目、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广泛性焦虑量表、人际关系量表评估样本的情绪状况和人际关系。结果:饮酒、打架、自伤、离家出走、吸烟、逃学、自杀、吸毒的一年发生率分别为30.8%、17.8%、5.3%、3.4%、3.0%、2.1%、1.8%和0.3%。14.6%的中学生发生≥2种危险行为。男性、非重点学校就读、独居、父母关系不好、有抑郁情绪的中学生危险行为的发生率更高。男性、非重点学校就读、独居、感到非常孤独和师生冲突性得分高的中学生更易发生危险行为聚集。结论:长沙市城区中学生最常见的危险行为是饮酒、打架。性别、学校类别、居住状态、情绪状况、师生关系可能与危险行为的发生和危险行为的聚集发生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国心理卫生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曾向红,陈科睿[9](2019)在《理解恐怖分子的行为激进化:一个整合性分析框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在对恐怖分子激进化的分析中存在"激进化是否遵循线性的发展道路"和"思想激进化与行为激进化的区分是否必要"的争议,导致对激进化的理解存在困惑。在坚持非线性组织方式、思想与行为二分法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分析恐怖分子行为激进化的整合性分析框架,即对经验研究中的推动、拉动和中介因素进行了区分和统合。推动因素表现为个体或群体的失控、焦虑、羞辱、不满、怨恨等负面情绪,拉动因素表现为恐怖组织提供的"圣战"、重建"哈里发国"、"末日决战"等极端主义意识形态;而人际网络、虚拟网络与大众传媒在行为激进化中发挥着中介因素的作用。理解恐怖分子的行为激进化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就理论意义而言,可以借此探究恐怖主义的产生原因。就现实意义而言,从负面情绪、意识形态、网络与大众传媒叁个方面对恐怖主义进行整合性治理,能提高恐怖主义全球治理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国际安全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刘齐平,何国卿,王伟军[10](2019)在《基于质性分析的知识付费平台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意义】研究知识付费平台用户持续使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不仅有助于丰富知识付费用户行为理论,而且为平台持续吸引用户、优化知识供给提供参考和建议,是平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方法/过程】以"在行网"为例,通过八爪鱼软件爬虫获取真实用户评论数据,采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对用户评论数据进行叁级编码,产生33个开放式编码和10个关联式编码,最后形成3个核心式编码,分析用户持续使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知识付费平台用户持续使用行为包括:重复行为、期待行为和推荐行为,用户认知、用户情感是持续使用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由此构建了知识付费平台用户持续使用行为影响因素模型。(本文来源于《情报科学》期刊2019年07期)

行为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探讨驾驶左右转向行为过程中脑功能网络关联性与脑电位变化规律,采用无线惯性运动捕捉系统和脑电信号采集设备,同时获得驾驶员脑电信号和左右转向驾驶行为过程中驾驶员手臂姿态数据,利用Pearson相关性方法分析驾驶员脑电信号特征与驾驶员左右转向行为的关系。建立实际驾驶过程中左右转向行为的脑功能网络关联图谱,分析左右转向过程中脑功能区电位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驾驶过程中左右转向行为所引起的脑电位变化情况与想象运动过程中脑电位变化情况相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行为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1].申亮.社会支持影响年轻成人女性体力活动行为的机理研究——基于扎根理论范式的质性分析[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2].齐凯,张琨,纪俐.左右转向驾驶行为脑功能网络关联性分析[J].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9

[3].陈敏.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教师支架行为类型——基于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质性分析[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9

[4].聂爱婷,计艾岑,胡利平,张秀峰,刘林林.云南汉族、彝族躯体攻击行为与MAOAμ-VNTR多态性的关联性分析[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9

[5].曾直,张天成,李可,王美芬.嚼食槟榔与相关健康危险行为的关联性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9

[6].袁野.贩卖假毒品行为的违法性分析[J].江西警察学院学报.2019

[7].颜中春.汽车驾驶情绪对驾驶行为的影响性分析[J].科技风.2019

[8].陈雨媚,刘慧铭,梁珊,丁瑞佳,唐冰伟.长沙市城区中学生的危险行为及其聚集性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9

[9].曾向红,陈科睿.理解恐怖分子的行为激进化:一个整合性分析框架[J].国际安全研究.2019

[10].刘齐平,何国卿,王伟军.基于质性分析的知识付费平台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研究[J].情报科学.2019

标签:;  ;  ;  ;  

行为性分析论文-申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