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抗日战争爆发后,八路军迅速东渡黄河,帮助国民党军队抵抗日军进入山西。1937年9月11日,日军占领太原后,山西的抗战局面转变为以八路军为主的游击战。游击战的根本是建立根据地,而根据地能够长期存在和稳定发展的根本是经济的供给能力。根据地建立之初,财政问题主要靠捐献来解决,随着战争形势的变化和抗战政权的成熟,逐步建立和发展了公粮制度,为根据地的稳定发展提供了保障,为抗战部队的供给作出了巨大贡献。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晋西北根据地1937—1945年的公粮条例演变的背景、展现每次颁布的新条例,研究其实施的效果,即公粮征收的质和量,总结每阶段征粮的经验与教训,从而分析中共如何对农村资源进行有效控制,窥测国家权力如何延伸至乡村社会。全文共分五部分,并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文章结构,具体内容见下:引言部分,阐述了抗战期间公粮政策演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介绍了公粮工作的国内外研究动态以及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介绍了1937—1939年晋西北根据地的公粮实行背景,施行的效果,研究了其在实施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这一阶段的公粮征收办法,虽然没有形成成文制度,但是为抗日民主政权制定实施新的公粮政策提供了参考,具有试验意义。第二章主要介绍了真正意义上的公粮条例的产生和初步发展的过程,即1940—1942年的公粮条例。这一时期既是公粮条例颁布的起步阶段,又是根据地的困难时期,公粮的征收工作在艰难中进步,尽管仍存在不小的问题,但是相比之前的财政主要依靠捐赠相比,已取得了大的成绩。本章遵从第一章的行文结构,介绍了这一时期公粮条例颁布的背景,考察了公粮的实施效果,研究了其存在的经验教训。第三章考察剖析了1943—1945年的公粮条例及其实践效果。这一时期是战争形式迅速变化的时期,抗战由持久战向反攻,根据地形势变化很大,急需大量扩军进入反攻,而军队的扩建需要以经济为保障,这就更加凸显了公粮工作的重要性。本章将公粮工作与抗战形式相结合,考察研究了1943—1945年公粮工作的得失。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的研究结果,得出晋西北的公粮负担和其他根据地相比是比较重的,晋西北的地主富农负担比例很大。尽管如此,公粮条例削弱封建经济的目标基本上没有实现。8年间公粮工作尽管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仍然没有实现合理负担,仍然没有完全纠正左的思想。文章采用历史学传统的史料分析法,适当借鉴经济学的统计、图表、计量等研究方法,力求更加直观地展现公粮条例演变的效果,更加客观地分析公粮条例演变的得失。